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房里的“奇技淫巧”,三种物件工艺巧夺天工,不逊色现代
嘻,技亦灵怪矣哉!一块小小的核桃,竟能直接将小舟刻画其上,古人的技艺与智慧,实在匪夷所思。
今人常与古人相比,一较才智之长短。殊不知抛去时代的特殊性,古人的“奇技淫巧”,绝不逊色今人。就像前人研发出的三种物件,其中巧思,堪比天工。
坐便器
诸多资料中记载,最早期的马桶应该是1596年由英国贵族约翰·哈灵顿发明,但其实中国马桶早在许久之前就已经出现。
不过彼时的马桶并不是马桶,而被称为虎桶。三国时期的诸侯们行军打仗之际,亲卫就会帮他们提前做好相应准备。
等到了唐朝年间,由于唐高祖李渊的祖先姓名中带有虎子,为了与先辈避讳,将虎桶改称为马桶,也叫马子。
当然,因为彼时的马桶都是由木头做成,自然也没有抽水系统,具体使用功效和曾经在中原些许地区流行的夜壶差不多。
等到清朝年间,马桶因为材质的不同,甚至还有着优劣之分,像慈禧太后使用的马桶,在北京城里换一套府邸基本没太大问题。
到了今天,也不知其价值是否还能有所提升。
可区区马桶,如何能够体现前人的智慧呢?古人意识到随地解决问题不妥之时,马桶的出现不是水到渠成。
其实最重要的地方在于前对事物舒适度的追求,马桶本身的确没有多少引人注目的地方。可古人为了改善马桶舒适度进行的提升,却给人以思考。
纵观前人历史上的许多发明不正是如此,将不舒服变得舒服,让不方便走向方便,科技不断进步,文明亦不断拔高。
倘若只关注物品本身,未免落了下乘。
七巧桌
现代社会中的桌子种类数不胜数,桌子的品相、类型,也一直影响桌子的价格。世人都知道八仙桌是宋朝年间才出现的物件,却不知八仙桌问世以后,古人一直在尝试不断优化桌子。
七巧桌便是优化成果之一,之所以名为七巧,关键也就在于“巧”字上面。
这种桌子更大的优点在于能够自由组装、自由拼接。哪怕在一间极小的屋子当中,主人公也能自行决定使用面积。
在家中闲坐看书之时,只需要用到七巧中的一巧。若是来了客人,便可以将多面拼为一面。
无论谈书论道、亦或者是下棋对饮,古人的风采与热情,皆寄托于一张小小的桌面上。
上世纪三十年代,蒋南翔先生曾高呼:华北之大,竟然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
如果不是年代动荡,七巧桌传播范围不广,安静且平稳的书桌,何处不可见得。
这样的设计放到现代社会中,同样算不得什么,但古人懂得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如此思维便后人学习。
曾有科学家说过,人类的发展与演变,和资源的扩张与利用息息相关。于微末之中见大视野,方才知晓进步之道。
桌不在高、有人则名;桌不在大,有巧则灵。
药箱
最后一种较为出名的“奇技淫巧”便是药箱,因为年代的久远,其实际生产年份已经无法通过史书查明。
民间传闻之中,华佗在行医的时候曾经救过一名病人。这位病人十分感谢华佗,却又苦于拿不出足够的金银报答,于是想着为华佗设计出一个药箱出来盛饭药材。
在他看来,华佗选用药材之时,要从诸多药材中一一挑选,实在太过麻烦。分类归纳整理,必然影响救人速度。
药箱顺势而生,最终成为所有古代赤脚医生们的必备之物。往往从一个药箱中,就能找出可以治疗诸多疾病的药材。
而当他们聚集在一起,再困难的疑难杂症,也有了攻克的希望。药箱,集药材之物用,医生,集救人之智慧。
双管齐下,即便医疗条件再怎么困难艰辛,也无法对医生们造成多大的影响。
古代类似的发明其实还有很多,马桶、七巧桌、药箱,不过是其中较为出名的三种而已。
就像小时候农村院落中常见的藤椅,老人家闲坐,夕阳正好,儿孙们在堂前胡闹,一片喜气洋洋。
高新科技的加持下,人类的确迎来了极大的进步。可我们需要明白的一点就是,现如今的一切,都是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得以成长。如果没有他们曾经打下的坚实基础,又哪有后来人摘取胜利果实。
以不同时代基础,评判不同智慧高度,实属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