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古代文官系统对皇帝的制约

历史文化2年前 (2023-03-29)510

古代很多朝代有文官系统,让文官掌握着朝政大权,同时对皇帝形成一定的制约。皇帝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需要获得文官系统的支持,才能干出自己想干的事。以至于,很多皇帝成了傀儡,没有他们照样可以处理朝廷事务。

古代文官系统对皇帝的制约

皇帝不是万能的,虽然拥有全天下至高无上的权力,甚至对文官系统的任何一个官员都可以生杀予夺,并不需要和谁商量。但是,文官系统势力庞大,并不是一两个人组成的,而是很多文官组成的。他们要监督皇帝,不让皇帝做出格的事,甚至要左右皇帝的意见。最容易搬出来的说法就是“祖宗之法不可变”,不能让皇帝轻易搞改革,毕竟,有些朝代能延续几百年,一定有其合理的制度因素,要是皇帝随便搞改革,就会破坏祖宗之法,或者说容易把朝政弄得混乱不堪,一发不可收拾。于是,文官们就要约束皇帝的行为,让他在规矩之内活动,更好不出离皇宫半步。如此一来,皇帝就被牢牢约束在皇宫内部,不能到民间去走一走了。

文官们都是以前的书生,通过科举考试,考中之后才做了官。做官之后,他们并没有完全抛弃“修齐治平”的理念,而是要在文官系统之内寻求更大的自由。除了拜主考官为师,互相倾轧,就是银子方面的来往,寻找庇护伞,同时拉拢自己一派的下属,还要利用职务之便,把亲戚朋友都弄来做官。于是,他们成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逐渐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系统。要是仅仅搜刮钱财,按照官场潜规则办事也不是他们的终极目标。他们需要听从朝廷的号令,完成分内之事,还要规劝皇帝,尤其是一些能够上得了朝堂的文官们,要互相来往,结连成一气,共同约束皇帝。不管皇帝是老皇帝还是小皇帝,都不会到民间走一走,也不会直接搜集材料,而是要听文官们的报告。最经典的一句话就是“有事准奏,无事散朝。”

有事的文官要奏请皇帝,看皇帝能不能采纳自己的建议。皇帝本身并不会亲临事发现场,而是要听听别的文官的建议,以此达到一种平衡。无论是赈灾还是征税,都要听听文官们的建议。毕竟,文官们读过圣贤书,可以在一些问题上深思熟虑,不像赳赳武夫,做事的时候大多欠思量。唐宋以来,诞生了庞大的文官系统,尤其是宋代,同级别的文官和武将,文官的话语权要大一些,而武将往往干不过文官。皇帝本身也是文官,除了极少数的几个,大多数皇帝并不会御驾亲征,而是会躲在皇宫里,听从一些文官们的建议,让武将出征迎敌。具体到前方战事,皇帝就不知道了。只能靠探马不停地报告,皇帝才能了解前敌的情况。有句话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就是说,大将出征打仗,可以按照战场形势,自己决断,不一定非得听皇帝的。毕竟,战场形势多变,要是听皇帝的,就很可能贻误战机。毕竟,皇帝没有亲临现场,只会在皇宫里和一帮文官“指挥若定”。

古代文官系统对皇帝的制约

文官们要想排斥谁,一般情况下都是派性斗争的结果。皇帝无可奈何,只能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甚至做出自己的判断。明朝的皇帝有廷杖风气,只要大臣弹劾某位大官,而大官正好是皇帝喜欢的人物,皇帝就会把上书弹劾的几个大臣拉出去廷杖,有的还要发配到边远地区。但他们并不会因此而懊恼,反而认为尽了应尽的责任。甚至有大臣直接指出皇帝的错误,皇帝饶过他之后,他还会再次指出,而在皇帝看来,这些直接指出皇帝错误的大臣就是“讪君卖直”,故意讽刺君上,表达忠诚为国之意。即便他们被皇帝廷杖,被杀了,也会名垂青史。或许,这就是读了圣贤书的作用吧。

文官们想要名垂青史,更想要皇帝在文官系统的规范下活动。可是,皇帝并不会对他们无能为力,而是寻求获取信息的另外渠道。明朝的东厂西厂特务机构设立之后,就有着直接向皇帝禀报重大事件的权力。只是,文官们并不想让特务们主宰朝堂,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建议获得同僚以及皇帝的认可。如此一来,文官系统内部就有了派性斗争,有了专门弹劾别人的情况。皇帝只能在他们的斗争中采取一定的制衡策略,却并不能有什么太多的创建。以至于很多文官居功自傲,却在文官系统内部屡屡遭受弹劾。

