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李斯曾辅佐秦始皇治理天下,为什么最后被腰斩?

中国历史2年前 (2023-04-13)1510

李斯是战国末楚国上蔡人,秦朝丞相、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纵观李斯的一生,从其悟出“老鼠哲学”那一刻起,便将之奉为自己的处世原则。其前半生,几乎为我们完美呈现了一个寒门逆袭的过程,而当其登上丞相高位后,也曾想过凭借自己的能力创造一个时代。然而,秦始皇病逝突然沙丘,却彻底击碎了李斯的梦想和未来的道路,而无论其如何选择,都已经注定了他后半生的悲凉。

成功悟出“老鼠哲学”,李斯实现 *** 丝逆袭

周赧王三十一年(前284年),李斯出生于楚国上蔡,与大多数人一样,幼年至青年时期的李斯,并未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因而并未被载于史册,年岁渐长后成为了当地一名小吏。直到有一天,他看到厕所有只老鼠在吃脏东西,又看到粮仓里有只老鼠在吃囤积的粟米,突然悟出“老鼠哲学”。

所谓“老鼠哲学”,就是“一个人有没有出息,便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所决定的”,自此李斯开始将之奉为自己的处世哲学。不甘于一生只做一名小吏的李斯,就此辞去职务,踏上了求学之路,并拜在了著名学者荀子门下,学习帝王治国之术。

学成之后,李斯纵观七国形势,见山东六国皆以衰弱不堪,便决定前往秦国寻求发展,而从其向荀子辞行的话语判断,李斯显然是极为渴望功名利禄的。抵达秦国之后,李斯很快便赢得了吕不韦的欣赏,被任命为郎官(秦王的侍从),彼时秦庄襄王新丧,始皇嬴政刚刚继位,这便给了李斯见到始皇帝的机会。

后李斯借机向秦始皇分析了天下形势,认为此时是秦国统一天下的好机会,并提出“离间六国君臣”、灭国率先从韩国开始等建议,李斯的建议赢得了秦始皇的重视,于是被提拔为长史,并按照其建议开始推行,后见效果显著,又将李斯提拔为客卿。

秦始皇十年(前237年),因秦国先后爆发嫪毐叛乱事件和韩人郑国事件,导致秦国王族和大臣们纷纷建议秦王应该驱逐他国客卿,始皇帝最终同意,而李斯自然也在驱逐之列。好不容易换来的功名利禄,李斯岂肯轻易放弃,于是上《谏逐客书》,不仅能成功说服秦始皇废除了《逐客令》,而且还被提拔为廷尉。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历经长达十年的灭国战争,秦始皇终于一统天下。后在秦咸阳宫讨论治国方略之时,丞相王绾等人建议沿用周朝的分封制,而李斯则建议推行秦国的郡县制,实行集权统治。李斯的建议最终被采纳,并在不久后被提拔为丞相,就此步入仕途顶峰。

深受法家思想影响的李斯,曾试图开创一个时代

正如纪录片《从秦始皇到汉武帝》中所说,李斯虽然师从儒家代表人物荀子,但到达秦国之后,却开始深受法家思想的影响,尤其对商鞅极为崇拜,而如果说商鞅改变了一个国家,那么李斯的目标就是辅佐秦始皇,开始创一个时代。

由于和秦始皇的治国理念不谋而合,李斯深受秦始皇重用,而正是在李斯的辅佐之下,秦始皇在统一天下之后,迅速发布了大量新政,秦始皇对文字、货币、度量衡、土地、车轨等制度的改革和统一,皆离不开李斯的辅佐。

而除了各种制度的统一之外,思想文化融合方面,秦始皇和李斯也曾作出种种尝试,例如尝试包容列国文化、建立博士制度等,可惜最终均已失败告终。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在一次咸阳宫举办的酒宴上,齐人淳于越再提分封制,这无疑极大触动了秦始皇和李斯一直以来推行的新政,再加上列国士子对朝政的私下非议,李斯最终向秦始皇提出“焚书”建议。

与此前几代秦王一样,嬴政、李斯这对君臣的紧密合作,努力想要打造一个万世传承的强大帝国,然而秦国这座大厦尚未完工,甚至大厦根基尚未稳固的时候,秦始皇却突然驾崩了。

秦始皇巡游归途病逝沙丘,丞相李斯到底为何转投胡亥?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最后一次巡游天下,然而却于归途之中突然病重,最终病逝于“沙丘”。然而,君王病逝于外,储君尚未确立,作为秦始皇左膀右臂的丞相李斯,却最终倒向了胡亥,他到底为何如此选择呢?

