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比慈禧还要出色的一位女政治家竟是她
在大清王朝的历史上,曾出现过两个对朝政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女政治家,一个是清初拒绝垂帘听政的孝庄文皇后;一个是清末三度垂帘听政的慈禧皇太后。慈禧一生经历了清末三朝政局的变化,两次政变,三次垂帘,统治中国达四十七年之久,最终成为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的悲剧人物。孝庄一生经历了清初三朝政局的变化,在大厦将倾独木难支的境况下,精心扶立两个幼年皇帝主政,对清王朝的建立、统一和勃兴都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得到了多数史家的肯定。
孝庄文皇后,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卒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68),姓博尔济吉特氏,出生于蒙古科尔沁部。天命十年(1625),博尔济吉特氏嫁给英明汗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为妻,时年十三岁。祟德元年(1636),皇太极改号称帝,封博尔济吉特氏为永福宫庄妃。她生三女及皇九子福临。福临即位后,被尊为皇太后。其孙玄烨嗣位,被尊为太皇太后。由于她是太宗皇太极的妃子,谥号孝庄,又因她的儿子和孙子都做了皇帝,所以史称孝庄文皇后。
早在太宗皇太极时期,孝庄文皇后就赞助内政,越既有年,佐太宗文皇帝肇造丕基。祟德八年,皇太极暴疾身亡,她痛不欲生,愿以身殉,诸王贝勒大臣皆认为子女年幼,应有人抚育教养,故合辞劝阻。顺治七年(1650)多尔衮死后,孝庄文皇后辅助十三岁的顺治皇帝亲政。为了加速镇压抗清力量和南明残余势力,她十分重视团结汉族将领,使他们为清王朝效力。顺治十年,她破例把平南王孔有德的女儿孔四贞育之宫中,赐白金万两,岁俸视郡主。同年,又把太宗皇太极的第十四女和硕公主嫁给平西王吴三桂之子吴应熊为妻。她提倡节俭,曾多次把宫中节省银两赈济灾民。顺治十一年,发宫中节省银四万两赈恤灾区百姓。顺治十三年,得知畿辅地区连年荒歉,又把宫中节省银三万两散给灾民。她的这种注意节省宫中开支,赈济灾民的做法,一直影响到康熙、雍正两朝。
顺治十八年,福临死后由玄烨即位,此时康熙年仅八岁,而孝庄文皇后已是整个清朝统治集团中德高望重,一言九鼎的人物。所以,安徽桐城的秀才周南,千里迢迢来到北京,请求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却遭到她的严词拒绝。但是,孝庄文皇后全力辅助康熙主政,虽然太后不预政,朝廷有黜陟,上多告而后行,因此许多重要政务的处理与她的意旨是分不开的。康熙十岁时生母慈和皇太后病逝,此后康熙就由祖母太皇太后教养,祖孙二人感情十分深厚,康熙皇帝几乎每天上朝以前,或下朝以后都要到祖母房中请示问安,有时一日三次,孝庄文皇后经常面授机宜,培养康熙处理政务的能力,她教导康熙说: 祖宗骑射开基,武备不可弛。用人行政,务敬以承天,虚公裁决这就是治国安邦的要略。康熙曾说:亿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致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有今日成立。由此可见,这位贤能的祖母,对康熙成为我国封建社会颇有作为的皇帝起了重要的作用。
康熙十二年三藩之乱爆发后,孝庄文皇后非常关心战局的进展。她念出征驻防兵士劳苦,经常发散宫中金帛加犒。康熙十四年,内蒙察哈尔部布尔尼乘三藩叛乱,清军无力北顾之机,兴兵作乱,严重地威胁京师的安全。就在这紧要关头,孝庄文皇后要康熙沉着应战,一方面遣使招抚,观其虚实;另一方面建议派大学士图海领兵前去镇压。史载,吴三桂既叛,察哈尔复蠢动,事闻,圣祖忧之。孝庄文皇后曰:图海才略出众,可当其责。上立召公,授以将印,时诸禁旅皆南征,宿卫尽空,公奏请选八旗家奴之健者,得数万人。把他们组织成一支战斗队伍,开赴察哈尔镇压布尔尼叛乱。结果公率众夜围其弯庐,察哈尔部长布鲁尼(即布尔尼)不及备,仓促御敌,大败而逃,布尔尼被杀,叛乱遂平。从上观之,孝庄文皇后知人善任,临事处置果断而有心计。
康熙二十六年九月,孝庄文皇后身患重病,卧床不起。康熙看到老祖母病危,昼夜不离左右,亲尝汤药,精心侍奉,并传渝内阁,非紧要事,勿得奏闻。三十五昼夜衣不解带,目不交睫,竭力尽心。是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孝庄文皇后逝世,享年七十五岁,她在临终前对康熙说:太宗安葬己久,不用再打开他的陵墓了。况且我也很想念你们父子二人,不想远离,所以希望在孝陵附近安葬,这样我就安心了。康熙遵照祖母遗嘱,把灵柩暂时停放在河北遵化的清东陵,雍正二年(1724),才正式葬入东陵地宫,因其在沈阳清太宗皇太极的昭陵之西,故称昭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