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郭锡良丨谈谈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历史文化2年前 (2023-03-27)1241

导 语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语言学家郭锡良先生于2022年12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郭锡良先生师从王力先生,毕生致力于汉语史研究与教学,为古代汉语的学科体系建设、中国传统语言学的当代发展做出了重大学术贡献。

郭锡良先生教书育人,笔耕不辍,著作等身,泽溉学林。章黄国学公众号特推送郭锡良先生的一组文章,以表达我们对郭锡良先生的沉痛悼念。

郭锡良丨谈谈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郭锡良先生

谈谈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文丨郭锡良

古代汉语是广播电视大学语文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工具课。学习古代汉语的目的是要培养阅读古书的能力,也就是说要学会一种古代的语言。我们的教和学都要围绕课程的这一目的来进行,都不能脱离工具课这一课程性质。

要学会一种语言,首先就要对这种语言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学外语,就要说外语,念用外语写的文章、著作;学古代汉语也必须阅读用古代汉语写的文章、著作。古文就是我们学习古代汉语的感性材料,熟悉掌握一定数量的古文是学好古代汉语的基础。离开古代汉语的具体材料来谈古代汉语的知识,来谈古代汉语的结构规律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古代汉语的。因此,文选在我们的教学内容中被摆在首要的位置。

我们的教科书,在上册和中册选了六十六篇散文,在下册选了五篇骈文、八篇辞赋、八十多首诗词。两个学期课堂讲授的文选,包括散文三十一篇、辞赋一篇、诗歌十多首。另外还规定了自学的阅读课文十七篇。这些讲授和自学的课文是我们课程规定要掌握的更低的文选数量,也就是我们学习古代汉语课程的基本感性材料。

对掌握这些文选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懂透,二是熟读。所谓懂透,就是要求对每篇文选都真正懂得透彻,做到字、词、句落实;而不是囫囵吞枣,只了解一个大意。例如: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愚公移山》)

对这句话,我们就不能只是笼统地知道它的意思是为山北的阻塞和出入道路的迂回曲折所苦;而必须知道:“惩”是苦的意思,在句中作述语;“塞”是阻塞,指山区险阻的情况,“迂”是迂回,指山路迂回曲折的情况;“山北之塞、出入之迂”是“惩”的补语;“也”字在这里是表提顿的语气词。原句是一个带并列补语的述补结构,承前省略了主语“北山愚公”;而串讲的句子却是一个用“为……所……”式的被动句。原句和串讲的句法结构差别很大。进一步还要懂得这个句子是后面“聚室而谋曰”的原因分句。只有这样,才能说是真正懂透彻了,做到了字、词、句落实。要知道,古代汉语同现代汉语无论是词汇系统还是语法系统都有很大的差别;如果不在读古文的时候做到字、词、句落实,那么就很难真正掌握古代汉语的词汇系统、语法系统。当然,这样说,并非要求在读古文的时候对每句话都去进行详细的词义、语法分析,而是要真正弄懂每个词在句中的确切词义以及词和词、句和句之间的关系。是真懂,而不是模糊的意会。当遇到疑难句子时,能作出恰当的分析。因为,如果不做到字、词、句落实,那么在阅读自己没有学过的文章时,就会不懂或者出现误解;碰到不同的解释时,就会莫衷一是,是非不辨。课堂讲授的文选固然要本着这一精神真正吃透,自学的阅读篇目也应力求做到字、词、句落实。这就是对学习文选的之一个要求,要吃透嚼烂。

郭锡良丨谈谈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郭锡良先生著《汉语研究存稿》

第二点要求是熟读。所谓熟读,首先是要求讲授的文选都要熟读,有的甚至要能背诵。俗话说:熟能生巧。熟读对掌握一种语言是很有作用的。孔子也说过:“温故而知新。”熟读学过的课文,并不是简单无益的重复,而是可以帮助我们牢固地掌握接触过的感性材料,培养对古代汉语的语感;从而会起到由此及彼、“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如果不熟读,学过的文章,时间一久,就会忘记,学一篇,忘记一篇,那是培养不了古书的阅读能力的。讲授的课文,固然须要熟读;自学的文选,也不宜只是读过一遍就完了,而应力争多读几遍,读个半熟。有了几十篇熟读和半熟读过的古文作为感性材料,那么古代汉语词汇系统、语法系统中的绝大多数现象都将包罗在内,再学一些必备的古代汉语常识,就会无往而不利了。

熟读无疑是要花时间的,但是,讲究 *** 就可以提高效率。在人们一般都习惯看书,只看不念。学习古代汉语应该提倡朗读,读出声来。看书只是眼到、心到;朗读则既要眼到、心到,又要口到、耳到。这样是会加深印象的,花同样多的时间,就可以提高熟练的程度。

