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汉攻大宛之战真相 :只为争夺汗血宝马的战争

中国历史2年前 (2023-01-18)220

很多人都曾听说过,吴三桂一怒为红颜、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赢荡举鼎身亡等各个朝代一些让人震惊有觉得荒唐的故事。而谈及西汉,我们之一时间想到的便是汉武帝和他为了争夺汗血宝马不惜举兵讨伐大宛国的荒唐趣事了。那么西汉攻大宛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汗血宝马之争真的是引发这一切的导火线吗?下面,跟小编来一探究竟吧。

史实简介

汉武帝太初元年,西汉与西域大宛发生汗血宝马之争,遂汉武帝多次命将军李广利率贰师军队进击大宛国。这是一次时间性长、攻击路程远的大规模进攻,此战役先后进行了两次,持续了4年。最终,汉军获胜,汗血宝马从此真正的成为了西汉的战争胜利品,为西汉贵族所尽享之物。

大宛国与汗血宝马

据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记载大宛国建立在于帕米尔高原的西麓,锡尔河上游、中游地区,也就是属于的当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大宛国的都城为贵山城(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国的卡散赛城)距离新疆喀什大约有400公里,其曾先后被马其顿帝国、大夏王国所统属,至张骞出使西域后,被西汉侵略,成为西域都护府统辖地区。大宛国居民的文明水平较高,女性颇有地位,日常以耕种水稻和小麦为主,盛产葡萄和汗血宝马,当地居民还擅长酿造葡萄酒。贰师城(今吉尔吉斯坦奥什市)是汗血宝马的产地,位于贵山城南面120公里处。

汉攻大宛之战真相 :只为争夺汗血宝马的战争

汗血宝马之所以如此名声大噪,是因为人们所流传的一个故事:一个旅人独自牵着自己心爱的马在沙漠里迷了路,走了几天几夜,直至随身带的水和食物都已吃完。饥渴难耐之下,旅人拔出自己随身携带的刀,切破自己的手腕,拿血来给自己心爱的马缓解饥渴。最终,马出于感恩,拼命带着旅人走出了沙漠。而在这匹马带着它的主人奔跑时,人们发现在马的身躯上渗出了血一般的汗水。自此,很多人都相信,像这样流着血一样的汗水的马对它主人的忠诚度大大高于其他的马,且该马能日行千里,号称天马。汗血宝马由此成为很多爱马之人梦寐以求的宝马。

那么,真的有传说中的汗血马吗?汗血马真的会流出血汗吗?为什么呢?对于汗血马是否存在,人们有两种说法。其一:汗血马并未真实存在,是人们以讹传讹而来的。据《汉书》记载,李广利护送从大宛掠取的马回长安时,为自喻将士们的奋战艰辛,以汗血为马名,喻示该马是用军士拼搏的汗血换来的;其二:汗血马是真实存在的,血宝马是土库曼斯坦的国宝,其形象被该国绘制在国徽和货币上。因为汗血宝马的皮肤比较薄,在其奔跑时,血液流动加速,在血管中极易看到,此外,由于马的汗腺比较发达,在出汗时马身先潮后湿,而对于栗色、枣红色等毛发颜色与红色相近的马,出汗后身体局部的颜色则会显得更加的鲜艳,给人以流血的视效错觉,加之马身上原有的一种寄生虫也会使皮肤上出现类似血迹的红斑,汗血马由此得名。史书记载,汉武帝如愿掠得汗血马之后,没过几年就没有出汗血的现象,可见,汗血宝马真的存在。

汉攻大宛之战真相 :只为争夺汗血宝马的战争

汉武帝夺马之心,路人皆知

汉武帝为什么会发起对大宛国的这么一场恶战,众人皆说是因为汗血马。汉武帝处于对汗血马的贪婪,命李广利数次挥师讨伐大宛国。众人皆知,汉武帝好战,又颇爱马。经过了文景之治的西汉日益富强,至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几乎达到西汉的顶峰。自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对其他国家与部落的了解也越来越多,为了统占更多土地,得到更多的稀世珍宝,汉武帝不惜以武力掠夺,而汗血宝马据说能日行千里且能耐寒暑,这样的天马是古代战争中绝好的讨伐工具,有了汗血宝马,西汉的骑兵和战车必定能如虎添翼。我们都知道古代帝王觊觎他所知晓的每寸土地,包括土地上所有的粮食、珍宝,汗血宝马亦是珍宝当然也逃汉武帝的视线。所以,汉武帝的夺马之心,想必是路人皆知的。

汉攻大宛之战真相 :只为争夺汗血宝马的战争

汗血马之争,背后的隐情

论起大宛之战的起因,很多人都说,系因汉武帝欲向大宛国买汗血马,却遭大宛国的拒绝并斩杀西汉使者,抢夺财物,才致使汉武帝派李广利率军讨伐大宛国。而又因大宛国顽抗,李广利数次无功而返,汉武帝恐遭其他附属西汉的部落嘲笑或其对西汉朝廷有二心,数次下令攻打大宛国。然而,事实真的会是这个样子吗?有统治周边所有地区的野心的汉武帝真的如人们所说的那样,会为了使臣被杀觉得有辱国权而不惜多年征战,大举攻伐大宛国和未开城相迎的小国轮台吗?在我看来,并非如此。

