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死前告诉儿子不要杀和珅,嘉庆却不听,15年后才懂乾隆的苦心
经过康熙、雍正、乾隆几代帝王的努力,由他们所缔造的“康乾盛世”已为大清帝国累积下了不少的财富和国力。
然而乾隆中后期,随着皇帝频而不绝的纵情享乐以及以大贪官和珅为代表的臣子的一再私吞贪占,竟使得大清国的资财库银几乎所剩无几。
乾隆临终之时,曾将儿子嘉庆叫到身旁,叮嘱他千万不可一怒之下杀掉和珅。
嘉庆帝则在心底冷哼了一声:若不处理了这个吞占了我大清银钱无数的“硕鼠”,我的统治怎么能服众、日后又怎么能顺畅地推政施令呢?!
乾隆殡天后没过多久,嘉庆就将和珅抓进大牢,然后对其治罪抄家。
从和珅家里抄查出来的财富总量实在太过骇人,因此嘉庆一怒之下便结果了和珅的性命。
15年过后,人到中年的嘉庆帝已经历尽千帆、心智成熟,当他再度回首往事的时候,却幡然领悟到了先皇让自己“一定别杀和珅”的良苦用心。
乾隆皇帝——一个前半生励精图治、后半生纵情享乐的“好命”帝王
懂历史的人都知道,做皇帝是个辛苦的差事,虽说皇帝是九五至尊、往往凌驾于所有人之上,但皇帝日日都要操心天下大事、还要担心个人的性命安危,实在难以活得没心没肺、轻轻松松。
然而幸福都是比较出来的,在我国封建社会那400多位帝王之中,大清的乾隆皇帝可以说是最幸福、更好命的帝王。
他前半生励精图治、后半生纵情享乐,一辈子都活得很是顺心如意,无论同哪朝哪代的帝王相比较,乾隆都可以算是上天独一无二的宠儿。
很多的“先天优势”以及“好运气”都降临并叠加在了乾隆身上,让乾隆的一生顺风顺水,而且他还以89岁的高寿而荣膺“中国最长寿皇帝”之冠。
首先,乾隆皇帝的父亲乃是一辈子勤勤恳恳治国理政的雍正皇帝,乾隆的爷爷乃是开创了繁荣盛世的康熙大帝。
乾隆自打降生之日起,就生活在安泰宁和、衣食无忧的治世之中,他的爷爷和父亲毕生都在为国家的富庶和昌盛而努力,等轮到乾隆来接掌大清万里江山的时候,国库里早已堆满了金银财宝、各地的粮仓早已堆溢将出、平民百姓们也都人给家足。
其次,大清的皇位能传到乾隆身上简直跟白捡的一样,他并未经历过什么尔虞我诈、皇子斗争。
当初,康熙这位皇爷爷一共有97个皇孙,而当小弘历(即乾隆)10岁那年之一次站在爷爷康熙的面前时,老人家一眼就感到这个孙儿的举手投足、眉眼神情都与自个儿是那么地相像。
爷孙俩的缘分让康熙认可了这个优秀的孙子,父皇雍正更是在小弘历13岁的时候就暗自确定了要立此子为大清的储君。
可见,乾隆皇帝的皇位真是得来的毫不费力啊!
最后,当我们对乾隆皇帝的一生进行纵向观瞧,便会轻松地发现乾隆创造了2个超级记录。
身为一介封建帝王,乾隆竟实际掌权了63年之久;寿终于89岁的乾隆一辈子太平安乐、顺心如意,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结合种种史实簿记,我们终究还是忍不住要感慨一句:乾隆皇帝真是老天爷最宠的好命帝王,而且还是一位政绩了得、在其掌政的前几十年便将大清王朝带到了巅峰水平的一个好皇帝!
