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孟子的母亲是谁

中国历史2年前 (2023-02-10)210

孟子的母亲是谁

孟子的母亲孟母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伟大的母亲,她历来都被当做贤良淑德、善于教导子女的典范,受到后世的敬仰。后世为了纪念孟母,专门为她修建了孟母祠来供奉她,这对于一位普通的妇人来说是非常了不起的荣誉,同时也是对她教子有方,全心全意为子女着想的尊敬。

孟母三迁

孟子早年丧父,全靠母亲含辛茹苦,勤俭节约把他养大,这一点跟孔子的身世很相似,孔子也是幼年丧父,不过孔子的母亲却不及孟母出名。因此孟子与母亲的关系非常好,关于他与母亲之间流传着很多故事,比如“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的故事千古流传。孟母为了孟子的教育费尽心思,以身作则,终于把孟子培养成人,孟子能成为一代学问大家与孟母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因为父母是子女的之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会对子女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是因为年幼时的经历,所以孟子非常强调对父母的孝顺以及他深刻认识到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孟子成年后本来就尽快向他的祖师爷孔子那样去周游历国,有一番作为,但是家有老母,不忍远游,所以孟子常常除了讲学之外就是陪伴母亲,侍奉母亲,直到母亲去世之后,他守孝三年期满才开始到处游历。传说孟子不忍心母亲在黄泉路上孤独,特意请人按照自己的样子刻了一个雕像,与母亲一起合葬,为的就是能代替自己在阴间继续孝敬母亲,可见母子深情。

孟子谓戴不胜曰说了什么

“孟子谓戴不胜曰”这是《孟子》里的一段话,是为了说明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特别大,要重视环境对人的塑造的作用。

孟子

这个故事是说,孟子对一个叫戴不胜的士大夫说,你想让你们国家的君主变得贤明其实很简单。比如说有一个楚国的官员想让儿子说齐国话,那么怎么办呢,是让他到齐国去,还是找一个齐国的老师来楚国教他呢?戴不胜说,不用那么麻烦跑到齐国去,就找个齐国的老师教他就行了。孟子说如果在楚国找一个会说齐国话的老师来教他,但是身边都是楚国人,都是说楚国话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逼着他天天说齐国话,那也是很难凑效的。如果让他去齐国,周围都是说齐国话的,就算不请老师专门教,他自然不然就学会齐国话了。

戴不胜觉得有道理,孟子接着说,你觉得薛居州是个贤德的人,让他住在皇宫里,一定会让大王学会如果正确的听从贤臣的忠言,那么如果皇宫里的人上上下下、老老少少的,上至国君,下到奴隶都是知书达理贤德的人,那么大王如何能接触到坏人奸臣呢,相反如果大王周围的人都是爱说谗言,诽谤他人,见利忘义的小人,那么单单一个薛居州又有什么用呢,大环境都不好,区区一个好人的作用能有多大呢。

孟子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是很大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对塑造一个人的性格、处事方式、人生观都是很关键的因素,千万不能随意忽视环境的作用。

揭秘孟子后代有谁

说到孟子,便会不由自主的想起他的很多文章,因为孟子在传统儒家思想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他和孔子被人们并称为“孔孟”。孟子原名叫作孟轲,战国时期邹国人。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游说代表,也是先秦儒家先驱者。

孟子碑刻像

他的学说有仁政学说,王道学说,他主张德治反对诸侯之间无休止的战争,他还主张仁义礼智的传统道德伦理。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是非常大的,对我们的名族精神的形成也有重大作用。 既然孟子这么伟大这么有名,那么孟子有没有后代呢?

