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汉武帝赏赐霍去病十几车肉 霍去病为什么臭掉都不给士兵吃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4-11)75

对霍去病不给肉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霍去病是汉武帝时期著名的大将,同时也是万户侯,他成名太早,21岁就封狼居胥,这是古代多少将士一辈子无法企及的高度,但他离开的也太早,23岁就英年早逝。

但这并不妨碍霍去病成为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将领之一,当然也有很多关于他的故事流传下来。司马迁曾在《史记》中记载了一件有关于霍去病不爱惜士兵的事。

从《史记》中了解,似乎霍去病每次打仗,汉武帝都会赏赐他几十车的酒肉,以供他在作战时能够有着充沛的精力,然而他一个人哪能吃得完呢?按道理来说,这些吃不完的酒肉,最合理的分配方式是给士兵们。

这样既能够保证士兵们在旅途中免受饥饿之苦,还能够提升战士的士气,然而,霍去病宁愿让这些肉臭掉腐烂,他也不愿意给士兵们吃,所以这导致跟随霍去病打仗的士兵们经常忍饥挨饿,而霍去病看在眼里不管不顾,直接跑去踢足球,那么这位西汉的名将,为什么宁愿让肉臭掉也不分享给士兵呢?

首先判断霍去病宁愿让肉臭掉也不分享给士兵这件事的真假。这段资料来自于《史记》,原文是这么说的:

“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馀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事多此类 。”

司马迁和霍去病是同时代的人,两人年龄也相差不大,顶多五岁的一个年龄差,按理来说,司马迁对霍去病的了解会比较多,但关于霍去病战场的事情,他也未必就知道很多。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司马迁是很讨厌外戚和功勋卓著之人的,所以他评价这些人几乎都是一笔带过。而与之相对的,司马迁对于贵族子弟们的评价很中肯,表达时也很丰富。

霍去病作为皇后卫子夫的娘家人,是被归于外戚的,司马迁可能把霍去病归纳与外戚那一类人,最明显的例子就在某个传记里,他只描述了霍去病出战匈奴的过程,但他似乎从来没写过霍去病的战功。

一个不怎么感兴趣的人,当然不会深度了解,所以,司马迁很有可能在道听途说和没证实的情况下,直接把霍去病扔酒肉这件事写了进去,当然抛开霍去病不谈,还有很多人被司马迁一笔带过,由此,霍去病并不是特例,司马迁也并不是只针对霍去病,

假如司马迁记载的是真实发生的,那么霍去病不把酒肉分给士兵们吃也能够被人理解。

首先,打仗时出征的士兵至少以万为单位,这十车酒肉根本顶不了任何用,它只是个别士兵们一两顿饭的事,那些没有分到的士兵很容易与其他士兵发生矛盾,人的本性亦是如此,到最后还会引起丧失军心的坏影响,就这样来看,霍去病还不如不分。

更重要的是,霍去病真的分了下去,还很容易引起皇帝误会,以为他这是收买人心。毕竟这些酒肉都是汉武帝犒劳霍去病本人的,所以它不是军粮,想怎么让士兵吃就怎么吃。

霍去病懂得轻重缓急,如果将这些分给士兵们,那可能会让士兵们十分感谢他,而汉武帝得的这件事,你让他怎么想?在军队打仗最重要的就是军心,如果霍去病私自给士兵赏赐,那就是 *** 裸地收买人心。

举一个明显的例子,萧何一直是刘邦的左膀右臂,虽然他很少上战场,但军队的所有物资都由他统筹。刘邦为了安全,每次都是本人亲征,即便是这样,他还是对管理后事的萧何疑心重重,每次出兵时,都会要询问萧何的动向。

刘邦对萧何如此不放心,还不是因为萧何的名望太高,百姓在刘邦统治期间对萧何的声评不错,这就让刘邦觉得萧何是一个很大的威胁。看看韩信等人,都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又有什么样的结局呢?

可见,只要下属好评过高就会引起刘邦的杀心,后来萧何恍然大悟,知道了自己再这样下去,可能会死在刘邦手中,至此,他开始有一些“自污”行为,导致百姓怨声载道,刘邦听了这些流言蜚语,才收起了对萧何的杀心。

汉武帝作为皇帝,同样也和刘邦一样,他不在乎酒肉分配给谁,而是在乎哪些人最受百姓和士兵爱戴,假如霍去病真的给了士兵酒肉,时间长了,军心就会向他这边靠拢,最后他的危险性过高,可能会死在汉武帝手中。

霍去病虽然年轻,虽然只是一名武将,但他情商极高,汉武帝曾想给霍去病治府邸,霍去病不肯,他是这么说的:“匈奴未灭,臣无以家为?”这样的话,汉武帝能不高兴吗?

