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中会输,最真实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4-10)47

靖难之役发生于明朝时期,是燕王朱棣与建文帝之间争夺皇位的战争。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明朝的洪武朝和永乐朝之间夹着一个尴尬的建文朝,建文帝朱允炆做为朱元璋指定的皇位继承人,法理上当之无愧的大明皇帝,却迅速被亲叔叔燕王朱棣推翻。从占据绝对优势到被困在皇宫中烧死(明史是如此记录的,就以此为准,野史是说他逃出去当和尚了)的短短几年中,政治、军事能力都比较青涩的建文帝在“靖难之役”中迭出昏招,朱元璋留给他帮助治国的几位顾命大臣也没有起到稳定社稷的作用,反而是推波助澜,间接的把建文帝推向深渊。

建文帝登基之后,最担心的事和人莫过于在北方和西北方边境驻军抵御蒙古人的几位亲叔叔,从大局上来说,他必须削藩,没有哪个朝代能在皇族拥兵自重的情况下能不出乱子,西汉初期的七王之乱,西晋初期的八王之乱以及隋朝时的汉王杨谅造反都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削藩有很多种 *** ,大义名分在手的建文帝大可以学习汉武帝曾经使用过的“推恩令”,比较和谐的缓慢消除叔辈们的威胁,给别人留条活路,也给自己充足的部署时间,以防万一。

但建文帝在饱学之士齐泰、黄子澄的建议下,采取了最危险的办法,一上来就大张旗鼓的搞削藩,根据《明史·本纪第四·恭闵帝》的记载,建文帝登基后的第二年就迫不及待的对藩王们下手。

夏四月,湘王柏自焚死。齐王榑、代王桂有罪,废为庶人。遣燕王世子高炽及其弟高煦、高燧还北平。六月,岷王楩有罪,废为庶人,徙漳州。己酉,燕山护卫百主户倪谅上变,燕旗校于谅等伏诛。诏让燕王棣,逮王府官僚。北平都指挥张信叛附于燕。

从上述的记载可以看出,建文帝以及帮助他主政的文官集团们完全不准备给这些龙子龙孙们活路,武力值更高的燕王朱棣不但儿子被召为人质,连身边的亲信官员也无法保住,再加上有湘王自杀、多位藩王被囚的例子,长期在边疆混迹在尸山血海中的朱棣还不赶紧的反?

朱元璋在分封的时候一定是考虑过百年之后的问题的,做为一个用武力把江山从蒙古人手上夺回来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也非常清楚把有本事的儿子们授予兵权的潜在危害性,但当时太子朱标还在,朱标从法理上、能力上都足够能压服住几个兄弟,朱皇帝可没想到过朱标会死在他之前,另外最重要的是朱元璋深知几个儿子不是一条心,秦王在陕西,晋王在山西,燕王在河北,辽王在辽东,他们之间其实是互相牵制,真要是有那么一天,皇位可只有一个,谁都不会相让,反而能让中央各个击破。

所以其实朱棣造反也没什么,他毕竟只有北平一城之地,周围还有众多虎视眈眈的兄弟们盯着,防守起来都吃力,更不要说在群狼环伺下向南京进攻了。但建文帝在齐泰、黄子澄的建议下同时对多位藩王下死手却把对中央有利的这项优势给轻易消除了,无论边疆的藩王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心思,他们之间或许有不和,但在对待建文帝的态度上却出奇的一致,那就是绝不能帮助建文帝灭掉燕王朱棣。

手掌军权的几位藩王们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开始集体倒戈,虽然不至于联手对抗建文帝,但隔山观火还是能办到的,使得处于劣势中的燕王朱棣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一条心思对付南京派出来的军队。

建文帝和辅政大臣齐泰、黄子澄的想法是正确的,那就是削藩是必须的,可在实际操作上却显示出他们在政治上的无知,不知道拉拢大多数的道理,以为光凭皇权可以压倒一切,而且极度幼稚,既然已经下手,就应该掌握住手里的好牌,在判断出燕王要造反的情况下,建文帝竟然还把困在南京的朱棣的两个儿子放回北平,在朱棣已经造反的情况下,还公开下旨不允许在战场上杀掉朱棣。

多次昏招使出后,建文帝从上风转到下风,而没了退路的燕王朱棣却敢于孤注一掷,在大军南下争夺帝位却始终无法攻破济南城的情况下,率轻骑绕过山东直接杀向南京,当朱棣到达南京城下时,在皇族中已经众叛亲离的建文帝回天无力。

