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闺房必备之物,“春凳”到底有何用途?只能说古人太会享受
女子闺房必备之物、从古沿用至今的“春凳”,具体用途那真是羡煞现代人。看完后只能说,我们认为的享受生活,都是古人玩剩下的。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春”字被赋予了诸多含义。书中也曾说“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男子不钟情?”而女子闺房中的“春凳”,更容易引发人们的无限遐想。从古流传至今,了解了春凳的用途后,你肯定会不由得感叹,还是古人会玩!
“春凳”的由来
其实,最初“春凳”并不叫“春凳”,而是叫“椿凳”,因为在古代时,它是由椿木打造而成。
椿木来源于椿树,而椿树有香椿和臭椿之分, *** “椿凳”的都是香椿树。因为臭椿树味道奇特,而且颜色偏白黄,有钱人家打造家具,自然不会选择这种木材。香椿树则不同,主干呈红色,而且树龄越大红色越深。
再加上香椿树硬度适中,耐腐蚀且不易招虫生虫,就成为 *** “椿凳”的首选。当然,后来随着发展,一些大户人家越发讲究,选用更贵重的檀木等木材 *** ,只是“椿凳”的名字已经叫开了,也没法再改名了。
“椿凳”虽然也是凳子,但和普通的凳子又不完全一样。一般情况下凳子只能供一个人坐,但“椿凳”则不然,长方形的它基本与床同宽,高度也和床类似,宽度大约在40至60厘米之间。名为“凳”,实际上躺一个成年人也没问题。
这种凳子,大部分时间都出现在卧室之中,尤其是大户人家的女子闺房,几乎每个床尾都会放置一个“椿凳”,待字闺中时春凳在闺阁之中,出嫁时又会随着女子一起来到夫家,几乎和女子相伴一生。
因为其独特的用途,后来慢慢地由“椿凳”变成了“春凳”。凳子还是那个凳子,只是人们赋予了它更多含义。而这些含义,也确实和“春”有关。
当“春凳”与“春”相联系,逐渐有了暧昧气息
古代女子结婚,“春凳”也是嫁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因为新婚当夜,一直都有“春宵一刻值千金”的说法,摆放在新房中的“椿凳”,逐渐演变成了“春凳”。
在一些古代小说中,“春凳”也经常用被偷情男女就地取材,用来做一些不可描述之事,因为春凳足够长,又和床差不多高度,虽然窄了点,但更能拉近双方的距离。所以随着名字同时变化,还有越来越多的暧昧气息。
虽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小说中的内容,不能说完全都是创作者的想象,但大部分时间,“春凳”还是很守规矩的,否则也不可能从古代流传至今。
在现代,虽然很少有女孩在床尾摆放“春凳”,但一些高档酒店,还是会在房间里放置类似凳子,方便客人使用。也许用途已经和古代大相径庭,但形状、尺寸还是和古时的“春凳”非常像。
那“春凳”到底有何优势或独特用途,才能从古代一直流传下来呢?说起来,它还真是用途广泛且重要。
“春凳”的用途到底是什么?
首先,女子闺房之中,常被用作长凳使用。古时礼教森严,对女子的约束特别多,尤其未出嫁的女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闺阁之中。但每个人都有社交需求,女子自然也不能例外。每逢节日走亲访友时,女孩子们好不容易见一面,自然有很多私密话要聊。
聊天哪里最合适?当然是在自己的闺房了,但平时几乎一个人住,不可能准备太多凳子,这时候春凳就可以发挥作用了。当然,也有人觉着可以直接坐在床上,有这种想法的基本都是直男。
女子素来爱干净,床铺又是睡觉的地方,怎么可能容忍别人随便坐上去?即便自己不讲究这些细节,但来访客人总得表现出自己大家闺秀的气质,自然是不可能随便坐在别人床上。
其次,出嫁时,春凳是摆放嫁妆的家具。古代结婚讲究门当户对,嫁妆是否丰厚,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女子是否受娘家重视。如果嫁妆少,说明娘家人不重视,没人撑腰到了娘家也会受欺负;而嫁妆丰厚,女子底气自然足一些。
春凳上摆着女子最重要的嫁妆,直接展示在宾客面前,娘家婆家都有面子,参加婚礼的宾客,也能从嫁妆的丰厚程度,判断女方的家庭实力和地位,为以后大家相处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第三,婚后可以摆放被褥衣物,有孩子可以当婴儿床。春凳摆在床尾,白天可以摆放被子等,让床看起来更加整洁;夜晚可以放置衣物,不至于睡一觉起来,衣服上布满褶皱。
夫妻俩有了孩子之后,还可以临时用作婴儿床。虽然大户人家的小孩可能有保姆照顾,但总不能一直不见父母。和父母在一起时,放在大床上容易拉尿弄脏床铺,不方便打理。而放在春登上,既方便照顾又能避免弄脏床铺的问题。
第四,春凳还是单身老男人的更爱。“春凳”和春天确实脱不开关系,每当冬去春来万物复苏之际,古人最喜欢的事就是踏春出游。这时候如果走累了,有张春凳上去躺一躺,那感觉绝对无比惬意。
当然还有比这更好的享受,那就是躺在春凳上边晒太阳边赏春色,再看看一年之中难得出门一次的各家大 *** 们,说不定就有一段良缘在等着自己,就算没有良缘,看看美女也是不错的。如此美事,试问又有哪个单身老男人能拒绝呢?
春凳因为其用途多样和方便性,从古一直流传至今,不过在现代因为有更多替代品,已经不再是日常生活必备之物。不过,古代的能工巧匠以简单的家具,解决了人们的诸多难题,为生活带来巨大便利,这种贴合实际不断创新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一些物件可以丢,但这种持续创新的精神,永远都不过时,也值得在学习生活以及各行各业中发扬。你觉着是否如此呢?
作者:芒果很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