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刘备不愧为一代枭雄,一生不重用赵云,临终前才告诉赵云真相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4-19)670

赵云是五虎上将中,除了关羽、张飞之外追随刘备最长时间的“老员工”。故而很多评书之类的文学作品,将赵云称为“赵四爷”,俨然把“桃园三结义”变成了“四兄弟”。

可惜的是,赵云一直没有受到重用,即便他对阵之时从无败绩也只是刘备身前的护卫而已,这是为什么呢?

常胜将军

赵云可以说出场即巅峰,他先投靠了袁绍,见袁绍并非是忠君报国之人,就又投靠了公孙瓒。当时正逢公孙瓒和袁绍打仗,公孙瓒大败,被文丑逼到了死路。

突然十八岁的赵云单枪匹马而来,单挑大将文丑五十回合不分胜负。要知道这可是后来围困曹操、单挑曹操手下多名大将并获胜的悍勇之人,居然和一个少年打成平手,可见赵云武艺之强。

后来徐州陶谦遭到曹操进攻,他求助于刘备。刘备向公孙瓒借兵,自此认识了赵云,刘备很看好赵云的能力,几人一起逼退了曹操。公孙瓒死后,赵云辗转来到刘备身边,正式加入刘备集团并随之投奔刘表。

刘表死后,荆州分为两派,一派主张投降曹操,另一派主张跟随刘备匡扶汉室。曹操借着荆州投降派的提供的便利挥师南下,逼得刘备只能火烧新野,带着百姓一路遁逃。

刘备的仁慈拖慢了行军的速度,给了曹军追赶的机会,也间接导致刘备家小全部走散。赵云作为刘备的护卫,之一时间寻找刘备妻小,于是赵云的成名之战出现。

长坂坡上,赵云带着阿斗七进七出,杀死曹操五十多名大将。曹操在山上看到赵云如此勇猛,顿生招降之意,没有让部下放箭。此举保全了赵云性命,也给了赵云成名的机会。

自此之后,赵云名气如日中天,就连手下名将云集的曹操也不由感叹,为何关羽、诸葛亮、赵云这样的人才都会为刘备所用。

赤壁之战后,益州刘璋被汉中张鲁威胁,自知不敌的刘璋派人寻求曹操的帮助,可曹操慢待了使者。使者便南下找到了刘备,希望刘备能够入蜀作战。

毕竟刘璋和刘备同为汉室宗亲,刘备义不容辞率军入蜀。然而蜀中的官员打内心底都很反对刘备入蜀,普遍都认为这是引狼入室的做法。

与此同时,刘备集团这边也是看法各异,以庞统为首的激进派想趁着这个机会一举拿下益州,为三足鼎立打下基础。可刘备并不想如此,夺取同族兄弟的土地着实要被天下人耻笑。

原本刘璋和刘备关系还不错,可谁也抵挡不住耳边风。在孙权受到曹操攻击并求助于刘备时,刘璋的猜忌之心终于彻底爆发。

当时刘备入蜀的时候带的部队并不多,终归是给刘璋守护领土,没必要消耗自己的实力。所以当孙权受到威胁的时候,荆州也必然要被波及到。

刘备想着既然自己来支援了刘璋,那么即便礼尚往来,刘璋也应该支援自己一些军粮和士兵。岂料刘璋听信了属下,不仅给刘备的士兵都是老弱病残,更把议定好的粮草克扣了一半。

这下刘备终于坐不住了,彻底和刘璋翻脸。可益州怎么说也是刘璋的地盘,益州之战初期,刘备损失巨大,庞统丧命、士卒损失颇多。情急之下,刘备只好求助远在荆州的诸葛亮。

就这样,诸葛亮与张飞、赵云一同赶往益州。赵云依旧不改常胜将军的设定,雒城之战中击败了蜀中最能打的将领张任,刘备军队瞬间扭转了局势。

可等到刘备坐稳益州之时,论功行赏赵云依然没有得到重用,这是为什么呢?

刘备的私心

纵观整个三国,赵云可以说是完美中的完美。他不仅能力卓绝、忠心耿耿,还长得威风凛凛。最关键的是,赵云有一腔正气,颇有名将之风。

益州之战结束后,刘备着手赏赐不下。轮到赵云的时候,赵云以天下未定为由推辞了赏赐,此举让刘备大为赞赏。

赵云确实不是一个贪恋权位和利益的人,只是过于正派也不是什么好事。当文武百官都在等待封赏的时候,赵云突然推辞,就很让同僚们下不来台。

原本应得的赏赐,由于赵云的推辞,同僚们也不好心安理得的接受。故而虽然大家很钦佩赵云的人品和能力,可对于他略显刚直的性格来说,大家是不喜欢的。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刘备用人的高绝之处,刘备早就看透了赵云的个性。让他于两阵之间搦战完全没有问题,让他贴身护卫也没有问题,可让他领军打仗,多少会寒了将士们的心。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刘备没有像对待其他将领一样委以兵权,单纯只让赵云留在自己身边。要知道就算是后期加入的魏延,刘备都能让他担任汉中太守,反而是屡屡立功的赵云,只是一个护卫的角色。

同时,刘备做出这个决定也是有私心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关羽和张飞与刘备年岁很近,都不可能长时间为集团做出贡献,老将黄忠更不用说。

