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智慧对今天的我们有什么样启示?
*** 时代,谣言常常此起彼伏,难以平息。谣言因何而起又该如何处置?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以下先来读读《张益州画像记》一文,看看古人的智慧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军夜呼,野无居人,谣言流闻,京师震惊。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作,变且中起,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乃推曰:张公方平其人。……
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归屯军,撤守备,使谓郡县:“寇来在吾,无尔劳苦。”……
眉阳苏洵言于众曰:“未乱,易治也;既乱,易治也;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且公尝为我言‘民无常性,惟上所待。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重足屏息之民,而以斧令。于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赖之身,而弃之于盗贼,故每每大乱。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至于急之而生变,虽齐、鲁亦然。吾以齐、鲁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之人待其身。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
一介小民,原先不想就为政之道多说,读者可自行体悟。但是居然因引文造成了审核不能通过,只好多说几句。
谣言因何而来又如何发酵?主要因为还是信息的不对称被人利用。遏制谣言的根本在于行政部门的作为。
处理突发事件或关切事件时倘若能及时透明。在法律法规和隐私保护许可的前提下发布明确的、及时的信息,对于无法公布的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谣言将不会有存在的土壤。
一味地禁止民众的声音是不可取的,这就是仁宗所说的“不以文令,不以武竞”。且防民之口的典故尽人皆知。但是一味地纵容也是不行的。正所谓“约之以礼,驱之以法”,对于违法的行为一定要坚决打击。实际上,很多时候某些职能部门害怕造成舆论事件而畏缩不前,“临大事而惜身”不是有担当敢做事的态度。
作为社会管理者,需要能敏锐地发现谣言的苗头,要善于利用手头的资源对谣言进行反扑。管理部门不能被动辟谣,而是应该主动辟谣,即以资源优势主动对初起的谣言苗头进行反驳,把真相呈现出来。管理部门应该去争取做 *** 民意的领袖,而不是反面。
如何做?这是个大命题,我只能浮于表面说几句,没有严谨的研究难以回答。
行事堂堂正正总不会错。只要本着堂堂正正的公心,以礼约之,以法驱之,何事不可为?
需要有“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的沉稳气度,不要急于撇清,不要急于脱身,不要急于压制。
民无常性,惟上所待。只要行政部门把事情做好,又何愁公信力不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