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凛寒冬,古人都怎样取暖
进入冬季,防寒保暖成为我们现代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暖气、空调、热水袋、羽绒服……各种取暖工具纷纷登场!
那么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古人过冬,是否真的是一场与寒冷的博弈呢?其实,翻开历史你会发现,古人过冬的智慧令人惊叹,他们的取暖 *** 更是比今人想象的更多、更妙!
一壶温酒下肚暖
在古代,冬日即将来临时,古人会先画一棵梅树,梅树分九根枝杈,每根枝杈开九朵梅花,从冬至开始,一天点一朵梅花,按照当天的阴晴雨雪,用不同的颜色点梅花,等到梅花悉数绽放时,冬天也就过去了,推开窗,春回大地……西府民间流传的“梅花九九消寒图”,就是由此而来。
这则有诗意的故事告诉我们,古人冬日的生活充满创意和情趣。当一天天地冷下来,古人会用什么方式取暖呢?
在唐代诗人白居易《问刘十九》诗中,人们似乎能找到些答案: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白先生透露了两种古人的御寒妙招——喝酒暖身和火炉取暖。
可以想象,在寒冬腊月,古人一边品尝着美酒和美食,一边欣赏着雪国景色的奇美,岂不快哉!而在古代的冬日,喝酒一定要“温”。还记得,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吗?还有《水浒传》里的好汉吃饭都是烫一壶热酒。
花椒涂墙御冬寒
暖气,是现代人的御寒“神器”,而在古代,为了取暖,人们发明了火墙、火炕、温调房等取暖设施。
火墙就是暖气的雏形。古代建筑师,想到了一种较科学的 *** 供暖,那就是房屋的墙壁砌成空心的“夹墙”,墙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设于殿外的廊檐底下。炭口里烧上木炭火,热力就可顺着夹墙温暖整个房屋,为使热力循环通畅,火道的尽头设有气孔,烟气由台基下出气口排出。
而汉代皇后的宫殿,为了保暖会选择一种特殊的原料来涂抹,那就是“花椒”。什么,香料花椒也能取暖?
没错,古人就是这么有新意,据古籍《三辅黄图》中记载,汉代在未央宫中设有椒房殿,以花椒和泥涂墙壁做保温材料,“取其温而芬芳也”,冬天置身其内,有御寒保暖之效。
在当时,花椒已被视为一种防寒保暖材料,捣碎和泥,制成墙壁保温层,椒房殿的墙壁还挂有锦绣壁毯,地上铺着厚厚的西域进贡毛毯,设火齐屏风,还用大雁羽毛做成幔帐。到后来,“椒房”几乎成了皇后的代称,而这种特殊的保暖建筑 *** ,也被后人效仿,据《世说新语》载,西晋全国首富石崇便“以椒为泥涂室”。
玲珑手炉袖里藏
在古装剧中,到了冬天,娘娘们人手一个手炉。这个手炉就是取暖“神器”之一,因为精巧玲珑、形状多样,里面放火炭或尚有余热的灶灰,炉外加罩防烫,可放在袖子里暖手,又被称为“暖手炉”“火笼”“汤婆子”。
唐代时,人们发明了手炉,其材质多为金属制,铜制为上,锡制次之,未见有铁制的,可能因为铁易锈,也会产生铁锈味,所以有钱人以用铜制的为佳,晚上灌入开水,包上厚毛巾或小棉被,在冰凉的被窝里可以热上一宿,早上起来将水倒出来还可以洗漱,一举两得。
手炉的材质坚硬,不易损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很多人在婚嫁时还会将其作为送礼的物件,甚至有些手炉还会传给几代人,直到清代,手炉依然是百姓家的取暖“神器”。
新中国成立后,橡胶工业快速发展,柔软的热水袋与坚硬的手炉相比,似乎更胜一筹,加之铜制手炉 *** 成本很高,它很快就被热水袋所取代,也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你还知道哪些古代取暖方式呢?快来留言吧~
来源:微信公众号“大道知行”
编辑:杭以凡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