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韩愈《毛颖传》/古人说兔(一)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曾写过一篇游戏文章,以拟人的文法为写字用的毛笔立传,即《毛颖传》,文中将毛笔拟人名为毛颖,开篇介绍毛颖的祖先,言其祖先名为“明视”。其文首段如下
“毛颖者,中山人也。其先明视,佐禹治东方土,养万物有功,因封於卯地,死为十二神。尝曰:‘吾子孙神明之后,不可与物同,当吐而生。’已而果然。明视八世孙䨲,世传当殷时居中山,得神仙之术,能匿光使物,窃姮娥、骑蟾蜍入月,其后代遂隐不仕云。居东郭者曰㕙,狡而善走,与韩卢争能,卢不及。卢怒,与宋鹊谋而杀之,醢其家。”
兔曰明视
韩愈笔下的毛颖祖先,其实就是兔,《礼记》载:“凡祭宗庙之礼,兔曰明视。(注)兔肥则目开而视明。”在庄严隆重的祭祀大礼上,兔的名称是明视。兔大眼睛,视物几不眨眼(兔目不瞬),常望月,故曰明视。
韩愈说,明视(兔)辅佐大禹治理东方大地有功,禹封赏明视于卯地,明视死后为生肖十二神之一。韩愈之所以编此故事,是点明兔为十二生肖神之一;与地支的卯相对应,地支的卯,位于东方;卯时,对应于今北京时间5-7时,大致是太阳从东方破晓之时,故韩愈文:“(兔)佐禹治东方土,养万物有功。”
接着,韩愈借“明视”之口云:“吾子孙神明之后,不可与物同,当吐而生。”并说“已而果然。”这是古人对兔繁殖方式的一种误解。
古人一度认为,小兔崽是母兔从有缺口的嘴中吐出而生。所谓“当吐而生”也。汉代思想家王充《论衡》云:“(兔)视雄毫而孕,及其生子从口中吐出。”《尔雅*释兽》载:“兔子,嬔。”造“嬔”字者,犹言兔子为雌(女)兔所生,有废话之嫌,或是古人为表示兔子的生育方式很特别,如“吐而生”之类的。巧的是:兔与吐竟然同音。
《论衡》说“(兔)视雄毫而孕。”一曰:“兔目不瞬,视雄毫而孕。”或受春秋诗人屈原《天问》中“顾兔在腹”之句的影响。此雄毫却非一般雄兔之毫,古人认为此雄兔就是月中玉兔。所以每当明月高升之时,雌兔们(地上的兔)在林中趺踞,目不转睛地望月,因月中有雄兔。古甲骨文中的“兔”字字形,据今人解,就是兔子抬头望月时的蹲踞形象。
所以宋代的《埤雅*兔》云:“兔口有缺,吐而生子,故谓子兔,兔吐也。旧说兔者明月之精,视月而孕。故《楚辞》曰:顾兔在腹;言顾兔居月之腹,而天下之兔望焉,于是感气。”
宋代的《尔雅翼*兔》亦说:“兔视月而有子,其目尤瞭,故性号,谓之明视。”但又否认了兔“视月而有子”的说法,云:“然兔自有雌雄,不专视月。《古乐府》亦云:‘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二兽逐地走,安能知我是雄雌’。盖雌雄之难辨者云耳。”文中的《古乐府》,即著名的南北朝乐府《木兰辞》。说明人们在南北朝时就已经知道自然界的兔也分雌雄,只不过,当时野兔多,家兔极少,文人们很难知道与分辨兔的雌雄与繁殖方式,故有诸多猜想和误解。
韩愈在文中还讲了一个著名的故事,说嫦娥奔月与兔有关。所谓明视的八世孙,名䨲(nou),有神仙术,亦必有神仙风骨,风流倜傥,嫦娥追慕其仙气,竟与其携手私奔,骑蟾蜍而去了月宫……之后是,“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样看来,在古人眼中,兔与月亮有扯不断的联系。比如,兔望月而孕,兔嘴有缺,月亮亦常有缺;兔为太阴(月)之精云云;兔与嫦娥私奔月宫;故月中有雄兔(玉兔),文人往往以玉兔指代月亮,还比如,北京山东一带民俗中的兔儿爷形象,是中秋节的吉祥物,是夜月儿最圆。
韩愈接着讲第二个关于兔的故事,“居东郭者曰㕙,狡而善走,与韩卢争能,卢不及。卢怒,与宋鹊谋而杀之,醢其家。”
韩愈讲此故事,是想说明兔“狡而善走”的两个特点:
狡,《战国策》中有“狡兔三窟”之说。
善走,韩愈的故事脱胎于《战国策》的记载:“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㕙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㕙,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勌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敝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
由于兔有善走的天赋,古人常邀它作赛跑运动员;短跑者,如龟兔赛跑故事;长跑者,如上文中东郭㕙与疾犬韩子卢马拉松式的赛跑,“环山者三,腾山者五。”
但现实中兔之善走,非体育赛事那么和平,也不是春日里雌雄相互追逐那么浪漫,完全是无奈的生存需要。汉字“逸”,是按兔善走来造字的,而逸字的本义却是逃走、逃避。自然界野外的兔,处于食物链中弱势一方,遇到天敌,只得三十六计,走为上;逃走(逸)溜之大吉或狡兔三窟。
众所周知的韩非子守株待兔寓言,感觉最惨的还是那只一头撞在树上的兔,它本想一走了之,却不料走得太快,反而是“触株而死”,有点冤。“冤”字的产生,从造字法说,与兔子有密切关系。
按《说文解字》云:“冤,屈也。屈,不伸也。从冂兔。会意。兔在冂下不得走,益屈折也。枉曲之意取此。” “冖”在古代是覆盖之意,古人认为兔子被网罟覆盖住了,失去了善走的自由,它一定是备感冤枉屈折的。
若邀杭州人释“冤”字,或言:“兔子头上顶个簏儿(62)”,杭谚云“某人头上顶个簏儿”,大抵是调侃某人“没知没觉(mozimoguo)”地做了回冤大头,且浑然不晓、乐此不疲。
《毛颖传》又道:“秦始皇时,蒙将军恬南伐楚,次中山,将大猎以惧楚。召左右庶长与军尉,以《连山》筮之,得天与人文之兆。筮者贺曰:&;34;遂猎,围毛氏之族,拔其豪,载颖而归,献俘於章台宫,聚其族而加束缚焉。秦皇帝使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日见亲宠任事。”
韩愈在此段文字中,主要写秦将蒙恬以兔毛制笔,并借筮者之言,用十八字描绘了兔子的形象,挺传神的:“不角不牙,衣褐之徒,缺口而长须,八窍而趺居。”古人之所以说兔子只有八窍(毛兽大抵都是九窍),也是因为兔子嘴有缺口,有两窍联在一起了。
今人听古人谈兔子,或觉缺乏严谨的科学性,有些描述甚至存异想天开的误解,但不应苛求于古人。而那些有关兔的寓言故事与诗文(包括韩愈的《毛颖传》),却闪耀着人类思想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