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晚清戊戌变法始末:名为中兴清朝,实则是皇帝被囚的一场政变

中国历史2年前 (2023-04-04)450

公元1894年爆发了甲午中日战争,结果清朝惨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很快签约的消息传回北京,清朝举国哗然。

日本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则威海之海军大替矣。---《原强·节选》

清末思想家严复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以四战之力,打的清朝无还手之机。

一战铲除清朝藩属朝鲜,二战打到辽东半岛动摇清朝的龙兴之地,三战旅顺海口沦陷,四战之后清朝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晚清戊戌变法始末:名为中兴清朝,实则是皇帝被囚的一场政变

之前清朝打英国、法国输了不丢人,毕竟在当时没人打的过英法,而这次清朝没有打过日本,丢人就丢大了。

在这种耻辱背景下,清朝很多知识分子听说朝廷如此无能,都要求变法图强。

这些人里面有两位尤其显眼,之一位是广东南海康有为,第二位是他的学生梁启超。

公元1895年,康有为给光绪皇帝上了一篇一万多字的“上今上皇帝书”,请求光绪皇帝接受他们的维新思想,这次上书史称《公车上书》。

晚清戊戌变法始末:名为中兴清朝,实则是皇帝被囚的一场政变

康有为的“公车上书”核心内容有四点:拒和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

闻日本索偿二万万,是使我臣民上下三岁不食乃能给之,与其以二万万偿日本,何如以二万万外修战备,内变法度哉。---《公车上书》

当时的大清一年财政收入刚八千八百万两银子,康有为认为日本要清朝赔偿两个亿,等于大清三年不吃不喝才能赔偿完日本。

他认为与其赔偿日本这么多银子,还不如拿这些银子练兵自强,以防日本。

公元1897年,清朝再一次出现了危机,德国出兵强占胶州湾,山东岌岌可危,在这种情况下康有为再一次给光绪皇帝上书。

瓜分豆剖,渐露机芽,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危,如不变法,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上清帝第五书》节选

意思是如果不变法,列强不断瓜分清朝,就算没有列强之逼,国内的农民起义也会爆发遍地,到那时候皇帝想当个太平的老百姓都不成了。

晚清戊戌变法始末:名为中兴清朝,实则是皇帝被囚的一场政变

光绪皇帝看到了“上清帝第五书”之后马上召见了康有为,康有为当时中了进士,授官工部主事,只有六品。

按道理讲康有为是不能见君的,但是光绪皇帝破例召见了康有为,而且授予康有为全权筹划变法。

随后光绪皇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诏》,诏书的核心是:开特科、裁冗兵、改武科制度、立大小学堂。

因为颁布诏书这一年是戊戌年,所以这次变法史称为“戊戌变法”。

晚清戊戌变法始末:名为中兴清朝,实则是皇帝被囚的一场政变

这期间光绪皇帝也跟慈禧太后提过变法,慈禧太后认为只要清人辫子不剪,大清国号不改,是可以接受变法的。

表面上慈禧太后接受变法,心里却对光绪变法有所忌惮。

而明定国是诏颁布没多久,那些守旧派旗人不满光绪的裁冗兵政策,这些人纷纷诉苦慈禧太后让她主持公道。

有人上书慈禧太后,要求杀了康有为终止变法,更有甚者清朝宗室奕劻跪请慈禧太后让她“垂帘听政”,甚至宫廷内外传言要废掉光绪皇帝。

慈禧太后面对众人的请求,也意识到维新派会对自己不利,所以慈禧太后迫使光绪任命自己的亲信荣禄为直隶总督,紧接着慈禧命令荣禄调兵聚集天津长辛店,防止不测。

光绪皇帝也敏锐地感觉到慈禧太后会对自己动手,于是光绪帝召见杨锐,并赐予他衣带诏,让他火速告知康有为等人目前的危险处境。

晚清戊戌变法始末:名为中兴清朝,实则是皇帝被囚的一场政变

康有为等人看到皇帝密诏之后抱头痛哭,却又无计可施,思来想去后谭嗣同想到了袁世凯。

如果袁世凯能帮助维新派,那么变法会有很大的胜算,于是谭嗣同立马找到了袁世凯。

谭嗣同在法华寺将维新派围圆劫后,诛杀荣禄的计划和盘托出。

袁世凯听完计划之后表面支持,但随后就泄密给了在天津的荣禄,荣禄连夜进京到颐和园见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得知计划后勃然大怒,立刻封锁北京各城门围捕维新派人士。

紧接着慈禧召见光绪,光绪皇帝得知慈禧召见自己,心中一沉,知道事情败露,果不其然,两人一见面,慈禧太后下令把光绪皇帝囚禁在了瀛台。

成为摆设的光绪皇帝在瀛台成了囚徒,直到驾崩也没有恢复自由。

晚清戊戌变法始末:名为中兴清朝,实则是皇帝被囚的一场政变

与此同时京师内大肆围捕维新派人士,有六人被抓捕。

分别是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这六人史称戊戌六君子。

这里面四个四品官,一个六品官,还有一个老百姓是康广仁。

康广仁是康有为的弟弟,康有为和梁启超逃跑的时候没有来得及告诉他,所以慈禧要他弟代兄罪。

康广仁被捕入狱后,在狱中说:“吾若死而中国能强,死亦何妨!”