因为孟子在封建社会一直是被封建正统所推崇的,历史地位是很高的,所以孟姓在历朝有关姓氏的书籍中都有一定的记载。孟姓来源有两个分支,其中部的发源地在山东,另一只则在河南。之一种说法孟姓的得姓始祖是周文王之后、他的名字加庆父。第二种说法是在河南商丘附近,有一本专门研究姓氏的书籍叫《姓字注》,根据这本书的记载在中国古代春秋时期也有一支姓孟的氏族,在卫国。追根溯源,他们的祖先也是周文王。所以由此可以知道孟氏的祖先是周文王。

那么孟子有没有后代呢?当然是有的。据考证,孟子的四十四代孙子叫孟公济,他生活在五代时期,孟公济还曾率领族人到山东躲避战乱呢。到了北宋时期,孟公济有个儿子叫孟宁,还在宋朝当了县官。之后,也在北宋时期,孟子的后代有两个叫孟兴山、孟兴玉的人从山东回到中原地区,之后一直居住在了这里。现在呢,河南省商丘市仍然居住着很多姓孟的氏族。比如虞城县和宁陵县等地有集中的居住区域,据统计,河南孟姓人口大约有两万余人呢,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孟子的后代。

著名人物孟子的简介

一说起孟子,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就连很多外国人也是耳熟能详,孟子是战国时代的著名人物,他的思想和政治影响深远,他是一个可敬的学者,是非常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一个政治学家,并且他也是儒家学派的代表,孟子出生的年代是公元前的372年间,是邹人,也就是我们今天的山东邹城市人。

孟子画像

说起孟子大家肯定之一时间还会想到另一个圣人也就是孔子,其实虽然经常说孔孟,但是实际上孟子与孔子之间距离大概有100多年之久的历史,我们从历史文献中了解到的孟子虽然出身在平民的家庭,但却是实实在在的贵族后代,他虽然在幼年的时候就没有了父亲,而且家庭很是贫苦,但是仍然勤奋而且很好学,以致成为后世所敬仰的大思想家。孟子的很多学说都受到孔派的影响,是儒家学说里面更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孟子一生主张推行仁政,他曾经在战国时各个国家间进行着游学,虽然没有被各个国家所采纳,但是仍然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一部分影响,推行政治主张失败后的孟子,开始退而求其次,开始进行开坛式的讲学,教授学生,曾著有闻名于世的《孟子》七篇,当然还有很多的我们都很了解的著作,其中我们比较熟悉的就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还有孟子的许多著作都编入语文教课书里面,深得我们现代人学习和借鉴。

孟子像的图片

我们大家都很熟悉孟子吧,他的原名叫孟轲,字子舆,他是战国时期邹国人。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名篇名句,是儒家的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据资料记载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是孔子孙子的再传学生。

孟子画像

他学成以后,到过许多国家,想推行自己主张的仁政学说,但我们直到战国时期战乱不断,强大军事实力才能不被灭国,所以他的主张一直得不到各个诸侯国的采纳。如果说孔子学说的精髓在于“仁”,那么孟子的突出贡献则在于继承孔子的仁,进而发展成为“仁政”思想,他也被后世历代人尊称为“亚圣”。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历代孟子的画像吧。

亚圣孟子画像

从上面历代的孟子画像我们可以看出孟子眉目炯炯有神,不失风采。非常具有精气神,一身的浩然正气。当然这和孟子的日常修养是分不开的,孟子曾经说过:“吾知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这里是说孟子自己明白他有两个有点,一个是知言,也就是知道怎么说话,换句话说就是自己善于言辞。第二个就是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正气。孟子也对弟子解释过这种浩然之气:首先,这种浩然之气无处不在,而且非常强大,其次浩然之气是心中存在正义,具有高尚道德在经过慢慢积累才能形成的,如果人心中没有正义和道德是不可能形成浩然之气的,伪装之人也只能形成假的浩然之气,是经不起考验的。由此可见,养成浩然之气需要人心中充满正义和道德加上时间的磨砺才能形成。这对我们当今社会培养名族精神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著名思想家孟子是个怎样的人

众所周知,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人的孟子有“亚圣”的美誉,他的学术成就是非常高的,被誉为先秦时期中国最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和哲学家,一生都十分尊崇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并且效仿孔子周游历国,最后也是郁郁不得志,美誉实现他的理想抱负。

孟子

孟子的为人处世是很令人敬佩的,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族,从小生活艰苦,而且又自幼丧父,全靠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历经艰辛把他养大。孟母为了给孟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就有“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的典故,可见是费尽心思才把孟子培养成一个有学问的人。所以孟子对母亲十分孝敬,他曾经很想远游,见识世面,但是一想到家中还有年迈的母亲要侍奉,就会不忍心,于是他就在家乡附近教书,一有时间便回家陪伴母亲,直到母亲去世,孟子又守孝一年,才依依不舍离开家乡周游历国,他是孔子所说的“父母在,不远游”的更好的实践者。

