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孙权在武昌定都 最后为何迁都到建业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4-10)67

还不知道:东吴都城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这里的武昌不是今天武汉三镇之一的武昌,而是今天湖北省的鄂州市,鄂州与武昌离得很近,只有77公里,但却是两个地方,之后没多久,孙权又把都城从武昌(鄂州)迁到了建业,建业就是今天江苏省会南京市。

孙权称帝比曹丕晚9年,比刘备晚8年,之所以晚这么多年,是孙权这个人过于谨慎,刘备称帝后发动了针对孙权的夷陵之战,等到刘备被孙权打败之后,曹丕又开始三征孙权,曹丕226年去世之后,孙权直到石亭之战大败曹休之后,才感到外部战略安全,于是才称帝建立政权,这就是孙权的谨慎。

既然孙权定都了武昌(鄂州),为什么后来又迁到了建业(南京)呢?

孙权

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士族胁迫

江东政权的基础是孙策打下来的,20岁的孙策带领父亲孙坚的旧部以及招募的将士,用了六年时间,打下了江东六郡,孙策当年的手下以淮南和江东人为主,到后来孙权建立政权时,组成东吴政权的核心力量是江东士族。

所谓的江东士族是指居住在江东的地方豪强、世家大族,东汉末年地方上的大家族势力相当强大,以刘表为例,当年刘表单骑入荆州,能够统一荆州,不是刘表有多能力,而是他寻求了蒯家、蔡家等几个大家族的支持,然后这些大家族帮助刘表打天下,然后刘表许以政治利益给这些大家族,刘表各方面的政策多少受到这些大家族的左右。

陆逊出身江东大世族

孙权也是如此,孙权建立江东政权之后,政权内部的主要力量就来自江东士族,比较有名的有吴郡四大姓,分别是吴郡的陆氏、顾氏、朱氏、张氏四大家族,陆氏代表人物有陆逊、陆抗、陆绩、陆凯,顾氏代表人物有顾雍、顾谭、顾荣,朱氏代表人物有朱桓、朱据、朱异,张氏代表人物有张温。

除了吴郡之外,还有阳羡周氏,代表人物有周鲂,周鲂有一个超级厉害的孙子叫周玘,是东晋时期江东最强大的士族,还有吴兴沈氏、钱塘全氏,代表人物有全琮,朝廷上,这些士族有很多族人在孙权手下作官,地方上,这些士族隐 *** 口,控制地方经济,势力非常大,没有这些人的支持,孙权的皇帝位就坐不稳。

同时可以看到,这些士族全部出身江浙一带,比如吴郡,是浙江北部到江苏南部,还包括今天的上海市,阳羡是今天的江苏省无锡市,吴兴是今天的浙江省湖州市,钱塘是今天浙江杭州,可以看到这些地方都在江浙一带,并且远离武昌(鄂州),这些孙权政权内部的官员和支持者们,不愿意在远离江浙的武昌(鄂州)生活,必然会影响孙权的决策,胁迫或者要求孙权搬到建业(南京),建业离江浙一带显然更近。

三国地形图

这是孙权定都建业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包括孙权本人,他的家乡也在吴郡富春县,也就是今天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从心底来说,孙权也更愿意定都建业,而不是武昌,武昌离得太远。

二、地理位置相比建业优于武昌

众所周知,孙权对抗北方曹魏政权更大的武器就是水军,更好的防御就是长江,长江是曹魏难以逾越的天险,却是孙权用以保卫国土的重要武器,孙权宁愿背叛盟友,也要偷袭荆州,全据长江,就能看出长江对孙权的重要性。

从地图上看,孙权的实际控制线基本上在长江以北一百余里之内,为什么孙权能控制长江以北,而曹操不能控制呢?原因还是水军,孙权的水军强大,能够打败曹魏的水军,所以有制水权,能够在长江自由航行,并且能通过长江把战船开到长江附近的湖泊,比如巢湖、洞庭湖、太湖等等,可以这么说,真是有水的地方,东吴军队就越强。

然后看看武昌与建业两地的地形,武昌和建业都在长江以南,但是武昌北边是大别山脉,没有什么太大的湖泊和河流,而巢湖、太湖在建业的左右两边,像两个前出的拳头一样护卫着建业,并且巢湖和太湖通过人工开凿河道与长江相连。

如果曹魏全力攻武昌,孙权只能靠长江,且没有缓冲区,如果曹魏攻打建业,孙权可以派出水军进入巢湖和太湖,一连攻打曹魏,一边运输物资,都非常方便,所以说建业与武昌比地理位置的话,还是建业要好一点。

东吴政权全部的土地包括扬州(江浙及江西、安徽南部)、荆州(湖北、湖南一带)、交州(广东、广西、福建一带),从全局来看,建业控制全局的形势比武昌好,建业离长江出海口近,从建业南下交州,只要沿着东南沿海走,很快就能到达两广地区,这是最便捷的方式,相对来说,武昌就没有这个效果好。

东吴水军强大、战船先进

从这一点来说,选择建业做都城比武昌做都城要好得多,况且东吴的主要经济区都在江浙一带,而不在武昌,选择建业做首都能更好地保护东吴的经济重心,也就是第三个原因。

三、建业是东吴的经济重心

1、屯田区

东吴主要屯田区在江浙一带,比如今浙江境内的海昌、上虞、新安等屯田区,除此之外,还有毗陵(今江苏常州)、湖熟(南京江宁区)、溧阳(常州溧阳)、江乘(今南京栖霞区)、于湖(安徽当涂)、赭圻(安徽繁昌)等等屯田区,离建业都比较近。

