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明朝灭亡与人口陷阱,深刻剖析中国古代王朝更替深层逻辑

历史文化2年前 (2023-04-19)1060

对于中国历史而言,1644年是一个尤为特殊的年份。

这一年,清军入关,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自缢于景山,明朝灭亡。

自那以后,明朝为何灭亡成为了历史学家所关心的重要话题。从表面上看,农民起义与外族入侵是导致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但实际上,明朝灭亡还有着更加深层的原因,那便是人口陷阱。而这个神秘的人口陷阱背后,甚至蕴含着中国古代王朝更迭的底层逻辑。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得先从明朝的灭亡说起。

一、表面原因:明朝的灭亡

说起明朝的灭亡,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农民起义,但若想进一步剖析明末农民起义,就必然要提到东林党与阉党之间的争斗。

崇祯皇帝当政时,东林党与阉党矛盾尖锐,东林党是文官集团,阉党则是宦官集团。众所周知,明朝宦官权倾朝野,曾为国家带来过无数灾难。于是,崇祯皇帝即位后的之一件事,便是扶持东林党,诛杀阉党。

最终,在崇祯皇帝的帮助下,东林党大获全胜,举朝欢呼。然而,彼时的崇祯皇帝没有想到,这将是另一场噩梦的开始。

很快,朝廷中出现了新的问题。

阉党消失,一方面意味着宦官失势,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失去了制衡东林党的力量。文官集团的力量空前强大,社会两极分化严重,变相激化了阶级矛盾。

明朝初年,朝廷为了招揽人才,尤其重视科举,更额外优待文官。久而久之,文官集团便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到了崇祯年间,地主利益集团早已形成。

这些地主利益集团是东林党最坚实的后盾,东林党从中牟利,而他们可以通过东林党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影响改革。

实际上,崇祯皇帝已经敏锐意识到了眼前的问题,他知道,土地兼并严重,百姓苦不堪言。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推动改革。简单来说,就是要掌握大多数财富的人让出一部分利益。

然而,想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崇祯皇帝的改革最终不了了之,惨淡落幕。

首先,地主阶级不愿意让利,因此在这件事上,身为朝臣的东林党便不可能向着皇帝。从本质上来说,东林党并非是一个具有坚定政治理想的团体,他们只是一个党同伐异的政治联盟。

曾经,阉党是东林党共同的敌人,大家自然能够精诚合作,现在阉党没了,东林党内部的合作基础也随之消失。

不仅如此,许多东林党人自己就是地主阶级,崇祯皇帝的改革已经触犯到了他们的利益。这位少年天子并未在朝臣中树立起说一不二的威信,改革举步维艰,如同儿戏。

其次,崇祯皇帝自己也是爱财之人,他和朝臣们一样,也不愿意拿出私库来推动改革。这批人各有各的心思,谁也不愿意吃亏,局面只能僵持下去。但皇帝和大臣可以等,百姓却等不了。

随着阶级矛盾的不断深化,老百姓日子越过越苦,终于有一天,老百姓再也忍不下去了,只能起兵造反。

这把火最终烧向了皇城,令明朝走向终结。若非明朝内部发生了农民起义,清军恐怕也不能这么快找到机会,一举攻入关内,拿下中原。

因此,人们普遍认为,阶级矛盾是造成明朝灭亡的关键原因。但是,倘若我们再进一步思考明末阶级矛盾,便会发现明朝灭亡的更深层原因。

二、深层原因:晚明人口陷阱

我们不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文官集团从明朝初年便开始发迹,那么他们的财富便绝不是一朝一夕积累的,阶级矛盾始终存在。既然如此,为何过去那么多年风平浪静,偏偏到了明朝末年,这一矛盾便爆发了呢?

