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鲁迅为啥逐渐被移出教科书?其被批不是文学家,原因有三

中国历史2年前 (2023-04-06)720

要说中国近代文坛上的巨人、领导者甚至是灵魂,那么鲁迅必不可少。鲁迅生活的年代是愚昧又黑暗的,看透了生活和社会的本质之后,鲁迅悟出了一个道理:“学医救不了中国人。”从此,鲁迅回到了祖国,开始了多年笔耕不辍的写作生涯。

自《狂人日记》出现,鲁迅就如同站在中华民族正中央的太阳一般,他手中的笔杆子就是我们的民族之魂。鲁迅用自己犀利的语言、激烈的文风,同反动派势力开始了斗争,并且试图唤起中华民族埋藏在内心深处的骨气。

鲁迅对于中国文坛、中华民族和新中国的贡献不言而喻,他是近代几十年来中国人的智慧和勇气所在。然而,最近这些年,鲁迅的作品却被逐渐移出教科书,还有人批评他不是文学家,这又是为何?其实有三个原因,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消失”的作品

对于九零后及之前的学生来说,鲁迅先生不仅仅是我们最熟悉的文学家,更是应试路上不可缺少的人物。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甚至是高中,只要是校园背书的角落中,传出来的声音中必定有鲁迅先生的著作。

从这一角度来看,很多学生似乎对于鲁迅先生超高的创作力“心生埋怨”。毕竟,学生时代无休无止的背诵,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段痛苦的回忆。然而,回过头来我们发现,鲁迅先生作品的意义本来就是不在背诵。

作为民族之魂,鲁迅先生的著作最根本的作用就是唤醒民族之魂。他用尽一生写出来的著作,不应该成为应试教育的工具,然而,却也不应该被踢出教科书。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

虽然学生们不愿意背诵课文,但是这和他们喜欢鲁迅先生并不冲突。背诵只是让他们觉得是无意义的行为,至于鲁迅先生的著作本身,那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文学史上不可缺少的内容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人都发现,鲁迅先生以往的诸多作品,居然在教科书中慢慢“消失”了。因为这些文章是慢慢消失的,所以刚开始的时候一些人也没有太在乎。

所有人都以为这只是教育部常规的方案调整,因为无论是哪一个学科,课本都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但随着鲁迅先生的文章被下架的越来越多,大多数人都感觉不对劲了。因为这些文章都是鲁迅先生著作当中的精华,就这样白白的从课本当中流失,人们未免感到很失望。

因此很多人自发的组织起来向教育部提意见,他们认为应该让鲁迅先生的著作重回小学,中学的课本当中,让孩子们知道,我们国家有这样一个灵魂般的文人的存在。教育部门对于网友的意见非常重视,并且很快做出了回应,相关负责人表示,其实鲁迅先生的文章的确从课本当中剔除了,但这并不意味着鲁迅先生的著作消失了,而是被转移到了其他地方。

转移的著作

经过很多年的发展,教育部门也在关注一线教育的很多问题。一些调查人员发现,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学生们都被要求一定要将鲁迅先生的一些著作背诵下来,但是无论是阅读理解还是日常生活的交流,学生们都难以理解鲁迅先生著作的含义。

虽然说死记硬背对于应试教育有一定的意义,但是鲁迅先生的作品之意义却不在应付考试上,其作品的内涵没有办法被学生们理解那么这样的死记硬背还有什么意义呢?

这样一味的让学生死记硬背,只会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青春期的学生本来就不喜欢被别人管着,如果有人让他们一定要记住鲁迅先生的著作,这只会让他们更加厌恶鲁迅先生和他的作品,这和教育的初衷是不相容的。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鲁迅先生的作品着重出现在小学和初中生的课本上,当时这些学生只知道老师告诉他们鲁迅先生的作品是重中之重,也是考试重点,所以一定要背下来,但是对于其中所表达的含义,他们却不甚明了。

经过教育部的慎重考虑,他们决定将鲁迅先生的作品移出小学和初中生的课本,把这些作品安排到高中生的语文课本中。其实这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相比于小学生和初中生,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心智都更加成熟,对于鲁迅先生作品的理解也更加准确。

这样的做法对于鲁迅先生作品的传播,精神内核的发扬光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其让小学生和初中生枯燥的背诵这些课文,不如让早就已经成熟的高中生话费更多的时间去理解鲁迅先生作品的精髓。

对我们的启示

其实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大的启示: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关系到一个人,一群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成长。

教育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人类社会的文明本就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人们的思想状态,文化水平相比于之前也更加繁荣。

如果对现在的孩子施加以前教育程度水平较低时孩子们所受的教育,那么我们的文化就会倒退。从目前学生们的发展情况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孩子在智力和思想上相比于上一代人更为成熟,因此我们的教育方式,教育材料也应该随之发生改变。

