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皇帝的金簪竟引发了一场战争
根据上文不难看出,白文选这位曾经的张献忠部都督在1655年年末的时候就已经投靠了永历朝廷和晋王李定国。但最离谱的是,在1657年的交水之战中,白文选这个内鬼依旧是孙可望一方最为重要的将领之一,他并没有因为在安龙协助李定国救驾并且在之后接受朝廷的册封而被孙可望杀掉,只接受了杖刑。而且很明显在南明内战爆发之后,他还掌握着相当一部分的贵州军队,这也就是他阵前倒戈李定国的资本。
明军。
由此可见孙可望及秦国主政权决策层的无能,竟然让一个已经把叛徒两个字写在脸上的人掌握着兵马,同时还能让他在接敌之前和李定国联系上,最终导致了孙可望政权的覆灭。当然,在交水之战前夕秦国主政权内部最离谱的事情除了白文选问题就是“张虎献金簪事件”,这件离谱的事情最终成为了交水大战的导火索。
明军。
先看1656年六月在昆明受册封人员的名单:安西王李定国被封为晋王、抚南王刘文秀被封为蜀王、白文选被封为巩国公、固原侯王尚礼被封为保国公、王自奇被封为夔国公、贺九仪为广国公、秦王护卫张虎被封为淳化伯、水军都督李本高被封为纯信 伯,以上众人均上表谢恩。李定国、刘文秀、白文选、王尚礼、王自奇、贺九仪六人自不会必说,前文已经多次介绍。李本高崇祯年间在舒州从军,后来投降张献忠,大西军余部拥戴明朝之后,他也再一次成为明军将领,此时受封伯爵,在一年之后的交水之战中,他带领着自己的部队进攻孙可望,最终失利战死。
明军。
而这个淳化伯秦王护卫张虎就比较有意思了,既为秦王护卫,那肯定也是自张献忠时代,就追随孙可望之人,此时居然也接受了册封,并不像老实诚恳的龚彝一样直接以“受秦王大恩未能一报”为理由拒绝永历朝廷的任命。但是张虎和龚彝两个人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龚老先生虽然自称“在滇十年受秦王大恩未能一报”但是其本心却是心向大明的,在昭宗皇帝蒙难之后,这位老先生直接携带着酒菜到达昆明吴三桂关押永历皇帝处,要求宴请皇帝,守门士兵在得到吴三桂的允许之后答应了他的请求,让他进去见到了皇帝,于是君臣两个借酒浇愁,酒喝到一半,龚彝突然伏地痛哭,皇帝也哭得拿不住酒杯。突然,痛哭中的龚彝使足了劲向旁边的柱子撞去,死在了皇帝的眼前,永历皇帝朱由榔大惊失色,随即扑在龚彝的尸体上哭晕了过去。
明军。
所以龚彝所谓的“受孙可望大恩未能报而不敢受官”大概也是因为自身对于自身价值观的坚守,知恩图报,但却并没有把自身和孙可望绑定在一起,忠君爱民,甘愿为天下,为自己的君主而死,这大概是崇祯十七年到永历十五年所有坦然赴死的书呆子们一生奉行的信条,可能在一些聪明人的眼中这种行为是相当愚蠢,但是毫无疑问,历史会记住他们。而张虎自身的定位则更像是孙可望的私兵护卫,当然就是这个角色,张虎本人也是相当不称职的。
明军。
《明季南略》中记载了一出活剧“召张虎至后殿,上曰:“秦、晋两王义当和好,此须卿一行!”虎拜受命。上从头上拔金簪一枝,赐虎曰:“和议成,卿功不朽,必赐公爵。此簪赐卿为信;此去见簪,如见朕也。”虎临行,私谓王尚礼、王自奇曰:“我此行不半年,必与秦王整顿兵马来取云南;尔二人如何接应?”自奇曰:“尚礼率亲丁在城内为内应,我兵马俱扎楚雄、姚安一带;秦王自黔来,我从楚雄而下夹攻之,尚礼为内应。定国、文秀不满三万人,又皆疲弱;我辈上下精兵二十万,彼能支乎?”