按照《史记》的记载,“沙丘政变”的主导者,无疑是时为中车府令的赵高,秦始皇病逝之前,曾写下令扶苏返回咸阳的诏书,交由赵高用玺后派人送往上郡扶苏处,但这封关键的诏书却被赵高扣了下来,原因便是赵高与蒙恬有旧怨,害怕扶苏上位后重用蒙恬。

扣留诏书之后,赵高随即找到胡亥,并成功劝说其争夺储君之位。搞定胡亥之后,赵高又找到李斯,关于赵高劝说李斯的话语,《史记·李斯列传》中有着详细记载,不过个人认为并不可信,毕竟这种私密谈话是不可能流传出去的。

根据此后事态发展来看,个人认为李斯更多是迫于形势转投的胡亥,原因便在于李斯根本无法掌控局势。由于秦始皇是在东巡归途中突然病逝,这就给了身为中车府令的赵高很大活动空间,中车府令这个官职虽然不算太过,但却是执掌秦始皇乘舆的官员,毫无疑问,秦始皇乘坐的车马侍从中,有不少都是赵高的亲信。

再加上车队护卫的统率蒙毅被秦始皇派去祷告山川,而秦始皇又病重不能理事,作为秦始皇之子的胡亥,也已经成为了车队的实际指挥者。在胡亥和赵高联手之下,足以控制整个巡游队伍,而李斯贵为丞相,其作用在于朝堂,此时却是无法掌控局势的。

赵高由于曾被秦始皇派去教导胡亥律法,因此两人之间的关系无疑极为紧密,无论李斯同意与否,实际上都已经无法改变局势,赵高之所以劝说李斯,不过是为了稳住朝中大臣而已。此等谋国之事,胡亥和赵高肯定留有后手,如果李斯根本不听劝说,那么可以预见的是,他根本无法活着回到咸阳。

此外,虽然《史记》记载胡亥乃是篡位,但《赵正书》却明确记载胡亥乃秦始皇钦定的继承人。如果是这样,那么李斯更是毫无选择,只能支持胡亥了。至于赐死扶苏、蒙恬和蒙毅,更是根本不用李斯同意,掌握印玺的赵高就可以办到。

总之,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李斯倒向胡亥都已不是自己所能决定的,也正因如此,胡亥对李斯并不如赵高那般亲近,而这也注定了李斯的悲剧结局。

胡亥继位后李斯无法掌控朝局,为求自保更是助纣为虐

胡亥即位之后,与其关系更为亲近的赵高随即被任命为郎中令,李斯虽然仍为丞相,但实际上朝政却已经逐渐脱离其掌控,到后来李斯等大臣甚至想见胡亥一面都变得极为困难,而赵高凭借与胡亥的亲密关系,开始逐步掌控朝政。

李斯固然贪恋权位,但他也不想让自己与秦始皇多年来的努力就此付诸东流,因而也曾尝试劝谏,然而一心贪图享乐的胡亥,根本听不进去。久而久之,李斯反而因为进谏而遭到训斥。在胡亥看来,帝王只需享受就好,治理国家那是大臣们的事情,他认为李斯更应该思考怎样才能让大臣们履行职责。

与此同时,陈胜、吴广起义爆发,李斯的儿子李由时任三川郡守,却对本地叛乱无能为力,于是便有人以此为借口上书弹劾李斯,并直接指责李斯才是导致天下叛乱爆发的元凶。为求自保,李斯只好顺着胡亥的意思上上书,这就是著名的《上书对二世》,大意是说如果想要让臣下都严格履职,那么就应该加强督查,使臣子不敢不竭尽全力为君主效命。

这封答书上奏之后,胡亥看了非常高兴,然而这原本是针对官员的一种制度,胡亥却硬生生将之变成了对官员的绩效考核制(太类似了)。这种制度下,如果一个官吏收到的税越多,那他就是一个贤明的官员;如果一个官吏抓到、处死的犯人越多,那他就是一个严格履行职责官吏。

这种法令推行之后,秦国各地官吏开始以严刑峻法对待百姓,结果搞的各地百姓怨声载道,起义规模持续扩大。眼看天下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李斯便和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跑去进言,希望胡亥停止修建阿房宫,减少一些徭役,想办法挽回人心。