孟子还是一个很善于辩论的人,这一点与儒家其他的学者不同,他们通常放不下读书人的身段,不屑于或者说不善于与人争辩,但是孟子没有故步自封,他在向国君和诸侯推销自己的理论的时候,大量运用排比、比喻、将故事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首先就在气势上压倒对方,野史上甚至记载孟子就是因为与张仪的辩论处于下风,一气之下,吐血而亡的,可见孟子有其真性情的一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2/488395.html

“孟子的母亲是谁” 的相关文章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去见李渊时,做了什么样的动作?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去见李渊时,做了什么样的动作?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626年—649年在位。“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资治通鉴》曾记载了“玄武门政变”发生后,李渊和李世民初次相见的情形。“上乃召世民,抚之曰:‘近日以来,几有投杼之惑。’世民跪而吮上乳,号恸久之”。今天我们在读这则文字的时候,总觉得非常滑...

来敏: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来敏: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来敏(165年—261年),字敬达,义阳新野人,东汉太中大夫来歙之后,司空来艳之子,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逢董卓之乱,来敏跟随姐夫黄琬到荆州避难,黄琬是刘璋祖母的侄子,来敏又与姐姐来氏入蜀,被刘璋引为宾客。来敏喜欢读书,尤其喜欢《左氏春秋》。刘...

三国时期魏延始终攻不下陈仓,是因为什么?

三国时期魏延始终攻不下陈仓,是因为什么?

魏延,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刘备器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诸葛亮率军北伐期间,被小小的陈仓守将郝昭一两千人阻挡,魏延久攻不下,诸葛亮也无计可施,还下令差点斩了魏延。那么,小小的陈仓,怎么如此难打?陈仓守将郝昭又是什么人物?诸葛亮最后打来下了吗?先说...

黄承彦作为诸葛亮的岳父 他为什么要帮助陆逊走出八卦阵

黄承彦作为诸葛亮的岳父 他为什么要帮助陆逊走出八卦阵

诸葛亮的岳父,为何要帮陆逊走出石阵?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夷陵之战,刘备被火烧连营七百里,伤亡十之八九。若非赵云前来救助,后果不堪设想。刘备即刻往白帝城,然而陆逊依然穷追不舍,这一切早在诸葛亮的预测之中。于是便在鱼腹浦摆下...

诸葛瑾:三国时期东吴重臣,温厚诚信,深受孙权信赖

诸葛瑾:三国时期东吴重臣,温厚诚信,深受孙权信赖

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兄,太傅诸葛恪之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安五年(200年),躲避中原战乱,进入江东。经弘咨推荐,效力于孙吴。胸怀宽广,温厚诚信,深受孙权信赖,称为“神交”,努力缓和蜀吴两国关系。建安二...

明朝时期朱元璋分封了多少大臣?爵位完整传承的为何会越来越少?

明朝时期朱元璋分封了多少大臣?爵位完整传承的为何会越来越少?

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即皇帝位于应天府,国号大明,年号洪武。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开始了明朝开国后的第一次大规模封赏功臣,其中,封爵者36人(不包括死后追封的功臣)。之后,随着明朝统一战争和对外战争的持续,朱元璋在长达十...

长平之战结束后 廉颇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长平之战结束后 廉颇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还不知道:长平之战后,廉颇去了哪里?最终是什么结局?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进行了长平之战。此战,秦国方面虽然战线更长,但国力远强于赵,赵孝成王怕再拖下去对赵国更加不利,于是弃用偏于防守的名将廉颇,并派出纸上谈兵的赵括。来到战场后,赵括选择...

三国演义中张郃的死与魏延和关兴有何关系?

三国演义中张郃的死与魏延和关兴有何关系?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张郃作为曹魏名将,以用兵巧变著称,张郃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善于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连诸葛亮和刘备都很忌惮他,最终,诸葛亮在第四次北伐退军时,设伏将张郃射死,除掉了这个心腹大患。在正史中,张郃追到木门,被箭射中右膝而死,在演义中...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