明军
“张虎辞行。至黔,见秦王曰:“上虽在滇,端拱而已。文武两班唯唯诺诺,内外大权尽归李定国。定国所信,则中书金维新、龚铭,武则靳统武、高文贵。终日封官加赏,兵马不满三万人,无固志;可唾手取也!”可望大悦。虎复上封伯印缴还可望,曰:“在彼处不受,恐生疑忌;故伪受之。臣受国主厚恩,岂敢背贰哉!白文选受国公之职,已为彼所用矣。”因请屏退左右,取上所赐簪示可望曰:“臣临行时,皇上赐此簪,命臣刺国主以报功,许封臣二字王;臣不敢不以上闻!”可望信以为然,愤怒愈甚,而犯阙之意于是决矣。”
明军。
这两大段表达的意思相信基本都能看明白,说白了就两个字“拱火”:永历皇帝封完官位爵位之后,就和李定国,刘文秀两个人商议孙可望问题,最后的决定是将孙可望的家眷送出,并且派出已经被封为纯化伯的秦王护卫张虎去招抚孙可望,在张虎出发之前,皇帝亲自召见了张虎,然后从头上拔下一根金簪以之为信物,并许诺封爵。哪知张虎一到贵阳就出卖了皇帝,并且将金簪献给了孙可望,并且胡扯说皇帝赐给他金簪是为了让他去刺杀孙可望,结果就是孙可望愈发愤怒,最终发动了交水之战,交水之战的结果前文已有叙述,就不多说了。这种信息交流不畅导致令人忍俊不禁的后果,最终让所有立志于反清复明的义士迎来了最为悲惨的结局。
明军。
忽悠孙可望送人头的张虎在交 水大战孙可望战败之后,带领残部投靠蜀王刘文秀,刘文秀见到他之后质问他“当初皇上赐给你金簪,让你去劝说孙可望,结果你却胡说什么皇上让你去刺杀孙可望,然后就导致了今天的结果,对此你打算怎么解释呢?”理亏的张虎当然哑口无言,于是被押送到昆明处斩。
明朝锦衣卫。
这种忽悠自己主子送人头的行为实在是令人难以理解,但是如果咱们翻开更为可信的《安龙逸史》就会找到原因。按照《安龙逸史》的说法,忽悠孙可望出兵的人除了张虎,还有白文选。这两个人回到贵阳之后“具言定国兵败状”并且说“国主倘以旧好为念,不必苛求。若必欲擒之,假臣精兵二万,当致定国于麾下!”白文选在安龙的所作所为咱们在上一篇文章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明军
叶应祯跑回贵阳之后,肯定要向孙可望告白文选的状,而白文选本人又接受了永历朝廷的册封,跑回贵阳十有八九是站着进城,躺着出城。所以说为了平息孙可望的怒火,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肯定要胡扯一些鬼话,但是这些鬼话很明显没有平息孙可望的愤怒“可望以为诈,欲杀之,众救之,得免,令杖”毕竟白文选在张献忠时代就已经是都督,在旧大西军里肯定是有很多朋友的,所以说很多人帮他求情,孙可望就给了求情的人面子,只是打了他的 *** 。
明军。
张虎也是一个道理,他也同样接受了永历朝廷的册封,所以回到贵阳之后为了打消自己主子的疑虑,肯定要向孙可望表忠心,于是在孙可望面前进行了一番夸张的表演,把屎盆子扣在了皇帝身上,结果却加速了南明内战的爆发和孙可望的败亡,所以他这个护卫当得实在是不称职,在自己的君主孙可望战败逃跑之后,他也没有跟随孙可望,而是投降了刘文秀,最终却也没有逃脱被押回昆明处死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