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朱标死后太子位置空缺 朱元璋为什么会选择朱允炆作为接班人

中国历史2年前 (2023-03-21)1310

对朱元璋为什么要传位给朱允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1392年,大明太子朱标去世了,这对朱元璋来说,是双重打击。

一方面,是亲情上的打击。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是他最亲的儿子,在他心中,他和马皇后,朱标三个人,才是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其他儿子们,那都是来凑数的。

一方面,是政治上的打击。朱标13岁就被立为太子,朱元璋给他配备了豪华的教师团队,以李善长为太子少师,以徐达为太子少傅,以常遇春为太子少保,精心辅导,为的就是有一天,把大明的江山传给他。

悲痛之余,朱元璋不得不考虑一个现实的问题:大明江山传给谁?

当时,朱元璋还有20多个儿子,其中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四人都是马皇后所生,而且都已经成年,但是,朱元璋偏偏一个都没有选,而是选中了朱标的次子朱允炆。

有人说:“朱元璋瞎吗?燕王朱棣能力那么强,为什么不选他,如果选了他,不是就没有后来的靖难之役了吗”。

不是朱元璋瞎,而是因为你已经知道了后来的发生的历史,以“上帝视角”来看待这个事情,觉得朱棣就是最理想的继承人,但是,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朱元璋是根本不会考虑朱棣的,有几个原因,

之一:皇位继承,历来都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弄不好就是“八王之乱”,因此,早在大周建立的时候,周公就制定了一个“嫡长子继承制”。

这个制度,可能不那么完美,比如:没有嫡长子怎么办,没有儿子怎么办,嫡长子是个柴废怎么办?但是,最起码他做到了一条,那就是“有法可依”,保证了皇权的稳定传承。

朱元璋身边有不少的大儒,在关于皇位继承方面,他不可能不受“嫡长子继承制”的影响,在这个大的原则之下,朱棣前面还有二哥秦王,三哥晋王,根本轮不到他。

朱标死后太子位置空缺 朱元璋为什么会选择朱允炆作为接班人

如果按照顺序继位,那就应该是秦王,但是很不巧,秦王是个柴废,不堪大用,朱元璋不会去冒这个险。燕王倒是有能力,但是他排行老四,如果选了他,那就是向其他人释放了一个信号:只要是朱元璋的儿子,都有当皇帝的资格。

要知道,朱元璋可是有26个儿子的人,如果放开来抢,那就不是靖难之役,而是天下大乱了。

第二:朱元璋把朱棣分封到北平,就是看中了他的军事能力,让他去做好大明的北部屏藩,别让蒙古人来“家”里捣乱。因此,朱棣有朱棣的使命和任务,朱元璋不死,他的这个使命和任务就不会改变。

第三:别看现在朱棣名气这么大,还弄了个“明成祖”的庙号,朱元璋要是知道了,估计棺材板都压不住了。

在朱元璋的众多儿子中,朱棣,并不是特别讨朱元璋喜欢,要不然也不会把他给扔到北边,去和蒙古人掐架。而且,他的身世存疑,据《明太宗实录》记载,朱棣和朱标,朱樉,朱棡,朱橚五个人都是马皇后所生。

但是,根据朝鲜《李朝实录》中的记载,朱棣的生母,有可能是朝鲜进贡给朱元璋的一个妃子,如果这件事属实的话,那朱棣就是庶子的身份,是根本没有继位的可能的。

因此,在综合考虑之后,朱元璋直接选择了朱标的次子朱允炆,作为皇位继承人。

那是不是朱允炆,就是朱元璋心中的理想继承人呢,毕竟史书上都说了,他天资聪颖。其实根本不是那回事儿,写史书都是有标准模板的,但凡是当过皇帝的人,那必须是天资聪颖,那出生的时候必须是有祥瑞之兆。

单从朱允炆后来干的那些事儿,就能看出来,他就是一个普通孙子,能继位当皇帝,完全是命好。

原本,朱元璋是把全部的心血,都浇灌到朱标的身上的,为他搭建了一套完整的“太子班底”,这套班底,完全可以顺利地接过朱元璋的权力棒,完全大明王朝的更新迭代。

但是,朱标的早逝,打乱了朱元璋的全盘计划,“太子集团”已经成为朝中更大的一股势力,但是,现在群龙无首,朱元璋要做的,就是如何处置好这股势力。

这些人,不是菜市场里的大白菜,可以打包一起送给其他藩王,这些人都是人中龙凤,心里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不可能集体倒向某一个藩王,一旦任由他们自我选择前程,那就会埋下对抗和分裂的种子。

