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宁可试人棺,切莫试人鞋”,鞋比棺材更可怕?古人为何这样说?

历史文化2年前 (2023-03-25)560

华夏文明的火种,历经几千年都生生不息,而中华美德正是其中独一无二的瑰宝。自西周始,华夏就出现了详略完整的礼记《周礼》,其中所涉及饮食、婚假、祭祀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规范了人们的言行生活。之后孔夫子率领弟子周游列国,将儒家的文化修养传授与世人,至今仍然影响深远。

“宁可试人棺,切莫试人鞋”,鞋比棺材更可怕?古人为何这样说?

古人的智慧大多来自于亲身的摸索,例如圣人王阳明,独自龙场悟道才得出了“心学”。而在日常的生活之中,百姓们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验悟出了很多的道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俗语。虽然这样的文化不及圣人的思想能启迪世人,但是对人们的生活却大有帮助。

“宁可试人棺,切莫试人鞋”,鞋比棺材更可怕?古人为何这样说?

在农村老一辈人的口中,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宁可试人棺,切莫试人鞋”。对此很多人都表示不解,为何这鞋比棺材更害怕呢?其中的深意还需要我们细细领会。

宁可试人棺

为何要去试人棺呢?这其实与古代流传至今的习俗有关。人们常说百善孝为先,这孝道不止是在生前要孝顺父母,在长辈去世之后,人们也讲究逝者为大,家中的子孙后代都会为其操办后事。

“宁可试人棺,切莫试人鞋”,鞋比棺材更可怕?古人为何这样说?

华夏天南海北,在不同流域这丧事也各不相同,有土葬、火葬、水葬等多种习俗,但是在华北的大部分地区人们都普遍实行土葬,这样的方式最为久远,已经延续了四千多年。在后世的不断演变之中,棺材成为了必不可少之物,甚至家中有高寿老人的都会提前进行打点准备。

“宁可试人棺,切莫试人鞋”,鞋比棺材更可怕?古人为何这样说?

但是这棺材不比其他,可以来回退换,所以人们常常会找体型相仿的人前来比试。很多人会觉得这与丧事有关,不易接近,但其实棺材本身并无好坏,人的生老病死,乃是自然规律。

“宁可试人棺,切莫试人鞋”,鞋比棺材更可怕?古人为何这样说?

年纪大的老人,身体腿脚不便,定是无法为自己试棺,一旦不小心发生损伤,那就会危害生命。其次,虽然老人经历了数不尽的风风雨雨与生离死别,但能够以平常心去看待岁月的流逝。但是当人处于那样的环境之中,难免心生感悟,对于家中的小辈而言也是苦从心中来,于情于理这都是不合适的,所以这由他人试棺是非常有必要的,是常理之举。

切莫试人鞋

古人以棺材做对比,为的就是想要提醒世人这后半句,那就是“切莫试人鞋”。这样的言论在当下看来简直不可理喻,与人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出入。但在古代的社会环境中,这样的警惕是非常必要的。

“宁可试人棺,切莫试人鞋”,鞋比棺材更可怕?古人为何这样说?

从前,人们的生活清苦,能一生温饱都是有福之人,所以在这穿上则是能省则省。古时候人们都穿草鞋,这样的鞋自己就能编织,也十分轻便,方便人们干农活。但是这草毕竟不抵皮革,在深山水路之中游走,不小心就会伤害皮肤,轻者导致皮肤病,严重甚至会有碍行走。而这皮肤病又是极容易传染的,所以这双鞋更好不要试着穿。

“宁可试人棺,切莫试人鞋”,鞋比棺材更可怕?古人为何这样说?

其次这还牵扯到人们的人情往来,在生活之中,大家都会互相帮衬度日,难免会借一些常用的物件。但这鞋却要三思,一双好鞋可能是人的心头爱,是在大场面的时候来体现身份的,若是借出去被别人穿坏,彼此之间都十分尴尬,不仅要赔偿更会生份了两家人的感情。

“宁可试人棺,切莫试人鞋”,鞋比棺材更可怕?古人为何这样说?

