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解析黄花岗起义的背景是怎样的

中国历史2年前 (2023-01-27)170

解析黄花岗起义的背景是怎样的

1911年4月,由黄兴领导的同盟会第十次武装起义——黄花岗起义,在广州发动。在著名影视《十月围城》和《辛亥双十》中,对黄花岗起义背景都有详细介绍,并重现了当时的情境。虽然黄花岗起义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它以其不可被取代的特殊意义而被人们记住。在起义中牺牲的烈士被埋葬在黄花岗。

黄花岗起义画像

说到黄花岗起义背景,就不得不从同盟会开始说起。为了推翻清 *** 的统治建立新的中国,孙中山等革命人士纷纷涌现,并为革命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进入新世纪之后,革命更是成为了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以孙中山为首成立的同盟会肩负着历史革命感和建立新中国的任务。这些革命党人冒着生命危险秘密召开会议,并利用会党不断发动武装起义,希望借此从根本上改变国家命运。

但是,同盟会在此之前组织的九次起义活动都因准备不足而以失败告终。同盟会会员,革命党人等顿觉前途暗淡,革新无望,纷纷走上暗杀的道路。在绝望的境遇下,同盟会的骨干们黄兴,胡汉民等人和孙中山一起共同策划并实施了第十次革命起义。

如今看来,黄花岗起义背景用简短的几句话就能交代得清楚,而在当时,起义的准备筹划是在怎样艰苦危急的情况下进行的?对于同盟会来说,当时的境况如何严峻,事态如何突变,都要在夹缝中生存下去。

关于黄花岗起义的评价是什么

在孙中山的带领下,同盟会的代表人物黄兴、林觉民等人带领其他革命人士于1911年4月发动了又一武装起义运动,史称黄花岗起义。在众多对黄花岗起义评价中,最为众人接受说法是,黄花岗起义是同盟会和清 *** 之间的战争,是新中国和旧中国之间的拉锯战,也是新事物推翻旧事物的一种必然进程。

黄花岗起义剧照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就逐渐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同盟会的成立就是其重要的体现之一。为了推翻清 *** 的统治,在孙中山领导下的同盟会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运动。但是处于革命前期的同盟会,革新力量还不强大,多次起义都被清 *** 镇压。虽然起义都是失败的,但是这不代表没有发动起义的必要。每一次武装起义都一点点强化了民众心中的变革觉悟。有学者对黄花岗起义评价说,它加速了全民革命运动的步伐,使建立新中国的思想深植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

在《黄花岗烈士事略》中,孙中山曾经这样对黄花岗起义评价道:“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这也从侧面肯定了黄花岗起义的价值。孙中山甚至认为,黄花岗起义可以和武昌起义并称为两大起义。之所以对黄花岗起义作如此高度评价,是因为黄花岗起义如平地的一声春雷,惊醒了沉睡多年,屈从于清 *** 统治的民众们。

黄花岗起义中的领导人分别是谁

黄花岗起义领导人是黄兴,一个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气势带领有志之士革命的书生。值得一提的是黄花岗起义领导人黄兴是湖南人。有人总结说湖南人的个性是霸蛮,简单说就是湖南人一旦决定做什么事情,就会拼尽全力做成,不知难而退也不会半途而废。

黄兴画像

黄花岗起义领导人黄兴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有人说黄兴上马能杀敌,下马能作文,这评价是褒还是贬义,也是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但是也有人说黄兴是个半吊子军事家,但是只要是黄兴领导的革命,似乎结果也都不差,这些也全凭黄兴的个性使然。

黄兴出生在一个书香人家,家里人希望他考取功名,但是他心里是讨厌极了当时的八股文。但是为了安慰父母的心理,也去考过秀才,他的诗词中都透露着奔放不羁。最后他还是违背了父亲的期待,成了一名戎马书生。

之后黄兴成立了华兴华,以“复兴中华”为己任,暗中和哥老会联系沟通。黄兴在其中策划领导了多次起义,失败的居多,但是却振奋了革命人士的斗志。

最终,黄花岗起义开始了,他们事先商量好的是八百多个人的敢死队,但是在革命当天到场的只有120多个人。而周来苏胆小的竟然将他们辛苦从日本购买来的七十多支抢扔进了近海,造成当天革命的弹药匮乏。当时有点话语权的都觉得将革命延后。但是黄兴毅然选择行动,最后的结果惨烈,但是真真切切地振奋了国内革命人士。

