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为何不敢动高衙内,还反被设计?

诗词文献2年前 (2022-12-16)481

老婆被调戏,林冲为何不敢动高衙内一根毫毛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

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一把长枪在手,敢问东京敌手几何?即使是上了梁山之后,也是罕逢敌手,生平未曾一败,从来就没有能够把林冲逼到绝境的高手。

可林冲这样一个武功绝顶的高手,面对调戏自己老婆的高衙内,却畏畏缩缩、敢怒而不敢言,最终被高太尉设计,发配沧州,如果不是鲁智深相救,已经死在了野猪林。

对于林冲一个小小枪棒教头而言,位卑言轻、无足轻重,哪里有什么大局需要他来成全?大局一说,与林冲无干。那么,林冲是不是懦弱呢?与其说他懦弱,不如说他缺乏人生中最重要的决断能力。

林冲的忍让,是性格中固有的缺陷

林冲与高俅的冲突,是因为林娘子的美貌姿容,引起了高衙内的窥觑垂涎,林冲得知有人调戏自己的夫人后,立刻赶到现场,以林冲的身手,哪怕十个高衙内也不是对手,偏偏高衙内有个好爹,于是林冲退缩了,在这儿,我们看到了林冲的软弱,更看到了宋朝的黑暗。

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为何不敢动高衙内,还反被设计?

而对于高衙内而言,林冲一个小小的枪棒教头,根本入不了他的眼。在他的认知里:我既然看上了你的娘子,你应该将娘子双手奉上才是!事实上,林冲所有的反应,都在高衙内的意料之中!

林冲也是有火气的人,当他“正待下拳,才认出是太尉高俅之子高衙内,先自软了手”!为什么会“软”了手?因为高衙内的爹是太尉,太尉是宋朝武官的更高阶,是军中之一人,是自己顶头上司的上司的上司的上司!林冲只是一个小小的教头,骤然看到太尉的儿子,他的拳还能打出去吗?以林冲的身份和地位,只要这一拳打了出去,从此就要面对高太尉的权势与压力,林冲能不思量一下吗?

林冲的成长经历里,没有“反抗基因”。林冲的武艺是家传,世世代代在军中以教授枪棒为业,虽然地位不高,却也是体制中人,享受着体制的稳定与安逸。能够在京城拥有一套小院,有一个不是大富大贵的家,有一个温柔贤淑的老婆,对林冲而言这就是他的全部!他更大的理想就是能够在体制中更进一步!如果动了手,就代表着跟这个体制的决裂,要在短短时间内跳出自己三十多年的生活道路,林冲根本没有想过,他也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会有这么一天。

林冲的性格并不是那种一触即发的霹雳雷火,不压榨到极限,他永远都不会爆发,这与武松、鲁智深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武松寻仇西门庆、大战飞云浦、夜袭张都监,行事果断,根本不给敌人以反应之机。鲁智深更是如此!林冲遇到一忍再忍,让对手步步紧逼,才造成了家破人亡的悲剧。

林冲之所以没有反抗,既是因为成长环境和成长经历对性格的塑造,也是当时客观社会环境对人思维的限制,实际上像武松这样敢于反抗的人,并不具有普遍性的意义,林冲这样的反而更多一些。

缺乏决断,一再忍让的林冲注定悲剧

林冲并不是没有火气,只是他的火气更偏向于阴柔,始终缺乏爆发的力量。从高衙内对林娘子无礼、高太尉陷害林冲、到刺配沧州、休掉林娘子,林冲每一步都是错,最后差一点送了自己的性命,这不得不说是性格决定命运。

林冲武艺高强,声名远播,江湖闻名,无论走到哪里,还怕没有一口饭吃?可他因为环境形成的惯性与懦弱,更缺乏看清世事的慧眼,导致它一输到底,从一个体制内吃皇粮的变成了落草为寇的盗贼,这固然是封建黑暗的社会对普通人的压榨,与林冲自身的性格也脱不了干系。

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为何不敢动高衙内,还反被设计?

