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乾隆退位后都发生哪些事情 清朝衰败为何开始于乾隆

中国历史2年前 (2023-04-13)1370

很多人都不了解乾隆和清朝,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乾隆帝登基即位之初,就曾经焚香祭祀告天,承诺若得位60年,就传位给嗣子,从此归政,退闲,不敢有逾越祖父康熙帝61年纪年之数。

乾隆帝在位届60年,他自己也已经有85岁的高龄。

根据朝鲜使臣的说法,乾隆帝容貌气力,虽然还不甚衰老,但已经很容易忘记事情。昨天的事,今天就忘记。早上办的事,晚间就记不清楚。(朝鲜《李朝正宗实录》)

乾隆六十年九月,乾隆帝正式宣布,他将于明年归政,传位给皇太子。

乾隆帝在年轻的时候,遵照父亲雍正帝的旧制,册立皇太子,将皇储的密诏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之后。

但到他传位的时候,皇太子已几经变更,经历了极其曲折的过程。

乾隆元年七月,乾隆帝就立了年仅7岁的皇次子永琏(孝贤皇后富察氏所生)为皇太子,遵照雍正帝秘密立储制度,秘密书写其名,藏于“正大光明”匾额之后。

两年后,乾隆三年十月,永琏病死。

乾隆十一年,孝贤皇后生另外一位皇子永琮,乾隆帝有意将其立为皇太子。

结果次年十二月,永琮生痘病死。

乾隆帝又属意于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所生的皇长子永璜,乾隆十五年,永璜还没有等到父亲的册立而突然病死。

皇五子永琪(愉贵妃珂里叶特氏所生),也就是《还珠格格》里面五阿哥的原型,也于乾隆三十一年病死。

乾隆三十八年,乾隆帝以“国储四殒”,决意手书所立皇子之名进行密藏,并且只谕知几位军机大臣,但不明示自己所定哪位皇子为储君,防止储君夭折。

于是这年冬,乾隆帝进行南郊大祀的时候,默祷上天说:“以所定之子若贤,能承大清基业,则祈昊苍眷祐,俾得有成;若其人弗克负荷,则速夺其算,毋误国家重大之任,予亦可另行选择”(《高宗实录》)。

乾隆四十三年九月,乾隆帝东巡,从盛京回銮途中,锦县生员金从善在御道旁进递呈词,上奏条陈四事,首先是请立皇太子,说“立太子可杜分门别户之嫌”。

乾隆帝本来就悲伤自己死了四位皇储,因此大怒说:“有太子然后有门户。众人见神器(皇储)有属,其庸碌者必豫先为献媚逢迎,桀黠者且隐藏图谋设机构陷。若不立储则同系皇子,之间并无任何分别,就算有有邪之辈,又能从哪里依附觊觎乎?”

直接将金从善以“狂诞悖逆”罪斩决。

自此以后,再无人敢于议论立储问题。

乾隆六十年九月,乾隆帝御勤政殿,召皇子、皇孙、王公、大臣入见,共同阅看所定密缄嗣位皇子之名,宣示立皇十五子嘉亲王永琰为皇太子,以明年为嗣皇帝嘉庆元年,皇太子移居毓庆宫,其名上一“永”改为“颙”。

同时宣告天下:“朕仰承昊眷,康强逢吉,一日不至倦勤,即一日不敢懈弛。归政后凡遇军国大事及用人行政诸大端,岂能置之不问!仍当躬亲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训谕,将来知所秉承,不至错失。”(《高宗实录》)。

朝廷各部院衙门还有各省需要具题章疏的寻常事件,都由嗣皇帝进行批阅,同时上奏朕来办理。

同年十月,乾隆帝再一次发出谕旨:“朕在明年归政之后,所有缮奏事件,都著为太上皇帝,其奏对也著为太上皇。”