懂透和熟读课程规定的文选是我们的一项具体要求;除此以外,根据不同情况,还应该鼓励多读课程规定以外的作品。首先可以阅读教科书中那些没有作出要求的文选,其次还可以阅读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的文选和《古文观止》。这两部书中选的文章,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常常被人们引用。读这些文章,可以做到学、用结合,同时也把古代汉语的学习和运用结合起来了。学习古代汉语,熟读是一个方面,博览是另一个方面;作品读得越多,对古代汉语的感性认识也就越丰富,阅读古书的能力是会随着提高的。

郭锡良丨谈谈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古文观止》

精读博览固然是学习古代语言的基础,但是光学习文选,要掌握这种语言的规律就须要靠零星的积累,这样花时费工太多,而且很难做到全面、系统。因此,我们还必须学习古代汉语常识,把前人总结归纳出来的词汇知识、语法规律学到手,用它来驾驭、分析所学的语言材料,既能帮助对这些材料懂得更加深透,又能把零星积累的知识理论化、系统化,使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古代汉语常识涉及的范围很广泛,我们的重点应该是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要掌握几千个常用词的意义和用法。一个个的词并非一盘散沙,而是有它的系统性的。词汇的发展,词义的演变更有一定的规律可寻。掌握古代汉语的常用词固然靠多读文选来积累,但是学会有关词汇的知识却是帮助掌握古代汉语词汇的有力手段。在教科书中,我们有两节常识是专讲古代汉语词汇知识的;另外还有六节《词义分析举例》,也是有关词汇的知识,目的是帮助大家通过实例掌握词义分析的 *** 。这些举例,我们没有专门讲授,只结合文选讲授了一些;但是必须作为课程内容,要求自学掌握。只有第六节《同源词辨析例》由于牵涉音韵知识过多,根据电大的具体情况,不要求掌握;第三节、第四节《引申义分析例》也因电大课时少,可以精简一些。

掌握词汇知识,最要重视的是古今词义的异同、词的本义以及本义和引申义之间的关系。现代汉语是由古代汉语发展来的,古今词义之间自然有许多是相同的,但是也有很大的变化。有的古今意义完全不同,有的大同小异。我们不但要重视那些古今意义迥别的词,更要重视那些古今意义微殊的词。要力戒以今释古,误解了词义。例如: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例句中的“羹”字,现在是汤的意思;但是古代却是指带汁的肉,近似今天的红烧肉。如果我们把它理解为汤,那就指鹿为马了。再如:

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 。(《左传·鞌之战》)

例句中的“毙”字,用现代“死”的意思来解释,也说得通;但是“毙”字在先秦没有“死”的意思,而是倒下。用“死”来理解,实际上是误解了原意。因此,阅读古书一定不要想当然,不求甚解;而要认真对待,特别重视古今词义的不同。

要掌握古代汉语的词义系统就要重视词的本义。词往往是多义的,而几个意义之间又往往是有联系的。这就是说,一个多义词总是只有一个本义,其他几个意义是从本义派生出来的引申义。引申义有直接从本义派生出来的近引申义,也有辗转相生的远引申义。我们只要抓住了本义,就可以循源探流,看清各个词义之间的关系,对纷繁复杂的词义系统具有清晰、透彻的了解。在阅读作品时,对词的具体意义的理解,也就会左右逢源,迎刃而解。

词汇知识对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很重要,语法知识也具有同样的重要性。我们知道,学习外语,不能不学习这种外语的语法;学习古代汉语,由于古今语法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因而掌握古代汉语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特殊语法现象,也是我们学习古代汉语的重要课题之一。大家已经学过现代汉语语法,对现代汉语语法系统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古今的语法系统是有继承关系的,有许多组词造句的规律是古今一致的;因此没有全面讲授古代汉语语法的必要,只要掌握古代汉语中那些特殊的句式和重要的常用虚词就行了。古代汉语中的虚词绝大多数与现代汉语是不同的,但是也没有必要在课堂上一个个地讲,可以通过文选的讲授来逐步积累,还可以查阅一些文言虚字的著作。为了方便大家的学习,电大编了一本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的资料,尽可能地采用了教科书中的例句,可供参考。

目前语法学家对汉语语法的认识还有很多分歧,各家的语法体系不太一致。电大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两门课程所采用的语法体系会有一些分歧,这些分歧,有的是体系的不同,有的只是术语的区别。我们在学习古代汉语语法时,不但不要过问术语的分歧,也不要过于追究语法体系之间的同异,而应重视语法成分所表达的语法作用和语法意义。