在禁军教头当中,还有一个人与林冲有相同的遭遇。同样也是禁军教头的王进,父亲与高俅有仇,曾经在一次冲突中一棍将高俅打得三四个月下不了床。高俅小人得志得居高位后,之一件事就是拿王进开刀。如果王进跟林冲一样步步忍让,只怕性命难保。但王进看事情比林冲通透地多,趁着夜色带着老娘逃之夭夭,投奔延安府旧交。高俅的手再长,也伸不到延安府去。王进丢了一个教头的职位,却保全了性命。

林冲缺乏对危险的判断。当高俅命他带刀一观时,他就应该意识到其中有诈,却义无反顾地跳了进去。当他被刺配沧州时,两个差拔一路上的表现,居然没有引起林冲的警惕,一个堂堂的绝顶高手,居然被两个四五流的差役害得死去活来,被人捆在了树上死在旦夕。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武松。武松一旦发现两个差人有异,主动出击,将四个杀手全部干掉,又连夜返回州城,杀了对方一个猝不及防。两相比较我们会发现,无论是身居庙堂还是行走江湖,最难得的就是预知危险并能果断应对,林冲就属于那种毫无江湖经验和政治经验的小白。

林冲的一再退让是高衙内步步紧逼的原因。高衙内固然是仗着高太尉的“势”,但林冲的之一步就错了。当他忍了之一次,就让高衙内看清了林冲的“底线”,在人情世故这方面,高衙内比林冲高明太多了。所以高衙内才敢于第二次非礼林娘子。如果说之一次林冲是出于种种原因忍了,但是第二次忍让,却让所有的人失望,包括林娘子。换一个人,只怕早已经把高衙内打个半死,然后一走了之了!

事后,林冲把陆谦当成了罪魁祸首,拿着尖刀去寻他,无论林冲是否能够找到陆谦,他的内心仍然是怯弱的,他不敢动高衙内,却把所有的火都撒在了陆谦身上。从表面上来看这是林冲的反抗,不如说这是他给自己和林娘子一个交待。

一忍再忍,是林冲悲剧的根源,面对高衙内,他忍了,两个差拔一路上恶言相向并加害于他,他忍了,到了梁山被王伦排挤,他也忍了,高俅被梁山抓获,面对仇人,他也忍了,忍到最后,别人可曾放过他?别人会因为他的忍让高抬贵手放他一马吗?并没有!

林冲这个角色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梁山精神的核心是“替天行道”,“替天行道”的前提是有一批“逼上梁山”的好汉。如果大宋国泰民安、政治清明、刑罚严正,高俅这样的人无法小人得志,高衙内这样的人无所倚仗,那么还会有“逼上梁山”的好汉吗?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不香吗?

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为何不敢动高衙内,还反被设计?

作者既然要塑造这样一群代表“道义”的梁山好汉,就必须让他们遭遇到种种的“不公”待遇,为他们上梁山寻找一个“正义”的理由。与其它好汉相比,林冲上梁山的过程更有现实意义,更让人感受到当时社会的不公与黑暗。

高俅是与林冲对立的角色。它原本是个街上混的泼皮无赖,只因为球踢得好,得以被皇帝看中,最后居然成为了宋朝武官更高品阶的太尉。而武艺高强的林冲、王进等人,只因为不会迎逢,不会巴结权贵,没有媚上的软骨头,只能是一个寂寂无名的教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讽刺。而禁军中的这些高手,最终却被高俅一个一个逼上了梁山。作者想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流氓永远是最后的赢家。

林冲的结局,更具有悲剧意义。梁山好汉被招安后,出征辽国、方腊,历尽千辛万苦,兄弟死伤累累,却又遭受高太尉陷害,或中毒而亡,或草草安置了事,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何等威风,让人忍不住哀叹。而林冲一生英雄,征方腊归来之后,却早已经心灰意冷,没有接受朝廷的封赏,中了风瘫之后在六合寺,最后是武松陪伴了他生命中最后的时光。盖世英雄,一生不得志,最后病死他乡,何等悲凉!

林冲并不是单独一人。与林冲命运相似的还有很多,如果看得更深一点,宋江又与林冲有何区别?麾下兵强马壮,梁山所向无敌,何愁大事不成?可他脑子里成天想的却是招安,重新回到体制内!宋江何尝不是个懦弱的可怜人?拴住它的东西,与林冲又有何区别?

造成林冲悲剧的原因很多,既有当时宋朝的黑暗,又有自身的原因,但是当林冲走投无路时,他便选择了爆发,在山神庙将陆谦等前来灭口的众人,杀得干干净净!如果林冲早一点爆发,甚至是早一点拖家带口逃遁,也不会有后来的横祸。

事实上,林冲一直有幻想,他一直以为只要自己忍让就能够博得同情,别人就不会再与他计较,却不知道人家是想要他的性命,只有当他家破人亡时才醒悟到自己的想法有多么地幼稚。他自以为休掉林娘子,便能够逃脱高俅的迫害,可最终的结果却出乎他的意料。不得不说,林事是个遇事糊涂的老好人!

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为何不敢动高衙内,还反被设计?

结语:林冲是一个根本没有什么大志向、大智慧的人,虽然有一身盖世武艺,却终生碌碌无为,在体制内,是个郁郁不得志的教头,在梁山,是个坐“冷板凳”的边缘人,他的一生求的过个安稳的日子,现实却击碎了他的美梦。他哪里有什么大局观啊!

