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与洪宪帝制有何联系
袁世凯与洪宪帝制有何联系
民国五年,即1916年元旦,袁世凯称帝,将1916年定为“洪宪元年”,废除了以民国纪年,史称“洪宪帝制”。那么,袁世凯称帝,洪宪帝在历史上制究竟是怎么样一回事呢?
袁世凯称帝天坛祭天
民国元年三月,孙中山宣布退位,袁世凯接任成为了民国的第二任临时大总统。袁世凯上任之后不久,便开始不安分地各种小动作。其中动静更大要算1913年涉嫌谋害 *** 领导人之一的宋教仁,这件事也导致了孙中山等人发起二次革命,意欲要袁世凯下台,但最终被袁世凯镇压。同年10月,国会在袁世凯的压力下进行选举,同意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后袁世凯却又以“叛乱”的罪名解散了国会。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袁世凯的动作越来越大,先是用《中华民国约法》代替了《临时约法》,又修改《总统选举法》,将总统选举制改为终身制,大权独揽,积极地为改行帝制做准备。
民国四年,袁世凯在英国、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以共和政体不适合中国国情为缘由,大肆鼓吹君主制度,他的党羽也作 *** 团拥护袁世凯称帝。在各省匆促的“国体投票”之后,参政院以总代表的名义,推选袁世凯上位,为 *** 皇帝。
民国四年12月12日,袁世凯在假意地推脱了几番之后便接受帝位,并且亟不可待地将民国五年定为“洪宪元年”,并准备于洪宪元年的元旦登基。不料此举却遭到了全国各地大多数人的反对,护国运动也在全国范围内兴起,“洪宪帝制”仅存在102天,袁世凯便迫于压力取消了帝制,这一场帝制复辟的闹剧也随着袁世凯的病死最终落下了帷幕。
探析袁世凯洪宪帝制的内容
1916年,袁世凯终于如愿以偿称帝,史称“洪宪帝制”。当上了皇帝之后的袁世凯到底干了些什么?洪宪帝制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
洪宪帝制银币正面图
首先,称帝之后的袁世凯将1916年(即民国五年)定位洪宪元年,摒弃了原先以民国纪年的方式,而是改以“洪宪”来纪年,彻底背叛了共和。随后,他又发布了一系列的命令来彰显自己的帝王身份。例如,他在1915年底曾颁布了策令册封原先的黎副总统为亲王,但黎元洪公开拒绝了他的封号;他又册封了一干公侯伯子男的爵位给他信任的下属。虚荣心得到满足后,为了拉拢人心他又下令,徐世昌等故人旧友面对他的时候不用自称为臣,借此来显示自己的义气。
一个帝国又怎么能没有属于它的旗帜呢?于是,袁皇帝又做主将五色旗原有的五族顺序打乱,将黄、蓝、白、黑分列在四方,意寓汉族统一天下,来用作帝制的国旗。除此之外,他又找人用自己的头像设计铸造了一款银币。这款银币的正面是袁大帅身着大帅服的及胸像,反面是一条飞龙,且在图案上下分别有“ *** ”、“洪宪元年”几个字。这款银币有浓厚的帝王色彩,做工精美,但遗憾的是存世极少,市面上所见的多是假币。
袁世凯煞费苦心的登基称帝,他的帝国却存在不足百天。被迫取消帝制之后,他在位时的各种命令等全都没有了意义。我们今天谈论起帝制,也就只剩下这些内容。
探析洪宪帝制朝服是怎样的
关于洪宪帝制是否有专属的朝服,一直以来都存在疑惑,帝制期间,大臣们所穿的服装是否就是所谓的朝服呢?