实际上,原因非常简单,在原本稳定的状态里,一个新的变量出现,改变了全局。而这个变量,便是人口。

一般认为,古代人口越多,国家发展越好,因为古代没有机械与新动力,是一个单纯比拼人力的时代。

然而,人口也有可能为国家制造陷阱,明朝末年,国家便落入了这个奇特的人口陷阱,从而导致了政权覆灭。

简单来说,明末人口急剧增加,正是这些增多的人口,真正激化了潜藏多年的阶级矛盾。

想要说明这一点,就先要对明朝人口的统计 *** 有简单了解。

自古以来,中国便有统计人口的习惯。对于王朝的统治者而言,人口普查意义重大。古代生产力低下,人口往往是衡量盛世的重要标准。

因此,我国的人口普查方式历经变迁,明清时趋于完善,而明朝所采用的普查 *** 名叫户帖制度。

户帖制度起源于宋朝,明承宋制,进一步发展了户帖制度。户帖类似于现在的户口本,户帖上需要记录房屋类型、户主信息与同住人信息等,户帖由户部统一印刷,再分发各地。

拿到户帖后,官吏们需要挨家挨户上门登记,登记完成后再盖上官印,一式两份保存,一份交给户主,另一份存档。各地户帖统计完成后,从里长开始逐级上报,最终汇总到户部。

在户帖制度的基础上,明朝还建立了全新的黄册制度。

黄册是具有汇总性质的户籍册簿,以里为单位,每十年编写一次,一式四份保存。这是明朝 *** 的重要档案,出入库规则及其严格。户帖制度与黄册制度相辅相成,详细记录下了明朝人口的变化情况。

明朝建立之初,人口数曾出现了短暂的低谷,洪武朝末年逐渐有所增长,与明朝国力的恢复同步。

洪武二十六年,明朝总人口数约为7000万人,按照学者们的估计,明朝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5%。因此,到了万历二十八年的时候,明朝人口便已经达到了1.97亿。

明朝灭亡前,人口数目仍然在缓慢增长,据估算,明朝人口的巅峰约为2亿。

值得注意的是,这仍是一个较为保守的数字,因为明朝很有可能存在着大量隐户,部分女性也很有可能未被统计在内。但可以肯定的是,相比明朝建立初期,明朝末年人口成倍增加,数字惊人。

人口增加了,耕地面积却十分有限,矛盾就此出现。

一来,国内可开发的耕地总数目是固定的,相同的土地,却要供养成倍的人口,压力自然增大。

二来,这些固定的土地又大部分被把持在地主手中,土地兼并严重,令情况雪上加霜。

土地兼并从未停止,但过去人口少,就算地主拿走了大部分土地,老百姓也能混口饭吃,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哪怕地主“维持原样”,资源也不够分了。

更令人唏嘘的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明朝末年偏偏还爆发了严重的自然灾害。

天启、崇祯之际,陕西连年大旱,粮食减产,加上战事吃紧,皇帝只能硬着头皮掠夺最后的那一点粮食与土地,大批农民变为流民。这批走投无路的流民只能加入流寇队伍,跟随李自成闹事,至少能混口饭吃。

当时,北方流民现象尤为严重,陕西巡抚曾上奏中央,要求从江南地区调粮赈灾,却被内阁否决。

内阁大多数官员都出身江南,这批官员不愿意让江南卷入乱局,影响自身利益。在官员的相互推诿间,国家逐渐走向了末路。

当我们把时间拉长,将目光放长远些,便不难发现,人口陷阱不仅是明朝遇到的难题,更是每一个中国古代王朝都必须面临的考验。

三、举一反三:中国古代的人口

除了户帖制度与黄册制度外,中国古代的人口统计 *** 多种多样,均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便开始采用“书社上计”的办法统计人口,各地将相关人口的信息记录在册,统一向上汇报。

到了隋朝,朝廷使用了更为精准的“大索貌阅”,为每个人建立起了专属的人口档案,档案中不仅包含了基础信息,甚至还详细记录了样貌。

唐朝对户籍也尤为看重,需要申报人每年核查,在此基础上“造册”与“造籍”。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制度,我们才能勾勒出中国古代人口的基本情况。而当人口数目确定后,我们便会惊讶的发现,中国古代王朝大多都会在末期陷入人口陷阱。

比如,西汉初年,汉朝总人口约为3600万,而到了西汉末年,总人口数则超过了4000万。东汉开始时,人 *** 跌回3500万,但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东汉的人口峰值飙升到了6000万。

隋朝虽然存在时间较短,但依旧没能逃脱人口陷阱的“诅咒”。大业二年,隋朝总人口数约为4600万,相较战乱时增加了一倍有余。隋朝末年,国家总人口数再次突破6000万,回归了两汉时期的更高水平。

唐朝的更高人口数则很有可能超越了8000万,完成了一次质的飞跃。宋朝耕地面积扩大,到了宋朝后期,中国的人口应当已经突破了1亿,相较北宋初年大幅增加。

清朝更不必说,这是一个孕育了中国古代史上人口增长奇迹的王朝。康熙三十九年,中国总人口为1.5亿人,到了乾隆五十九年,人口数飙升至3.1亿,道光三十年时,全中国的人口数已经超过了4.3亿。

