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博罗季诺会战的背景是怎样的

中国历史2年前 (2023-01-04)280

博罗季诺会战的背景是怎样的

博罗季诺会战,是俄军与法军之间战略主动权转移的一次重大战役。那么博罗季诺会战背景是什么呢?

博罗季诺会战的背景是怎样的

博罗季诺会战的图画

1812年,法国皇帝拿破仑从法国出发,带领着一支60万的大军(其中包括45万法军)向俄国进军。目的是为了击破俄军主力,打败俄国,使法国成为真正的欧洲大陆霸主。

6月24日,法军的之一批部队近45万人,进入了俄国腹地。面对法军咄咄逼人的气势和势如破竹的攻势。俄军被迫撤退,避其锋芒。同时在撤退的途中,实行坚壁清野的政策。意图来阻止法军的进攻。

到了1812年8月16日,俄军和法军在斯摩棱斯克展开激战。在这次战役中,俄军没能抵挡住法军凶猛的进攻,很快败下阵来。无奈之下,俄军司令部只能决定放弃斯摩棱斯克,全军向莫斯科撤退。面对失败,俄军撤换了总司令,任命了新的总司令库图佐夫。

8月29日,库图佐夫抵达战争前线,又下达了撤退命令,法军紧追不舍。面对这样的困境,俄军总司令库图佐夫决定与展开决战。

到了9月3日,在库图佐夫的设计下,俄军在博罗季诺附近预先选择了阵地。之所以选择在博罗季诺,是因为这个地方有利于俄军的军队配置和机动变化。阵地上也有着完备的攻势,能够迫使法军在对自己不利的地形上与俄军进行交锋。博罗季诺地区,也是一个重要的战略点,是法军进攻莫斯科的主要道路。因此库图佐夫决定依托博罗季诺阵地地形与法军进行一场决战。

博罗季诺战役的过程是怎样的

博罗季诺战役结果,或许只是历史长河中的沧海一粟,却让人类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博罗季诺会战的背景是怎样的

博罗季诺战役的图片

此次战役之中,双方总共投入兵力近30万人。双方伤亡更是异常惨重,尤其是高级将领的死伤人数,十分惊人。现在看来,很可能大概30%的参战人员在战役之中负伤,确切的伤亡数字,却是谁也不清楚的。西尔?罗伯特?威尔逊将军这样说,俄军伤亡了3.6万人,而法军伤亡了3.5万人。但事实上,他并未曾亲临战场,在整个战斗期间,他都在沙皇的大本营里面。这位将军提供的法军伤亡数字可能不准确(虽说他曾宣称法军伤亡将领仅仅26名,这个数字显然是有水分的,实际数字是38人),但是俄军损失的人数很可能达到了4万人。一般的估计是俄军伤亡了大概4万4千多人,而法军伤亡了3万5千多人。在此次会战之中,虽双方的总司令均不曾立下卓著战功,但双方下级指挥官却凭借他们的勇气、魄力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成功地激发了整个部队的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战斗 *** 与热情。

库图佐夫撤退于博罗季诺之时,拿破仑并没有去追赶他。在9月13日,库图佐夫重新于莫斯科城郊部署部队,拟在此抗击法军。然而最终却被说服放弃了这个打算。于是,他率领俄军在穿过莫斯科城之后,继续后撤。而在9月14日下午,缪拉率之一支法国军队进入莫斯科城,不久,莫斯科城沦为一片火海。作为拿破仑战争期间的最重要战役之一,博罗季诺战役不仅对于整个“1812年俄国战争”影响深远。此外, 9月7日,仅仅一天的战斗中,双方伤亡总计至6万6千多人的记录,亦是创造了时至今日战争史上有记载的一日死伤人数的更高值。

通过博罗季诺战役结果,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最残忍的一面。

博罗季诺战役的战略介绍

在战役中,战略计划的制定,往往决定着战争的胜负。那么法俄两国在博罗季诺战役战略是怎么样的?

博罗季诺会战的背景是怎样的

博罗季诺战役战场图

在这次战役中,拿破仑的战略主张就是以一次总进攻来粉碎俄军,彻底消灭俄国的有生力量。进入俄国后,法军发现俄军一直处于守势,无法从两翼将俄军包抄歼灭。鉴于这种情况,拿破仑决定在博罗季诺战役中采取正面突击,希望能够在狭窄的地方上以全军的力量突破俄军的防线,从而切入俄军的后方。将大量俄军逼到莫斯科河的沿岸,使俄军陷入绝境而全歼之。

但是俄军主帅库图佐夫的战略与拿破仑的战略刚刚形成对比。他的战略是坚壁清野,避其锋芒,将俄军主力隐匿起来,用积极的防御手段,小规模杀伤法军。使得法军在俄国的土地上惊慌失措,疲惫不堪。用防御来挫败敌人的傲气,用防御来改变俄军和法军的力量对比。为之后的大规模交战和歼灭法军保持实力。

历史是检验理论战略的更好手段。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库图佐夫的战略意图是完全正确的。俄军坚壁清野让法军的补寄受到严重打击,再加上俄国难得一遇的暴雪天气,让法军速战速决的梦想彻底破裂。拿破仑的战略,在实践的打击了,彻底破产了。60万法军在俄军的打击下,丢盔弃甲,惨不忍睹。

博罗季诺战役战略,注定会被历史所铭记,成为战争史上的经典战略。

博罗季诺战役双方兵力介绍

博罗季诺战役会战,是法俄双方的一次重要战役。也是投入兵力较多的一次战役。那么博罗季诺战役双方兵力到底是多少呢?