事实上,就算林冲爆发,干掉了高衙内,或者拼了一身胆,再将高太尉干掉,又能影响什么大局?以高太尉的本事和能力,如果被林冲除掉,非但不会影响大局,甚至能大宋的局面更好。林冲的一生,就是一个小人物的一生,有没有他,不会影响、更不可能改变任何事情。

象林冲这样一身好武艺的人,内心深处何尝没有“学成文武世、卖于帝王家”的想法,可现实是:最后得居高位的,未必是有本事的,林冲的遭遇就是梁山好汉的遭遇。少时不懂林冲,觉得林冲是个窝囊废,等到读懂了林冲,只觉得林冲可怜、可叹!等到读懂了这个社会,才觉得林冲正是现实中的你我他。作者深谙人性,把人性和社会写得入骨三分。

什么时候隐忍不发,什么时候果断出手,什么时候忍气吞声,什么时候以死相拼,林冲的遭遇告诉了我们很多,梁山那么多好汉,值得学习的唯有燕青、武松数人而已。林冲生命中最后的时光,偏偏就是已经出家的武松陪他度过,我相信重病的林冲,在回忆起走过的路时,一定会羡慕武松的快意恩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212/478658.html

“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为何不敢动高衙内,还反被设计?” 的相关文章

王定六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第一百零四位

王定六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第一百零四位

王定六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活闪婆,建康府人氏,在扬子江边开酒店为生。他非常倾慕梁山,后因结识张顺,便投梁山入伙。梁山大聚义时,排第一百零四位,上应地劣星,担任北山酒店掌店头领。征方腊时战死于宣州,追封义节郎。活闪,也叫霍闪,在江淮一代是闪电的意思,(在陕西北部内蒙河套一带也有类似叫法,意为闪过...

皇甫端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七位

皇甫端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七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皇甫端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皇甫端,中国古典小说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长有西方人式的碧眼黄须,因此绰号“紫髯伯”。...

张禹:西汉丞相之一,至今通用的《论语》便是《张侯论》

张禹:西汉丞相之一,至今通用的《论语》便是《张侯论》

张禹,字子文,西汉时期官员,官至丞相,封安昌侯。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从施仇学《易经》,从王阳和庸生习《论语》,起家本郡文学。甘露年间,诸儒荐为博士。初元年间,授太子《论语》,升任光禄大夫。河平四年(前25年),拜为丞相,封安昌侯。建平二年(前5年),去世,谥号...

明朝东林八君子高攀龙简介:著有《高子遗书》12卷

明朝东林八君子高攀龙简介:著有《高子遗书》12卷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明朝重臣胡宗宪简介:于戎马倥偬中辑著《筹海图编》

明朝重臣胡宗宪简介:于戎马倥偬中辑著《筹海图编》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何逊:南北朝诗人,他有哪些经典作品?

何逊:南北朝诗人,他有哪些经典作品?

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这首风雨欲来的《相送》诗,正是南朝诗人何逊的著作。今天来聊聊何逊的人和诗,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省兰陵县长城镇)人,何承天曾孙,宋员外郎何翼孙,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八岁能诗,弱冠州举秀才,官至尚书水部...

从诗歌中探索高适的一生,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从诗歌中探索高适的一生,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高适,字达夫,是著名盛唐边塞诗人,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边塞诗的突出特点是雄浑悲壮。下面跟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高适的故事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这是一首与众不同的送别诗,诗中没有缠绵的离愁,没有凄迷的别绪,却自有一份豪...

在书写《史记》的时候,司马迁为何对樊哙的评价很高?

在书写《史记》的时候,司马迁为何对樊哙的评价很高?

影视剧中,樊哙多为一个英勇无惧的武士形象,他为人忠诚、威猛,是刘邦最为信任的将领之一。在《史记》中,其实司马迁对樊哙的评价很高,称如果没有他那沛公的大业几乎半途而废,指的就是在鸿门宴上,樊哙机智救出刘邦。也正是通过此事,后人在看樊哙时,会觉得他不止忠勇神武,还足智多谋,如果只从外表看或许还真看不出来...

评论列表

蔡娜
蔡娜
6天前

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为何不敢动高衙内,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从普通人的价值观来看:一方面理解他的顾虑和无奈——身为重臣之子、同事之表率的高俅权势滔天;另一方面也感叹其勇气不足与决策失误的遗憾之处。忍气吞声反被设计,体现了他性格中的软弱一面以及面对困境时的无力感令人扼腕叹息同时也提醒我们生活中遇到不公时要有勇气和智慧去应对而非一味忍让否则只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泥沼之中难以自拔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