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是可以逃跑避祸的,但是他毅然决然留了下来。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无人为变法流血,此国运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谭嗣同

谭嗣同故意不逃跑,就是要以颈中鲜血唤醒国人,后来在狱中谭嗣同写下著名的诗句。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晚清戊戌变法始末:名为中兴清朝,实则是皇帝被囚的一场政变

公元1898年9月28日,是戊戌六君子行刑的日子,北京城里的老百姓都出来看热闹。

令人唏嘘的是谭嗣同想用颈中血唤醒国人,等来的却是截然相反的结局。

囚车前行的时候沿途的百姓把烂菜叶、臭鸡蛋往他们身上扔,而且痛骂六君子是逆贼。

到了菜市口之后,看热闹的老百姓更是人山人海,戊戌六君子受刑前,慈禧太后特意交代刽子手要用钝刀处死六君子。

处斩刘光第的时候,他厉声呵斥:“未讯而诛,何哉!”

意思是:没有审讯事情的原委,就诛杀维新派人士,这是何道理!

在一旁的杨锐更是叹息的说:“愿明心迹,昭示后人!”

晚清戊戌变法始末:名为中兴清朝,实则是皇帝被囚的一场政变

看着六君子受刑,一地鲜血,老百姓群情高涨、欢呼不已,等轮到谭嗣同受死之时,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鲜血是唤不醒国人的。

于是大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而同为谭嗣同的朋友林旭临刑前,更是神态自若,仰天长叹:“君子死,正义尽!” 随后慷慨赴义。

随着康有为、梁启超逃跑,戊戌六君子被处死,标志着戊戌变法彻底失败,仅仅维持了一百零三天的百日维新,就这么被扼杀在了摇篮里。

戊戌变法,德宗发愤图强,召用新进。百日维新,中外震仰,党争遽起,激成政变。

锐、光第、嗣同、旭及深秀、广仁同日被祸,世称“六君子”,皆悲其志。

内争不已,牵及外交。其后遂酿庚子排外之乱,终致危亡。此亦清代兴衰一大关键也。---《清史稿·卷二百五十一》

这次的戊戌变法本意是想中兴大清,可没成想触及到了很多权贵们的利益,最终酿成了一场皇帝被囚、维新派人士被杀的政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4/497572.html

“晚清戊戌变法始末:名为中兴清朝,实则是皇帝被囚的一场政变” 的相关文章

鄂邑长公主对汉昭帝有养育之恩,为何最后被逼自杀?

鄂邑长公主对汉昭帝有养育之恩,为何最后被逼自杀?

刘弗陵,即汉昭帝,他是西汉第八位皇帝,汉武帝刘彻的幼子,登基时年仅八岁。其实,不论是从年龄、身份还是能力等方面来看,汉昭帝都不是皇位继承人的最佳人选,但卫子夫与太子刘据因巫蛊之祸而死,他的另外几位哥哥也因为种种原因被排除在外,最终年纪最小的刘弗陵,反而成了皇位的唯一继承人。后元二年(前87年),刘弗...

翟让:隋末瓦岗军首领,为推翻隋朝的斗争发挥重要作用

翟让:隋末瓦岗军首领,为推翻隋朝的斗争发挥重要作用

翟让(?—617年),字号不详,东郡韦城县人,隋末农民起义(瓦岗军)首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武功高强,颇有胆略,善使长枪。初为东郡法曹,因事犯法,逃入瓦岗寨,率众发动起义。攻陷荥阳,击杀名将张须陀,夺取兴洛仓,控制中原地区达三年之久,有效歼灭和牵制了隋朝军队,为推翻隋...

雍正改革都做了什么 乾隆上位后为何就毁掉了

雍正改革都做了什么 乾隆上位后为何就毁掉了

对乾隆与雍正不合?为何一上位就毁掉雍正改革,雍正又改了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他是清朝最长寿的皇帝,一生六下江南奢靡无度,更是一上位就迫不及待地,毁掉了他爹所推行的改革,他就是雍正的败家儿子乾隆,乾隆为何要毁掉雍正改革?,他又是如何毁掉雍正改革的?今天我们就来聊...

年羹尧被贬为杭州将军是什么级别 这个官职权力很大吗

年羹尧被贬为杭州将军是什么级别 这个官职权力很大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年羹尧从大将军被贬为杭州将军,这是属于什么级别?有多大权力?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雍正三年(1725年)名将年羹尧与雍正君臣失和,被从抚远大将军和陕甘总督的职务上改任为杭州将军,因此都认为年羹尧属于被雍正贬官了,其实年羹尧出任的杭州将军从官级上来说...

历史上刘邦称帝之后是如何解决父亲的问题的?

历史上刘邦称帝之后是如何解决父亲的问题的?

刘邦,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刘邦当了皇帝以后,由于他是白衣当皇帝,自古第一例,因此他遇到了一道难题。这道难题是什么呢?要讲这件事,咱们先来讲讲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刘太公是秦朝丰邑枌榆乡的一个农民,生逢群雄并起的战国,战火纷飞的乱世。俗话说“神...

朱棣为呵会发动靖难之役?与姚广孝有何关系?

朱棣为呵会发动靖难之役?与姚广孝有何关系?

靖难之役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朱棣当年想造反,其实他的心中是十分犹豫的。犹豫的原因,是因为害怕造反无法成功。毕竟他只是一个藩王。从古至今,藩王造反的不少,但获得成功的则寥寥可数。根本的原因,是因为藩王在用一个小小的...

诸葛亮明明知道北伐难以成功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坚持北伐

诸葛亮明明知道北伐难以成功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坚持北伐

诸葛亮明知北伐难成,为什么他还要坚持北伐?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历史上著名的忠臣良相诸葛亮,在先主刘备去世后,曾进行了五次北伐,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每一次他都是信心满满地率军出征,但每次都是无功而返。后世之...

陆机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与作为?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陆机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与作为?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人,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出身吴郡陆氏,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四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又与顾荣、陆云并称“洛阳三俊”。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陆机在孙吴时曾任牙门将,吴亡后出仕西晋,太康十年(289年)...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