博罗季诺会战的背景是怎样的

博罗季诺战役的图片

一方是法国。含驻守在奥德河以东的预备队,拿破仑总共征集60多万部队和大概1400门火炮。这支部队几乎来自欧洲各国,法国人仅仅27万人,其中包括了从法国占领的领土上征召而来的人。奥地利和普鲁士亦别无他选,派来军队,作为意大利总督的欧仁亲王也亲率4.5万名士兵加入这支大军。此外,拿破仑更是从被困于伊比利亚半岛的部队之中抽调了2.7万人。

东进的大军分成了5支主要力量。其中,中央的主力突击部队由拿破仑亲自指挥,并以拿破仑之弟热罗姆国王的一支部队与欧仁亲王的意大利军辅之。中央部队大概有38万人。此外还有两支侧翼部队。另外,麦克唐纳元帅率领军队向北守卫波罗的海沿岸,而陆军元帅施瓦岑堡则率奥地利军队掩护拿破仑的南侧。这两支部队各自包括3.4万人。虽拿破仑在不断征募新兵,但是这支“大军”士气十分高昂,战斗力十分强劲。

另一方是俄方。虽俄军的步兵有英勇善战、训练有素,装备却十分差劲,仅仅配备了很多口径不同的滑膛枪,在火力上处于劣势。然而,他们坚信苏沃洛夫之名言:刺刀比子弹更有用。

俄国军队的骑兵不仅包括轻骑兵团,还有重骑兵团和龙骑兵,他们的装备远远优于刚到博罗季诺时的法军。此外,俄军还有着数千名优秀的哥萨克骑兵,其虽不善交战,却擅长追击、警戒和伏击。近期,俄军炮兵还进行了整编,一批新式武器被配备,规模十分庞大,包括了44个重炮连与58个野炮连。不仅如此,俄军还拥有着一支精干的先头部队,但是其救护手段却极其原始,难以应付巨大伤亡。相对于法军的587门火炮,俄军的火炮有640门。

博罗季诺战役内容分析

对于博罗季诺战役分析,主要从两个大的方面来进行。

博罗季诺会战的背景是怎样的

博罗季诺战役的旧址

之一个方面就是主观能动性。这个主观能动性是双方的。主帅的意志决定着战役的胜负。在博罗季诺战役中,拿破仑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之一个就是不顾一切地寻找俄军主力决战。拿破仑知道俄国的冬天即将到来,法军没有足够的能力抵挡物资匮乏所带来的灾难。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三条路,一个是收兵回国;第二是坚守德维纳河和第聂伯河防线;第三就是继续前进,寻找与俄军决战。显而易见,走第三条路完全就是下策。因为俄国的领土宽广,俄军能够一直向东方撤退。如果法军一直追击,那么必然陷入缺衣少粮的困境。但是拿破仑不甘心,他不甘心就那么回去,征服俄国是他征服欧洲大陆的最后一步,因此他必须要打败俄国。正是因为这样的想法,才使他一意孤行,最终让法军陷入困局。拿破仑犯得第二个错误,就是在战役开始以后,没有将近卫军投入战斗。如果拿破仑能够将后备力量投入战场,突破俄军防线,那么就能取得比实际更加卓越的战果。但是他的犹豫,让法军失去了一次歼敌的机会。

在博罗季诺战役中,俄军主帅也犯了错误。如果库图佐夫能够对法军的侧翼发起强大的迂回进攻,那么俄军就能击败法军,赢得这次战役的胜利。但是他没有,这也致使俄军后来受到了重创。

第二个方面就是客观性。对法军来说,更大的困难就是寄养不足。这个问题是拿破仑最担心的。因此,他才会迫不及待地寻找俄军决战,希望在法军寄养危机前消灭俄军主力。这样的急迫性,导致了俄军最后战略的失败。

对博罗季诺战役分析,我们能够了解在这场战役中出现的问题,从而能更好地学习历史,学以致用。

1812年博罗季诺战役的简介

博罗季诺战役是拿破仑东征俄国时期发生的一次大会战,那么博罗季诺战役简介是怎么样的呢?

