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皇帝的志向,两汉四百年

历史文化2年前 (2023-03-25)481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局外人的视界,原创作者:卡夫卡不忙了

皇帝的志向,两汉四百年

汉武帝如此苦心折腾,到底为了什么?难道窝在富贵的皇宫里,尽情享受人生不够美滋滋?

想想我们小的时候,一写理想,谁会写要当个混吃等死的平凡人,安安稳稳,胡吃海喝不动脑子的过一生呢?我们是长大以后,被残酷的现实揍得鼻青脸肿,妥协了,认栽了,最后才骗自己说平平淡淡才是真。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种英雄情结,如果条件允许,谁不想功业彪炳,青史传颂呢?

汉武帝刘彻一生下来就跟别的皇子不一样,被自己心机很深的老爹视如珍宝,当成帝国接班人,各种精心栽培,他这一路上是没有遭遇过什么挫折的。

至于后宫干政,朝廷争端,只要他还坐稳了皇帝的位置,永远都是赢面更大的那一个,这样一个天资聪颖,生性骄傲的人,倘若不去创建一番宏图大业,他能受得了?

当皇帝的要怎样干才能被算得上伟大?

后世的儒家因为汉武帝手段太厉害了,前辈儒者们被收拾得太狠了,生怕后代帝王学了去,于是拼命抬高汉文帝的历史评价。

因为汉文帝皇帝的位置来得不那么正,只能压抑自己的个人欲望,各种迎合官僚集团,这样的老板,当然要被称为模范皇帝了。

汉武帝想要建立不朽的功业,那么必须开疆扩土,打得敢于公开反抗的敌人们磕头求饶。

大汉朝更大的敌人就是匈奴,早前为了维持住表面上的和平,汉朝用和亲的方式,给匈奴送去美女和财富,求一个暂时的安宁。

这种屈辱刘彻怎么能忍?更何况匈奴人的也未必多信守承诺,和亲以后,照样隔三岔五的到边关来烧杀抢掠。

从来财税都是中原这些开发成熟的好地方支出,而开发成熟的地方,必然是被世家大族、地方豪强把持着,汉朝早些时候对付地方豪强那是相当不客气的,动辄搞个迁徙,你有钱,好吧,过来给俺们皇帝看陵呗。

白居易的《琵琶行》里不是有一句五陵少年争缠头吗?五陵说的就是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的五座陵墓,按照汉代的传统,地方豪强们隔三岔五都要被行政命令动迁到五陵去居住,这些有钱人聚集到一起,自然就容易形成所谓的上流社会聚集区,权贵们都集中住在这个片区了,自然五陵少年就成了阔少的代名词了。

但世家贵族们就很难被迁徙出去,皇帝想增加军费开支加征赋税,那就等于是动了世家贵族们的奶酪,立刻各种为民 *** 的声音就不绝于耳了。

于是汉文帝的棺材板又有按不住了,各种声音都冒出来,把刘彻爷爷当年的德政,如何艰苦朴素,以身作则,不与民争利的话拿出来说一遍。

汉代不是要以孝治天下吗?怎么你连你爷爷的好传统都不学?

只要提到要增加财政开支,充实边关,立刻许多既得利益者集体扑上来搞事情。

我们现代人都知道,一个强大的军事集团,首先就必须要有充分的军费开支,没钱你打什么仗?强军都是靠装备,专业化训练,高福利高收入培养出来的,一样样,考验的都是财政投入。

当然了,只要够腐败,再多的投入都养不了靠谱的军队,但再怎么清廉,只要美足够的经费,一样的都攒不起一只强军。

皇帝的志向,两汉四百年

汉文帝各种节俭,他甚至都不敢大肆建设自己的霸陵,五陵少年可没有霸陵这一说,因为他要施恩天下,连惯有的迁徙富户都没干。

还记得当初冯唐跟汉文帝聊如何用边关官吏这件事吗?为什么中央要对边关那么苛刻,严格的计算杀敌,动辄谴责官员?

难道就是天生爱挑剔?

一切行为背后,其实都有切切实实的利益考量。

把持了中央的官员们不希望花太多军费,要是对边关的将士们太过呵护,必然会激发这帮人的勇气和野心,万一真雄起了一把,把匈奴打得满地找牙,这不就等于是给自己找事吗?