一旦朱元璋选择其他藩王继位,那么,“太子集团”就是他无法翻越的大山。

与其让“太子集团”四分五裂,或者成为新皇帝的对手,还不如为他选择一个新的领头人,而朱标的儿子,就是更好的人选。

朱标有五个儿子,其中老大朱雄英和老三朱允熥是原配常氏(常遇春女儿)所生,但是,朱雄英8岁就去世了,虽然是正儿八经的嫡长孙,但是却与皇位无缘。

老三朱允熥出生后,母亲常氏就去世了,应该是与难产有关。因此,朱标的侧室吕氏就被扶正为“嫡夫人”。吕氏,就是朱允炆的生母。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朱允炆,也算是嫡子,长兄没有了,他这个老二,就成了事实上的“嫡长子”。

就这样,幸运之神眷顾了朱允炆。

朱标死后太子位置空缺 朱元璋为什么会选择朱允炆作为接班人

朱元璋心里非常清楚,自己这个孙子有没有本事,已经不是很重要了,“太子集团”会帮他把所有的事儿都给干了,他只要安安稳稳的坐在皇位上,别折腾,大明江山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他唯一不放心的一个人,就是蓝玉。

这是朱元璋留给朱标的“军事领域”代表人物,他是常遇春的妻弟,朱标妻子的舅舅,如果朱标能顺利继位,蓝玉会是他最重要的助手。但是,现在情况变了,蓝玉反而成了最危险的人。

朱标还有一个老三儿子朱允熥,这才是正牌的嫡皇孙,是常氏所生,朱元璋担心,一旦自己去世,蓝家和常家会联手拥立朱允熥,到时候,不但朱允炆小命不保,大明江山也有可能完蛋。

那为什么不直接让朱允熥当继承人呢?

这样更麻烦,以蓝玉的尿性,没有了朱元璋的压制,他会听一个小孩的话吗?而且,这个小孩还得叫自己一声“舅姥爷”,那到时候大明江山能不能姓朱,就不好说了。如果是朱标继位,那就不会有这个问题,朱标还是能镇住蓝玉的。

1393年,朱元璋以“谋反罪”,把蓝玉,傅友德,冯胜等一干老将全部诛杀,牵连人数多达1.5万,算是彻底地为朱允炆铲除了隐患。

有人说:“那朱元璋就没有想到藩王会造反吗?”。

关于这一点,朱元璋不是没考虑,要不然,他也不会规定:“藩王未奉诏,不得进京”。但是,朱元璋内心里还是不相信藩王会造反的,他是从社会的更底层爬上来的,最看重的就是亲情,自从在南京当上吴王后,他就在找他失散多年的家人。

他分别找到了自己的二姐夫和外甥,大嫂和侄女,堂嫂和侄女,侄子,其中侄子朱文正和外甥李文忠一直跟随他打仗,立下汗马功劳,其他的人,朱元璋都给了很高的礼遇,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朱元璋把儿子们都分封出去,本意是让他们做大明的屏藩,枪口一致对外,但是,朱元璋忽略了一个问题,这些儿子们之所以这么听话,是因为他还活着,换一个人当皇帝,这些藩王们就未必这么老实了。

在朱元璋心中,“大臣造反”的概率远远大于“藩王造反”,因此,他特意在《皇明祖训》中加入一条,如果皇帝身边出现奸臣,藩王有权利和义务起兵“靖难”。朱棣,就是抓住了这个漏洞,合理合法地起兵打到了南京。

朱棣为什么能靖难成功?

网上有很多人鼓吹,什么朱棣军事水平高,朱棣有高人指点,朱棣蓄谋已久等等,其实都是扯,如果不是被逼得没活路了,谁愿意造反?

对于朱棣来说,他所谓的“蓄谋”,是在朱允炆不断地削藩 *** 之下,才开始形成的,在此之前,朱棣只是想老老实实的当他的藩王。

前面我们说过,朱允炆的路,朱元璋已经给他全部铺好了,只要他老老实实地坐在皇位上,别折腾,就不会有事儿,但是朱允炆偏偏不信邪,他要怒刷存在感,削藩!

朱标死后太子位置空缺 朱元璋为什么会选择朱允炆作为接班人

朱允炆为什么要削藩,根本原因就是“不自信”,他的皇位,是从这些叔叔们的嘴里夺过来的,爷爷在的时候,他不用担心,爷爷一死,他生怕这些叔叔们过来找他算账。

在朱元璋眼里,这些藩王们就是大明的“防火墙”,外防敌人,内防小人,但是,在朱允炆眼里,这些藩王就是一个个的定时炸弹,让他夜不能寐。

按照《皇明祖训》,藩王靖难成功后,要立刻返回自己的封地,朱允炆如果足够自信,他完全可以坐在大殿上等着朱棣过来,告诉他:“你靖难成功了,可以回去了”。如果朱棣不走,那就是妥妥的谋反,朱允炆可以站在正统的立场上,号召更多的人来对抗朱棣。

