阪泉之战是什么时候
阪泉之战是什么时候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早在上古时期,轩辕黄帝征服中原各部落的过程可谓惨烈异常,原因在于,整个过程一直伴随着战争进行,其中,尤以黄帝与炎帝两部落联军在阪泉一带进行的那场大规模战争最为惊心动魄,史称“阪泉之战”。
阪泉之战图
相传,阪泉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世纪,推测约为神农氏时代之末,是一场有史可考的旷世部落大战,其历史影响十分深远,标志着古老的中华民族通过部落争雄的战争完成了之一次民族大一统。从此,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沿着黄河流域流传后世,历经千百年时光,依旧生生不息。
据后世考证阪泉之战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原始农耕社会所形成的氏族制度走向衰落,部落间为物质利益而进行的战争日益频繁。在这时期,黄帝部落在一次次的征战中日益崛起壮大,而炎帝部落则渐渐衰落,两股政治和军事势力此消彼涨。当黄帝部落实力沿着黄河向东扩张时,自然不可能避免地与炎帝部落产生了利益分歧,分歧的结果可想而知,两个部落终于以战争的形式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因而,可以说,阪泉之战是发生的华夏民族两大远缘亲属部落间一场战争,为资源、利益政治地位争雄而同室操戈,继而由黄帝部落取胜,完成民族统一。从这一意义上来说,阪泉之战与同一历史时期的涿鹿之战的倒颇有相似之处。
阪泉之战是真实存在的吗
发生在上古时期,华夏民族的祖先轩辕黄帝与炎帝部落间的阪泉之战,是历史上有记载的之一次氏族部落之间的大规模战争,然而近年来,却有不少历史学家对这场决定着中华民族之一次大一统历史走向战争存在的真实性表示质疑,那么司马迁在《史记》中有详细记述的这场阪泉之战,究竟是否真的发生过呢?让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找寻真相。
阪泉之战图
关于阪泉之战的描述,主要参考文献是《史记·五帝本纪》,在这部鸿篇巨制中,作者以真实生动的笔触还原了这场轰轰烈烈的部落氏族战争的原貌,于读者眼前展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战场情景,可见,阪泉之战存在的真实性是可以确定的。
除此之外,汉代贾谊所撰写的《新书》、秦相吕不韦食客所著的《吕氏春秋·荡兵》和《列子·黄帝》等历史文献中,或多或少也可找寻到关于这场远古旷世决战的零星记载,为阪泉之战确有发生的论证提供了更可靠的历史依据。
据诸多历史资料的汇总来看,早在新时期时代的远古时期,各氏族部落间大规模的战役总共发生过三次,其中,阪泉之战是影响力较为深远的一战,轩辕黄帝在打败炎帝之后,成为了天下的王者,因而也是这场战争的更大获益者。
新的统治势力形成之后,轩辕黄帝继续南征北战,征服其他部落,从而全面拉开了辉煌的英雄时代之帷幕。而曾经的统治者炎帝则甘愿俯首称臣,以天下万民的福祉为先,立誓不再与皇帝对抗,至此,中国的古典政治制度完成了划时代的历史变革,进入了大一统的历史阶段。
阪泉之战谁取得了胜利
司马迁在他的传世著作《史记·五帝本纪》中详细记述了中华民族早在上古时期所经历的之一次大规模部落战争——阪泉之战。这一战,意义深远,它标志着轩辕一族势力的全面崛起,而神农氏一族则迅速走向衰落,被新的部落统治集团所取代。从此,轩辕黄帝以胜利者的姿态荣耀地登上历史的舞台,令天下诸侯臣服。
轩辕黄帝像
自古中国改朝换代的过程中有一个成语被频繁提起,即“成王败寇”,一言以蔽之,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或者,说得更明白点,是由坐了天下又得以安享太平的胜利者书写的,得到天下而未能安享太平,史书工笔之上,也未必会有更高的评价,诸如秦灭六国而统一中国,秦始皇却依旧被称作“暴君”,便是这个道理。
上古时期诸侯部落互相征战,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神农一族无力平定天下,黄帝便趁势操练兵马,逐一征伐,将残暴的诸侯首领陆续消灭,继而通过取代阪泉一战一举击败炎帝,成为天下王者。在当时来看,轩辕黄帝领导的军队当之无愧是正义之师,这个结果,自然也为黄帝领导诸侯找寻到了冠冕堂皇的理由。
然而,轩辕黄帝打败炎帝后又四处征战,天下依旧战火不熄。相传他每征服一个部落都要施行德政,整治军队,种植五谷,安抚百姓,并彻底铲除敢于反抗他的势力,直到该部落完全顺从才离去,因而,在平定天下的过程中,他不曾有过闲暇安逸之时,算不得安享太平之君。
阪泉之战与涿鹿之战先后顺序
《史记·五帝本纪》中,对上古时期发生在华夏民族先祖——黄帝与炎帝两个部落间的大规模决战阪泉之战做了详细的记述,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记载的之一次重大的氏族部落战争。而同一时期的另一场关乎中华民族文明走向的涿鹿之战,史书工笔之上则记述寥寥,常令后世研究者费解,这两场战争发生的时间究竟谁先谁后?