现在汉匈一冲突,总是输得多,赢得少,刚好就能用匈奴人骑射无双,打不过来搪塞,于是也不用强军,也不用多花太多军费,反正边境嘛,让匈奴人过来抢掠一番,人家抢完了就自然会走。

保持和亲,送个女人,送些子嫁妆,能花多少钱?这样每年财政开支就少,只要军费开至少,咱们就是缴一点钱粮,仓库里铜钱和粟米都会堆得满当当的,花也花不完。

果然文景之治里,我大汉朝的仓库里是陈陈相因,花不完,根本花不完呐。

但作为一个国家,这样真的好吗?

以牺牲国防带来的所谓藏富于民,国库丰盈,难道不是一种耻辱?

正如后世很多人称赞了不起的大宋,财政收入是多么的富足,但异族铁骑一入侵,立刻就亡种亡国了。

我们现在讲封建王朝,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权力的封建,一层层,一级级的权利分封下去,所有的权利都是附着于土地所有制之上的,皇帝是没办法接触到底层的民众,他想通过办法来从天下收到更多的税赋,用来干点大事,就必须要跟官僚集团斗智斗勇。

按照零和博弈的理论,皇帝多拿了,那么贵族地主集团就少拿了,至于农民在其中的分成,其实压根都没有人在乎。

即便是皇帝不收天下的赋税,难道官僚地主们会因此少把收入往自己口袋里塞吗?只能看土地田产兼并程度,假如天下的自耕农多,小农经济还真的有可能让屁民们得到一点好处,但我们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一个普通人靠着自给自足生存,这都要被称为传说,只在《桃花源记》这种鬼故事里才有。

所以最终还是皇帝和官僚贵族地主集团之间的博弈,官僚们 *** 决定脑袋,从贵族中选出来的,又怎么会去背叛自己的阶级利益呢?

皇帝的志向,两汉四百年

在汉武帝早期,所谓边关名将李广就是这样一个奇葩。

太史公写《史记》特别给他开了一篇猛吹,结果吹来吹去,扣掉那些小作文式的感情溢价,这位名将真是拉胯得不行。

边关的将领,次次都能迷路,次次都能让自家的士兵伤亡殆尽,而自己却能有办法保命逃回来,只有个人武勇,却没有所谓的团队输出,得罪他的人,那是睚眦必报,他动辄得罪卫青霍去病,但却非要人家保持大度,你跟他讲道理,他跟你谈感情,你跟他说业绩,他跟你谈浮名,偏偏又特别会炒作,在匈奴人那里传出一个李广很牛逼的说法,搞得我大汉集体变迷糊了,这跟某些网红砖家靠着美帝加持,各种瞎胡闹还能名利双收,不是一回事吗?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边疆当然也能吃点外贸红利。

匈奴人又不会搞农业生产,手工业制造,在大汉抢夺的财帛都要通过交易换来自己需要的工农业产品,这就少不了边贸。

从理论上讲,汉匈之间是敌国,也是口头上的亲戚,实际上能干成边贸的,也不是一般人,人家也需要带路党,需要有条好路子能完成交换。

真要是没有交易价值的,抓住了立刻就给你送到贝加尔湖去牧羊,怎么那么容易就逃出来?平时带着兵打仗那么容易迷路,中了圈套,怎么自己一个人跑命走得那么好?

有些事情咱不能细琢磨,越想越恐怖!

李广出身名将世家,祖上是秦国大将李信,李信又跟李牧有亲戚关系,无论是秦、赵,带兵都非常讲究军纪和队形,偏偏到李广带兵,啥都不讲究,士兵想咋咋地,司马迁吹他说“才将”,意思是有才的将领可以不讲究纪律,这是欺负我们读书的人不懂得军事。

皇帝的志向,两汉四百年

我上大学军训那会子,连个连排级别的训练都是从队形开始的,军姿一战就是一天,人人都要记住自己的队列,只有这样,真有战争了,乌泱泱的一群人才能从单个盲目的老百姓,化身为有组织战斗力的军队。

换个角度看李广的才将,难道不是平时不搞军事训练,跟匈奴关系好得很,军队的士兵无心战斗都忙着跟长官一起分钱经商了,这才不把军纪当一回事?

