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贾敬和贾惜春的关系怎么样

诗词文献2年前 (2023-03-01)530

《红楼梦》里谜团多,但大多有逻辑可以推理、索引,可以得出相对有说服力的答案。比如黛玉之死的许多疑问,作者布局了很多伏笔谶语,将这些串联加以合理推测,差不多就是答案了。

可是有一组红楼人物,其表现违背人情、不合常理、行为怪异到完全找不到理由,从小说文本里却很难找到可以解释的线索。比如贾敬和贾惜春这对父女,二人始终无任何交集不说,好几处甚至都可以说是匪夷所思的。

二人有三处不合理的地方,别说是礼法森严的封建社会,就是今天人们也无法理解:

一、贾敬建在,贾惜春竟然脱离三从四德的礼法,从兄了

三从四德,是封建社会对女子最基本的规范,三从即未婚从父,婚后从夫,夫死从子。就是说女人完全要依附于男性生存。可是曹雪芹介绍贾惜春却脱离规范,让她从兄了。第三回介绍到她用来四个字珍爷胞妹,说她是贾珍一奶同胞的亲妹妹。贾敬活的好好的,怎么能这么介绍呢,就算是贾敬死了,惜春作为未嫁女,介绍她也得拿父亲说事。十二钗众人的介绍如此怪异的只有惜春。其他人都是按其父亲来介绍。

说白了,这是曹雪芹的一次刻意回避,也可以说是他有意为之,就这么别扭着,引发读者的思考。

千万别小看珍爷胞妹这四个字,字虽少,信息量可不少。既然是胞妹,那么就是和贾珍为一母所生。要知道小说一开篇,贾珍可就已经娶了儿媳妇的当了公爹的人,参照后文介绍,这时贾珍怎么也得有个三十二三岁。惜春呢?林黛玉进贾府是六岁,探春尚比她还小一岁,湘云喊探春三姐姐,惜春更小了,也就是说,惜春也就三四岁的样子。兄妹俩的这个年龄差之大留给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

古人没有像样的避孕措施,一个女性从十几岁生之一个孩子,到五十岁出头还在生孩子是很常见的事。很显然贾敬的这位夫人应该属于这种情况。贾敬作为宁国府唯一的继承人,他有个三五房姬妾再正常不过,除了早年他的夫人生下一个贾珍,貌似几十年贾敬都没有任何的其他孩子,现在孙子贾蓉都快要娶媳妇了,这贾敬的夫人突然怀孕了。几十年都不能令姬妾们怀孕生孩子的贾敬,一把年纪了,竟然让夫人有了身孕,这事透着蹊跷。这个问题暂且按下不表。请看第二个问题。

二、贾敬一年一度的回家,和惜春父女俩完全视对方为无物

小说唯一对贾敬有一段评价式的描写,是说他一味好道,和道士们胡羼,儿子贾珍胡作非为恨不能将宁国府翻过来他也不管。读者常常感到贾敬此人是个对家族没有责任的人。其实不是的。贾敬春节期间是要回家过的,他回家,只做两件事:

一是以长房长孙身份带领众族人祭宗祠;

二是带领着家族众爷们儿向老祖宗贾母行家礼。

除这两件事,其它比如家宴,贾赦一概不参加。

可见,在贾敬心中,祠堂里的祖宗和活着的老祖宗,他不但重视,应该也是他曾经作为家族楷模责任保留的体现。这暴露了贾敬的宗族观和他骨子里修齐治平基因的体现。既然如此,说他不重视家庭显然不通。

贾敬在家大约有半个月的功夫,却没有一次和儿子贾珍、女儿惜春、孙子贾蓉任何的交集,更无交流。真是大大地怪哉。不管怎么样,至少祭宗祠时,贾敬、贾珍、贾蓉祖孙三代也算是同框过。对尚年幼唯一的女儿惜春贾敬冷漠的态度就真的不合适,说不过去了。惜春的态度也是一样,总之,父女俩完全视对方为空气。

三、贾敬的丧礼,全程看不见唯一的女儿惜春

前两项尽管不合理、怪异,总还能找理由解释。六十三回贾敬暴亡,贾珍急从皇陵回京奔丧,贾敬之丧可能没有秦可卿的丧礼花钱多,但规格是很高的,皇帝亲赐了五品衔,家族中人几乎全员到场,连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尤二姐和尤三姐都常守在灵前。

