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古人平时怎么说话?都是用文言文吗?其实并不是我们想的这样

历史文化2年前 (2023-04-05)680

原创不易,请点个关注^▽^

作者:知更晓,未授权不得转载!

经过九年义务教育,大家应该都懂学习文言文的苦,一篇《出师表》为难过多少求学道路上的芊芊学子。

再看看我国经典四大名著,乃至如今我们能看到的所有古籍,基本上全部都是文言文。如果不是对文言文足够了解,哪怕(fan)优(zi)秀(dian)如我读起来也是磕磕盼盼,很难理解其中的意思。

古人平时怎么说话?都是用文言文吗?其实并不是我们想的这样

每每此时都忍不住佩服古人,毕竟日常如此沟通需要的不是一般的理解能力。

不过,文言文真的是古人正常的说话方式吗?人人见面打招呼出口都是“之乎者也”吗?非也~非也~如果古代一个正常人没事就讲文言文,是会被人笑话的。

古人平时都怎么说话的?

还记得鲁迅先生笔下的灵魂人物孔乙己吗?小说《孔乙己》中,最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可是,孔乙己生活的年代,正是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的过渡时期,为什么会让人半懂不懂,甚至惹人嘲笑呢?

这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正常人都不这么说话。古人说话,其实也是讲白话文。

这一点用历代皇帝的白话文圣旨举例子再合适不过了。

朱元璋时期,某群岛有倭寇来犯,地方官吏吓个半死不知所措,这时朱元璋一道圣旨下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告诉百姓每(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

除了熟悉的首位固定格式,中间的内容实在熟悉又亲切,跟现代的语言一般无二。

古人平时怎么说话?都是用文言文吗?其实并不是我们想的这样

有了朱元璋这个先例,明朝后面的皇帝也都喜欢用白话文宣旨,比如朱元璋的儿子朱棣也有一道圣旨:

“那军家每年街市开张铺面,做买卖,官府要些物件,他怎么不肯买办?你部里行文书,着应天府知道:今后若有买办,但是开铺面之家,不分军民人家一体着他买办。敢有违了的,拿来不饶。钦此。

如果说明朝皇帝的圣旨已经足够通俗,那大西政权的建立者张献忠的圣旨,则是十足的接地气: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咱老子叫你不要往汉中去,你强要往汉中去,如今果然折了许多兵马。驴球子,入你妈妈的毛!钦哉。”(《明季南略》)

另一位明确喜欢用白话文的还有咱们的网红皇帝雍正,他在大臣的奏折中批注:

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也,勉之。

古人平时怎么说话?都是用文言文吗?其实并不是我们想的这样

年羹尧出征西北,上折子讲到西宁战事紧张,他已经有十一天脑袋没挨着枕头了。雍正在奏折中批复道:

好心疼,好心疼,好心疼!

这还不够,雍正二年(1724年)年羹尧率部平定青海叛乱后,雍正又在奏折中批复:

朕实在不知怎么疼你,才能够上对天地神明。——《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

除了朝代较近的明清皇帝,就连北宋著名诗人苏轼也在他的作品中,暴露了他的白话文习惯:

古人平时怎么说话?都是用文言文吗?其实并不是我们想的这样

连皇帝和知名才子都说大白话,老百姓们就更不用说了。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大家都说的是白话,可为什么古籍中的语言都是文言文呢?

这是因为,古代其实有两套语言,说话用白话,写文章都用文言文。用专业术语来说,这个现象叫做“言文分离”。

为什么使用文言文邪写作?

说话和写作还要分两套语言?这样不是太麻烦了吗?为何不直接统一用白话,或者统一用文言文?其实这也是有考究的。

首先,古时候为什么会出现文言文?

其实文言文就是白话文的一种精简用语,为的就是节约书写成本。你想想看,先秦时期还没有纸,记录文字的工具是用竹简,更早的春秋战国时期也是用刀刻竹简,往上追溯还有用纺织物、石碑和青铜器来记录文字。。。 这样一来,记录成本太高了。为了用最精简的文字表达最多的意思,于是就出现了文言文。(这有点类似于早前的电报。)

刘知几在史书编纂之法《史通》里说:又叙事之省,其流有二焉:一曰省句,二曰省字。

古人平时怎么说话?都是用文言文吗?其实并不是我们想的这样

据说,先秦时期,还是言文合一的,那时人们说的也是文言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了 方便交流,人们在交流中逐渐将言语简化,到了汉代,普通人读文言文一般都要经过注疏才能看懂。而此时仅距离秦代才仅仅百年。

那这个时候为什么不直接将文言文的书写方式改成白话文呢?这就体现古人的智慧了!

古人之所以持续沿用文言文的书写方式,是因为古人发现,白话的口语变化真的好快啊!而且不同地区的口语差别太大了!可谓“三里不同音,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如果当时用白话写下文章,可能过个几十年后人就看不懂了,甚至换个地方就读不懂了。

有什么办法能够规避地域和文化代沟,实现人类的跨时空交流呢?