争夺皇位本来就是朱家内部的事务,大多数王爷们毫不犹豫的站在朱棣这一方给了各地的文官武将们错觉,那就是朱棣是正义的,所以愿意勤王的可以说是完全没有,结果当然就是建文帝丢掉了爷爷朱元璋亲手传给他的皇位。

做为皇帝,建文帝是不合格的,当然这个或许和他的年纪有关,也没有经历过残酷的政治斗争,没有大局观,最致命的就是皇帝有妇人之仁,多次给了朱棣逃生的机会,他给予重任的齐泰、黄子澄等饱学之士在战争爆发后的表现也无法和真正上过战场的将军们相比。

相比较而言,反叛者朱棣比建文帝更适合做帝王,后来的“永乐之治”也证明了这一点,而被《明史》赞为天资仁厚的建文帝却比较适合去继承朱元璋曾经做过的职业-和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04/498614.html

“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中会输,最真实的原因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刘备当初带着诸葛亮去攻打东吴 刘备还会输吗

刘备当初带着诸葛亮去攻打东吴 刘备还会输吗

对如果刘备带诸葛亮去伐吴,还会输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众所周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你争我斗,谁也不肯甘拜下风。起初,这种局面也是一直持续着。不过,随着关羽大意失荆州并惨败被杀之后,天下大势便开始有了变化。后来,刘备率军去讨伐吴国,可惜最后却大败。那么,如果刘备带...

太监汪直权倾朝野杀人无数 最后为什么还能够善终

太监汪直权倾朝野杀人无数 最后为什么还能够善终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明朝传奇太监汪直,权倾朝野杀人无数,为什么结局却是善终?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先斩后奏皇权特许,这就是西厂,够不够清楚”,这个无比嚣张的男人就是西厂厂花雨化田,这么帅气的太监有历史原型吗?还真的有,雨化田的历史原型,便是明朝成化年间,权倾朝野的大...

王翦为什么想要提前告老还乡呢?他有着怎样的功劳?

王翦为什么想要提前告老还乡呢?他有着怎样的功劳?

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他与其子王贲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开疆扩土的最大功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古代的开国皇帝们对功臣有多忌惮,看看汉朝皇帝刘邦就知道了。刘邦在打天下的时候收拢了一众能人异士,并且为了笼络住这些人的人心而许给了他们不少好处。可是,...

张绣和曹操是死对头 官渡之战时张绣为何投降曹操

张绣和曹操是死对头 官渡之战时张绣为何投降曹操

张绣和曹操是一对死对头,为何官渡之战时不计前嫌,投降了曹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曹操一生所打的败仗中,最刻骨铭心的就是宛城之败。在这一战中,曹操被张绣偷袭,险些丧失了生命。虽然他历经艰险逃脱了性命,但是他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爱将典韦都在这...

老三胤祉年长又文武双全的 康熙为何没有传位给他

老三胤祉年长又文武双全的 康熙为何没有传位给他

对康熙为何不传位给年纪长且文武双全的老三胤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去世时第四子胤禛也就是雍正皇帝并不算是最好的选择和唯一的选择,就像康熙第三子胤祉文武双全,且还比雍正年长。最关键的是胤祉的身体素质还比雍正要好,雍正自幼文弱,体弱多病,胤祉却身体健康且骑射能力俱...

馆陶公主和绛邑公主都是汉文帝的女儿 两人待遇为何天差地别

馆陶公主和绛邑公主都是汉文帝的女儿 两人待遇为何天差地别

对汉文帝刘恒仅两女儿,为何馆陶公主备受宠爱绛邑公主却无人问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景帝掩盖打击周勃家族的残酷真相!馆陶公主是“大长公主”推测比绛邑公主年长,但从封号而言馆陶远不及绛邑,馆陶虽属邯郸管辖,却是以盛产陶器的县城,汉文帝防备齐燕等诸侯王,馆陶处于战争威...

袁绍当初占据优势 袁绍最后为何会输给曹操

袁绍当初占据优势 袁绍最后为何会输给曹操

还不知道:曹袁之争,占据优势的袁绍为何败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魏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一场东汉末年最精彩的战役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袁绍起精兵十几万和率军不足三万的曹操在官渡展开曹袁势力的最终决战。只见袁军连营绵延数十里,而曹军却跟袁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曹军...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历史上的阴丽华是什么样的人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历史上的阴丽华是什么样的人

还不知道:正史中的阴丽华究竟是怎么样的人?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武元年(25年)十月的一天,阴丽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丈夫刘秀,她飞扑到刘秀身边,却突然发现刘秀身边坐着一位端庄美丽的女子,怀中还抱着一个婴儿。她顿时肝肠寸断,却又不得不忍痛向丈夫和女子行礼:陛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