很可惜,朱允炆居然自焚了,在他内心的深处,他还是很惧怕朱棣的,虽然他是皇帝,但显然没有足够的气场。

朱棣能够当上皇帝,除了他自己的放手一搏外,有三个神助攻。

之一:朱元璋诛杀了蓝玉等一大批老将,造成了朝廷弱,藩王强的这样一个局面。历朝历代,要想保证藩王们老老实实,必须有一个强大的朝廷,否则藩王们就有可能造反。

第二:《皇明祖训》中规定了藩王有靖难的权利和义务,这就给朱棣造反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借口,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

第三:朱允炆自焚,给朱棣省了不少的事儿。大明没了皇帝,他主动承担起这个责任,一副劳苦功高的样子。

传位给朱允炆,其实是朱元璋深思熟虑过的结果,我相信,能从一个乞丐干到皇帝的人,脑子绝对比我们这些天天刷手机的人要好使,他做出的决定,一定是有自己的道理的。

朱棣起兵,完全在朱元璋的意料之外,因为他也没有想到,朱允炆会对自己的叔叔们那么狠,动起刀子来,毫不手软,惹毛了朱棣。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能吃多少饭,就用多大的碗,不要贪图用大碗,最后把碗打烂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03/495039.html

“朱标死后太子位置空缺 朱元璋为什么会选择朱允炆作为接班人” 的相关文章

有哪些与胡威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胡威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胡威(?—280年),字伯武(又作伯虎 ),一名貔,淮南寿春人。曹魏至西晋时期名臣,曹魏征东将军胡质之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胡威早年就自勉立志向上,与父亲都以廉洁慎重而闻名于世。历任侍御史、安丰太守等职。后升为徐州刺史,在任上,勤于习政,使教化之风盛行一...

曹操离皇位那么近 曹操为何一生都没有称帝

曹操离皇位那么近 曹操为何一生都没有称帝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都以为曹操不称帝是不敢,其实,曹操才是三国最聪明的男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作为中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曹操给世人留下的印象是非常狡猾和奸诈,而在真正的历史中,曹操其实是一个能力十分突出,政治才干远超众人的杰出人才。而关于曹操,关于三国,人们也始...

韩通是什么人?他最终为何没能保住柴氏江山?

韩通是什么人?他最终为何没能保住柴氏江山?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显德七年(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率军攻入都城汴梁。韩通听闻赵匡胤造反,急忙从皇宫往家赶,准备誓死对抗乱军,保卫柴氏江山。但韩通出宫没多久就遇到乱军军官王彦升,被其杀害。那韩通为何无法阻止赵匡...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真相是什么 一顿饭就能解决这件事情吗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真相是什么 一顿饭就能解决这件事情吗

对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为何能够成功?难道只是请喝了一顿酒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匡胤在发动了“陈桥兵变”后黄袍加身,在重臣的力捧下顺利登上了皇帝宝座、建立了大宋王朝。皇位虽然是权力的象征,但想要有真正的权利,还需要将兵权紧握手中。当宋朝建立以后,赵匡胤经常冥思苦...

朱标死后朱元璋还有其他儿子 朱元璋为何跳过儿子传位孙子

朱标死后朱元璋还有其他儿子 朱元璋为何跳过儿子传位孙子

对明太祖朱元璋为何跳过儿子们,直接传位给孙子朱允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可以说是中国历朝历代以来最为传奇的一位帝王了,完完全全的草根逆袭记,从毫无背景毫无资本的农家孩子起家,做过乞丐,当过和尚,最终一步步地走上了九五之尊之位。正如我之前所说,每一位开国皇帝都...

张昭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张昭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张昭(156年-23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人,是三国时期孙吴重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他作为辅佐孙策、孙权两代的重臣,对于江东的稳定起了重要的作用,一直施行着“稳定豪强”政策;并且擅长隶书,但其书法作品今无存,唐代书法家张怀瓘在《书估》中将其书法列为第三等。...

历史上钩弋夫人是怎么死的?与汉武帝有何关系?

历史上钩弋夫人是怎么死的?与汉武帝有何关系?

对西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较为熟悉的人,应该都知道钩戈夫人的事情。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汉武帝立小儿子刘弗陵为皇位继承人,为什么一定要杀他的母亲钩弋夫人?西汉史学家褚少孙在《史记》补记中讲过,当时就有人问汉武帝,为什么要这样做?汉武帝回答说:“往古国家所以乱也,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

历史上关羽和张辽二人的实力怎么样?有过交集吗

历史上关羽和张辽二人的实力怎么样?有过交集吗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关羽和张辽作为汉末三国名将,武艺高强,正史中,关羽被称为万人敌,解白马之围,在万马军中斩杀猛将颜良,襄樊战役,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这些自然不用细说,而张辽也不差,正史记载张辽武力过人,逍遥津之战,以七千人击败孙权十万大军,差点活捉了孙权。...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