常识部分除词汇、语法知识外,还有文字、工具书使用、修辞、文体、古代文化常识和音韵等方面的知识。这些虽然都是学习古代汉语所应具备的知识,但是由于学时的限制,可以放宽要求。有的只要了解就行了(如修辞、文体),有的准备作为选修课的内容(如古代文化常识),有的应结合词汇知识来掌握(如文字、工具书使用)。音韵知识对学习古代汉语并非不重要,但是那是高一些的要求,从电大的实际出发,就不作为课程内容了,只简单地讲古音通假。

原载《电大文科园地》1983 年,

又收入《怎样学好古代汉语》,语文出版社1986年

特别鸣谢

敦和基金会

郭锡良丨谈谈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文章原创|版权所有|转发请注出处

公众号主编:孟琢 董京尘 谢琰

责任编辑:花蕊

我知道你在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3/496124.html

“郭锡良丨谈谈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的相关文章

古代打仗抓到女俘虏后 古人又是怎么处置她们的

古代打仗抓到女俘虏后 古人又是怎么处置她们的

对古代是如何处理女俘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时候很多统治者为了开疆拓土,基本上都会选择战争,这样可以立威还能让自己的国家变得越来越强大。可是虽然统治者达到了目的,但是一旦开战受苦的就是百姓。每次一到打仗国家就会强征民丁,疯狂的征集军饷,有很多老百姓在战争还没有开...

古代宰相告老还乡之后 能比地方县令权力还大吗

古代宰相告老还乡之后 能比地方县令权力还大吗

还不知道:宰相退位和县令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宰相告老还乡后,与地方县令谁的权力更大?在过去源远流长的历史潮流中,出现了很多为国为民的宰相,他们身为皇帝左膀右臂,为其分担解忧,做出了很多贡献,当然也不乏出现一些劳财害民的宰相,使得整个王朝的发展都受到了阻碍。那么这...

为什么说刘秀是中华民族的罪人 刘秀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为什么说刘秀是中华民族的罪人 刘秀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对刘秀和中华民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秀是中兴君主,为何人们又认为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罪人,为什么?在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制封建社会当中,有着许多的帝王在后世的评价里面褒贬不一,因为他们有过大功劳足以铭记于史册之中,却也有着一些错误的决断在当时或者未来造成了很多的问题...

历史上真实的单刀赴会是什么样的?书中是如何记载的?

历史上真实的单刀赴会是什么样的?书中是如何记载的?

单刀赴会是《三国演义》里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刘备拿下益州之后,孙权随即向刘备讨要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不给,于是,孙权派大将吕蒙率军,武力夺取三郡,刘备听说之后,派关羽去争夺三郡,当时,鲁肃驻扎在益阳,和关羽对峙。鲁肃邀请关羽见面商谈,双方各自将兵马驻扎在...

古代读书人如果想要做官的话 古人需要经过多少考验

古代读书人如果想要做官的话 古人需要经过多少考验

还不了解:古代读书当官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读书人想要当官,需要经过哪几道关?要了解一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家或军事家,要正确评价其仕途,就必须对科举制度有一定的认识。通过科举考试是跻身中国官僚阶层的第一步。这个制度能很好地说明我们的老祖宗在政治方面的天才之处。古人...

古代民间传言赵云75岁病逝和80岁死于绣花针 赵云真实年龄是什么

古代民间传言赵云75岁病逝和80岁死于绣花针 赵云真实年龄是什么

还不了解:赵云年龄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常胜将军”赵云,真实年龄为何成谜?《三国演义》第91回“伐中原武侯上表”,诸葛亮北伐因赵云垂暮命其留守成都,赵云自比“廉颇之勇,马援之雄”以死威胁领军出征,民间有赵云75岁病逝和80岁绣花针失血而亡,诸多传闻赵云真实的年龄...

齐宣王执政期间,在军事文化方面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齐宣王执政期间,在军事文化方面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齐宣王,妫姓、田氏,名辟彊,战国时代田氏齐国第五位国君,在位共19年,齐威王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齐威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20年),齐威王去世,田辟彊即位,是为齐宣王。齐宣王六年(公元前314年),齐攻燕,几乎灭亡燕国。齐宣王十九年(公元前301年),齐宣王去世,...

历史上宇文化及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宇文化及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宇文化及,代郡武川人,隋末割据势力首领。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人世间,凡事都是相对的,有善便有恶,有好便有坏。而人这一辈子,也就这么长,倘若你想要在有限的时光里,在后世留下自己的足迹,便需要用自己能力做出一定的事情。一般而言,能够流传后世的人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善良而又正义的人,往...

评论列表

马勇
马勇
2周前 (11-05)

郭锡良先生对古代汉语的学习有着深厚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他强调学习古文要真正懂透,字词句落实;同时要求熟读文选以加深印象、培养语感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的深刻道理令人钦佩!作为一名热爱历史的学生来说受益颇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将遵循先生的教导认真学习每一篇文言文努力提高自己的阅读古书的水平向大师致敬永远怀念您伟大的学者和教育家一路前行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