自古以来,这鞋子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明清时期,鞋子代表的是一个人的阶层,在民法条文中就曾规定百姓不能穿靴子,这靴子是官家皇室独有的穿着标志。普通的百姓若是随意乱穿,一经告发还有可能会受到惩罚。在这样的规定之下,百姓们则更加注意不能乱穿鞋子。

小结

“宁可试人棺,切莫试人鞋”,古人认为宁可去试人的棺材,也不要随意乱穿他人的鞋。鞋子不比生活中的其他物件,有借有还。这样的行为不仅容易导致自身患有隐病,甚至也会导致亲友之间的利益纠纷,为了一双鞋子,这是得不偿失的!

“宁可试人棺,切莫试人鞋”,鞋比棺材更可怕?古人为何这样说?

为人在世,要懂得知足常乐。大千世界,五色令人目盲,从而滋生内心的欲望,但是这样的想法是没有尽头的。只有着眼于自己的脚下,脚踏实地的去打拼生活,才能逐步让现状有所改善,一味的依赖于他人,这样的生活是不稳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3/495795.html

““宁可试人棺,切莫试人鞋”,鞋比棺材更可怕?古人为何这样说?” 的相关文章

三国时期张辽的真实实力怎么样?真的不在张飞关羽之下?

三国时期张辽的真实实力怎么样?真的不在张飞关羽之下?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关羽和张飞都是汉末三国名将,都是万人敌,而张辽也是三国曹魏名将,五子良将之一,关羽曾对张飞说,张辽武艺不在你我之下,张辽武艺真的有那么厉害吗?事情的起因是,刘备给曹操回信说,明公你让我除掉吕布,但是,我兵马很少,如果明公你亲自来攻打吕布,我就当先锋。...

历史上真实的冯小青是个什么样的人?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真实的冯小青是个什么样的人?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冯小青,明代万历年间江南八大才女之一。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冯小青,出生于晚明时期的扬州,她的母亲是一名为官宦人家小姐授课的女塾师。她自小跟在母亲身边,耳濡目染,得到过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通。十岁那年,家中来了一位化缘的老尼,见冯小青长得聪慧可爱,便向她口授了一卷《心经》。...

历史上真实的刘豫,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上真实的刘豫,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刘豫,字彦游,金朝扶植的傀儡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俗话说:“临桥须下马,渡河莫争船!”也就是说做人做事不能“逆天”而行,下雨的天该打伞便打伞,你不能穿着棉衣出门。三伏天你也不可能穿着棉衣端坐在屋内,该饮冰吃瓜消暑便消暑。违背自然规律和事物发展的正常轨迹,都不会有好的结果,可历史...

在古代探花与状元是什么样的?有何区别

在古代探花与状元是什么样的?有何区别

在众多的学子当中,前三甲又被称之为状元、榜眼、探花,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科举制度较之今日,已经废除了有100多年了,而在古代,科举制度对于古人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寒门学子想要一夜之间飞上枝头,就必须通过科举考试去完成人生的逆转,这也是为何我们会看到范...

古代皇帝选妃到底有多严格 5000人最后就剩下50人

古代皇帝选妃到底有多严格 5000人最后就剩下50人

还不了解:古代皇帝和妃子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皇帝是如何选择自己的妃子?在古代封建社会,皇帝在国家权力金字塔的最顶端,权力和地位至高无上,享有众多特权,而最让男性朋友羡慕的莫过于其庞大无比的后宫了,皇帝可以名正言顺从民间选取貌美佳丽充盈后宫,三千妃子任君采撷。...

三国时期被称为武圣的关羽,真实战斗力有多强?

三国时期被称为武圣的关羽,真实战斗力有多强?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东汉末年名将,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东汉末年,君王无道,奸臣当政,朝政腐败,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人们连日子都过不下去了,只能够揭竿起义,为获得美好的未来而努力。自古乱世出英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涌现出了不少能力突出的人,比如关羽便是其...

古代皇帝能够立太子 皇帝为什么不能废掉太子

古代皇帝能够立太子 皇帝为什么不能废掉太子

对古代太子和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太子是皇帝立的,为什么古代皇帝想换太子,都很困难?稍微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了解,古时候的皇位正常情况下都是采取世袭制的,也就是说当朝皇帝在位期间便会立下太子作为自己的接班人,等他老了的时候太子变皇帝,而自己则可以颐养天年。可问题也...

秦始皇为何要砍湘山的树?详解其真实原因

秦始皇为何要砍湘山的树?详解其真实原因

传说秦始皇曾砍掉“三皇五帝”中尧帝的女儿,也就是舜帝的妻子湘君祠附近湘山的树木,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历史网小编就来给大伙说说。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浮江,(始皇)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于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