被封二等子爵的张作霖身着冠服
我们今日所能见到的关于帝制朝服最直观的资料是来自于袁世凯在天坛率领部下举行祭天仪式时所穿的服装以及有关于张作霖被封为二等子爵时拍的一张身着类似于朝服的衣服。这个是否就是当时的朝服呢?在确认之前,有一个概念需要明确。“祭天”和“称帝”完全是两个历史事件。祭天的时候,袁世凯并没有正式登基称帝,他所穿的是祭祀性的礼服,而非皇帝龙袍。而据资料显示,当时所穿的这套祭祀礼服是民国三年统一的用于祭祀孔子的官服的一种。鲁迅也曾穿过这身冠服在北京参加祭祀孔子的活动。因此,祭天时的冠服并不是帝制朝服。
紧接着要知道的是,只有正式的登基称帝之后,才有朝服据。据资料显示,为了袁皇帝登基而特别定制的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龙袍,而是一套西式的大礼服,手下官员的朝贺服为军礼服。可袁世凯打算称帝的事情一出,全民激愤,反对帝制,迫于各方压力,帝制存在不足百天,袁世凯根本没来得及正式登基圆了自己的帝王梦。
也就是说,我们今日所能看到的有关于洪宪帝制的服装不过是祭祀性的官冠服而非朝服,历史上也没有真正的洪宪帝制朝服。
探析洪宪帝制失败的原因
洪宪帝制存在的时间不过百余天便匆匆取消了,在历史上只留下了仓促的一笔。关于洪宪帝制为什么失败,可以说是各方面因素综合。
郑则仕饰演的袁世凯
我们说成功的关键在于合乎当时的国情,很显然,帝制并不适合那时的中国。在甲午战争发生之后,虽然传统儒家的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并没有收到太大的冲击,但也出现了认同危机,在传统意义上的天命和大一统思想并不能支持袁世凯的帝制取得合法性。加上革命推翻了已存在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制国家,君主这一形象在国人心中已经没有了之前的神圣性,民众对于君主不复以往的尊重。
再者,在袁世凯称帝之后,并没有得到手下人的支持, *** 内部也逐渐崩散,人心不齐。作为民国副总统的黎元洪公开反对了帝制,拒绝袁世凯的亲王加封。段祺瑞、冯国璋是袁世凯的两员心腹大将和北洋元老徐世昌均对袁离心离德,对帝制运动作消极 *** ;1916年5月,袁世凯最亲信的心腹党羽四川将军陈宦和湖南将军汤芗铭也宣布独立。原本支持建立帝制的日、英等帝国主义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劝告”停止帝制活动。
违逆历史潮流致使不得民心(护国运动的兴起),手下的部将背德离心,又失去了日本、英国等外部支持,可以说是对洪宪帝制的失败最简单直白的归纳。
洪宪帝制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袁世凯苦心经营许久之后,将民国改成帝国,结果还是失败了。历史上对于此事寥寥几笔带过,那么,洪宪帝制的结果除了失败二字之外,具体的结果是怎么样的呢?
历史上的袁世凯
袁世凯这种自封为帝的行为,激起了全国各阶层人民的强烈反对。孙中山先生从1914年到1916年四年内曾先后三次发表讨伐袁氏的檄文和宣言,又领导革命党人陆陆续续发动了四十余起反对袁世凯的起义。欧事研究会以黄兴为代表,也在积极联络各方人士,试图策动反袁。12月25日,云南在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人的带领下也加入讨伐的队伍,指责袁世凯背叛共和,大范围的护国运动开始。至此,袁世凯改行帝制的做法陷入全国一片声讨之中。
而北洋 *** 和军阀内部也在出现了问题,黎元洪公开反对袁世凯的行为,并辞去了自己的职务,拒受册封。另一方面,段祺瑞、冯国璋和北洋元老徐世昌均对反对帝制的运动作消极 *** 。紧随其后,四川和湖南等地也宣布独立。这时,一些原本支持称帝的帝国主义国家也改变了态度,纷纷“劝告”袁世凯停止帝制活动。
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走投无路,袁世凯只能选择下令取消帝制,恢复共和,试图平息民愤。但即便是如此,他仍抱有一丝幻想,想继续当中华民国的大总统,并重用段祺瑞,企图借着段祺瑞来团结北洋军阀的势力,借此来镇压南方的起义力量,但是各个省的起义运动并没有就此而停止。六月,袁世凯忧惧病死,这便是帝制带来的后果。
探析洪宪帝制国旗是什么样子的
洪宪帝制国旗是袁世凯为他的帝国而准备的,又称 *** 国旗,从颁行到帝制取消,这面国旗仅存在百余天便走完了它的生命之旅。
洪宪帝制国旗
民国四年(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接受帝制,便开始着手为元旦的登基做准备--将自己居住的总统府改名为新华宫,发行纪念金币和银币,以自己的头像和龙作为图案。参政院原本为 *** 确定的国旗是在中华民族国旗(五色旗)的基础上,在中间加上一轮红日,称作五族共戴一日旗,意寓着汉、满、蒙、回、藏五族联合,共同拥戴一个皇帝。但是参议院准备的这面旗并没有得到袁世凯的欢心。
众所周知,袁世凯的名声并不好。所作所为本身就有汉奸的嫌疑,五族共戴一日旗将那一轮红日放在正中间,寓意虽好,单页变得和日本国旗有些类似,一下子就戳着袁世凯的大忌,袁世凯看到之又怎么会喜欢,于是拒绝将这面旗作为 *** 的国旗。
因此,最终颁行的洪宪帝制国旗上并没有红日,但它仍然是在五色旗的基础之上加以修改而形成的。原本的五色旗是以红、黄、蓝、白、黑五色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依次排列,意寓五族共和,而洪宪帝制国旗将原有的五族顺序打乱,将黄、蓝、白、黑分列在四方,意寓汉族统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