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为何在贞观时期一直打压和排挤哥哥长孙无忌?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长孙皇后为什么要打压哥哥长孙无忌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千古帝范”唐太宗的一生中,有一对兄妹的影响无人可及,那就是他的爱妻长孙皇后和凌烟阁之一功臣长孙无忌。不过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哪怕惹得李世民大发脾气,长孙皇后在贞观时期却一直打压和排挤自己的哥哥长孙无忌。
从贞观元年(627年)开始,长孙皇后便全力阻止唐太宗重用长孙无忌,迫使长孙无忌辞去右仆射,退出了朝廷的核心宰相集团。直到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去世后,长孙无忌才得到唐太宗的重用,被闲置的时间长达近十年。
长孙皇后之所以打压长孙无忌的公开理由是“防止外戚干政”,这也成为后世称赞长孙皇后为“千古贤后”的重要依据,但小编却觉得此事没有这么简单。
首先,长孙无忌是“关陇士族”的成员,李世民在结婚前就是长孙无忌的好朋友,而且长孙无忌的能力和资历在朝廷中也都是佼佼者。因此长孙无忌能够参与朝政并不是依靠他是“皇帝大舅子”的身份。
其次,唐太宗李世民是何等英明的皇帝,朝廷中又有房玄龄、魏征、李靖等等一批德才兼备、威望颇高的重臣。长孙无忌就算参与朝政,最多也就是跟汉武帝时期的卫青一样,基本不可能出现“外戚干政”的情况。
既然如此,长孙皇后为什么还要坚定地打压自己的哥哥长孙无忌呢?
长孙无忌虽然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和法学家,但他有两个致命的缺点——权欲较大和心胸不广。
“玄武门之变”后秦王府有人提出要清洗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旧部,虽然后世史官由于武则天的原因有所遮掩,但根据蛛丝马迹还是能发现这种意见的代表就是长孙无忌。因为他担心任用原太子和齐王的部下会影响自己的地位和权力。
贞观后期到唐高宗永徽年间,大权在握的长孙无忌制造了包括高阳公主案在内的众多冤案,杀死或者迫害了一大批政敌或者潜在政敌。春风得意的长孙无忌甚至自以为超越了隋朝权臣杨素,也彻底激起了唐高宗李治的不满。
长孙皇后非常了解自己的哥哥,知道长孙无忌长期参与朝政,只能导致两种结果:一,长孙无忌权势发展到难以遏制的地步,最终像隋文帝一样代唐为帝;二,长孙无忌的权势招致皇帝的严厉打击,最终导致长孙家族覆灭。
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爱妻、长孙无忌的妹妹,这两种结果都不是长孙皇后想看到的。可是长孙皇后又无法将自己的担心向李世民和长孙无忌明说,因此长孙皇后便只能以“防止外戚干政”的理由打压长孙无忌,从而保住长孙家的富贵和大唐的安泰。
唐高宗在位初期,长孙无忌果然因为自己的权欲而被唐高宗和武则天夫妇打倒。长孙无忌在流放途中被逼自杀,长孙家也彻底覆灭。不知道长孙无忌在临死之前是否明白了自己的妹妹当年的一片苦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