彼时,秦二世正在与宫女宴饮作乐,见了李斯等人的上书十分恼怒,下令将三人逮捕入狱。狱中,李斯仍多次上书,但却全部被赵高扣留,赵高更是借机诬陷李斯与儿子李由谋反,李斯在严刑逼供之下,最终承认谋反。于是在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七月,李斯被处以腰斩,并夷三族。

直到被押赴刑场途中,李斯因见儿子李由也在被杀之列,怆然道,“我真想能像你儿时那样,父子俩牵着爱犬阿黄,带着猎鹰,出上蔡城东门去追捕狡兔啊,如今是不可能了!”追求了一辈子功名利禄,以“老鼠哲学”为处世原则的李斯,直到临终之际才恍然大悟,只可惜为时已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04/499116.html

标签: 李斯秦朝

“李斯曾辅佐秦始皇治理天下,为什么最后被腰斩?” 的相关文章

秦始皇当初是怎么统一六国的 秦始皇都做了哪些事情

秦始皇当初是怎么统一六国的 秦始皇都做了哪些事情

对秦始皇嬴政是如何统一六国的?他为了统一六国做了哪些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战乱年代,群雄并起,秦国原本只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后来渐渐的成为了统一天下的国家,在此之间,无论是秦始皇的领导还是其他方面,秦国都远远的超越了其他6国,而按照当时的发展趋势来看,齐国、楚国等相...

牵招: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安抚境内,坐镇北疆

牵招: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安抚境内,坐镇北疆

牵招(?—231年),字子经,安平郡观津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牵招早年师从乐隐,与刘备成为刎颈之交。投靠冀州牧袁绍,担任冀州从事,统领乌丸突骑。袁绍死后,跟随冀州刺史袁尚,受到并州牧高干加害,投奔丞相曹操,授军谋掾。从平乌丸,出任护乌...

诸葛亮跟随刘备打天下 诸葛亮后面有没有后悔

诸葛亮跟随刘备打天下 诸葛亮后面有没有后悔

对为什么说诸葛亮跟着刘备,既不应该后悔,但又应该后悔?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位居丞相,封武乡侯,留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美名,诸葛亮还真的不能后悔。虽说蜀汉最终是偏安一隅,但丞相终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实权人物。再加上蜀汉的军权都在诸葛亮手中,又兼任益州牧掌管...

历史上何进为何会召董卓进京?与袁绍有何关系?

历史上何进为何会召董卓进京?与袁绍有何关系?

从董卓进京夺权开始,中国历史便开始进入到战乱不休的汉末三国时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董卓本来只是个边地将领,却阴差阳错的进入洛阳,掌握了东汉朝廷的大权。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袁绍,那么袁绍为何建议何进召董卓进京呢?混乱的公元189年,各方势力大乱斗史学界一般习惯于把三国时代界...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 朱元璋为何重用胡惟庸也不重用刘伯温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 朱元璋为何重用胡惟庸也不重用刘伯温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取得天下之后,为什么宁愿重用胡惟庸,也不愿意用刘伯温?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登基,由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明朝。定鼎天下之后,明太祖朱元璋就按照以前的那种惯例都打天下的那些功臣进行封赏,而徐达、李善...

孙皎: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轻财交友,谋取民心

孙皎: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轻财交友,谋取民心

孙皎(?―219年),字叔朗,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将领。昭义中郎将孙静第三子,武烈帝孙坚之侄,孙权堂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任护军校尉,领兵二千多人,号称精锐部队。后升任都护征虏将军,接替程普都统夏口,曾随吕蒙平定荆州。219年,孙皎病死,孙权追录...

有哪些与顾荣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何成就?

有哪些与顾荣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何成就?

顾荣(?-312年),字彦先,吴郡吴县人,西晋末年大臣、名士,也是拥护司马氏政权南渡的江南士族领袖。孙吴丞相顾雍之孙、孙吴宜都太守顾穆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顾荣弱冠时仕于孙吴,与纪瞻、贺循、闵鸿、薛兼并称“五俊”。吴国灭亡后,与陆机、陆云一同入洛阳,号称“洛阳三俊...

朱标死后朱元璋明明还有别的选择 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朱棣

朱标死后朱元璋明明还有别的选择 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朱棣

对朱元璋为何不把皇位传给朱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作为白手起家的帝王,朱元璋的儿子朱标,一路见证了朱元璋的一无所有的辉煌,而且两父子的感情也非常深厚,所以在垂老之际,朱元璋立储君的目的也非常清晰,而且只要不出意外,皇位一定会交到朱标手中,当然天不遂人愿,朱标早死,...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