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如果刘备统一了三国,真的会承认汉献帝吗?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4-12)75

如果刘备统一了三国,真的会承认汉献帝吗?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1.刘备是一代枭雄,他打天下就是为自己坐江山。

煮洒论英雄时,刘备数尽天下叱咤风云的豪杰以为英雄,文韬武略的曹操都不认同;曹操认定,天下的英雄只有刘备和曹操自己罢了,那个时候,刘备如一只一无所有的流浪狗,颠沛流离,丧魂失魄,寄人篱下,这样窘迫的状态下,刘备就受到了曹操的称赞与欣赏,认定他不是久居人下的大人物;何况他取得了江山,有了君临天下的基础呢?

刘备非同一般,既与曹操齐名,我们分析曹操的所作所为后加以猜测:曹操劫持了刘协后,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成为他征战四方、师出有名的政治工具,在他基本上统一北方后,没有丝毫尊重汉献帝的意思,把刘协当作了傀儡,还公然诛杀了献帝的皇后;他就根本没有把打下来的江山交给汉献帝的意思,惹不是荀彧等汉朝旧臣的极力阻止,又有刘备与孙权的虎视眈眈,曹操早取而代之了;依此类推,同为奸诈鼻祖的刘备如果统一了三国,也不会心甘情愿地把天下交给侄儿刘协的。

2.从刘备对益州同姓宗室刘璋的态度上可以看出,他不是一个顾虑道义与血缘关系的正人君子。

在权力面前,刘备是没有多少亲情可言的,我们审视下虚伪的刘备对待同姓宗室益州刘璋的态度就可以知道,为了权益,他从来没有顾虑过道义与血缘关系,刘备之“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只是他为自己开疆拓土、收揽人心的口号罢了,如果汉献帝在刘备手里,刘备也会用和曹操一样对他加以利用,增加自己的政治资本,而不会从心里对汉献帝刘协俯首称臣的!

你看看刘璋的下场就知道这话不是空穴来风!而且,他欺世盗名的手段应该比曹操更高明,更有欺骗性!只是毕竟作为皇叔,他处理自家事物要温和点,但是要刘备交出自己出生入死打下来的江山,那是痴人说梦的一相情愿,这个织席贩履的家伙根本没有这个气度与胸怀,更不用提忠诚度了!

3.刘备无利不起早的处世原则也决定了他不会把天下还给献帝刘协!

同为刘备的侄儿,我们来看看刘备对刘琦的态度,荆州是刘表的,他死后,他的儿子刘琦成为荆州刺史,在这一时期,关羽成为了荆州水师的统帅,刘备自己负责江夏的防务。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以孙刘联军的胜利而告结束以后,足智多谋的刘备就牢牢地抓住了军权,第二年,刘琦因病一命呜呼,刘备就顺理成章地把战略要地荆州纳入了自己的囊中;作为政治人物,刘备是有战略眼光的人,他在荆州没有帮侄儿出真力的意思,他的目的是要人家的地盘,这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伪君子。总之,刘备是有政治野心的人,夷陵之战后,他已意识到自己统一天下的愿望难以实现了!倘若他统一了北方后,他会巧妙地取大汉政权而代之以蜀汉政权,他刘备不是省油的灯,与曹操是一路货;为了障人眼睛,刘备不会废帝自立,但他依旧会像曹操一样挟天子以令诸侯,最后还是让自己的儿子阿斗坐北朝南!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04/499053.html

标签: 三国刘备

“如果刘备统一了三国,真的会承认汉献帝吗?” 的相关文章

徐敬业:唐朝时期官员,曾拥兵十万,发动叛乱

徐敬业:唐朝时期官员,曾拥兵十万,发动叛乱

李敬业(636—684年),本名徐敬业,曹州离狐人,唐朝大臣,司空李勣的孙子,梓州刺史李震的儿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敬业善于骑射,颇有才智。总章二年(669),承袭英国公,授太仆少卿,出任眉州刺史,迁柳州司马。光宅元年(684年),面对武太后废除唐中宗李显...

三国时期夏侯惇曾被吕布挟持过,是怎么回事?

三国时期夏侯惇曾被吕布挟持过,是怎么回事?

所谓乱世出英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绑架、劫持是我们小时候看的港片里最常出现的镜头,在群雄辈出的三国时代,也曾经发生过一次有意思的“绑架事件”。吕布派人把曹操麾下大将夏侯惇绑架了,到底事情是如何发生的,让我给家娓娓道来……曹操最信任的“二号首长”我们简单说一下夏侯惇在...

张昭在赤壁之战前选择投降曹操,到底是因为什么?

张昭在赤壁之战前选择投降曹操,到底是因为什么?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之一。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公元208年,曹操亲率大军南征荆州,刘表病死,刘琮举州投降。在当阳击溃刘备后,曹操准备乘势进攻江东,江东群臣面对曹操大军绝大多数都主张投降。其中以威望、地位最高的张昭为首,自此投降成为了...

雍正将岳钟琪关了两年,是因为什么?

雍正将岳钟琪关了两年,是因为什么?

在封建王朝,皇帝贵为九五之尊,总揽大权,是站在权力顶峰的存在。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满清定都北京后,一直实行着“崇满抑汉”的政策。虽说汉人在清廷中可以当官,但那些手握重权的官职,一般都是由满人出任。尤其到乾隆皇帝即位后,还专门命人编撰了一部《贰臣传》。那些...

王温舒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下场怎么样?

王温舒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下场怎么样?

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左传·隐公元年》,指的是一个人如果不义的事情做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王温舒,阳陵人。和所有的酷吏一样,王温舒算不上好人,他年轻的时候游手好闲,以杀人越货为业,还做过盗贼。之后进入官府获得张汤的赏识,张汤是当时著名的酷吏,看中了王温舒暴虐的性格,用他做廷尉史,负责督察盗贼。他到任之...

有哪些与刘惔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刘惔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刘惔(生卒年不详),一作刘恢,字真长,沛国相县人,东晋大臣、清谈家,晋陵太守刘耽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世族家庭,清明远达,风度才气。得到丞相王导所识,时人比为荀粲。迎娶庐陵公主司马南弟,成为永和名士的风流之宗,当时清谈的主力干将。历任司徒左长史、侍中、丹阳尹等,...

三国蜀汉政权中,有能力活抓孟获的认是谁?

三国蜀汉政权中,有能力活抓孟获的认是谁?

孟获,三国时期南中地区的首领,被诸葛亮擒拿后赦免。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南王孟获造反,诸葛亮率兵征讨,赵云、魏延、马岱、王平、张翼等大将都一起参战,诸葛亮先后七次擒获孟获而不杀,七擒七纵,最终孟获心服口服。在征讨孟获的时候,赵云、魏延、马岱谁有能力活捉孟获?虽然正史没有记载诸葛亮...

历史上对明英宗的争议不断 他算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吗

历史上对明英宗的争议不断 他算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吗

对明代明英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英宗是合格的皇帝吗?为什么历史上对其争议不断?明英宗显然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历史上也并未争议不断,他就是一个既昏又坏的皇帝。所谓的争议不断,大抵也只是“得益于”或者说肇始于当年明月《明代那些事儿》之中对朱祁镇“好人,不是好皇帝”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