乾隆帝25岁就登基为皇帝,到86岁退位,统治清朝60年。

虽然退位之后,仍以太上皇继续干预朝政,但乾隆由此也算结束了作为一代皇帝的政治生涯。

乾隆帝以皇子登基为皇帝,自幼生长在深宫,不谙世事,不同于康熙、雍正二帝。

即位后,为要巩固他的统治,又力求建立功业,美于乃父乃祖。

乾隆帝的这种特殊的境遇和特有的性格,为六十年间的统治带来了两个方面的影响方面,他在位期间力图有所作为,继述祖业,因而使这时的清朝大体上仍能保持前朝的国势,并以“盛世”自诩。

另一方面,又由于好大喜功而崇尚浮华,不同于雍正帝的倡导实心实政。

连年用兵邀功,巡游宴乐,造成国家巨大的奢靡和浪费。

从皇室贵族到地方官员,都贪婪无厌,吏治败坏,国力日损。

清王朝从此由盛而衰,表面的强盛掩盖着内在的虚弱,歌颂升平的背后酝酿着衰乱的危机。

乾隆五十七年,清军战胜廓尔喀后,乾隆帝为此撰写所谓的《十全记》,自我赞美其57年间的“十全武功”,说:“十功者,平准噶尔为二,定回部为一,扫金川为二,靖台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二次受廓尔喀降合为十。”(《御制文三集》)

这所谓的十次战争,对于巩固清朝所确立的版图,强化边疆的统治,客观上起过一定的作用。

臣僚们为此也因此颂赞为“鼎盛”,称之为盛世。

但是,在这些战争中,有很多属于有水分的和可以避免的战争。

比如大小金川之战,如果处置得宜,完全可以避免的。

金川首领停战乞求投降,乾隆帝仍然“必欲诛灭”,最后还是以事实上的失败而告终。

准噶尔、回部之战,对于稳定清朝天山南北路的局势,有其积极的意义,但清军获胜后,对当地各族民众肆行残酷屠杀,则只能加剧当地民族间和社会上的矛盾。

台林爽文领导的农民起义,给予清朝以沉重的打击,清军损失惨重。

清廷发重兵镇压起义,并没有任何功绩可言。

至于对藩国缅甸和安南的侵略战争,清王朝事实上都遭到失败。

廓尔喀之战,清军获胜后,并非必要地深入廓尔喀境内,最后仍不得不退军言和。

综观清廷这十次战争,有功有过,而过大于功,败多于胜。

乾隆帝不去正视经验教训,而一味自诩“十全武功”,并自称“十全老人”,说明他直到晚年仍未改变不惜穷兵黩武,自炫功业的心理。

乾隆帝在传位皇子的诏书中这样说:“朕绍显洪业,六十年间,天下大治,版图式廓,十全纪绩,五代同堂,和庆骈蕃,实为史册所罕觏。”(《御制文三集》)

在驳斥尹壮图关于满洲贵族和官吏贪婪,民间“蹙额兴叹”的奏报的时候也说:“朕自缵绪以来,益隆继述。只要是惠泽百姓的事,,敷锡越来越多,恩施越来越溥。此不仅胜其他朝代,就算是上溯三代,也是复罕有伦比。”

为此还骂尹壮图:“夫以朕之爱养斯民,如此其厚,天下万民无不身被膏共知感戴。尹壮图对朕爱民的意思,居然懵然毫无感觉,这种兴叹之言语几于摇惑人心。”(《高宗实录》)

乾隆帝晚年陶醉于臣僚们的一片歌赞颂声,又陷于“于外事总未经历”的境地,对于臣下的谏诤和民间的怨叹,不免厌听。

实际状况是:乾隆帝退位前,清朝的统治已然日益腐败,危机四伏。

民间不只是“兴叹”,而且已经在秘密酝酿着起义风暴。

乾隆帝无视这一切,自称为“归政全人”,而把业已形成的种种危难,留给了他的继承者嘉庆帝。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4/499138.html

标签: 清朝乾隆

“乾隆退位后都发生哪些事情 清朝衰败为何开始于乾隆” 的相关文章

李子雄:北周至隋朝大臣,明辨是非,深得隋炀帝信任

李子雄:北周至隋朝大臣,明辨是非,深得隋炀帝信任

李子雄(?~613年),本名李雄,渤海蓚县人,北周到隋朝时期大臣,冀州刺史李桃枝之子。 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性格豪爽,胸怀大志。跟随北周武帝平定北齐,授帅都督。参与平定尉迟迥之乱,拜上开府、建昌县公。隋朝建立后,迁骠骑将军,参加隋灭陈之战,拜大将军、江州刺史。平定汉王杨...