其次,马超又是世家大族不好指挥,魏延虽然很有能力,可毕竟性子急躁,也没有共同经历太多风雨。

也就是说,刘备能够给儿子刘禅留下来的人才,只剩下诸葛亮和赵云,一文一武。诸葛亮年轻,在孙刘联盟的问题上有着莫大的功劳。赵云正当壮年,更何况刘禅的命都是他救的。

以二人的功绩和名望,有他们坐镇朝堂,刘备百年之后完全不担心内政和军事问题。所以刘备不可能让赵云以身犯险,这是他除了关羽和张飞外,最信赖的人。

果然,在刘备白帝托孤的时候,诸葛亮和赵云都被叫到榻前好好嘱咐了一番。诸葛亮成为托孤重臣,掌握了蜀汉的大权;赵云站在朝堂,就代表了所有武将,他不说话,没人敢提意见。

其实不难发现,往往令君主最信任的人,君主都不会轻易的委以重任。曹魏的典韦和许褚、孙吴的周泰,都是这个样子。他们不是没有能力带兵打仗,而是完全不需要他们在前线拼命。

他们存在的价值已经不再是根据武力来评判的,是具有很高的政治价值。因此,赵云表面上不受重用,其实刘备早就安排好了一切,不得不佩服刘备的用人之道。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4/500100.html

“刘备不愧为一代枭雄,一生不重用赵云,临终前才告诉赵云真相” 的相关文章

和珅能够讨好乾隆皇帝 和珅为何讨好不了嘉庆

和珅能够讨好乾隆皇帝 和珅为何讨好不了嘉庆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聪明绝顶的和珅,能够讨好乾隆,为什么却不能搞定嘉庆呢?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很多影视剧把和珅塑造成了逢迎媚上、贪财好色,胖乎乎的一看就傻里傻气的人,甚至还经常被人戏弄。但其实真实的和珅,绝对不是这样,能够在乾隆朝权倾一时,得到乾隆的宠爱。事实上,和珅是个不可多得...

刘备看错三个人差点葬送霸业 他们分别是谁

刘备看错三个人差点葬送霸业 他们分别是谁

还不知道:刘备一生看错三个人,一个智谋堪比诸葛亮,一个武力三国第一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第一:收容吕布,丧失称霸的绝佳机会。公元195年,在兖州闹腾2年的吕布终于被曹操击败,无家可归的他向南投靠了当时已是徐州之主的刘备,同年袁术因为不满刘备占了徐州发兵来打,于是他...

十三爷胤祥和老四的关系是什么样 他的两个儿子为何要造反

十三爷胤祥和老四的关系是什么样 他的两个儿子为何要造反

还不知道:忠心耿耿的十三爷胤祥的两个儿子为什么要造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不管是看电视剧还是小说,康熙的皇阿哥中,十三阿哥胤祥与他的四哥胤禛都算是死党中的死党了,老四虽然刻薄猜忌,但对这个侠肝义胆的十三弟却是从骨子里相信,而老十三则为自己这个四哥鞍前马后不辞劳苦...

司马懿在面对诸葛亮北伐的时候 司马懿为何没有主动出战

司马懿在面对诸葛亮北伐的时候 司马懿为何没有主动出战

还不知道:三国时期,为何司马懿面对北伐的诸葛亮却始终不主动出战?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战乱纷飞的年代之中,能否保住性命,本身就是一件十分难得的事情。尤其是在三国那个年代,群雄逐鹿,裂土分封的事情常见。但是在这个时代当中,能力出众者,几乎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曹...

廖立:三国时期蜀汉重要谋臣,得知诸葛亮死讯后郁郁而终

廖立:三国时期蜀汉重要谋臣,得知诸葛亮死讯后郁郁而终

廖立(生卒年不详),字公渊,武陵临沅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要谋臣。被诸葛亮评价为“楚之良才”,与庞统相提并论。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备的荆州南部三郡(长沙、桂阳、零陵)被吕蒙偷袭后,廖立脱身奔归刘备,刘备不责备廖立,任他为巴郡太守。刘禅继位后,廖立自恃奇才,公然批评刘备、...

密折制度到底是什么样的 雍正为何大力推行

密折制度到底是什么样的 雍正为何大力推行

你真的了解雍正大力推行的密折制度是如何运行的?吗?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康熙四十五年,王云锦是第一名,雍正皇帝是65;年纪大了,难免会放松,找几个老友来家中打牌,打到最后一副扑克牌;第二日,王云锦向雍正行礼,雍正从袖中取出王云锦遗失的牌,并表示要带回去继续玩,这可把王云锦惊出一身冷汗。...

刘禅都已经称帝了 诸葛亮为什么还是没有还政给刘禅

刘禅都已经称帝了 诸葛亮为什么还是没有还政给刘禅

对刘禅已经登基称帝,诸葛亮为何不肯还政于他,上朝时还要带甲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220年,曹丕篡汉自立,刘备因听闻汉献帝刘协遇害(实际上是谣传)而愤愤不平,但群臣却劝谏他自立为帝。刘备开始还不太愿意,但在诸葛亮的极力劝谏下,刘备这才于221年登基称帝,建立蜀汉政...

商鞅和张仪都是秦国的功臣 两人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商鞅和张仪都是秦国的功臣 两人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还不知道:都是秦国功臣,为何商鞅被车裂,张仪却善终?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最终吞并六国,统一中原,其发展进程可谓波澜壮阔。当然,它的发展历程中,历代秦王君主和大臣都付出了巨大努力和艰辛。在历任秦国宰相中,有两个从魏国来的大臣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