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玄奘的故事讲的是什么

中国历史2年前 (2023-01-31)180

玄奘的故事讲的是什么

在电视剧《西游记》中,唐僧这个角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虽然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人,但就他自身而言却是有诸多缺点的,他没有什么大的本领,为人迂腐,人妖不分,多次害的孙悟空受了冤枉罪。那么作为唐僧原型的唐代大师玄奘是否也是他这样呢?关于玄奘又有什么故事呢?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玄奘的故事吧。

《西游记》唐僧剧照

故事是发生在玄奘离开都城长安去往西域的途中,他来到了一个荒漠雪山中,遇到一个本领高强的猎人,这个人的名字叫做石磐陀。他得知玄奘是有名高僧,要不远万里去印度求取真经的时候,心里对玄奘的敬佩油然而生,便要求做玄奘的徒弟和他一起去印度。玄奘当然也就收下了他。经过半个月下来,石磐陀知道了事情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路途遥远,困难重重;便起了歹心,想要杀死玄奘自己逃跑。终于,机会来了,有一次玄奘正在打坐,石磐陀就拔出腰刀向玄奘走去。当然玄奘知道他想要杀自己,他想,如果揭穿石磐陀并斥责他或者是求饶,只能死路一条。于是玄奘依然静静闭目打坐,什么也没说。石磐陀看到这一幕便不敢动手了,等到他把刀收回去了之后,玄奘说道:你还是回家去吧,我没有你这样的徒弟。石磐陀此时愧疚不已,泱泱离去。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历史上的玄奘并不是《西游记》中唐僧那样迂腐不堪,而是很有智慧的,他不但信念坚定,而且临危不乱。当然这个故事也和《西游记》中孙悟空想要杀唐僧的那一段情节很相似,我们也似乎可以肯定一点,那就是悟空想要杀师的故事或许就是来源于此。

玄奘舍利在哪呢

我们在看神话或者佛教题材的电视时,会经常听到舍利子这个词,那么舍利子是什么意思呢?舍利是梵文音译过来的,他是指僧人死了以后整个身体,当然在僧人死了之后,头发,骨头和骨灰都是舍利,舍利子就是僧人死了火化之后产生的结晶体。在我们印象中,我国古代最出名的僧人莫过于唐代的玄奘了,那么玄奘的舍利在哪呢?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就让我们解密玄奘舍利的秘密。

玄奘舍利子

要知道玄奘舍利在哪里,首先我们就要知道玄奘最后在哪个寺庙修行,那么他死后舍利就在哪个寺庙。查阅资料得知玄奘在取经回来之后,在唐朝都城长安的大慈恩寺修行,也就是今天西安的大雁塔慈恩寺。根据考证,大雁塔里面玄奘的舍利是他的头顶骨,要看到玄奘的舍利,首先要穿过一条长而窄的入地甬道,进去之后先会看到八尊贴墙,以及一座紫铜色的佛像,而玄奘的头顶骨舍利就在这条甬道的最里边,当然很少有人进入看到。

接着到甬道的尽头,引入眼帘的是一座很小的铜制佛塔,在这座小塔里面供奉的便是玄奘的头骨舍利子。如果用放大镜细细观看就能发现,这个舍利子颜色是褐色的,形状像山。在舍利子不远处还有一些树叶,据说这是印度贝叶树树叶,在树叶上面刻着经文,内容是《贝叶经》,在唐代及后面的朝代,佛家都将玄奘的舍利子和这写刻有经文的树叶看成圣物。

玄奘的舍利子能保存至今一方面是舍利存放地方隐蔽,另一方面也和历代佛家的重视有莫大关系;同样也提醒今天的我们应该提高对文物的重视程度和保护力度,因为它们都是我们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玄奘名言有哪些

玄奘自幼父母双亡,从小便跟着已经出家的兄长诵习佛经,熟识佛家经典。他一生专心于研究佛法,颂扬佛家典籍,翻译了无数佛家经书,成了唐代有名的高僧和翻译家。

《大唐玄奘》剧照

公元614年,玄奘刚12岁。那年正值隋炀帝选拔人才出家为僧,在考试那天,主考官郑善果看到了年纪尚小还未出家的玄奘,便上前问他为何想要出家。玄奘说出了久存心底的话:“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郑善果先前就很欣赏其容貌,此语一出,更让他钦佩其豪言壮语。而玄奘也是凭此被破例准许参加考试,最终也被破格录取。

玄奘从印度僧人口中得知纳兰陀寺戒贤极深的的佛学造诣,所以他决心去印度向这位高僧求法。公元627年,玄奘好几次向唐太宗申请通关文牒以便于西行,但都被拒绝,虽然如此,他还是下了决心:“宁可西去而死,绝不东回而生”。在他27岁时,终于有了机会,让他踏上了西行的道路。从此便开始了他十多年的西行游历求法的生涯。

