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他被评为中国最早的改革者,却落得一个身首分离的下场

中国历史2年前 (2023-04-22)610

他,出身名门,家世显赫,却礼贤下士,简朴节约。

他,少年丧父,寄人篱下,却平步青云,权倾朝野。

他,收归土地国有,禁止奴隶买卖,改计时法,盐酒铁国家专卖,实行计划经济, *** 控制物价。

他,就是被史学家称作中国最早的改革者,王莽。

图|王莽,字巨君——画像参考

他有一个更加广为人知的绰号——穿越者。

一、时势造英雄

在深入了解王莽的生平事迹之前,我们必须要先思考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造就了王莽?

我们不能说王莽一出生就想谋权篡位,当个奸臣。

事实上对于王莽是不是奸臣这个问题,历史学上尚未定论,但不可否认的是,王莽的成长环境,以及西汉复杂的政治格局,种种因素综合作用,才最终造就了王莽。

众所周知,西汉外戚专权极为严重。汉初时期,刘邦去世,刘盈性格柔弱,不能掌控朝野。

眼看儿子烂泥扶不上墙,吕雉亲自下场,分封吕氏一族,监视有功之臣以及宗室王侯。

图|吕雉——剧照参考

前朝把握住了,后宫也不能怠慢。刘邦在世之时,宠信戚夫人,喜爱戚夫人生的小儿子,赵王刘如意,甚至还想废长立幼。

现在刘邦死了,戚夫人母子再无依靠,吕雉有冤报冤,有仇报仇,毒杀赵王刘如意,将戚夫人制成“人彘”,还喊儿子刘盈过来“观赏”。

刘盈不敢相信,这么残忍的事情是自己母亲能够干出来的,被吓坏了,自从一蹶不振,七年后便郁郁而终。

说实话,如果不是因为代王刘恒的母亲薄姬,是个不受宠的女人,所以吕雉并不把她放在眼里,而是高抬贵手,放了这对母子一马。

或许华夏的历史长河中,就没有“文景之治”,也没有后来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封狼居胥,饮马瀚海”。

汉昭帝时期的霍光,也是西汉赫赫有名的外戚。霍光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因霍去病的缘故,格外受汉武帝的赏识。