博罗季诺会战的背景是怎样的

博罗季诺战役战场图

1812年夏天,法国皇帝拿破仑为了消灭欧洲大陆上最后一个劲敌,完成法国称霸欧洲的霸业,决定远征俄国,给俄国最后一击。

为了使这次战役成功,拿破仑从法国及其附庸国大量征召兵员,组建了一支60万的远征大军,雄心勃勃地向俄国开进。

俄国方面,为了阻挡法军的进攻,俄军边战边退,虽然在几次战役中都被法军所打败,但是俄军的主力依然存在,广袤的国境线为俄军提供一个战略缓冲期。

到了8月,俄军新上任的总司令库图佐夫决定与法军进行一场决战,阻止俄军继续向莫斯科推进。于是,俄军在首都莫斯科以西125公里处的小村庄博罗季诺筑起了完善的守备工事,并且将俄军的主力隐藏在这里,切断拿破仑进攻莫斯科的两条路线。迫使法军在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与俄军决战。

俄国之所以要与法军进行决战,是想通过防御战役消耗法军的有生力量,为之后的反攻做好准备,而法军拿破仑希望能够集中优势兵力,通过一次冲击来达成歼灭法军的目的。因此博罗季诺战役也变成一次事实上的决战。

1812年8月26日,法军跟俄军在博罗季诺地区展开了一次规模更大的会战。在这次会战中,法俄双方都损失惨重。但是俄军达到了自身的战略目的。因此在这次战役以后,战争的主动权就从法军移交到俄军手中。

通过博罗季诺战役简介,我们可以了解到,非正义的战争,即使在短时间胜利了,但是也是为最终的失败埋下伏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1/481921.html

“博罗季诺会战的背景是怎样的” 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后 诸葛亮为何不派赵云或者魏延去守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后 诸葛亮为何不派赵云或者魏延去守

还不知道: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利,为什么当时不派赵云或者魏延去守街亭?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能人志士有很多,但是能称得上奇才的其实聊聊无几,司马懿和陆逊可以算一位,而大家最熟悉最有影响力的应该就是诸葛亮了吧,他不仅仅是一个军事专家,还是一个治理国家的好手,就...

历史上的宫斗到底是什么样的 皇后真的要下场和妃子争吗

历史上的宫斗到底是什么样的 皇后真的要下场和妃子争吗

对历史上真正的宫斗是什么样?别被电视剧骗,皇后地位太高不屑参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宫剧之所以很受观众的欢迎,尤其是女性观众,是因为看着后宫女王和许多妃子为了利益和皇帝的宠爱而互相争斗,真的很有趣。在清代戏剧中,后宫之争并不比朝廷之上的政治斗争差,也是一场你死我活...

如果项羽选择渡江,他还能东山再起吗?

如果项羽选择渡江,他还能东山再起吗?

项羽自刎乌江记叙的是项羽一生中的最后阶段,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很多人至今为项羽痛惜不已。因为项羽一生无敌,基本上没有打过败仗。唯一的一次失败,也就是垓下之战。而垓下之战,虽然刘邦军团(包括韩信、彭越、英布及刘邦自身的军队)用三十万大军围攻项羽的十万大军,其实,如果项羽与刘邦军团拼...

柳宗元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柳宗元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枊宗元位列唐宋八大家的第二位,韩愈和他发起的古文革新运动,一时间在唐代掀起了散文创作的浪潮,形成了唐宋八大家散文风清骨竣、气势宏伟、笔力雄健的文风。宋代苏东坡对柳宗元的评价颇高,说他的文章内容...

杜夫人是什么人?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杜夫人是什么人?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自古美人配英雄。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封建社会的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基本没有什么话语权,在家从父,嫁人从夫。那个时候属于“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而这个特殊的标签,也成了压在女性身上的一把沉重的枷锁。所以,在战乱纷争的年代,很多女性会在战争当中为了洁身自好而选择以死明志,换句话说,她们成了...

魏延能力不输于姜维 诸葛亮为何打压魏延偏爱姜维

魏延能力不输于姜维 诸葛亮为何打压魏延偏爱姜维

对为何诸葛亮偏爱姜维,打压魏延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家看《三国演义》的时候,肯定都被这样误导过,那就是诸葛亮留计斩魏延,然而这完全是罗贯中让诸葛亮背的锅,不过事实上,诸葛亮确实也不太喜欢魏延,罗贯中只是把这点艺术放大了而已,那么作为蜀汉后期最有能力的将领之一,...

刘封和刘禅差距不是一点两点 刘备为何不立刘封作为继承人

刘封和刘禅差距不是一点两点 刘备为何不立刘封作为继承人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两个儿子,一强一弱,为何赐死战功赫赫刘封而选平庸的刘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有四个儿子。刘永、刘理太小,暂不讨论。只比较刘禅和刘封两个人:为什么刘封没被立为嗣子?很简单:“刘封义子”嘛,他不是亲儿子。中国是重视血缘的。除了后周郭威传位给内...

李隆基都处死了太平公主的子女 李隆基为何留下她的儿子薛崇简

李隆基都处死了太平公主的子女 李隆基为何留下她的儿子薛崇简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太平公主死后,李隆基将她的子女处死,为何独留下她的儿子薛崇简,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唐朝的长安出了名的繁华,唐朝的女人也不是一般的疯狂,在女皇武则天的带动下,唐朝女人对权力的渴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这种迅速膨胀的野心,驱使着她们不断冲击皇权,企图再现武则天的辉...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