教育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未来,从这件事情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实大多数普通民众是非常关心教育的。只要有一点点他们认为的问题出现了,那么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站出来维护祖国下一代人的利益。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教育不单单是国家和 *** 的工作,更是每一个普通人的责任和担当的体现。只有整个民族开始重视下一代的培养,这个民族才会一代代的繁荣兴旺下去。

结语

1000个读者心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虽然鲁迅先生的大多数作品旨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但是我们更希望未来有更多的成年人去接触鲁迅先生的这些作品。

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于作品的解读也会相应发生改变或许成年之后的人们对鲁迅现实的作品会有更深的理解。

图片来自 ***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4/497946.html

“鲁迅为啥逐渐被移出教科书?其被批不是文学家,原因有三” 的相关文章

李隆基为何不念旧情放过上官婉儿?

李隆基为何不念旧情放过上官婉儿?

唐玄宗李隆基,李旦第三子,亦称唐明皇。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唐隆元年(710年),唐中宗李显暴毙,韦后欲效仿武则天摄政夺权。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自然不允许李唐政权落在韦后之手,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了“唐隆政变”,诛杀韦后、安乐公主及党羽。随后,李隆基不顾宰...

李璮是什么出身?他要反叛元朝的原因是什么?

李璮是什么出身?他要反叛元朝的原因是什么?

李璮,一个鲜为人知的叛将之王。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中统三年(1262年),元朝益都行省长官李璮起兵反元。李璮为元朝世侯,还与元朝皇族联姻,经营山东三十多年,为何突然要反叛元朝呢一,归附元朝李璮为金末红袄军首领李全之子,因此自幼见识到战乱的残酷与人心的变幻莫测,有了割据自立的野心。...

三国时期张飞为何敢多次叫板吕布?他们二人的实力如何?

三国时期张飞为何敢多次叫板吕布?他们二人的实力如何?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吕布作为汉末三国第一猛将,几乎天下无敌,谁都不怕,曾被曹操手下许褚、典韦、夏侯惇、夏侯渊等六员一流大将合围,但是吕布全然不惧,最终全身而退。但是,吕布却很忌惮张飞,每次见到张飞,面对张飞的挑衅,吕布都显得有些顾虑,那么,吕布到...

韩信在历史上到底有多厉害 底层到将军只用了四年

韩信在历史上到底有多厉害 底层到将军只用了四年

对历史上的韩信到底有多厉害?从流浪汉到大将军,他仅用了4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是木兰诗里面关于战场的描绘。我们从中可以感受战场的残酷,还有从中脱颖而出的英雄气概。面对那恐怖的战场,正如当年明月先生所说,我们大部分人看到残肢与鲜血头颅横...

朱允炆犯了什么错?为什么会丢了江山?

朱允炆犯了什么错?为什么会丢了江山?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生于应天府,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在位四年,年号建文,史称建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明朝靖难之役都是一场堪称神奇的战争。拥有全国资源且有天子名分的建文帝朱允炆,竟然会在朱棣面前完...

同样都是汉武帝的妃子 卫子夫和钩弋夫人谁的结局更惨

同样都是汉武帝的妃子 卫子夫和钩弋夫人谁的结局更惨

还不知道:卫子夫和钩弋夫人,同是汉武帝宠爱的妃子,哪个结局比较惨?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88年,汉武帝已经年近七十,有一天,钩弋夫人摘下自己的发簪耳环,跪下磕头如捣蒜,求汉武帝宽恕自己的罪过,汉武帝却说:“带下去,送入掖庭监狱!”钩弋夫人立刻被几个人架着就要...

在史学方面,范晔有哪些突出成就?

在史学方面,范晔有哪些突出成就?

范晔(398年~445年),字蔚宗,顺阳郡顺阳县人。南朝宋时期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官员。东晋安北将军范汪曾孙、豫章太守范宁之孙、侍中范泰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范晔出身顺阳范氏,博览群书。元熙二年(420年),宋武帝刘裕即位后,出任冠军(刘义康)长史,迁秘书...

谢缵:魏晋时期大臣,得到司马懿重用,负责屯田事务

谢缵:魏晋时期大臣,得到司马懿重用,负责屯田事务

谢缵(214—282年),字伯登, 陈郡阳夏县人,魏晋大臣,东晋名相谢安的曾祖,陈郡谢氏开基始祖。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勤奋好学,选为太学生。毕业之后,跟随大司农桓范做事。高平陵政变时,阻止桓范外出。得到太傅司马懿重用,授典农中郎将,负责屯田事务。西晋太康三年去世。人物生...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