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作为齐国相,为什么会被封为青楼祖师爷?
凡是对中国历史有所了解者,对于管仲这个名字都不会陌生,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保护者”、“华夏之一相“的他,与乐毅并称“管乐”,乃是后世很多名臣的奋斗目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样一代名相,却被娼妓奉为了保护神,被妓院奉为祖师爷,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娼妓虽然是为世人所不齿的行业,但其诞生的时间却及早,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桀时期的“家妓”(或称“奴妓”),或许正是受夏桀蓄女乐、养倡优的影响,导致蓄养家妓的风气越刮越盛,上自天子、王侯将相,下至大夫富豪,均以广蓄女奴为乐,而早期的“家妓”大多以女奴充之,因而也被称为“奴妓”,即“奴隶 *** ”。
不过,早期的家妓并不同于我们传统认知中的娼妓,她们不仅只为主人服务,而且并非全部以色事人,乐师、舞姬也被归为此类。娼妓行业从为一个人或几个人服务发展为面向社会,真正成为以色事人的职业,这一转变正是发生于春秋时期。
《史记·货殖列传》有载,“赵女郑姬,设形容,鸣琴,揄长袂,蹑利屣,目挑心招,出不远千里,不择老少者,奔富厚也”、“中山地薄人众,犹有沙丘。纣淫地余民,民俗急,仰机利而食。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起则相随椎剽,休则掘冢作巧奸治,多美物,为倡优女子,则鼓鸣瑟、屣,游媚贵富,入后宫,遍诸侯”。
如上所述,春秋时期民间便已经开始出现传统意义上的娼妓,唯一不同之处在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娼妓一般以主动上门服务为主。这一时期列国虽没有设置相应法律对其进行打击,但同时也不受国家法律的保护,而这一情况在管仲主政齐国时得到改变。
《战国策·东周策》有载,“齐桓公宫中七市,女闾七百,国人非之”。周礼规定,五家为比,五比为闾,一闾也就是二十五家,“女闾七百”,便是一万七千五百家,这已经是极为庞大的一个数字了。黄现璠在《唐代社会概略》中则说,“我国娼妓制度,既自‘女闾’开其端,自此以后,无代无之”。
那么,作为齐相的管仲,为何会选择开创“官妓”呢?其实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增加国家收入。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管仲开设“官妓”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为了赚钱。清代褚人获在《坚瓠续集》中便写道,“管子治齐,置女闾七百,征其夜合之资,以充国用,此即教坊花粉钱之始也。”
2、缓和社会矛盾。由于春秋时期娼妓行业刚刚走向民间,因而管理极为混乱,而由官府统一管理的话,无疑便使得该行业得以规范。此外,彼时战争频繁,战后往往会俘获大量他国女俘,而将他们安置于“女闾”之中,不仅使得这些人得以适当安置,还可以为国家赚钱。此外,根据《韩非子·外储》的记载,“女闾”中的女子往往还被嫁给社会上无妻子的男性,如此一来也降低了社会矛盾。
3、吸引外来人才。彼时,随着世卿世禄制的崩溃,各诸侯国都在争抢游学士子为官,而齐国想要称霸,自然也必须 *** 人才。然而,这些游学士子大多都是生活放荡不羁之人,喜爱妇人与醇酒,如果放任自流不免引发社会动荡,而开设“女闾”不仅可以给这些人提供规范的娱乐场所,而且可以吸引更多游学士子的到来。
4、供齐桓公娱乐。齐桓公虽是雄才大略之主,但也非常好色,《史记》便明确记载,“桓公谓管仲曰……寡人有污行,不幸好色,姊妹有未嫁者”、“桓公好内,多内宠,如夫人者六人”,《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也记载“桓公之伯也,内事属鲍叔,外事属管仲,被发而御妇人,日游于市”,而管仲此举,未尝没有投其所好的成分在内。
管仲设立的“女闾”,可以说对当时乃至后世的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不仅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效仿,例如燕太子丹为 *** 人才,便曾采取这种做法;而后世王朝也对这一制度进行了延续,最典型的便是后世的教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