霍去病不分酒肉给士兵也是因为饥饿可以激发士兵战斗力 。

不难发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吃饱饭会有想睡觉的冲动,在饥饿时注意力就比较集中,做事效率十分高,可能霍去病也明白这样的道理,所以每次带兵打仗时,他都要和士兵们一样提着脑袋,随时随地保持着高警惕性和灵活性。

否则吃得太饱,对作战有着很不好的影响,这导致很多士兵在打仗时从来没有受到过上面的赏赐,只有战争结束才能够论功行赏,当然,最后肯定也不是霍去病本人行赏,由更高统领者皇帝去封赏将领,而霍去病根本没有这个资格。

值得肯定的是,霍去病作为一名大将领十分合格,他名声远望、军功赫赫,擅长打突袭和闪电战,而打仗并不是单靠他一个人,相反,它需要让士兵配合他取得战争的胜利。

对于霍去病来说,只要这些士兵们没有饿着像皮包骨一样,适当的饥饿可以激发士兵的战斗力,等所有士兵都吃饱喝足好,这场仗已经有了一大半的失败率,为此,打过多次仗的霍去病早已学了很多反面教材,身为一名大将领,在这方面不注重,岂能对的上这个称号?

总之,霍去病从小就侍奉汉武帝,他也耳濡目染学习了很多东西,所以不可能什么都不知道,稀里糊涂地随便赏赐给士兵酒肉。

这样传到汉武帝,一是失去了对方对他的信任,二是轻易地丢掉了性命,其次,军队缺粮到了严重程度,霍去病不得已把东西分给士兵,相信汉武帝也不会怀疑怀疑霍去病。

从这件事让人看到了,在权衡一件事情利弊时,也要看当时的情况,总结下来,像霍去病这样的人值得学习,尽管他有不体恤士兵的情况,但深究其原因,也就能够充分理解他了,当然,《史记》中的这个记载可能也有夸大之嫌,事实究竟如何,我们也不得而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4/498752.html

“汉武帝赏赐霍去病十几车肉 霍去病为什么臭掉都不给士兵吃” 的相关文章

何进作为东汉时期的大将军 何进为何会被宦官轻易干掉

何进作为东汉时期的大将军 何进为何会被宦官轻易干掉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何进身为大将军,朝廷实际当家人,却为何轻易被宦官干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何进再是大将军,出身也是一个杀猪的,杀猪和杀人是两个概念,何进就是一个猪脑子,宫里的太监虽然没卵子,但每一个人都从政治博弈中杀出来的,政治经验十分丰富,比这个政治小白的杀猪将...

诸葛亮临死前真的喊庞德公救命吗 此人到底是谁

诸葛亮临死前真的喊庞德公救命吗 此人到底是谁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临死前大喊庞德公救我,是真的吗?庞德公又何许人也?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直是大家最关注的人,喜欢诸葛亮的人很多,关于他的传说也很多,鲁迅曾说:关羽之义近乎伪,诸葛之智近乎妖,民间也有谚语说死诸葛吓走生仲达,可见诸葛亮的智慧...

氏叔琮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氏叔琮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唐天祐四年,朱温受唐哀帝李柷禅让,称帝建国,国号大梁,为与南朝梁相区别史称后梁,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天祐元年(904年),氏叔琮遭朱温赐死,死前大呼冤枉。氏叔琮是晚唐名将,为人骁勇善战,曾经两次围攻太原,打得李克用差点要弃城而逃。既然氏叔琮能征善战,又对...

张飞和关羽相比 诸葛亮为何对两人看法不一

张飞和关羽相比 诸葛亮为何对两人看法不一

还不知道:为什么在诸葛亮看来,张飞是可用之人,但关羽却不是?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刘备三顾茅庐请孔明先生出山时,关张二人的言行处处展现出他们粗野的一面。就算大哥多次叮嘱“吾得军师,犹如鱼之得水也”,可这俩人根本没当回事。可想而知的是,如果没有刘备拦着,恐怕张三弟...

徐晃被曹操成为战神 徐晃为什么还死的那么憋屈

徐晃被曹操成为战神 徐晃为什么还死的那么憋屈

还不知道:徐晃曾被曹操奉为战神,为何死得如此憋屈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众所周知,在《三国演义》当中,有着许多优秀的武将。而在这其中徐晃作为曹魏势力当中五子良将之一,可以说也是非常优秀的一名武将了。而纵观徐晃的一生,可以说是纵横沙场,战功赫赫。为曹魏的建立与壮大立下...

曹操屠城最少有五次记录 曹操为什么要这么做

曹操屠城最少有五次记录 曹操为什么要这么做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操至少有5次屠城记录,他为啥要干这么残忍的事?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换位思考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有人把自己幻想成曹操,所以觉得屠城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无可厚非。可世上有多少人可以做曹操呢?大部分都是老百姓。所以更多的人应该把自己放在被屠的老百姓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一来...

朱异: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为何被孙綝所杀?

朱异: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为何被孙綝所杀?

朱异(?—257年),字季文,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前将军、青州牧朱桓之子,骠骑将军朱据之侄,出身吴郡朱氏。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异幼时与张纯、张俨皆因年幼有才而知名。初以父亲军功而任郎官。嘉禾六年(237年),升任骑都尉,代父掌管军队。次年,朱桓逝世,朱异袭...

朱棣和李世民都得位不正 李世民口碑为何比朱棣要好

朱棣和李世民都得位不正 李世民口碑为何比朱棣要好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同样是得位不正,为何朱棣的口碑却要比李世民差?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与房玄龄、长孙无忌、侯君集、尉迟恭等人谋划之下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了自己的兄弟李建成、李元吉还软禁了父亲李渊 ,而也就在仅仅二个月之后唐高祖李渊宣布退位,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