黄兴与黄花岗起义有联系吗

黄兴黄花岗起义,顾名思义是由黄兴在黄花岗领导的一次革命起义。黄花岗起义又称作广州起义,这是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作为黄花岗起义的倡议者和领导人,黄兴已然成为黄花岗起义的标签。黄兴黄花岗起义,这两个名词的叠加和拼凑,诉说着一段艰辛而惨烈的革命历史。

黄兴剧照

1911年四月,在广东省的广州市,革命人士黄兴率领一百多名敢死队的队员突然袭击两广总督署,由此发动了著名的辛亥革命之广州起义。在本次起义的战斗中七十二名敢死队队员血洒战场,壮烈牺牲。潘达微将他们的遗体骨骸收葬在广州东郊的红花岗,并将此地改名为黄花岗。“黄花岗起义”也由此而来。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以孙中山为主要领导的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同盟会也在短时间内发扬壮大。黄兴,胡汉民,林觉民等人作为同盟会的骨干势力,绝对拥护孙先生的主张和思想,并在孙中山的示意下共同筹划和发动了黄花岗起义。可以说,之于胡汉民、黄兴黄花岗起义有着非凡的意义和价值。这是他们对孙中山支持的表现,也是孙中山对他们信任的体现。孙中山曾经在《黄花岗烈士事略》的序文中这样写道:“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这是孙先生对黄花岗起义的高度评价,同时,为了纪念这次起义,每年的3月29日被定为青年节。

解析黄花岗起义第二枪是谁打响的

黄兴,回答了黄花岗起义第二枪谁开的这一问题,因为与同姓黄的渊源,打响了黄花岗起义的第二枪,黄兴在黄花岗起义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使得他在中外华侨中都获得了崇高的威望与名声,与孙中山先生是很要好的朋友,被称为“孙黄”。

黄兴照片

黄兴出生于书香门第,祖上几朝为官,父亲是晚清的秀才,在很多人看来,黄花岗起义第二枪谁开的应该是由一个将门之子来作答的,黄兴的早起学习是在国内进行的,这也就导致了他之后思想经历了一个由维新到革命的过程,后来黄兴到日本求学时,受到当地资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启迪,随之感知到了中国救亡图存的道路,看到了新中国的曙光。在日本时便与蔡锷等人筹划报纸,宣传思想,回国后更是在同盟会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他领导的几次革命虽然都没有成功,但是里面所包含的天时地利人和因素都是令人十分遗憾的,在黄花岗起义后,黄兴还一度灰心,甚至想要刺杀朝廷要员来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

黄兴为人正直,珍惜友谊,在于孙中山的交友过程中,因孙中山在国外,民众选举黄兴为大总统,当得知孙中山正在返国途中是,黄兴毅然决然的拒绝了大总统的头衔,坚持应该是孙中山先生来当大总统,黄兴投笔从戎,正是他无愧于黄花岗起义第二枪谁开的这一问题,黄兴先生于一九一六年病逝于上海。

解析黄花岗起义的地点

1911年革命派发动了一场起义,这场起义是革命派推翻清王朝统治的先声,这场起义牺牲了百余人,这场起义被人们称之为黄花岗起义,为什么这次起义被人们称之为黄花岗起义呢?黄花岗起义的地点又在哪里呢?

黄花岗起义画像

清末20世纪初,革命派不断发起各种起义,但是最终都以失败告终,1911年,革命派在广州发动起义,黄兴率领120余名革命志士直进两广总署府,发动了此次武装起义。由于双方的力量悬殊,经过激烈的交战,这场起义最终以革命军的失败告终,数百名革命志士壮烈牺牲,他们被葬在了黄花岗,黄花岗起义的地点虽然是在广州,但是由于这些牺牲的革命志士被葬于黄花岗,所以这次起义被人们称之为黄花岗起义。

黄花岗起义的地点为什么会选在广州呢?这有什么样的革命意图呢?是谁决定在广州发动起义的呢?同盟会的领导人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之前,一直认为在两广地区开展革命活动是更好的选择,广州距离香港比较近,是较早受西方文化冲击的地区,这里人民的思想也较为开放,因此在这里展开革命活动是更好的选择。因此,同盟会才决定将此次革命的地点选择在广州。革命志士的起义失败之后,牺牲的革命志士被成员冒险葬在广州城外的黄花岗,因此这次起义又被后人称呼为黄花岗起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01/485969.html

“解析黄花岗起义的背景是怎样的” 的相关文章

宋真宗赵恒死后留下的遗诏为何会被更改?