玄奘一生钻研佛法,也从中悟出了很多佛家道理,比如“万法唯识”论,他认为所有的外在世界都是由人们内心的意识而幻化出的影像,在实质上都是虚假的,不存在的。玄奘翻译的佛法经典中还有一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句话告诉我们,色即是世间万象,而空就是不实际,即是佛祖要我们放下对世间万象的执念,无欲无求,万象皆空,方能成佛。

解读玄奘和唐僧有什么关系

说起唐玄奘,很多人之一个想到的就是《西游记》。《西游记》是吴承恩创作的一部伟大文学巨著,这是一部长篇神魔小说,主要描写的就是孙悟空等人保护师父唐僧去往西天拜佛求经,共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

《新西游记》剧照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可能很多人都有阅读过这部小说,而真正了解到唐僧师徒四人之间的故事,就要从86年播出的电视剧《西游记》说起。该剧是根据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改编的,剧中唐僧是如来的徒弟转世,出家之后一心求佛,为求大道,踏上了去往西天求经的道路。一路上遭遇艰难险阻,重重困难,幸好收服了三个神通广大的徒弟保他西行,最终度过八十一难,求得真经,得成大道,回到大唐。

我们所说的玄奘即是剧中唐僧的人物原型。玄奘在大唐是真实存在的,此人出家前名叫陈祎,因从小受佛法熏陶故而出家,机缘巧合下得知印度乃有真经高僧,便不顾艰难险阻踏上了去西域求佛的道路。历经艰辛之后终于取得真经,习得佛法,带回了大量的佛舍利、经书以及佛像。玄奘的存在和取经经历是由史实记载的真实的故事,所以吴承恩正是在民间传说以及话本、喜剧的基础之上,整合了故事情节,再加以创造,完成了这部巨大的长篇小说,所以电视剧中的情节也都和玄奘历经千难万险取得西经的故事很像,只不过剧中的情节带有神话色彩。只不过真实的玄奘是在会大唐的途中才收的三个徒弟,而剧情中是在取西经开始便收了三个徒弟。

所以,唐僧正是根据真实存在的玄奘这一人物原型所刻画出来的,唐僧就是现实人物玄奘在小说和剧中的映射,鲜活地再现了玄奘这位高僧的生平事迹。

大唐玄奘生平简介

说起《西游记》,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它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吴承恩所著的一部汉族长篇神魔小说。剧中主要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人一路斩妖除魔、克服困难,保护他们的师父唐僧去往西天拜佛求经的故事。剧中唐僧的人物原型就是我们所说的唐玄奘。

玄奘雕像

唐玄奘,原名陈祎,乳名叫江流儿,出家后法名玄奘,唐朝高僧,他精通于经、律、论三藏,故世称唐三藏。玄奘于公元602年出生于河南偃师县,父亲是县官,母亲也是官家之女,但他自幼父母双亡,生活困顿,便跟随兄长诵习经典,学习佛教典籍。公元614年,隋炀帝要通过考试选择27个人出家为僧,当时的大理寺卿郑善果看到陈祎长相俊美,而且从言语间看到他的浩壮志气,便让他破例参加考试,并破格录取,从此陈祎出家为僧。

玄奘从印度僧人口中了解到天竺藏有万卷真经,便决心西行求法,但因各种原因被阻拦,直到他27岁(公元629年)时,他终于踏上了西行之路。

玄奘一路西行,千辛万苦,历经十万余里,终于到达天竺纳兰陀寺。在这里,玄奘用了五年时间学习听讼儒家佛学经典。之后,玄奘返抵大唐长安,开始讲译佛经。在回长安的途中,他收了一个西域神童为徒弟,此子天资聪颖,过目不忘;之后又收取了第二个徒弟,出自将门的窥基;最后收了三徒弟圆测大师。

唐玄奘一生致力于研究佛家经典,不但将梵文经书译成汉语,还将汉语著作介绍到国外,他被印度学者评为“中国之一个伟大的翻译家”。

玄奘负笈图鉴赏

《玄奘负笈图》是一副很著名的有关玄奘的画像,也被称为《玄奘取经图》,我们在各种关于玄奘的书画典籍上都可以看见这幅画像。图画中描绘的正式玄奘大师,打着赤脚穿着芒鞋,身后背着装满了佛家经书的书箱,头顶上边书箱边檐悬着一盏灯。这幅画生动地刻画了玄奘不远万里、昼夜奔波、一心求经的坚定形象。

玄奘负笈图

在国内,这幅画像被刻在了西安护国兴教寺的一块石碑上,属于线刻画。石碑上用篆书刻着“玄奘负笈图”五个字,下边还有题字,告诉我们此石碑上的画在1933年由一位欧阳渐居士所描绘,并请专人篆刻。