西汉在当时作为一个富强的国家,即使大宛国杀其使臣,夺其财物也不足以让他大举兴兵讨伐。也就是说,汗血宝马之争只是一个汉武帝征伐大宛国的借口。在古代,君王们忌惮史书的批驳,也顾及周边国家与臣民的舆论,讨伐一个国家若不师出有名,是难以为众人所拥护的。大宛国国民生活较为富裕,土地亦甚是肥沃,其又不拥附西汉,必定使汉武帝恼火。汉武帝自持国强兵壮,欲尽享天下之珍宝,与其用钱财去交换,还不如侵占大宛国,将其国土上的一切粮食和珍宝尽数归为己有,为了掠夺其国内的汗血宝马,西汉才以大宛国杀使臣、夺财物为由而攻伐大宛国。后来数次无功而返,更觉得西汉这一大国被大宛这一小国戏弄,无法面对其国民和附属国,才发动了这持续4年的大宛之战。最终,西汉大败大宛,武帝如愿以偿的侵占了大宛国,夺得了汗血马,汗血马之争的荒唐征伐才得以结束。后来王莽篡权,把西域各国的王号贬黜为侯,致使西域各国的强烈反抗,纷纷脱离汉朝政权。直至班超出现,才扭转局面,大宛国才又附属东汉。

以上就是汉攻大宛之战真相的有关介绍,欲知其他详情,敬请关注中国历史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1/484402.html

“汉攻大宛之战真相 :只为争夺汗血宝马的战争” 的相关文章

胡质:三国时期曹魏官员,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胡质:三国时期曹魏官员,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胡质(?~250年),字文德,寿春(今安徽省寿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官至荆州刺史、征东将军。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年轻时与蒋济和朱绩皆在江淮之间闻名,在州郡任职。后来蒋济任别驾,与曹操举荐胡质,曹操于是任胡质为顿丘令。后来历任丞相东曹令史,扬州治中,丞相...

曹操宁负天下人都不负自己 曹操为何没有不负蔡文姬

曹操宁负天下人都不负自己 曹操为何没有不负蔡文姬

还不知道:枭雄曹操,宁可负天下人,为何却唯独不负蔡文姬?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安十一年,枭雄曹操正在府中宴请宾客,就在众人喝得正尽兴之际,侍从慌慌忙忙地来到曹操的身边嘀咕了几句,曹操就放下酒杯对在座的宾客说道:“蔡中郎”蔡邕之女蔡文姬现在就在屋外,我给大家今天引...

箕谷之战发生后,赵云是如何大战曹真数万兵马的?

箕谷之战发生后,赵云是如何大战曹真数万兵马的?

赵云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蜀汉建兴六年(228年)春天,诸葛亮向后主刘禅上书之后,开始第一次北伐,诸葛亮挥师两支,一支由赵云率领的偏师做疑军,对外宣称由斜谷道进兵,吸引魏国主力,而诸葛亮本人则亲率一支主力,进攻岐山,形成一虚一实,双管...

葭萌关之战魏延如果遇到马超的话,会是什么结果?

葭萌关之战魏延如果遇到马超的话,会是什么结果?

葭萌关之战是三国经典战役之一,张飞单挑马超二百余合不分胜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马超大战葭萌关,张飞请战,诸葛亮智激张飞,说必须要请关羽来才能抵挡马超,而且,就算关羽来了,也不一定能赢。此话一出,激怒了张飞,张飞非要战马超,并立下军令,诸葛亮见智激张飞的目的达到,同意了...

孔有德是什么人?他能受到重用靠的是什么?

孔有德是什么人?他能受到重用靠的是什么?

孔有德,明末清初将领。原为毛文龙部将,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孔有德生于万历年间,辽东盖州卫人,祖籍山东。孔有德是矿工出身,虽不识字,但“长于弓马”。所以当辽东一带被后金占领后,他便应征入伍,投在明将毛文龙的麾下。由于孔有德“骁勇善斗,临阵先登,为诸将冠”,因此得到毛...

曹操不计前嫌接纳张绣 张绣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曹操不计前嫌接纳张绣 张绣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对曹操不愧为枭雄,不计前嫌接纳杀子仇人张绣,多年后张绣下场凄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若说曹操一生最为后悔之事,因自己风流而害死长子曹昂,绝对算是其中之一。然而,张绣作为杀死曹昂的罪魁祸首,数年后当张绣再次投降,曹操不仅丝毫未提报仇之事,甚至表现得相当热情,这又是为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是何出处?为何会用来赞美杨贵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是何出处?为何会用来赞美杨贵妃?

杨贵妃四大美女”之一,唐朝时期后妃、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云想衣裳花想容”是李白为杨贵妃写的三首《清平乐》中,第一首的第一句。李白用这句话来形容杨贵妃,可以说体现了李白极高的智慧。为什么这么说呢?杨贵妃是唐玄宗的宠妃。写诗赞美女人不好写,写诗赞美皇帝的女人,那更是难上加...

弘曕被夺爵最后还被吓死,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弘曕被夺爵最后还被吓死,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弘曕是雍正老来子,深得父兄宠爱,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由于弘瞻跪在弘历曾经跪的地方上,弘历便削夺了弘瞻一切职爵,最终把弘瞻吓死了。这本来是一件小事,弘历为什么要这样小题大做呢?弘曕的生母刘氏是个汉人,她是管领刘满的女儿。雍正七年,她以答应的身份入侍宫中,由于她“秉性柔嘉…...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