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通有智慧也有狡诈,为何没能帮韩信成就霸业?
蒯通(生卒年不详),秦末汉初辩士,本名彻,因避汉武帝刘彻名讳而在《史记》《汉书》中被记录为“蒯通”。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汉高祖刘邦的麾下,谋士如云,最出名的,当属张良和陈平,这两个人,论智慧,论狡诈,都是一等一的高手,无人能及。
但在那个时代,也有一些人,论智慧和狡诈,其实是不输张良和陈平的,比如项羽的谋士范增,韩信的谋士蒯通。
范增起码还帮助项羽成就了霸业,为什么蒯通就没帮助韩信成就霸业呢?
主要问题在于韩信身上。
韩信本人就很智慧很狡诈,也很自负,对于谋士的计策,并不会像刘邦那样积极采纳谋士的建议。
当初,韩信拿下齐地之后,被汉王刘邦立为齐王,天下大势就有了变化。
最开始,是西楚霸王项羽主动向韩信派去了说客,说服韩信跟项羽达成同盟。要知道,这在以前,是根本就不能想象的。
韩信早年间,曾在项羽麾下效力。
用韩信的话说,他根本就没有得到项羽的重视,韩信当时位不过执撠,官不过郎中,言不听,计不用,根本没用武之地。
结果现在,项羽竟然主动找上门来,要和韩信合作,这待遇变化的,岂不是太快了吗?
但韩信不吃项羽那一套,韩信觉得,跟项羽混是没前途的。
就这样,韩信打发了项羽的说客,宣称他不会背叛汉王刘邦的。
项羽的说客一走,韩信的谋士蒯通就出来了。
蒯通跟韩信讲,其实除了在刘邦和项羽之间二选一,你韩信还有别的选择,你完全可以自己占个山头出来,既不跟项羽混,也不跟刘邦混。
这是怎么个操作呢?
意思就是让刘邦自立为王,成为天下的第三极。
自立为王之后,之一步就是先向北打,打下赵国和燕国,使韩信的地盘扩大到足以跟项羽、韩信三足鼎立,而后带兵杀入荥阳前线,威逼项羽和刘邦握手言和。
这样操作以后,项羽、刘邦、韩信三个,谁也吃不下谁,就像天平一样,保持住平衡了,韩信就能三分天下了。
某种程度上讲,蒯通的计策,还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
但是呢,这一条路是一条险路,因为韩信身边的将军,都是刘邦的铁杆,韩信的军队,也都是打着刘邦的旗号招募来的,韩信是否能真正自立为王,就是个未知数,一旦连之一步都走不好,往后就不可能成功了。
也正是这个原因,韩信思虑再三,还是觉得不够稳妥,于是婉拒了蒯通的计策。
这便是咱们前边说的,韩信根本就不听谋士的话。
韩信临死前,对于当年没听蒯通的话,感到很后悔。
参考资料:《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史记·淮阴侯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