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唐诗《江馆》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作品介绍】
《江馆》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一首五绝。在唐代诗人中,王建是素描速写高手。这首题为《江馆》的五绝,就是一幅清新的江馆夜市的素描。诗人笔下的夜市具有鲜明的画面美和浓郁的诗意美,表现出了诗人有闲心欣喜的心情。
【原文】
江馆①
水面细风②生,菱歌③慢慢④声。
客亭⑤临小市⑥,灯火夜妆明。
【注释】
①江馆:江边客舍。
②细风:微风。
③菱歌,采菱之歌。
④慢慢:舒缓悠长。
⑤客亭,旅馆中的水亭。
⑥小市:小集市。
【白话译文】
微风轻轻拂过水面,远处传来夜市歌女那婉转悠扬的歌声。站在夜市旁边的水亭之中,放眼望去,在夜市的灯火之下,正活动着盛妆女子婉丽的身影。
【创作背景】
唐代商业繁荣,中唐以来更有进一步发展。不但大都市有繁华的商业区和笙歌彻晓的夜市,连一般州县也设有商市,甚至在州县城以外的交通便利地点也有形形 *** 的草市、小市。杜牧在《上李太尉论 *** 书》中说到,江淮地区的草市,都设在水路两旁,富室大户,多住在市上。这首诗中所描绘的小市,大概就是这类临江市镇上的商市;所谓江馆,则是市镇上一所临江的旅馆。诗里写的,便是诗人夜宿江馆所见江边夜市的景色。
【赏析】
客馆临江,所以开头先点出环境特点。水面细风生,写的是清风徐来,水波微兴的景象。但因为是在朦胧的暗夜,便主要不是凭视觉而是凭触觉去感知。生字朴素而真切地写出微风新起的动态,透露出在这以前江面的平静,也透露出诗人在静默中观察、感受这江馆夜景的情态。因为只有在静默状态中,才能敏锐地感觉到微风悄然兴起于水面时所带来的凉意和 *** 。这个开头,为全诗定下一个轻柔的基调。
第二句菱歌慢慢声,转从听觉角度来写。菱歌,指夜市中歌女的清唱。她们唱的大概就是江南水乡采菱采莲一类民歌小调。慢慢声,写出了歌声的婉曼柔美,舒缓悠扬。在这朦胧的夜色里,这菱歌清唱的婉曼之声,随着阵阵清风的吹送,显得格外清扬悦耳,动人遐想。如果说之一句还只是为江边夜市布置了一个安恬美好的环境,那么这一句就露出了江边夜市温馨旖旎的面影,显示了它特有的风情。
客亭临小市,灯火夜妆明。客亭,就是诗人夜宿的江馆中的水亭。它紧靠着小市,这才能听到菱歌清唱,看到灯火夜妆,领略水乡夜市的风情。这一句明确交代了诗人所在的地方和他所要描绘的对象,在全篇中起着点题的作用。诗人不把它放在开头而特意安排在这里,看来是用过一些心思的。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本比较简单,缺乏层次与曲折,如果开头用叙述语点醒,接着连用三个描写句,不但使全篇伤于平直和一览无余,而且使后三句略无层递,变成景物的单纯罗列堆砌。现在这样,将叙述语嵌入前后的描写句中间,一则可使开头不过于显露,二则可使中间稍有顿挫,三则可使末句更加引人注目,作用是多方面的。
末句又转从视觉角度来写。透过朦胧的夜色,可以看到不远处有明亮的灯光,灯光下,正活动着盛妆女子婉丽的身影。明字写灯光,也写出在明亮灯光照映下鲜丽的服饰和容颜。诗人写江边夜市,始则在朦胧中感触到水面细风生,继则在朦胧中听到菱歌慢慢声。就在这夜市刚刚撩开面纱,露出隐约的面影时,却突然插入客亭临小市这一句,使文势出现顿挫曲折,也使读者在情绪上稍作间歇和酝酿,跟着诗人一起用视觉去捕捉夜市最动人的一幕。因此当夜市终于展示出它的明丽容颜灯火夜妆明时,景象便显得分外引人注目,而夜市的风姿也就以鲜明的画面美和浓郁的诗意美呈现在面前了。
旅馆夜宿的题材,往往渗透着凄清孤寂的乡愁羁思。从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到这个传统的相继不衰。王建这首旅宿诗,却怀着悠闲欣喜的感情,领略江边夜市的诗意风情。这里面似乎透露出由于商业经济的繁荣,出现了新的生活场景,而有关这方面的描绘,在以前的诗歌中是反映得不多的。由此启渐,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一类描写便时常出现诗人笔下。这恰恰反映出了时代生活的变化,和由这种变化引起的诗人视野的扩大,和审美感情的变化。
【作者介绍】
王建(约767-831),字仲初,颍川(今河南省许昌市)人,唐朝著名诗人。出身寒微,虽曾进士及第,却只作过几任小官。以乐府诗著称于世,写下了许多从不同侧面反映社会矛盾和民间疾苦的作品。善写七言歌行,绝少直发议论,语言通俗明快,凝练精悍,世称张王乐府。有《王司马集》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