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知府仅为从四品,但对于地方官来说,却是一生都难以逾越的天花板

中国历史2年前 (2023-04-21)710

清代地方文官制度中,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被归入之一档次,属于“地方大员”行列;盐运使、各分守道、分巡道以及知府列入第二档次,属于“中级官员”;知州以下各官则属于第三档,称之为“基层官”。

如果按品级来分的话,就是从一品至正三品为之一梯队,明清定制,只有达到三品的这个级别才能称为“大臣”;从三品至从四品为第二梯队,是地方行政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正五品以下是第三梯队,绝对处于从属地位,少有发言权。

不同层级都有固定的升迁规则,在同一档次中,官员升迁相对容易,比如从知县升为散州知州,散州知州升为直隶州知州。而要从直隶州知州升为知府,或是从道员升任按察使,那么难度就很高。

御史就以从四品的知府为例,来了解一下清代地方官升迁制度中的一些基本规则。

知县一职能把90%的人熬死

清中期,全国的知县总数为1300余人,是地方文官数量最多的一个群体,也是成分最为复杂的一个群体。

知县由于数量多,在授职方面较为宽松,既有正途出身的进士、举人、荫生、贡生、监生,也有捐纳、杂职等异途出身者。

不过知县是一个得缺容易升迁极难得岗位,从吏部文选司的相关规定来看,知县升迁必须具备几个前提条件:

一是出身要硬。如果是翰林、进士出身者,那么就有升迁的机会,因为翰林、进士属于稀缺品种,有清一代进士总数量才二万余人,他们被视为王朝的精英分子。

二是朝中有人。这一点其实也是为进士量身定制的,一来他们头上有“天子门生”的头衔,二来是在会试、殿试的过程中,能结识朝中大员并与之形成门生与座师的关系。

官场之上素来讲究人脉,有了师生、同年这些关系,必然会对仕途产生影响,就是地方督抚也会对进士另眼相待,一旦有位置空出,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们。

三是政绩要突出。基层州县官考核最重要的指标就是钱粮、刑名两项,只要这两个方面不出问题,那就是有政绩,如果为官一任还能得到百姓的认可,那就是属于政绩突出了。事实上要想做到这一点并不难,至少有一半的人能达标,所以才将政绩作为第三个考核指标。

四是年龄不能太大。科举时代,年少得志者有之,大器晚成者亦有之,不仅仅是地方,就是在京师选缺也很看重年龄这一项指标。

以翰林为例,三年散馆后,能开坊的那一批人基本上都在40岁以下,一旦超过这个年龄,那么基本上就不会得到升迁,毕竟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总不能要大用的时候,就已经面临退休了。

州县官也是如此,所以清代有很多进士出身且颇有政绩的基层官,都是因为年龄问题而丧失升迁机会的,被誉为扬州八怪之首的郑板桥就是典型的案例,他当知县的时候已经四十多岁了。

以上四个条件,单拿一个来看似乎并不高,但是同时具备就很难了。而且这其中还会出现很多意外,诸如疾病、丁忧等等,这都会影响官员的仕途前程。

故而,90%的知县终其一生都无法越过正七品这一道槛,顶多就是从简缺调至要缺,从穷省调到富省。

知府几乎是地方官的天花板

如上所述,全国一千多个知县中,能再进一步的仅有10%左右,他们任满且在地方大计中获得一等后,就会进入吏部的晋升程序。

正常情况下,知县升迁一般都是散州知州,少有调至京师为官的。然后按照既定的步骤,进而升为直隶州知州。这一阶段,大致需要两个任期左右,即6年至10年左右。

直隶州知州按惯例可升知府,但这种规定只是用来安慰人的,若论难度比升任知府比升任知州的难度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清中期时,全国知府的总数188个,看起来似乎也不少,可实际上到了知府这一层级,已经不是地方督抚和吏部说了算了,多数时候皇帝才是真正的决策者。