这幅画真正的原画被收藏在东京国立博物馆里。据记载这幅画是由宋代一位画家绘制,被一位游历到中国的日本僧人带回了日本并广为流传。但是最近,一位名叫杜南发的知名新闻工作者却对这幅画中的原型人物产生了质疑,认为画中人很可能不是玄奘。他是因为钱文忠教授关于“玄奘与鉴真”的文化讲座而对这幅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他产生质疑的原因有二:

之一,画中有奇怪的现象。一是画中玄奘弯曲的长眉,一般应是描绘老年的“寿眉”,和中年玄奘的年龄不符;二是九颗笨重的珠子,很难和普通佛家僧人手中的念珠联系起来。

第二,画中人所戴耳环。在唐朝,人们是不戴耳环的,只有外来的“外国人”才会戴耳环,而且这种戴耳环的习俗也不会影响到当时的唐朝人。

所以在他看来,这幅画的主人公很可能不是玄奘。至于事实究竟如何,我们目前还无从考究,尚无定论,但是这幅画所描绘的僧侣形象倒是和一心向佛的玄奘很相似。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01/486555.html

“玄奘的故事讲的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把治国的重心转向文治,乾隆皇帝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把治国的重心转向文治,乾隆皇帝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年号“乾隆”。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清朝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清朝结束了长达70年的统一准噶尔之战。至此,乾隆皇帝治下的清朝既无内忧,也无外患,暂时进入了全盛时期。从乾隆二十四年起,清朝有了一段时间的全盛时期,也是所谓“康乾盛世”的全盛时期。既然太平盛...

历史上张嫣皇后为何会嫁给自己的舅舅?原因是什么

历史上张嫣皇后为何会嫁给自己的舅舅?原因是什么

张嫣皇后,在十一岁时就坐上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皇后宝座,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在封建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很低,也许她们貌若天仙,也许她们蕙质兰心,可充其量只是男人的附属品,甚至是政治的牺牲品。纵观她们的人生,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无疑是“悲惨”的。这一点,在皇宫大院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古...

南朝梁的名将陈庆之北伐战绩有多牛?千军万马避白袍

南朝梁的名将陈庆之北伐战绩有多牛?千军万马避白袍

正所谓“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说的就是陈庆之,那么这位南朝梁的名将陈庆之北伐战绩有多牛?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陈庆之(484年~539年),字子云,南朝梁名将,主要战绩为征战涡阳,北伐北魏。陈庆之自幼为梁武帝萧衍的随从,初时仕途不顺,任了20多年六品官。直到受命...

李严能够和诸葛亮分掌军政大军 李严到底是什么人

李严能够和诸葛亮分掌军政大军 李严到底是什么人

李严究竟是什么人?为什么要让他跟诸葛亮分掌军政大权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李严是东汉末年南阳人,少时便以才干闻名于世,先后在刘表和刘璋手下任职,后在刘备进攻益州时,看出刘璋大势已去的他转投在刘备帐下,逐步受到刘备重用,一直到其临终托孤。要李严同...

明朝末年内忧外患 崇祯有挽救明朝的机会吗

明朝末年内忧外患 崇祯有挽救明朝的机会吗

还不知道:明末内忧外患,崇祯皇帝到底有没有机会挽救明朝?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于明朝灭亡的原因有许多种说法。有抱怨天气的,如明亡于小冰期;有抱怨党争的,如东林党排除异己;还有抱怨祖宗的,如明亡于崇祯,实亡于万历,始亡于嘉靖。可事实上这些说法都过于片面。像明朝这种...

唐玄宗时期后宫有四万宫女 她们是怎么进入宫廷的

唐玄宗时期后宫有四万宫女 她们是怎么进入宫廷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唐玄宗时期,有宫女四万人,这些宫女的来源都有哪些?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中国古代后宫制度源远流长,后宫妇女人数众多,汉魏时期已然。到了唐朝,宫女人数也不少,太宗时期,据李百药《请放宫人封事》,“窃闻大安宫及掖庭内,无用宫人动有数万”。这仅仅是长安宫...

历史上关羽和张辽二人的实力怎么样?有过交集吗

历史上关羽和张辽二人的实力怎么样?有过交集吗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关羽和张辽作为汉末三国名将,武艺高强,正史中,关羽被称为万人敌,解白马之围,在万马军中斩杀猛将颜良,襄樊战役,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这些自然不用细说,而张辽也不差,正史记载张辽武力过人,逍遥津之战,以七千人击败孙权十万大军,差点活捉了孙权。...

诸葛亮北伐为什么会失败 诸葛亮失败在什么地方

诸葛亮北伐为什么会失败 诸葛亮失败在什么地方

还不知道:为什么诸葛亮的北伐失败了?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宦官专政,权力跌宕起伏,地方长官不听中央号令,俨然成为一股全新的力量,皇帝皇权旁落,毫无威信可言,京城中的守卫力量大都被奸人所掌握,朝政混乱。在这特殊的时期,中国再次如春秋战国时期一般迎来了人才的...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