汉武帝能够和秦始皇并肩 汉武帝都有哪些贡献

汉武帝能够和秦始皇并肩 汉武帝都有哪些贡献

还不知道:汉武帝半生黩武,为何却能比肩秦始皇?有哪些贡献不能忽略?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141年即位,到公元前87年去世的汉武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比较广泛而深远的一位皇帝。汉武帝在位时间更是长达54年之久,作为西汉王朝的第七位皇帝,他功绩显赫,无论是在...

历史上康熙和乾隆长寿的秘诀是什么?

历史上康熙和乾隆长寿的秘诀是什么?

根据统计,我国古代皇帝的平均寿命不足四十岁,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清朝的皇帝是出了名的勤政,有的皇帝便是累倒在案牍之上。那么,康熙帝和乾隆皇帝为什么如此高寿呢?你是不是会说,他们一定是服用了抗衰老的药,因为古代帝王都想追求“长生不老”。事实上,恰恰相反。说到这里,《西游记...

历史上刘瑾和魏忠贤二人相比,谁的权利更大?

历史上刘瑾和魏忠贤二人相比,谁的权利更大?

中国历史上,宦官一直是政治发展的伴生品。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明朝的太监是中国历史上大大有名的一个群体,其在现代的知名度为各朝代最高。即便明朝的太监在权势上不如晚唐时期的太监,也不堕他们的威名。这是因为,汉、唐时期的太监得罪的是世家门阀,而明朝的太监得罪的是读书人。读书人笔下生辉,太监...

刘禅都已经登基为帝了 诸葛亮为何还不还政给刘禅

刘禅都已经登基为帝了 诸葛亮为何还不还政给刘禅

还不知道:刘禅已登基称帝,诸葛亮为何不肯还政于他,上朝时还要带甲士百人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史载,刘备在白帝城病危时,曾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乍一听,这是刘备临死前对诸葛亮的一番推心置腹之辞,细究起...

隋炀帝杨广在位时期隋朝达到了巅峰 杨广为何会被骂了千年之久

隋炀帝杨广在位时期隋朝达到了巅峰 杨广为何会被骂了千年之久

对隋朝杨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隋炀帝杨广让隋朝达到巅峰,为何却被骂上千年,究竟是谁在抹黑他?提起古代荒淫好色、残暴虐民的皇帝,隋炀帝杨广是榜上有名的,他和商纣王被当作反面教材,共同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世的人引以为鉴。历史上的隋炀帝真有那么糟糕吗?要是他真是个没...

汉献帝禅让之后 曹丕为何不将他送到蜀汉

汉献帝禅让之后 曹丕为何不将他送到蜀汉

对曹丕和汉献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丕为何不将汉献帝送到蜀国,让打着除贼兴汉的刘备左右为难呢?公元220年,曹丕逼迫着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刘协禅让,经过三次虚伪的谦让,曹丕取代了汉献帝,终于如愿以偿登上皇帝的宝座,国号魏,完成了一代枭雄曹操奋斗一生的终极目标...

明朝开国六公爵只有徐家的爵位传到明末 其他五家人都去了什么地方

明朝开国六公爵只有徐家的爵位传到明末 其他五家人都去了什么地方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明代开国六公爵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明代的开国六公爵,为何只有徐家的爵位传到明末?其他五家去哪了明代初年,朱元璋一共封了六个公爵,分别是李善长、徐达、李文忠、冯胜、邓愈,以及常遇春的儿子常茂。但是这六个开国公爵,除了徐达之外,其他五个爵位都没能传下...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