极其善于逢迎讨好乾隆皇帝的大贪官和珅
若要问历史上贪官污吏中的之一名是谁,恐怕绝大多数人的之一反应就是和珅。
诚然,和珅正是我国有史以来最为著名的大贪官,说起他的“著名”,一方面是指和珅是乾隆一朝最受宠的“大红人”,另一方面则是指和珅在20余年的为官生涯中所贪占的家产竟相当于大清15年的收入,足以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贪婪得令世人目瞪口呆。
有人说:和珅没什么真才实学,你看他入仕全靠祖上荫庇,能够从一个小侍卫最终变成身居高位的“和中堂”,全凭一张巧嘴和 *** 拍马屁的精湛功夫。
而熟知和珅身世与资质的人肯定知道,和珅能够深得主子乾隆的宠信除了靠他超一流的高情商、办事一向稳妥得力之外,其头脑中的才学和智慧亦是不容小觑的。
据史籍所载,和珅出生在一个家道中落的武官之家,幼时接受了家学启蒙,少年时考上了内务府为优秀旗人子弟所开设的官方学校“咸安宫”。
和珅敏而好学,酷爱读书的他不但熟读四书五经,还精通满、蒙、汉、藏四种语言,可谓博闻强记、学识极佳。
可后来,当和珅参加乡试的时候却一再失败、未曾及第。
于是,和珅明白了科考场背后的黑暗操作导致了他将无缘通过考试来踏进仕途,若要出人头地、飞黄腾达,或许应该考虑一下“曲线入仕”的新路子。
故和珅在乾隆十三年以文生员承袭了父亲“三等轻车都尉”之世职,算是正式踏进了官场。
一开始,和珅只是一个御前的小小侍卫,但和珅脑子灵活,懂得找机会在乾隆面前露脸面、秀才学,终于在乾隆三十八年的时候,和珅彻底受到了乾隆的关注及赏识,成为了负责管理布库的管库大臣。
和珅非常懂得看皇帝的脸色和眼色行事,还因那非同一般的超高情商而使仕途一路顺风顺水,仅用了7年的光景就爬到了军机大臣兼内务府大臣的高位。
《清史稿》还用“骎骎向用”来形容和珅升职的迅速,“骎骎”原指马儿疾驰的样子,用在和珅身上显然是惊讶于他升职的速度实在太过惊人。
乾隆四十八年,刚刚33岁的和珅便被乾隆敕命为协理大学士。
不断地加官进爵,令和珅在兴奋之余便愈加卖力地恭维乾隆、逢迎圣意,每当乾隆缺精玩赏物、缺美女佳丽,和珅全都能一一解决。
晚年的乾隆对和珅依赖成瘾,不但经常向和珅问政论事,就连吃住用行方面的精细需求都要让和珅去逐一满足。
与此同时,超级爱物质、特别爱享受的和珅也巧妙地利用乾隆对他的赏识与信重,不断地玩弄权术、敛财聚富,最终还成功爬到了相当于过去“宰相”的显要职位之上,并成了朝野内外人人都不敢招惹的权臣、处处都要尊奉顺从的御前大红人。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后,人到中年的嘉庆帝为何又后悔杀了和珅
和珅功成名就之后,就一直利用他的职务优势以及手中的权力不断地收受贿赂,骄横无比地走他的贪官之路,用一手遮天来形容亦不为过。
和珅眼中只懂得奉承乾隆,却无意中令彼时尚且只是一个皇子的嘉庆反感无比。
嘉庆帝是个极懂得隐忍蛰伏的一个人,他身为储君之时便对和珅的劣行和人品产生了极大的成见,于是,他暗中决意若今后自己登上了大位,必将尽早处理掉和珅这个大贪官、大奸臣。
乾隆皇帝重用了和珅大半辈子,明明知道他贪腐成性、骄奢淫逸,却一直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点曾经让年轻气盛的嘉庆非常难以理解。
公元1799年2月初的一天,已经89岁的乾隆自感时日无多,便将嘉庆传唤到卧榻前,叮嘱他日后如何执政治国、如何御下为君。
期间,乾隆还特意反复强调道:若和珅没有谋逆叛上的大罪,切莫杀掉此人。
乾隆皇帝殡天后,嘉庆就奉旨登上了大清皇帝的宝座。
当嘉庆帝看到国库的空荡亏虚、朝野上下诸务待兴,而和珅却如硕鼠一般不断吞噬、贪占着各路公私财物,这位年轻的皇帝心里自然愠怒难抑,仅仅在先皇乾隆辞世15天后就杀掉了大贪官和珅。
和珅死后,嘉庆依例命人查抄了他的全部家产,细细点数、件件入账后,人们竟发现和珅的全部家产竟超过了大清15年财政收入的总和。
嘉庆帝随后便将和珅的家财全都充入了国库,使得大清国库顿时就充盈了起来。
于是,后世之人便对这件大案恰如其分地总结为: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国库里有了钱,再加上新掌政的嘉庆帝有励精图治之心,大清国的民生社稷一时间也有了向好之势,因此嘉庆帝在继位之初也是比较开心的。
但数年之后,频繁变幻的朝政和时局让嘉庆帝渐渐疲不应暇,每当有国家大事发生,朝臣们大都沉默不语、极少有人敢站出来积极主动地帮嘉庆帝出谋划策、解决困扰。
嘉庆十五年,当久僵不死的“白莲教”到处肆虐、民间义军队伍不断揭竿而起之时,为国内乱局头疼不已的嘉庆帝突然意识到了和珅存在的重要意义,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嘉庆帝方才明白了父皇临终之时的谆谆告诫与良苦用心。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虽说和珅是清朝更大的贪官、最骄横擅权的臣子,但他也是有优点在身的。
在乾隆看来,和珅与其他臣子相比更大的优点是能办实事、敢于替皇帝分忧解难,只要他终生不起反叛之心,即便是贪财也不算是什么大过。
乾隆临终前,依然担心自己的儿子嘉庆帝到将来遇到麻烦事的时候恐或无人相帮,于是就特意叮嘱嘉庆不要轻易动和珅、更不要将其处死。
然而耿直守正的嘉庆帝终究还是太年轻了,他没能领会到乾隆力保和珅的深刻用意,继位没多久就杀掉了和珅,因此,他最终还是亲眼看到了朝臣们相互推诿躲事、不肯大胆替皇帝分忧的局面,大清朝也由嘉庆一朝而迅速走向了下坡路,再无延续盛世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