汉武帝驾崩之前,任霍光为托孤大臣,封大将军,辅佐年纪尚幼的汉昭帝。

图|霍光,字子孟——画像参考

皇帝年幼,政事不得不假以他人,霍光把控朝政,大权独揽,朝野莫不敬畏。

后来汉昭帝英年早逝,霍光迎故昌邑王刘贺为帝,结果刘贺只当了二十七天皇帝,就又被霍光废黜了,理由是刘贺二十七之内干了1127件荒唐事。

这个理由听上去就很荒唐,一个人再怎么废物,再怎么无能,也不可能一天就能干四十七件荒唐事,平均一个小时就干两件。

毫无疑问,这是霍光的花招——他不满意刘贺,想换个满意的当皇帝。

大臣居然敢废皇帝,要是汉武帝刘彻泉下有知,恐怕能被气活过来。幸亏后来霍光选中了汉武帝刘彻的曾孙,出生在狱中的刘病已,奉他为帝,是为汉宣帝。

汉宣帝可是个不折不扣的狠人,他清楚自己势单力薄,不是霍光一代权臣的对手,因此刚上位时隐忍不发,处处小心,暗中积蓄力量。

待羽翼丰满,霍光病逝后,才雷厉风行,骤然出击,将霍氏一族一网打尽。

图|汉宣帝刘询—画像参考

如果说吕雉是因为自己是个女人,坐不稳天下,导致失败,霍光是因为他死得早了,后继者无能,加之小看了刘病已,被翻了盘。

那么,王莽的经历,则是一条成功的外戚进阶之路。

要说王莽,有一个人必定绕不开,那就是王政君。

图|王政君—剧照参考

王政君和王莽,都是王家的人。王家是那时最显赫的家族,没有之一。

到了王莽父亲那代,王家更上一层楼,因为他们王家的女儿王政君,当皇后了。不仅当上皇后,王政君还成功笑到最后,赢得宫斗冠军,当上太后。

出身名门,当过皇后,晋级太后,这是多少女人梦寐以求的一生,然而王政君却一点也不开心。原因无他,只因她有一个不爱她的丈夫,和一个不省心的儿子。

她的丈夫,汉元帝刘奭不喜欢她,冷落了她几十年,夫妻二人同床异梦,关系十分僵硬。

图|汉元帝刘奭—剧照参考

儿子汉成帝刘骜更是昏君一个,不问政事,天天就知道跟着赵飞燕和赵合德这两姐妹在后宫里鬼混,害得王政君一把年纪了,还要帮着儿子处理政务。

王政君一个人肯定是干不来这些事的,正是因为刘成帝啥也不管,才给了王莽上位的机会。

公元前7年,汉成帝刘骜暴死于宫中,由于没有子嗣,侄子刘欣捡漏上位,为汉哀帝。

图|汉哀帝刘欣—剧照参考

汉哀帝更是一位秒人,不爱美女爱男色,断袖之癖就是出自于他,具体意思……懂得都懂。大概汉朝运气真的到头了,汉哀帝这个皇帝也没干多久,几年以后,也病死了。

皇帝一个接一个的死,而且死得莫名其妙,突如其然,按照历史规律,这个王朝指定要不行了。

一般来说,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一个心怀不轨的权臣,干点要么名流千古,要么遗臭万年的事。

这个时代的权臣,就是王莽。

然而,最开始的王莽,可不是什么权臣。那个时候的他,名字是和“忠孝”划等号的。

二、“西汉道德楷模”

王莽出身于西汉最显赫的外戚家族。

但是,这和王莽关系不大。王莽父亲王曼并非长子,至于王曼排行第几,史书上没有记载,总之在王家的地位不算太高。

轮到王莽,就更尴尬了。因为他也不是长子,在他上头,还有一个哥哥王永。换句话说,王家家业虽大,王莽也只能吃别人剩下的。

更倒霉的还在后面,没等王莽长大,他的父亲王曼,以及长兄王永,就病死了。

现在,王莽全家剩下的人口如下:母亲,嫂子,侄子,还有自己。两个女人心,一个孩子,以及一个刚满十二岁的少年。

王莽全家只能靠着叔伯生活,低眉顺眼,小心翼翼。

也许是早年寄人篱下的生活给王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王莽和他的堂兄弟,全然不同。

王家子弟大多纨绔,生活奢侈,纵情声色。道理也很简单,毕竟家里有权有势,有什么不能享受的?

王莽却是一个另类,他生活简朴,谦逊有礼,在家孝顺母亲叔伯,照顾寡嫂侄子;对外礼贤下士,爱才若渴;对待平民百姓更是掏心掏肺,甚至还把自己的马车卖掉接济穷人,深受百姓爱戴。

最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王莽居然认同“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个道理,他不仅认同,还付诸于实际行动。

汉成帝刘骜期间,朝中大权逐渐落于王家之手,王莽凭借姑姑王政君的裙带关系,走上政治舞台。

刘骜死了,刘欣继位,尴尬的事情来了,刘欣和王莽没有血缘关系,王莽在朝堂中受到排挤,索性卸职隐居。

图|汉成帝刘骜—剧照参考

王莽隐居期间,二儿子王获不争气,失手杀死家奴。王莽非但没有包庇,反而严厉责罚,让王获以死谢罪。

消息一出,朝野哗然,人人争相称赞:王莽实乃当今顶级道德楷模,没有之一。

西汉的老百姓还是太单纯了。他们只看到王莽大公无私,不惜牺牲儿子以正国法,却没看到此事不久之后,王莽就从一介闲人再度回归朝堂——没办法,王莽复出的呼声实在太高,刘欣阻止不了,只能将他迎回。