涿鹿之战图
涿鹿之战,相传发生在距今5000年前,为黄帝与炎帝部落联军大战南方的蚩尤部族的一场惨烈的战役,至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依然为有据可考的涿鹿之战古战场,如此一来,不难得出结论,涿鹿之战的发生时间要早于阪泉之战。也有相关学者指出,阪泉之战与涿鹿之战原本就是同一场战争,只是这种说法目前尚无依据,只能说是一种猜测。
深究涿鹿之战的战争目的,实则是农耕社会的原始劳动形势发生变化,生存资源减少,因而,参战双方为了争夺有限的生存资源和适于放牧与浅耕的中原地带大片土地,才爆发出一场激战。
从战争积极意义的角度上来看,涿鹿之战的战果,对于古老的华夏民族由落后的野蛮时代向文明程度较高的新石器时代的转变产生过十分重大的影响。然而相比阪泉之战所包含的推动中华民族大一统变革的历史意义,涿鹿之战似乎又显得微不足道,毕竟在开化程度远远不及文明社会的古老氏族社会,部落之间大大小小的战争,是屡见不鲜的事。
阪泉之战是在哪里发生的
阪泉之战是《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述的一场发生在上古时期,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之间的大规模战争,也是一场决定了华夏民族大一统走向的旷世决战。
阪泉之战图
在21世纪的今天,阪泉之战的硝烟已消散数千年,然而作为探索这段历史的后人,究竟有多少人知道这场战争的发生地点、经过,以及古战场在今天的遗迹呢?
翻开史书寻找答案,不难窥见,阪泉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之一场有史可考的战争记载,其发生地点,至今为止有三种推测。其一,推断战争发生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东北﹐那里有相传旧名曰“汉山”的山脉,为古战场的可能性较高。第二种猜测是在今天的河北省涿鹿县东南一带,地处东南腹地,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最后,也有历史学家认为,阪泉之战交战双方在今山西省运城县南一带展开决战,战争结果,当然是兵强马壮且“师出有名”的黄帝部落取胜。
也有后世文人学者杜撰出阪泉之战历时三年的说法,还添油加醋地丰富了不少战争细节,这未免有些戏说历史之嫌。事实上,从完成华夏民族之一次大一统的角度来说,阪泉之战固然有其积极的内在意义,然而放在那个部落征战、王者争雄的历史时期中,战争的本质,也不过是部落首领通过军事力量的角逐为自己争夺天下政权的手段而已。如此说来,阪泉之战本身也不过是一场血流成河的历史悲剧,浓缩成历史文献中一个鲜明的时代标杆而已。
阪泉之战的原委
公元前26世纪,轩辕黄帝的军事实力迅速崛起,在沿着黄河东进的逐步征服其他氏族部落的过程中,与逐渐走向没落的神农氏炎帝一族在阪泉一代发生激烈的交战,这便是推动中国政治制度发生历史变革的著名的阪泉之战。
阪泉之战剧照
由于参战双方都具有强悍的军事力量,因而史书之上的记述显示,阪泉之战的战争场面非常壮观,是名副其实的一场旷世部族之战。
在这场战争中,黄帝亲率“熊、罴、狼、豹、貙、虎”六部军队与炎帝对峙,六部军队大旗飘荡,杀声震天,颇有气吞山河之势。然而,善于洞察战争先机的炎帝技高一筹,竟然在黄帝毫无防备之下,采取先发制人战术,以烈火围攻黄帝大军。风助火势,一时间,轩辕城外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应龙迅速以水灭火,大破炎帝火攻战术,与此同时,黄帝立刻展开反攻之势,率领大军将炎帝部队赶入阪泉谷,并嘱军士们只许和炎帝智斗,不到万不得已,万不可伤其性命。
面对困守阪泉谷的败局,炎帝无计可施,只得投降。黄帝仰慕其先进的农耕及医疗技术,决定冰释前嫌,与炎帝共同治理天下,炎帝欣然接受。
经此一战,轩辕黄帝大获全胜,天下归心。而炎帝战败后也输得心服口服,为天下万民不再饱受战火荼毒,炎帝决定从此放弃与黄帝的对抗,俯首陈臣,将天下王权交付给黄帝。至此,中华民族完成了历史上之一次民族大统一的权力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