后来大才子王勃写《滕王阁序》里有一句“李广难封”,汉代军功讲究的是硬打硬的KPI,你杀了多少人,立了怎样的功,必须来硬核的,李广属于军事贵族世家,不存在被人抢了功劳的事,即便后来对匈奴不够本事,怎么在内战平七国之乱里,都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就连灌夫都得了个勇敢的名声,司马迁夸上天了,只能用形容词,一点硬核的战功都拿不出来,你可见这人到底有多大本事了。

所以对刘彻来说,要实现自己宏伟的目标,除了要搞定文官体系,提供充足的战斗经费,更要改革军队体系,淘汰那些军油子,霸占了位置不干正经事的军事贵族们,建设一个能打敢打的新军队。

当然,前者是刘彻在当上皇帝之前就明白的事,而后者,则是要上过一次大当,丢够了面子最后才醒悟过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03/495786.html

“皇帝的志向,两汉四百年” 的相关文章

古代妃子能够降级 皇后为什么一般都是直接废为庶人

古代妃子能够降级 皇后为什么一般都是直接废为庶人

对为什么对皇后的惩处一般都是直接废为庶人,而不是降级成为妃嫔?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皇后的来源,就能揭示背后更深层的原因。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皇后的皇帝是刘邦,他的皇后就是吕后。吕后是从外地搬迁到沛县的,刘邦的老岳父是一个大富翁。尽管历史上没有更多的记...

韦处厚:唐朝宰相、文学家、藏书家,耿直无私,颇受爱重

韦处厚:唐朝宰相、文学家、藏书家,耿直无私,颇受爱重

韦处厚(773年-828年),本名韦淳,字德载。唐朝宰相、文学家、藏书家,监察御史韦万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韦处厚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自少博涉经史,勤于著述。元和初年,举进士第,又擢才识兼茂科,授集贤校书郎,出为开州刺史。后举贤良方正科异等,为宰相裴垍引直史馆,补...

王粲:东汉末年官员、文学家,深受曹操父子信赖

王粲:东汉末年官员、文学家,深受曹操父子信赖

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东汉末年文学家、官员,“建安七子”之一,太尉王龚曾孙、司空王畅之孙。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粲自少即有才名,为学者蔡邕所赏识。司徒想征辟他为黄门侍郎,王粲因为长安局势混乱,没有赴任,选择南下依附荆州牧刘表,但未受到刘...

白起和项羽相比 古代第一名将到底是谁

白起和项羽相比 古代第一名将到底是谁

还不了解:项羽和白起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谁才是中国古代第一名将?是战国杀神白起,还是力能扛鼎的项羽?从古至今,华夏大地上似乎呈现出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趋势。而在纷乱离析的时候,总是无法避免战争,有战争就有名将的出现?那么,谁才是中国古代第一名将?是战国杀神白起,...

兰陵公主:唐太宗李世民之女,才气出众,擅长书法

兰陵公主:唐太宗李世民之女,才气出众,擅长书法

李淑(628年~659年),字丽贞,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县)人。唐朝时期公主,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九女。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研究《易经》擅长书法。贞观十年(636年),封兰陵郡公主,嫁给太穆皇后族孙、兖州都督窦怀悊。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进封长公主。显庆四年(659...

古代皇帝吃好喝好的 他们的寿命为何都不长寿

古代皇帝吃好喝好的 他们的寿命为何都不长寿

对古代皇帝寿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何古代皇帝每天吃香喝辣,平均寿命却不到40岁在各类古装剧中,有一个角色不经常出现,但又是必不可缺少的,这个角色就是皇帝。在电视剧中的皇帝可谓是威风至极,享受不完的荣华富贵,集万千荣耀于一身,而且具有说一不二的权利。相信很多人都曾...

姚崇作为唐朝名相,在文学与政治方面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姚崇作为唐朝名相,在文学与政治方面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姚崇(650年~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唐朝时期政治家、名相,唐朝四大贤相之一,他是嶲州都督姚懿之子,曾任武后、睿宗、玄宗三朝宰相常兼兵部尚书。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姚崇初以挽郎入仕,迁兵部郎中。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侵扰河北,连陷数州,军务繁杂,檄书如雪...

秦始皇为何要砍湘山的树?详解其真实原因

秦始皇为何要砍湘山的树?详解其真实原因

传说秦始皇曾砍掉“三皇五帝”中尧帝的女儿,也就是舜帝的妻子湘君祠附近湘山的树木,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历史网小编就来给大伙说说。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浮江,(始皇)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于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

评论列表

姚丽
姚丽
3天前

汉武帝刘彻雄心壮志,志在建立不朽功业,他明白作为皇帝要强大军事集团必须有充分的军费开支和高投入的专业化训练来打造强兵利器队伍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同时他也深知改革军队体系、淘汰那些不作为的贵族的必要性以建设能打敢打的新军队的紧迫性!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的实现他的宏伟目标——一统天下的大汉帝国之梦!!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