时至今日我们依旧无从得知,王莽重回朝堂和他逼迫儿子自杀,这两件事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如果存在,那么我们只能说:为了权力,连儿子都能舍弃,王莽真是一个狠人。

汉哀帝死后,朝政大权重回王莽手中。这一次,王莽学乖了,他不要再当别人手中的棋子,而是要当执棋人。

王莽很快动手,之一个被开刀的是他的叔父王立,然后是前将军何武,左将军公孙禄,这两人之前都反对他任职大司马。

一起被排挤走的,还有中太仆史立,南郡太守毋将隆等人,甚至连高昌侯董武,关内侯张由的爵位,也被他剥夺了。

所有挡在他面前的人,都必须消失。太后王政君就是他手里更好用的那把刀。

老太太以为王莽还是那个清正廉明,简约朴素的少年,为国为民,殚精竭虑,被他唬得一愣一愣的,指哪打哪,异常听话。

这也不能怪老太太人糊涂,人年纪大了,分不清好坏,再加上王莽这人确实能装。王莽说,要对诸侯王和功臣的后裔加大封赏,在职官员的福利也要增加,对待平民士人推行恩惠。

一通操作下来,赢得朝野上下一致好评,大家纷纷称赞:王大司马真是大好人。

当时全国各地灾害频发,王莽只吃素食,不食酒肉,带头献出自己的土地住宅救济灾民,上奏请求朝廷减免灾区税收,还劝太后以身作则,发扬艰苦朴素精神,杜绝奢华。

然而,这些只是表象。王莽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他的权力。只要能够登上权力顶点,他连儿子的命都可以不要,更枉论在众人面前作秀。

汉哀帝死后,汉平帝刘衎继位,汉平帝母家卫氏一族成为王莽新的政治对手。王莽想将卫氏一族封到中山国,禁止他们回到长安,威胁到自己的权力。

王莽的长子王宇觉得父亲做得太过,怕父亲成为第二个霍光,就想了个馊主意,搞封建迷信——把血酒洒在王莽的住宅大门,以此为异象,劝诫王莽不要做得太过。

图|汉平帝刘衎—剧照参考

王莽根本就不上当,化身反封建迷信斗士,将儿子王宇下了狱,毒杀了他,随后借此机会诬陷卫氏一族,将其尽数诛杀。

由于牵连甚广,朝野震动,天下人之一次发现,那个号称“当代道德楷模”的王莽,做事居然这么狠辣,一时议论纷纷,人人侧目。

为了消除负面影响,王莽把这件事宣传成“大义灭亲”还写成文章分发各地,要求官吏百姓背诵。

官吏百姓有没有信我们不知道,反正在两千年后,他的这套把戏,是没人信了。

公元6年,汉平帝刘衎病死,王莽立只有两岁的刘婴为皇太子。两岁的孩子肯定是不能治理天下的,王莽代行朝政,自称为“矛”,但时人心知肚明,现在,他就是皇帝。

把戏终于演到了头,再演下去就没意思了。

公元9年,王莽逼迫姑姑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传国玉玺为什么会在王政君手里,这还要追溯到汉哀帝死时。汉哀帝死前,将传国玉玺给了男宠董贤,王政君又从董贤那里夺了过来。

图|传国玉玺—图片参考

虽然在老刘家受了一辈子的气,丈夫冷落儿子无能,王政君却对汉室一片忠心耿耿。

眼见外甥干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老太太指着王莽派去的人一通臭骂,说他猪狗不如,忘恩负义,最后怒从中来,把传国玉玺扔地上砸了。玉玺上的螭碎了一角,传国玉玺自此不再完整。

不过,无论如何,王莽还是得到了传国玉玺。

公元9年,王莽入高祖庙,即天子位,改国号为“新”,是为“新朝”。

一个动乱的时代来临了。

三、穿越者是如何失败的

根据王莽称帝之后颁布的一系列措施来看,他是想做一些实事的。

比如说,他收归土地国有,告诉天下百姓,从此以后,你们的田就是国家的田,不许私人买卖,土地之事,一切要听朝廷号令。

大户人家的奴隶,也不能随意买卖,奴隶也是人,也是有人权的。盐、铁、矿,这些国家根本之物,全部收归国有,一旦发现私人买卖,严惩不贷。

图|新朝疆域—图片参考

看到这里,你或许会问,这真的是两千年前的人能做出的决策吗?这难道不是近代史吗?王莽不会真的是穿越者吧?