皇帝在采取制衡策略的时候,会提拔一些文官,也会贬谪一些犯了错误的文官。但是文官系统是不可以改变的,即便输入了新鲜的血液,也一定会被文官系统内部规矩同化,变成了会站队的一群人。也就是说,文官系统有其内在的稳固性,不管皇帝贬谪官员,还是提拔官员,都会保证文官系统的稳定性,如此一来,才能保证国家稳步向前发展。

古代文官系统对皇帝的制约

有的皇帝讨厌文官系统的约束,不上朝,让文官们处理天下大事,居然十几年不乱。是不是一个奇迹?或许,文官系统内部的稳定性足以让封建帝国稳步发展下去吧,也足以限制皇帝特权,让皇帝成为事实上的摆设,真正发挥作用还是文官们。

当然,不排除有励精图治的明君,但仍然会受制于文官系统,而不是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03/496551.html

“古代文官系统对皇帝的制约” 的相关文章

古代旅游是一个费钱的事情 李白做官没几天为何能一直游山玩水

古代旅游是一个费钱的事情 李白做官没几天为何能一直游山玩水

对李白的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白一生都没有正经当过几天官,却能一直游山玩水,钱从哪来的?在古代旅游是很费钱的一件事情,可诡异的是李白,这一辈子几乎都在游山玩水,祖国的大好河山都被他看光了看尽了,那么他的钱是在哪里来的?有人说大不了就穷游呗,一路乞讨过去,走在哪就...

魏扶:唐宣宗时期宰相,他在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

魏扶:唐宣宗时期宰相,他在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

魏扶(约785年-850年7月14日),字相之,唐朝官员,唐初名相魏征四世孙,同州澄城(今陕西澄城北)人,祖籍巨鹿郡下曲阳县(今河北晋州市),出身巨鹿魏氏,唐宣宗年间任宰相。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魏扶虽居高位,但作为唐朝官史的两唐书没有他的传,根据其家谱作传,其先...

在古代探花与状元是什么样的?有何区别

在古代探花与状元是什么样的?有何区别

在众多的学子当中,前三甲又被称之为状元、榜眼、探花,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科举制度较之今日,已经废除了有100多年了,而在古代,科举制度对于古人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寒门学子想要一夜之间飞上枝头,就必须通过科举考试去完成人生的逆转,这也是为何我们会看到范...

在政治与文学方面,李峤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在政治与文学方面,李峤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李峤(645~714年),字巨山,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朝时期宰相。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早年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小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武周时期,依附张易之兄弟。中宗年间,依附韦皇后和梁王武三思...

历史上真实的孙亮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历史上真实的孙亮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吴国,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晚年的孙权昏聩残暴,太子孙登死后,居然纵容三子孙和、四子孙霸上演了一出残酷的“二宫之争”,结局是太子孙和被废,鲁王孙霸被赐死,陆逊等一大批忠臣良将被迫害致死,整个东吴朝廷一片混乱,也为日后东吴权臣当道的混乱...

杨玉环作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她长得到底有多漂亮

杨玉环作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她长得到底有多漂亮

还不了解:美女杨玉环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杨玉环是我国四大美女之一,那么她究竟有多美?杨玉环是我国四大美女之一,她究竟有多美呢?唐代包括后世很多诗人都曾赋诗赞美杨玉环。“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脱靴奴使高力士,辞官妾视杨贵妃。”、“一骑红尘妃子笑,无...

历史上雍正帝是怎么死的?他的真实死因是什么

历史上雍正帝是怎么死的?他的真实死因是什么

雍正皇帝一生给世人留下两大疑案,一个是雍正继位疑案,一个是雍正死因疑案。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清朝十二帝,名气最大的当属康熙和乾隆,毕竟“康乾盛世”乃是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代表了封建制度的巅峰,其缔造者自然名留青史。名气最大的是康熙乾隆,最神秘的却非雍正帝莫属,雍正帝不仅是清朝最勤...

王审知在位期间,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方面有哪些成就?

王审知在位期间,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方面有哪些成就?

王审知,字信通,又字详卿,威武军节度使王潮之弟,“开闽三王”之一,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开国国君,在位共16年。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审知初与兄王潮跟随王绪,后王潮废杀王绪,诸将便拥戴他为首领。公元897年(乾宁四年)王潮去世,王审知继其位,朝廷任他为武威军节度使、福建观察...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