中国传统婚俗理念是什么
中国传统婚俗文化自然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是经历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过程而形成的一种具有一定约束力的文化内涵。它不仅规范人们的婚姻行为,影响人们的婚姻意识,它的存在还与一定区域内的社会制度、生活习惯以及当时环境下的历史文化背景息息相关。
中国传统婚俗理念
经过中国几千年以来深厚的文化积淀,中国传统婚俗理念的形成过程是复杂而悠久的。一种婚姻习俗,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婚俗道德,它是约束人们婚姻行为的无形量尺。婚俗道德具有极强的民族性、历史性的特点。也就是说,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其婚俗会有极大的不同。就是同一民族,由于居住区域、气候环境的影响、文化观点的差异,婚俗道德也是不同的。
中国的传统婚俗理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说明:
之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娶形式。
中国乃礼仪之邦,在婚俗文化中尤其讲究礼数。在古代婚娶中,聘礼与媒人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几乎无媒不成婚。媒人既为男女双方的婚事奔走,也在双方出现纠纷时从中调停,由此可见,媒人在当时婚姻缔结中的地位是非同小可的。媒人似乎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文化特产,它反映了中国农业社会人与人、特别是男女之间相互隔绝的一种文化情境。①但是这一狭窄的身份随着社会的发展,最终难逃衰亡的结局。
第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体现出的传宗接代的婚姻观念。
《礼记-昏义》中有说: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②这说明在古代婚姻制度中,婚姻缔结的目的是祭祀祖先和传宗接代,而并非以男女的感情作为维系婚姻关系的基础,这也体现出了古代婚姻重形式而轻内容,重社会性而忽视夫妻个体感受的特点。这种婚姻思想的影响力甚至一直持续至今,虽然今天大多数人对于婚姻的理解大大不同于古代,但是传宗接代的思想,特别是在中国一些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仍然占据一定的地位,始终是婚姻所必须完成的使命。
第三,夫唱妇随体现出男尊女卑的婚姻地位。
中国古代所倡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正是古代封建等级制度的产物。民间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一说,也是古时男尊女卑的真实写照。夫唱妇随是指男子娶妻之后,妻子必须服从丈夫。而这种妻子对于丈夫的完全追随和依附,导致了男子在婚姻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如古时的休妻制度,即是丈夫对妻子不满而中断婚姻关系的一种表现方式,丈夫有休妻的特权,而妻子却无离婚的自由,这也说明了丈夫的权力远大于妻子的现象。除此之外,封建思想下重男轻女、母凭子贵等现象也均是受到古代婚俗文化中男女地位不平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不能对等的婚姻关系,形成了影响婚俗文化发展的障碍,甚至这些封建思想的流毒至今仍难以彻底清除。
第四,门当户对的婚姻嫁娶条件。
古时的媒妁之言,往往是建立在门当户对的基础之上的。男女双方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情况相当,才适合结为连理。男女双方条件相差甚大的婚姻,往往是要受到双方父母阻挠的。这种不被祝福的婚姻,在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时代是很难得到好结果的。流传甚广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正是因为二者身份背景的差距,遭到父母的反对,而被封建教条棒打鸳鸯的爱情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