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文殊和普贤两位菩萨,为何总是一起出场?
大家好,说起西游记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在小说《西游记》中,出现了多个神仙组合,例如福禄寿三星、七仙女、梅山七兄弟等等,这些神仙组合由于地位相当、工作内容相近或者兴趣爱好相同,往往会集体行动,甚至到了形影不离的地步。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种组合,他们看起来并没有什么过密的交集,擅长的领域和修炼的场所也差着十万八千里,但却总是同时出现。其中更具代表性的就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整部《西游记》中,他们曾经多次同时现身,甚至连他们的坐骑也是结伴下界为妖。那么,文殊和普贤两位菩萨到底有何渊源?为何总是同时出现呢?接下来,我们结合小说《西游记》来分析一下原因。
文殊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另外三大菩萨分别是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在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四大菩萨均有多次出场记录。此外,又与毗卢遮那佛、普贤菩萨合称华严三圣。文殊菩萨以智慧、正德闻名,道场位于山西的五台山。在小说中,文殊菩萨拥有两位坐骑,一位是狮猁王,另一位是青狮精,分别在乌鸡国和狮驼岭为妖。此外,文殊菩萨还拥有智慧神剑和照妖镜等法宝,实力非常强大。佛教中,文殊菩萨通常是持剑骑狮的形象,象征以智慧之剑斩断烦恼,以狮王怒吼来威慑妖魔。
普贤菩萨也是四大菩萨之一和华严三圣之一,与文殊菩萨有诸多交集。普贤菩萨以理德、行德著称,道场位于四川的峨眉山。《西游记》中,普贤菩萨的坐骑为白象精,曾与青狮精一起在狮驼岭为妖,给唐僧师徒制造了非常大的麻烦,甚至一度让孙悟空感觉束手无策以至于痛哭流涕。由此可见,普贤菩萨的实力是非常强大的。传统佛教中,普贤菩萨的形象通常是身骑大白象,手持如意棒,象征着事事如意,物物通达,甘愿像白象一样为苍生背负重担,充分体现出普贤菩萨的慈悲和怜悯。
两位菩萨亲近的表现
根据统计,在《西游记》中,文殊菩萨共出场六次,其中有五次与普贤菩萨共同出场。唯一一次单独出场是在乌鸡国收伏狮猁王。而普贤菩萨共出场五次,均与文殊同时出现。两位菩萨共同出现的五次中,三次间接共同出场,两次直接共同出场。
间接共同出场
之一次间接共同出场在小说第二十一回,黄风怪与孙悟空打斗过程中,由于体力不支渐渐处于下风,于是使出杀手锏——黄风来对付孙悟空。原著中通过一首诗来形容这股黄风的厉害,其中有两句为
“文殊走了青毛狮,普贤白象难寻见”。第二次发生在小雷音寺,唐僧为了说服孙悟空允许自己进入寺中拜佛,给他讲了一通大道理,其中有两句为“普贤在峨眉,文殊在五台”,旨在说天下诸佛均不在一方。最后一次出现在小说最后一回,唐僧师徒顺利完成取经任务修成正果,受封完毕后,诸佛合掌皈依,都念“……南无文殊菩萨。南无普贤菩萨。”两位菩萨的法号第三次同时出现。
直接共同出场
之一次直接出场为四圣试禅心。当时,取经团队刚刚组建完毕,黎山老母却在无意中发现队伍中有人凡心未改。于是,她召集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观音菩萨友情出演,对取经团队进行了一次忠诚度测试。其中,文殊菩萨扮演了二女儿爱爱,普贤菩萨扮演了三女儿怜怜。之一次直接出场为狮驼岭降魔。两位菩萨的坐骑青狮和白象趁主人不备来到狮驼岭一带为妖。孙悟空想尽办法均不能降伏,于是直接到如来佛祖那里请求援兵。佛祖了解情况之后,派人将文殊和普贤召集过来,共同前往狮驼岭降妖。
通过以上列举,我们发现,无论是在非正式场合的聊天对话中,还是在正式的受封仪式上,两位菩萨都会同时出现。而同为四大菩萨的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多数情况都是单独行动,这是为什么呢?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经常同时出现,与他们相同的工作内容,相近的修炼道场和相似的工作状态有很大关系。
相同的工作内容
在佛教题材和绘画或者雕塑作品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形象:佛祖高坐莲台在中间讲经说法,两边有两位菩萨侍立,起协助作用,这两位就是胁侍菩萨。胁侍菩萨在所有菩萨中修为更高。而文殊和普贤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负责协助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由于工作内容相同,因而与其他菩萨相比,文殊和普贤同时出现的概率更高。
相近的修炼道场
四大菩萨中,文殊菩萨的道场位于五台山,普贤菩萨的道场位于峨眉山,观音菩萨的道场位于珞珈山,而地藏菩萨的道场位于九华山。从地理位置上来说,灵山位于西方,五台山与峨眉山相距灵山更近,两位菩萨无论是前往灵山上班,还是听讲,都非常顺路。而珞珈山位于茫茫南海,九华山位置更偏东方,想要拜访二位菩萨需要绕远路,相对来说不是很方便,因此与他们交集比较少。
相似的工作状态
在四大菩萨中,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相对而言空闲时间比较多,工作时间也比较一致。而观音菩萨由于一直在为西天取经操心,动不动就会有人找上门来请求帮忙,因此鲜有空闲时间。地藏菩萨秉持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理念,常年住在地府幽冥界,超度六道众生,更是没有什么时间。因此,文殊和普贤结伴而行的机会更多。
综上所述,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总是同时出现,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有着相同的工作内容,相近的修炼道场和相似的工作状态。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分析主要基于小说《西游记》,与现实中的佛教有很大不同,二者不能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