当然武昌附近也有屯田区,但是产量及规模都不如江浙地区,粮食是政权生存的重要战略物资,建业离屯田区近可以就近调粮,比武昌方便,所以会在建业建都。

东吴屯田区主要在江浙

2、手工业区

东吴的青瓷器产地在今浙江宁波、绍兴、温州及金华等地区,青铜产地在武昌(湖北鄂州)和会稽(浙江绍兴),相对来说,这些地区离建业比武昌近,武昌只有鄂州铜绿山是制造兵器的地方,所以通过长江顺江而下运输,相对来说还是建业方便,所以会在建业建都。

3、纺织业

东吴的纺织业主要在吴地,尤其是丝绸产业,全国一半的丝绸产量就集中在长江中下游的太湖流域,这里后来也成为中国更大的丝绸产地,主要集中在苏州、杭州、湖州、绍兴、南京、嘉兴,镇江和常州等,这些基本上属于吴郡,这里是东吴的纺织业中心,离建业比较近,离武昌很远,所以会在建业定都。

孙权称帝

4、造船业中心:福州

东吴的造船中心是在今天的福建省福州市,在这里造好船之后,然后沿着东南海岸线经长江再输送到沿岸各地,因为建业在下游,所以一定会经过建业,虽然武昌也有造船业,但是规模还没有发展起来,相对来说,建业更方便一些。

正是因为东吴的经济重心在江浙一带,所以建业的战略位置比起武昌来说,要重要得多,定都建业可以更方便地经营经济中心,同时再加上地理位置建业占优势和东吴政权内部官吏大多数都是江浙人,所以孙权才会定都建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04/498646.html

标签: 孙权东吴

“孙权在武昌定都 最后为何迁都到建业”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宫斗到底是什么样的 皇后真的要下场和妃子争吗

历史上的宫斗到底是什么样的 皇后真的要下场和妃子争吗

对历史上真正的宫斗是什么样?别被电视剧骗,皇后地位太高不屑参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宫剧之所以很受观众的欢迎,尤其是女性观众,是因为看着后宫女王和许多妃子为了利益和皇帝的宠爱而互相争斗,真的很有趣。在清代戏剧中,后宫之争并不比朝廷之上的政治斗争差,也是一场你死我活...

韩令坤是什么人?历史上有哪些关于他的故事?

韩令坤是什么人?历史上有哪些关于他的故事?

韩令坤,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将领,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显德二年(955年),韩令坤参与后周伐南唐之战,获得歌伎杨氏,对她十分宠爱。不久韩令坤俘获唐将陆孟俊,准备将其送给皇帝。杨氏因为全家遭陆孟俊杀害,恳请夫君韩令坤替自己报仇。然后韩令坤杀了陆孟俊,替杨氏报了血海深仇。那韩令坤是...

年羹尧被杀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年羹尧被杀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清朝雍正三年底,年羹尧被赐死,雍正立即下令彻查年羹尧的党羽。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年羹尧,字亮工,1679年出生于安徽凤阳府怀远(今安徽省怀远县),后改隶汉军镶黄旗,清朝名将。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加封太保、一等公。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

张昌宗能够服侍武则天和太平公主母女 他长得到底有多帅

张昌宗能够服侍武则天和太平公主母女 他长得到底有多帅

对历史上的张昌宗有多帅?为什么能同时服侍武则天、太平公主母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家听说过古代男子三妻四妾,有听说过女子也有好几房“丈夫”吗?在漫长的封建时代,百分之九十九的皇帝都是男人,他们有着三千的后宫佳丽,享受着无边的快活。而这剩下的百分之一,就是武则天这位...

项羽当初没有重用韩信 项羽后面为何又主动找韩信了

项羽当初没有重用韩信 项羽后面为何又主动找韩信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项羽一开始不重用韩信,为什么后来主动找韩信,是害怕韩信了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汉四年,韩信率军攻下齐地,而后被汉王刘邦立为新的齐王。楚已亡龙且,项王恐,使盱眙人武涉往说齐王信曰:“……”——《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羽不是西楚霸王吗?不是横扫天下的...

曹操请华佗治病 曹操为什么还要杀华佗

曹操请华佗治病 曹操为什么还要杀华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华佗死于曹操之手,当年曹操为什么非要斩杀华佗?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中国历史时期有很多的名人都是意外而造就了非凡的人生的,其实他们本心本质并不在此,比如名医华佗。华佗作为中国封建历史时期最为著名的一位医生,他留下了很多的传说...

田千秋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田千秋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有人说一个人的命运不是由上天决定的,也不是由别人决定的,而是你自己。田千秋,西汉人,出生年月不详,《汉书》中称他为“车千秋”。他的祖上是战国时期的齐国王族,之后田氏一脉徙居长陵。尽管祖上身份极为显赫,但到了田千秋这一带也没有太大的成就,早就荣光不再。征和三年之前,他都一直是高寝郎,在皇陵里守护着先帝...

徐夫人:吴大帝孙权第二任妻子,她有着哪些事迹?

徐夫人:吴大帝孙权第二任妻子,她有着哪些事迹?

徐夫人,吴郡富春人,吴郡豪族徐琨之女,又称徐妃。在谢夫人卒后成为讨虏将军孙权第二任妻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无宠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被废黜。除了吴主权徐夫人以外,其弟孙翊之妻亦姓徐。前者多称徐夫人或徐妃,后者则多称为徐氏。人物生平徐氏最初嫁予吴郡陆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