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当年洪洞大槐树移民的真相,你可能也是从大槐树走出来的!
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山西洪洞大槐树,有多少人是从那里走出来的呢?
说到寻根的话题,很多人一定会想到一首民间歌曲,歌中有提到山西洪洞大槐树,一棵树和人们寻根有什么联系呢?他们为什么会抛弃自己的家乡,分散生活在国内各角落呢?
寻根《大槐树》
这一切,要从明朝洪武年间说起。
元末明初,历经20余年战乱,朱元璋重新统一中原,建立了大明王朝。那时候,遍地疮痍,山东、河南、河北一带多是无人之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为了均衡人口、发展经济、恢复农业生产,从明朝洪武年间起,朱元璋开始推行移民政策,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向全国全地迁移、疏散人口。
迁移登记像
据史料记载,从洪武六年开始,一直到永乐十五年,这五十年间,洪洞大槐树下总共经历了18次移民,涉及到800多个姓氏,总人数已经超过百万。当时山西人口特别多,而当时的洪洞县又是山西南部更大、人口最多的县,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人口迁徙的主要地方。迁移目的地涉及到现在的11个省市,规模相当宏大。
根雕大门
据山西《洪洞县志》以及洪洞县《大槐树志》记载,明永乐年间,当地官府曾7次在大槐树左侧的广济寺集中泽、潞、沁、汾和平阳没有土地的农民以及人多地少的百姓迁往中原一带,并给所迁之民以耕牛、种子和路费。寺旁有一棵汉槐,特别大,被人们描述为“树身数围,荫遮数亩”。当地官府人员就在这棵树下为将要移民的人办理手续,登记造册,领取“凭照川资”后,按所去地点编队,然后发给所需物品,这里的“凭照川资”就类似于通行证和路费。
明代迁民场景雕塑
被迁者拖儿带女,扶老携幼,恋恋不舍地离开家乡时,总有割舍不断的故土之情。他们看着这棵大槐树,看到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鹳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想着自己这一生不一定能返回故土了,为了让子女永远记住自己的家乡,有朝一日回来时能够顺藤摸瓜找到自己的老家,就指着孩子们更好记的大槐树和上边的老鹳窝说:“不要忘了,以后若能回到家乡,记不住咱的村庄,就先找这棵筑满老鹳窝的大槐树,然后再慢慢找自己的老家。” 到了新的地方,人生地不熟,从这大槐树的老鹳窝底下出去的,彼此要互相照顾!于是,这大槐树和老鹳窝便成为故乡的标志。
迁民场景像
但这只是从大道理上说,而对当时被迁徙的每家每户来说却都是莫大的悲哀。明朝统治者定出的移民条律是“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同姓同宗者还不能同迁于一地,好好的一家人便被拆得七零八散。同姓同宗者为了和亲人迁到一处,不得不改姓。
硬性规定必然会引起民愤,曾经有很多人在迁徙过程中因恋家而半路逃跑,被追回后还要受到残酷的惩罚,有的被割去耳朵,有的在脸上用刀划上标记。
移民浮雕图
传说,大槐树移民出去的后代,小脚趾都呈现复合型状态,一种说法是,为了防止他们逃跑,官兵会让他们脱下鞋子,强制在人们的小脚趾上砍上一刀,即使愈合之后,脚趾也再不会长成整体。
还有一种说法:当时 *** 要求,如果一个家庭里有两个以上的男孩,那么只能留下小儿子,其余都要迁出,母亲为了方便以后寻找亲生骨肉,在孩子的脚趾上留下了记号。
就这样,山西地区的百姓被拆的七零八落,分散到中原地区或者南部各省。
如此所受的心灵上的摧残、所造成的精神创伤,在被迁徙者心中几十年,甚至以后的几代人心中都难以平复。
老鹳窝
好在中原人没有忘本。以后不论走到山南海北,只要一说是老鹳窝底下的人,都亲热无比。中原地区少见老鹳而多见老鸹,后来人们就把“老鹳窝”说成了“老鸹窝”。
几十年的迁徙活动,让八百多个不同姓氏的人们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当时还有明文规定,相同姓氏的人不能住在一个村里,这就让很多骨肉血亲被迫分开,天各一方。
祭祖园
现在大槐树的祠堂里,总共供着一千两百三十个姓氏,有些流出的姓氏还被记载着详细的迁出方向,就是方便子孙后代回到故乡能找到自己的根。
移民完成之后,为了帮助他们尽快的进入生产状态, *** 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免费提供耕田工具、耕牛等,还减免赋税,一时间荒地得到开垦,农业发展得到恢复,而且不同地区的人融合在一起,对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大迁徙虽然是被迫分离,但是某些方面也是顺应历史发展需要付出的代价。影响了中国好几百年!
中国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