谁也不知道王莽脑子里在想什么,他的想法很好,但忽略了一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汉朝时期的生产力,根本不足以支撑他做这样大刀阔斧的改革。

西汉末期,朝廷腐败,土地兼并严重。最让人头疼的是,刚好那个阶段,全球进入小冰期,各种天灾接二连三,百姓民不聊生,起义爆发频繁。

王莽信奉儒家思想,想要通过礼乐教化,让百姓们知荣辱,明是非,实现政通人和。

仔细想想就知道他的思想有多幼稚了,当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衣都穿不暖的时候,还会在乎所谓的“礼”吗?

自幼生长在豪门的公子哪里懂得民间疾苦,嘴皮子上下一碰,一道圣旨发出,就会以为上行一定下效,效果定然立竿见影。

王莽的许多政策,只是名头上担了一个“复古”,实际施行下去,却是状况不断。很多百姓根本无法理解,为什么自己耕了一辈子的田,忽然就不是自己的了。

眼看自己的“改革工作”进展不顺,王莽制定严酷律法,强制推行,社会动荡不堪,老百姓的日子,更苦了。

内部的问题还没解决,王莽又开始招惹外面。王莽当政时期,国内设有北海郡,南海郡,东海浚,唯独没有西海郡。当然,我们都知道,中国西边是青藏高原,没有海。

但王莽认为,不行,必须要凑够四海。于是他出兵占领青海湖一带,设西海郡,强制移民。

移民不能强征普通的老百姓,王莽就制订了几十条严苛的律法,增加罪犯数量,然后把他们通通打包到西海郡。

外交方面,王莽也是处处得罪,匈奴、高句丽,以及西域诸国都对王莽的新朝不满。

王莽大手一挥,出兵讨伐,大兴战事,百姓苦不堪言,加上天灾频发,不给活路,到了最后……史书记载,人皆相食。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是一群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人。秦末时期,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大喊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从此以后,每当君王无道,民不聊生之时,就总会有人勇敢站出来,率领人民推翻腐朽,书写新篇章。

图|陈胜吴广起义—图片参考

公元17年,全国旱、蝗、瘟疫等灾害接连不断,农民不堪忍受,揭竿而起,形成两大军事势力——绿林军与赤眉军。

天下苦王莽久矣,起义军一路势如破竹,公元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

此时跟随在王莽身边的,还有千余人。最后这一千余人全部战死——他们或许跟随错了对象,但至少,他们把忠诚留到了最后一刻,没有背叛。

王莽本人死于商县人杜吴之手,校尉公宾斩下王莽首级,悬于闹市之中。

王莽的身体,被士兵们剁成肉块,随意抛洒在大街上,百姓们听说王莽死了,弹冠相庆,争相观看,甚至还有人把他的舌头割下来吃掉的。

王莽的头颅,则被历代皇帝所收藏。直到公元295年,洛阳武库大火,这颗争议万千的头颅,终于归于尘土。

总结

有人说,王莽是位社会改革家,可惜时运不济,惨遭失败。

也有人说,王莽是个野心家,为了权力,为了地位,不惜连儿子也牺牲。

还有人说,他就是一个迂腐书生皇帝,在历史潮流的推动下,最终坐上了那个位置。

王莽太过于复杂,以至于到了今日,我们都很难找到一个确切的词汇,概括他的一生。

或许,在这世上,注定有些问题,就是没有答案的吧。例如建文帝的去向,例如传国玉玺最终的,下落,例如……王莽,他到底是不是穿越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4/500657.html

“他被评为中国最早的改革者,却落得一个身首分离的下场” 的相关文章

象牙席是什么东西?雍正下令不允许不再制作是为何?