当然是定下一套固定不变,贯通古今的语言,专门用来写作!这样一来,后世子孙只需要加以学习,就能够畅读祖先的文章,通晓其意,实现跨越千年的沟通!

这套语言,便是文言文。

所以,即便2000年过去了,我们依旧能读懂《史记》,能有幸领略中华文明的辉煌历史!

古人平时怎么说话?都是用文言文吗?其实并不是我们想的这样

试想一下,如果司马迁用当时的方言撰写《史记》,如果古人都用如今看不懂的白话记录珍贵的文学古籍和名著,将是中国历史文明一笔不可估量的损失。

总结

其实看到这里很多人也会发现,古代“言文分离”的做法,在现代也是普遍存在的。

我们在书写的时候用的是标准的汉语语言,但到了日常交流,还是会保留各地方言。虽然时间和地域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方言。但无论何时何地何肤色国籍,只要使用汉字,只要切换标准普通话,就能实现零障碍交流,这便是古今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结晶。

越了解历史,越为我们祖先的智慧而骄傲,也越爱我的祖国!

-完-

上文所有图片除水印说明,全部来自 *** ,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谢谢你看完!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巴巴历史】,支持下作者哦~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4/497660.html

“古人平时怎么说话?都是用文言文吗?其实并不是我们想的这样” 的相关文章

陆机: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最终遭谗遇害被夷三族

陆机: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最终遭谗遇害被夷三族

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人,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出身吴郡陆氏,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四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又与顾荣、陆云并称“洛阳三俊”。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陆机在孙吴时曾任牙门将,吴亡后出仕西晋,太康十年(289年)...

三国时期魏延的兵器是什么?是枪还是刀

三国时期魏延的兵器是什么?是枪还是刀

既然是武将,统兵上阵,上战场杀敌,就得有兵器,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魏延是三国蜀汉名将,是蜀汉后期的武将一哥,提起三国,魏延也是一位不得不提的名将,史书记载,魏延勇猛过人,而在演义中,魏延不仅武艺高强,还颇有谋略。既然是武将,统兵上阵,上战场杀敌,就得有兵器,众...

古代皇帝在世时都害怕儿子夺位 朱元璋为何不担心朱标

古代皇帝在世时都害怕儿子夺位 朱元璋为何不担心朱标

还不了解:为什么朱元璋不怕朱标夺权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历史的长河中,争权夺利是皇家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虽然生在帝王之家,但是每名皇子都想着成为皇帝,因此兄弟相残是不可避免的,当然了,为了夺权除了兄弟相残,父子相残的也不在少数,甚至还有弑父弑兄的。那么,在明代,...

在古代开国皇帝当中 太祖和高祖有什么区别

在古代开国皇帝当中 太祖和高祖有什么区别

还不了解:太祖和高祖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太祖和高祖有何差别?为何朱元璋叫明太祖,而李渊只配叫唐高祖。我国最早的皇帝起源于上古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三皇是燧人氏、伏羲氏和神农氏,五帝分别为黄帝、颛顼、帝喾、尧和舜,但他们都不是真正的皇帝,只存在于传说当中。从夏朝开始,...

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赵武灵王是战国时代赵国的一代雄主。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杨贵妃对荔枝的爱,唐玄宗对杨贵妃的爱在这首诗中不言而喻,都说唐玄宗贪图美色,就为了给爱妃送来新鲜的荔枝结果跑死了马,跑死了人,但还有一个人,为了得到美女,实行胡服骑射,攻灭了一个国,这位主人公就是...

盘点三国时期死于话多的男人 许攸整天喊曹操小名

盘点三国时期死于话多的男人 许攸整天喊曹操小名

对三国哪些人因为话多而被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第一名,非祢衡莫属,我敬你是条汉子!祢衡这个人很有意思,大家都说他很有才华,可是真正拿得出手的作品,却没见着多少。不过跟祢衡交朋友的人,却都不简单。那个时候祢衡才20出头,是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孔融已经40出头了,却...

历史上宇文化及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宇文化及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宇文化及,代郡武川人,隋末割据势力首领。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人世间,凡事都是相对的,有善便有恶,有好便有坏。而人这一辈子,也就这么长,倘若你想要在有限的时光里,在后世留下自己的足迹,便需要用自己能力做出一定的事情。一般而言,能够流传后世的人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善良而又正义的人,往...

赵武灵王执政期间,在政治与民族方面有哪些成就?

赵武灵王执政期间,在政治与民族方面有哪些成就?

赵武灵王,嬴姓赵氏,名雍,战国时期赵国第六代君主,先秦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赵肃侯的儿子,在位共28年。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赵武灵王在位的时候,军事上推行“胡服骑射”,不断推动赵国军力日益强盛,成为战国中后期的强国,甚至可以和秦国相抗衡。后来吞灭中...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