唯一的女儿惜春全程不见。貌似根本就没有进宁国府。要知道,高龄的贾母可是从皇陵回来,连歇息都没有,就亲自赶到宁府贾敬这个侄子的灵前痛哭了一场的。

惜春作为女儿,竟然全程不见人影,这可是无论如何说不过去。可以肯定的是惜春就在荣国府,证据就是贾琏受贾珍之托要去宁府取银子,提前回家时,众女眷齐齐到正房迎接他,这里面就有惜春。迎接堂哥很重要,爹死了,好像和自己没有丝毫关系。这在礼法大于天的封建社会,岂不是大大地不通?大大地奇怪?怎么解释?就算是今天,也说不通。

怎么解释贾敬惜春这对父女的零链接现象呢?

大胆想象一个可能:惜春不是贾敬的孩子,她是贾敬的夫人和别人私通生下的孽种。如果是这样,就能解释了贾敬夫人一把年纪又怀孕了,也能解释贾敬为什么视惜春为无物的怪异了,也就解释得通惜春没有出现在贾敬丧礼上的不合理现象了。

说贾敬的夫人和别人私通,是凭空猜想吗?找不到任何哪怕是一丁点的佐证吗?其实还是能找到一点的。这一点就在秦可卿《好事终》的曲子里:

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前半段说的是秦可卿的生活作风问题,说她因风月情事而自尽,她的死已成为了贾府败亡的开端。后半段一看写的就不是秦可卿,而是在讲贾敬,说贾府之所以走上箕裘颓堕之路,就是贾敬的问题,从他这儿开始,他要负主要责任。

家事消亡根子在宁国府,到底什么事是导火索呢?是情事,是情孽。贾敬年轻的时候中进士,证明他是很上进有为的好青年的代表,是贾府子弟们的楷模,后来远离红尘,一心求道升仙,和这情孽拉不上关系呀,所以,这话其实是说他因情孽,才变的颓废,以修道之名把自己封闭起来。

什么人能让他发生如此巨变呢?参考这么多的信息,只有一件事,就是贾敬的夫人出轨了,还怀孕了。在这样的打击之下,贾敬才性情大变,远离宁国府,万念俱灰走向极端。

贾敬走向了极端,他的夫人又怎能善终呢?还怎么在府内立足呢?单单的令家族的希望和掌门人出家这一件事,她的罪孽也无法被原谅,生下惜春之后,愧疚中的贾敬夫人估计也像后来的秦可卿那样画梁春尽落香尘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3/491706.html

“贾敬和贾惜春的关系怎么样” 的相关文章

顾大嫂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第一百零一位

顾大嫂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第一百零一位

顾大嫂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母大虫,登州人氏。他与丈夫孙新开酒店为生,后因搭救表弟解珍、解宝,劫狱反登州,上梁山入伙,并参与祝家庄卧底。梁山大聚义时,排第一百零一位,上应地阴星,担任东山酒店掌店头领。征方腊后封东源县君,返回登州。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顾大嫂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乐和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七位

乐和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七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乐和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乐和(Yuè Hé),原是登州城里看守监狱的小牢子,祖籍茅州人氏。乐和聪明伶俐,各种乐曲,一学着便会,又有一副...

郝思文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四十一位

郝思文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四十一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郝思文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郝思文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井木犴(àn)。他是关胜的结义兄弟,随其征讨梁山,与宣赞同为关胜副将,后被捉...

北宋名将曹玮简介:沉勇有谋,喜读书,通晓《春秋三传》

北宋名将曹玮简介:沉勇有谋,喜读书,通晓《春秋三传》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玮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玮(973年7月22日 —1030年2月21日 ),字宝臣 。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北宋真宗、...

南宋地理学家赵汝适简介:所著《诸蕃志》具有重要作用

南宋地理学家赵汝适简介:所著《诸蕃志》具有重要作用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南宋官员熊克简介:所著《中兴小纪》遵循《资治通鉴》体例

南宋官员熊克简介:所著《中兴小纪》遵循《资治通鉴》体例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北宋官员杨大雅简介:有女嫁欧阳修,曾为《新唐书》写序

北宋官员杨大雅简介:有女嫁欧阳修,曾为《新唐书》写序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杨大雅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杨大雅(965年-1033年),初名侃,字子正,宋州人。因避宋真宗旧名改大雅。靖恭诸杨虞卿之后,...

明朝工部尚书严震直简介:著有《遣兴集》、《大观录》

明朝工部尚书严震直简介:著有《遣兴集》、《大观录》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