经常看御史文章的读者应该有印象,知县、知州、知府的缺是以“冲、繁、疲、难”四字标准划定具体等级的,根据不同情况分为最要缺、要缺、中缺、简缺。

然而知府在此基础上还附加了一条,即“请旨缺”,御史大致算了一下,188个府中,其中有一百多个都属于请旨缺。

以直隶九府为例,保定府、永平府、河间府、天津府、大名府、宣化府都是请旨缺;再以江苏八府来说,清一色都是请旨缺。

知府人选由皇帝亲自参与,就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即是任用自己熟悉的人,这也是清代知府很少有从基层提拔的主要原因之一。

知府人选最常见的是从京师六部以及翰林院空降,郎中、员外郎属于主流,也不乏翰林院编修、检讨。只不过翰林院编修、检讨由于原品较低,到了嘉庆以后,就很少直接提拔为知府了。

剩余的几十个知府,都属于不太紧要的缺,由地方督抚和吏部提名举荐,由于基数太少,所以要想从知县爬到知府,无异于痴人说梦。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4/500555.html

“知府仅为从四品,但对于地方官来说,却是一生都难以逾越的天花板” 的相关文章

曹睿作为曹丕的儿子 司马懿为何不怕老子怕儿子

曹睿作为曹丕的儿子 司马懿为何不怕老子怕儿子

还不知道:曹睿作为曹丕的儿子,司马懿为何不怕曹丕而害怕曹睿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局面,刘备,曹操,孙权割据一方,实力不相上下,谁也无法用武力征服谁。就在大家好奇天下最终会落于谁之手时,谁也想不到司马家横空出世。难怪别人调侃,三国里...

蜀汉后期国力衰退,武将之中只有廖化苦苦支撑

蜀汉后期国力衰退,武将之中只有廖化苦苦支撑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蜀国后期猛将廖化的故事。公元219年,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被吕蒙活捉,最后在临沮斩首,关羽手下的士兵得知他死后,纷纷投降孙吴,不过关羽死前还替蜀汉留下一名猛将,这人之后也继承忠义的品德,屡屡替蜀汉立...

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人称“船山先生”,湖广衡阳县人,明遗民,明末清初思想家,与顾炎武、黄宗羲、唐甄并称“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学者王朝聘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崇祯五年(1632年),考中秀才,组织“行社”、“匡...

洪遵任职期间,有哪些卓著政绩?他在学术方面有哪些贡献?

洪遵任职期间,有哪些卓著政绩?他在学术方面有哪些贡献?

洪遵(1120年—1174年),字景严,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南宋钱币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洪遵因其父而入仕途。绍兴十二年(1142年)二月,与兄洪适同中博学宏词科,洪遵第一状元,洪适第二榜眼,父亲洪皓,曾任礼部尚书、大金通问使、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

三国时期张辽和庞统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三国时期张辽和庞统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东汉末年各方割据势力互相争斗,为了获得足够的实力,有能力的将领以及谋士,就成了各方势力争夺的对象。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这句出自名著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名言为有才能的人跳槽提供了正向的理论依据。在东汉末年至三国那段历史时期...

麋芳和傅士仁跟随刘备几十年 最后为何在刘备巅峰时叛逃

麋芳和傅士仁跟随刘备几十年 最后为何在刘备巅峰时叛逃

还不知道:麋芳、傅士仁跟随刘备25年,为何在刘备势力最鼎盛时期叛逃?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糜芳最终选择背叛刘备,投降东吴,其中的罪魁祸首正是刘备的义弟、义薄云天的“武圣”关羽!需知道,糜芳与刘备的关系可是相当的铁,按理说是不应叛蜀投吴的。了解三国历史的网友应该都知...

明末时期武之望与孙元化两位大臣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明末时期武之望与孙元化两位大臣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明末,天下大乱,很多明朝官员因为剿匪或抗清不利,结局悲惨。不过,既然做官,为国捐躯也好,因罪自尽也好,这是他们应该承担的因果,无可厚非。但其中,也有部分比较可惜的官员,比如,科学家式的技术型官员...

曹操能统一中原是因为挟天子吗 实际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曹操能统一中原是因为挟天子吗 实际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曹孟德为何能统一中原?不只是挟天子,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三国时期有一位口碑两极分化的枭雄,他就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休要天下人负我”的曹操。世人都说曹操是乱臣贼子,以要挟天子来得到天下,这样一个人就算成就了大业,但也因此遗臭万年。可是纵观他在三国...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