宋真宗赵恒死后留下的遗诏为何会被更改?

宋真宗赵恒,宋朝第三位皇帝,997年-1022年。在位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宋真宗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二月,宋真宗赵恒驾崩,死前留下遗诏,升皇后刘娥为皇太后,并“权处分军国事”。这是因为他的儿子宋仁宗赵祯还未成年,当时还不到13岁,无法亲政,所以安排老婆给儿子站台。宋真宗交代得很清楚,刘娥是暂...

管仲春秋第一相的称呼是怎么来的?一生有何作为

管仲春秋第一相的称呼是怎么来的?一生有何作为

提起管仲这个人,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他在齐国实施的一系列改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管仲通过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及用人上一系列措施,使得齐国走上春秋“五霸之首”。“华夏第一相”并非浪得虚名管仲号称华夏第一相。此人乃春秋时期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是春秋...

程普、韩当是什么来历?他们选择跟随孙坚的原因是什么?

程普、韩当是什么来历?他们选择跟随孙坚的原因是什么?

孙坚,东吴政权的奠基人之一,东汉末年将领、军阀。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据《三国志》,程普,字德谋,右北平郡土垠(yin)县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银城铺镇人;韩当,字义公。辽西郡令支县人,今天的河北迁安人。右北平郡、辽西郡两个郡在两汉属于幽州,两...

孙权外号是孙十万 孙权这个外号是怎么来的

孙权外号是孙十万 孙权这个外号是怎么来的

对三国时期的孙权为什么会被叫作孙十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十万这个外号,得自于孙权不止一次领着数万大军,诈称十万进攻魏国,最终屡次失败,于是孙权被戏称每次狂送十万人头,为三国第一经验包。其实孙权识人观人,任用将才的能力很不错,面对一些重要的战争,他可以放手让主帅...

司马冏是什么人?他最后是如何被杀的?

司马冏是什么人?他最后是如何被杀的?

司马冏,齐王司马冏,字景治,是西晋八王之乱中其中一王。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永康二年(301年),西晋齐王司马冏首先起兵讨伐篡位的司马伦。最后司马伦兵败被杀,司马冏威望大增,成为辅政大臣。但司马冏辅政不到一年,就被长沙王司马乂诛杀。为何除掉逆臣的司马冏会迅...

张鎡:南宋时期官员,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张鎡:南宋时期官员,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张鎡,字功甫,原字时可,南宋时期官员。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居临安,卜居南湖。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今传《南湖集》十卷,《仕学规范》四十卷。著有《玉照堂词》一卷。《全宋词》存词八十四首。与辛弃疾有唱和,词风亦稍近之。好作咏物词。人物生平循王张俊之曾孙。...

有哪些与王拱辰相关的轶事典故?史籍中是如何记载的?

有哪些与王拱辰相关的轶事典故?史籍中是如何记载的?

王拱辰(1012-1085年),原名王拱寿,字君贶,开封府咸平县人,北宋时期大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考中状元,出任怀州通判,历任翰林学士、御史中丞。 反对庆历新政,借故劾逐王益柔、苏舜钦以及范仲淹,为公议所薄,外放治理州郡。嘉祐元年(1...

有哪些与丁谓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丁谓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丁谓(966年~1037年),字谓之,后来改字为公言,苏州长洲人。北宋初年宰相,“五鬼”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淳化三年,丁谓中进士甲科,任大理评事、饶州通判。淳化四年,任直史馆,以太子中允衔任福建路采访使。回朝后,任转运使,升三司户部判官。后任峡州路转运使,多次升官...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