然而,与此同时,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国家陷入了混乱,人口也随之锐减。

通过观察中国古代的人口变化,我们可以得出一些规律。首先,王朝初年的人口数一般较少,其次,王朝人口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最后,当人口上升到某个峰值后,社会矛盾便会爆发,继而发生起义与战争,大量人口会因此丢掉性命。随后,王朝更迭,新一轮的循环开始。

这种循环背后,蕴含着古代王朝更迭的实质。

人口增多,原有的资源不够用,为了争夺资源,百姓便会揭竿而起,这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实际上,从王朝建立之初,人与人的矛盾便始终存在,只不过,到了王朝末年,这种矛盾会被人与自然的矛盾彻底激活。

战争的本质是资源的再分配,在每一个王朝末年,活不下去的老百姓们揭竿而起,利用改朝换代的方式,重新获得了土地的分配权。

但是,这种分配权不过是暂时的,只要封建制度依旧存在,循环便不可能停止。

参考文献:

1、陈忠海.中国古代的人口统计[J].中国发展观察,2021,(第C1期).

2、黄大荣著. 黄大荣自选集[M]. 中译出版社, 2019.11.

3、葛剑雄著. 中国人口发展史[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9.11.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4/500170.html

“明朝灭亡与人口陷阱,深刻剖析中国古代王朝更替深层逻辑” 的相关文章

范成大:南宋名臣、文学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范成大:南宋名臣、文学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 (《宋史》等误作“致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人。南宋名臣、文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

在古代,士兵如果不上战场会做些什么事情?

在古代,士兵如果不上战场会做些什么事情?

说到古代战争,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自古以来,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注定了战争的爆发,而这一场场的硝烟之中最不可少的便是士兵,因此士兵是维护国家安危的重要人群,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保卫了祖国的疆土、人们以及自己的亲人。不过,战争这种事情并不是持续不断进行的,倘若是在和平年代之时,战争的爆发频率是很低的,但是...

探索曹霸的艺术风格,杜甫是如何评价他的?

探索曹霸的艺术风格,杜甫是如何评价他的?

曹霸,三国高贵公曹髦后裔,唐玄宗时期画家,能文善画,官至左武卫将军,杜甫作有《丹青引》及《观曹将军画马图》二诗,表达对其画艺的赞叹。 渡来人高向玄理与僧旻也自称曹操后人。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曹霸早年学书,师法王羲之、卫夫人等,擅画马,尤精鞍马人物。时人甚至以其...

历史上真实的刘墉是个什么样的人?算得上好官吗

历史上真实的刘墉是个什么样的人?算得上好官吗

“宰相刘罗锅”,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这五个字一定不会陌生。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和珅,大家很熟悉,清代第一大贪官,被抄家时家产多达数亿两。但是和珅真的跟电视剧里面塑造得这么不堪吗?其实历史上的和珅,原名善保,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和珅...

在古代遗人是什么官职?主要负责什么?

在古代遗人是什么官职?主要负责什么?

自古就有。八百里加急、飞鸽传书、一骑红尘妃子笑这些说的都是古代快递。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所谓“健步”、“急脚子”、“快行子”都是古代一种职业的称呼,如现在的快递员一样。不得不说,在中国文化起源的渊源中,邮递的起源与发展同样具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周礼》记载,我国在西...

偃月刀出现时期是在宋朝 这刀怎么就成为关羽的武器了

偃月刀出现时期是在宋朝 这刀怎么就成为关羽的武器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关羽武器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宋代才出现的偃月刀,为什么成为了关羽的专属武器?在中国历史的武将中,关羽的地位应该是其中最显贵的。他在世的时候就曾经有过“威震华夏”的记录,去世后他也因为其忠义的品格受到了古今人们的推崇,以至于后来关羽被奉为武圣人,其...

古代妃子在侍寝之前 她们为什么都要光着裹被子

古代妃子在侍寝之前 她们为什么都要光着裹被子

还不了解:古代妃子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妃子给皇帝侍寝时,为什么要求脱光再裹进被子抬进去?看过古装剧的朋友应该都了解,古代妃子去皇上那里侍寝的时候,一定要脱光洗干净之后裹进被子里抬进去,比如说甄嬛传里就有一个名场面,在安陵容第一次侍寝的时候,就记录了这个完整的...

历史上真实的太平公主是个什么样的人?有多狠辣

历史上真实的太平公主是个什么样的人?有多狠辣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太平公主,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女儿,唐朝历史上仅次于武则天的女政治家。一生经历了神龙政变、唐隆政变、先天政变,每一场政变都足以改变历史走向,然而在权力舞台上纵横捭阖的太平公主最终遇上了...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