象牙席是什么东西?雍正下令不允许不再制作是为何?

雍正,清朝第五位君主,1722年—1735年在位。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如何避暑,古往今来都是人们需要面临的一大难题。虽说现代人已经充分享受到了科技发展带来的红利,有很多的手段和方法避暑,不再遭受酷暑的煎熬。不过,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相比而言,古人的避暑方式,反而显得生态而节能。那么,...

隆科多帮助雍正上位有功 雍正后面为何着急除掉他

隆科多帮助雍正上位有功 雍正后面为何着急除掉他

对隆科多帮雍正登基,为何仅仅4年就被除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帮助雍正顺利登基的,一共有三位功臣,分别是陕甘总督年羹尧、九门提督隆科多,以及十三阿哥胤祥。这三个人中年羹尧是封疆大吏,主持西北地区的民政军务,实力颇大。而隆科多手握九门兵马,是北京城的实权人物,不可小...

刘彻成为皇帝之后,是如何对待他的姐姐的?

刘彻成为皇帝之后,是如何对待他的姐姐的?

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汉武帝有个大姐叫金俗,是汉武帝母亲王娡和金王孙的孩子。虽说金王孙是个农民,但他勤劳肯干事,因此一家三口过得还算安逸。不曾想金俗的外婆臧儿跑去卜卦,听算命的说,王娡的命贵不可言。贪慕荣华富贵的她自然信以为真,便强行将...

杨洪: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平生忠清款亮,忧公如家

杨洪: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平生忠清款亮,忧公如家

杨洪(?~228年),字季休,犍为武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璋时,杨洪历任诸郡吏。刘备定蜀,任杨洪为功曹。诸葛亮向杨洪征询意见,他认为汉中为益州咽喉,无汉中则无蜀,甚合亮意,擢为蜀郡太守,又转益州治中从事。刘备征吴失利,汉嘉太守黄元举兵反...

明成祖朱棣心中的继承人是谁?为何选择朱高炽?

明成祖朱棣心中的继承人是谁?为何选择朱高炽?

明仁宗朱高炽,明朝第四位皇帝,年号洪熙。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明史》中对朱高炽的作为圈点到位,可谓高度盛赞,朱高炽的庙号为“仁”,而“仁”这个字却很特殊,更不是随便获封的。在我国历史上,能称“仁宗”的皇帝屈指可数,要得到这个称号,首先他在位期间...

许慈: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从师刘熙,精通郑玄经学

许慈: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从师刘熙,精通郑玄经学

许慈,字仁笃,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从师刘熙,精通郑玄经学,钻研《周易》、《尚书》、《论语》等。建安年间,与许靖等一道来到蜀地。刘备平定蜀地,以许慈、胡潜为学士,与孟光、来敏等一起掌典文献古籍。后主刘禅时期逐渐升至大长秋,后卒于任上。其子许勋官至...

来敏: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来敏: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来敏(165年—261年),字敬达,义阳新野人,东汉太中大夫来歙之后,司空来艳之子,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逢董卓之乱,来敏跟随姐夫黄琬到荆州避难,黄琬是刘璋祖母的侄子,来敏又与姐姐来氏入蜀,被刘璋引为宾客。来敏喜欢读书,尤其喜欢《左氏春秋》。刘...

朱买臣是如何发迹的?最后被汉武帝所杀是因为什么?

朱买臣是如何发迹的?最后被汉武帝所杀是因为什么?

马前泼水,汉语成语,意思是比喻夫妻离异,无法挽回。也是京剧经典曲目之一。朱买臣,字翁子,会稽郡吴县人。西汉大臣。七国之乱爆发之后,朱买臣与妻子为了躲避战乱逃亡会稽郡,但他不会经营生产,只喜欢读书,所以生活并不富裕。但为了维持生计的他只能靠上山砍柴换取吃食,在这样贫困的条件下,朱买臣也没有放弃读书,他...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