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职官制度:皇帝
自秦始皇以后,皇帝代替了王,成为了天子的尊称,是国家的更高统治者,掌握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等全部大权乾坤独断,是专制的象征。
皇,最早的意思是指上天给予万物生机。帝是指万物之主,是万物繁衍生息的本源。所以,皇帝一词所传达的意思就是君权神授,皇帝就是上天之子,整个世间之主。所有臣民都要无条件地服从他。
在上古时代,皇和帝都可以作为更高统治者的尊称。比如三皇是伏羲氏、燧人氏、神农氏;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他们都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领袖。
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秦王嬴政自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于是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秦王嬴政也是我国历史上之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王,所以称为“始皇帝”。
秦朝二世而亡,皇帝这一称号却保留了下来,为后世君主所采用。直到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代溥仪草拟退位诏书,宣告了清朝的灭亡和延续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结束。溥仪也成了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
到了民国时期,民主共和深入人心。后来虽有袁世凯称帝和溥仪的二次登基,但都哗众取宠,小打小闹,不成气候,最终都被世人唾弃,以失败告终。皇帝也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