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文史园丨古人为什么没有标题党?

历史文化2年前 (2023-03-28)550

司马相如

古代作者不在书上题写名字,是“学术为公”的体现,但其实更是当时成书条件制约的结果。

古书成书比今天要复杂。今天往往一书对一人,《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写的;提起老舍,大家马上就能想起《骆驼祥子》。古书可没这么清晰的“一对一”关系,经常是“一对多”。一本书往往不是一个人写的,而是成于众人之手;往往不是一个时期写定的,而是经历几十年上百年才能编定好。

如此一来,书名便成了一笔糊涂账。今天的作者写书、写文章,在书名、标题上可谓煞费苦心,唯恐语不惊人;尤其是做传媒的,更是把标题作为非常重要的工作,以至于有“标题党”的称谓。反观古书的书名,起得就随意率性得多了。

春秋以前没有私人出书这回事,全是官方出品,书名的官方色彩也就很浓厚。比如鼎鼎大名的《春秋》,鲁国官方历史书,记录每年、每季、每月、每日发生的事,春夏秋冬,无所不包,所以单独拎出春秋两季做代表。

很多古书的书名、篇名就是简单摘取之一句话的头两个字,跟内容关系不大。“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出自哪里呢?《蒹葭》。蒹葭是两种水草,泛指芦苇,这首诗讲的是爱情,跟蒹葭的联系在哪儿呢?《论语》也是,之一篇叫《学而》,因为之一句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而”甚至都不是一个完整的词汇。

古人写书,多是写完一篇发一篇。把这些分散的篇目收集、编辑到一起成为一本书,一般都是门下弟子或者再传弟子的功劳。给先师的书编好了,为了表明家法,为了说明自己学派的渊源,就拿祖师爷的名字当书名。比如韩非,他在世时写出了《孤愤》《五蠹》《说林》等单篇文章,十多万字,是法家后学把这些文章汇总成为《韩非子》。

所以,古人写书往往是随时随地写下,但自己又不整理,自然也不会起书名了。有一个故事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司马相如临终前病得很厉害,汉武帝说:“赶紧派人去把他的书全部取回来。如果不这样做,以后就散失了。”派去的人到家时,司马相如已经死了,而家中没有一本他写的书,就问卓文君怎么回事。卓文君说:“我老公本来就不曾有过自己的书。他时时写书,别人就时时取走,因而家中总是空空的。”

那么自己给自己的书命名成为一种通例,则是在汉武帝罢黜百家之后。文人写书,没人给往下传了,不得不自己编辑自己的书。这时起,桓宽的《盐铁论》、刘向的《说苑》、扬雄的《法言》等出来了,作者与书的对应关系才逐渐紧密地建立起来。

来源:奥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03/496291.html

“文史园丨古人为什么没有标题党?” 的相关文章

在书法、茶业等方面,蔡襄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

在书法、茶业等方面,蔡襄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兴化军仙游县唐安乡连江里青泽亭境蔡坑人 。北宋名臣,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在福州时,去民间蛊害;在泉州时,与卢锡共同主持建造洛阳桥;在建州时,倡植福州至漳州七...

钟会在书法方面造诣如何?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钟会在书法方面造诣如何?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钟会(225年-264年3月3日),字士季,三国时期魏国军事家、书法家,太傅钟繇幼子、青州刺史钟毓之弟。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钟会出身颍川钟氏,少年成名,博学多闻,弱冠入仕,历任要职。深得魏帝和群臣赏识。随从司马师征讨毌丘俭,典知机密。献策于司马昭,粉碎曹髦的夺权企图。...

汉武帝屡次遭到神棍欺骗 古人为何地位越高越是迷信

汉武帝屡次遭到神棍欺骗 古人为何地位越高越是迷信

还不知道:汉武帝和神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代天骄汉武帝屡遭神棍欺骗,为什么地位越高越迷信?汉武帝刘彻对于长生不老的执念,丝毫不亚于千古一帝嬴政。为了追求神鬼学说,他先后宠幸过多名方士,留下了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段子。这些方士究竟能不能招来神鬼先不说,他们对于人类...

韩信真的是被竹签刺死的吗 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

韩信真的是被竹签刺死的吗 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

对韩信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韩信到底怎么死的,被女人用竹签扎死的?汉十一年,汉高后掌握了韩信谋反的证据,于是跟丞相萧何商议,如何智擒韩信,商议以定,萧何到韩信府上诓骗韩信,“皇帝凯旋,群臣都已到皇宫中表示祝贺,你淮阴侯虽然病了,但也应当前去祝贺一下。”韩信狐疑,...

在军事、文学等方面,刘铄有哪些成就?

在军事、文学等方面,刘铄有哪些成就?

刘铄(431年-453年9月17日),字休玄,小字乌羊,刘宋宗室大臣,宋文帝刘义隆第四子,宋孝武帝刘骏、宋明帝刘彧异母兄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元嘉八年(431年),生于建康宫,封为南平王,在文帝朝历镇南豫州、豫州等地,并在元嘉北伐中立有战功,后入朝为抚军将军...

刘备与诸葛亮被后世用作君臣知遇的典范 两人的真实关系是什么样的

刘备与诸葛亮被后世用作君臣知遇的典范 两人的真实关系是什么样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与诸葛亮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与诸葛亮,这对君臣之间的真实关系是怎样的?刘备与诸葛亮,后来很多人都拿这两人的关系来做君臣知遇的经典案例,刘备自己就曾经说过:我有孔明如鱼得水啊!诸葛亮自己在出师表里头也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

李世民和魏征号称是君臣相得的典范 真实历史又是什么样的

李世民和魏征号称是君臣相得的典范 真实历史又是什么样的

还不了解:李世民与魏徵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的李世民与魏徵真的是君臣相得的典范吗?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叫作“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而这个可以当作镜子来照人得失的大臣就是魏徵,后世也多将李世民与魏徵二人赞为君臣相得的典范...

在经济与文学方面,第五琦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在经济与文学方面,第五琦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第五琦(712年-782年),字禹珪,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中期政治家、理财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开元十四年(726年),第五琦以明经科入仕,历任御史中丞、御史大夫、京兆尹、太子宾客、户部侍郎判度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度支使、铸钱使和盐铁使等官职,封...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