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千古反间之一计”的金刀计,究竟厉害在哪儿?坐等挨刀吧
历史之所以引人入胜,是因为从中能看到所有我们想看到的东西,武力、文采、谋略、恩怨等应有尽有。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些人喜欢那些让人热血澎湃的战斗场面,有些人却喜欢那些让人拍案叫绝的烧脑谋略。今天咱们要来探讨的一个计谋,它被誉为“千古反间之一计”,不明觉厉,它的精彩程度绝对有保障。
先来科普一下,什么叫做“反间计”?反间计出自于《孙子兵法》的第三十三计,属于“败战计”中的一种,它的核心要素就是通过一些工具和手段忽悠敌人自相残杀或者为己所用。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反间计有陈 *** 间项羽和范增、周瑜借蒋干反间曹操和蔡瑁、张允等。
有些细心的朋友会问,那反间计跟离间计有什么区别呢?答案就是反间计比离间计更高级,离间计的核心目的只是让对方内部不和而已,而反间计追求更高级的效果,比如借刀杀人、为我所用等。
以今天要讲的“金刀计”为例,如果王猛只是看不惯苻坚对慕容垂太好,使劲在苻坚面前说慕容垂坏话,挑拨两人之间的关系,那就是离间计;但王猛在苻坚和慕容垂之间制造矛盾,然后名正言顺地逼死慕容垂,这就是典型的反间计。
那么,历史上著名的反间计有很多,凭什么“金刀计”就能被誉为“千古之一反间计”呢?咱们以事实说话,逐步来梳理一下它的逻辑,看看它是否言过其实。
金刀计之始末
“反间计”为什么属于“败战计”呢?说明“反间计”被实施的对象一般都是比较强大的,否则,何必浪费那么多脑细胞去设计收拾你,直接上去动手不就完事了?当然,这种强大包括保护能力和攻击能力两个方面。比如有些人虽然本身不算啥,但是他背后有一股强大的保护势力,你想正常弄死他很难;比如有些人的个人能力爆棚,你想通过正大光明的手段挑翻他,难度和风险都太大。总而言之,大家要记住被施以反间计的人都不是一般人,一般人不配享受这样的“待遇”,因为没这个必要。
“金刀计”的主要受害者慕容垂就是一个很牛的人,牛到“功盖诸葛之一人”的王猛都要除之而后快。王猛确实很猛,慕容垂注定要被锤。
慕容垂出身前燕皇室慕容家,前燕的皇室慕容家也是一个猛人辈出的家族,其中尤以慕容恪、慕容垂这两兄弟堪称绝代双骄,历史上著名的“武悼天王”冉闵就是死在这两兄弟手里,慕容垂更是从十几岁上战场后未尝一败。
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才高于世众必毁之”,慕容垂在二哥慕容恪去世后,就失去了生存的保护伞,成了前燕皇室的头号猜忌对象。别怪他人,只怪你慕容垂太优秀了。
慕容家其实在南北朝时代其实是可以走得更远的,因为慕容恪、慕容垂这两兄弟实在是太牛了,只要把这两个人用好,后面的接班人只要不出大幺蛾子,坐吃山空也不会败亡得那么快。可惜的是,前燕只用好了慕容恪一个人。
慕容恪是前燕皇帝慕容儁的二弟,文武全才,德艺双馨。在战场上,他也是未尝一败;在朝堂上,他更是深受爱戴;在家族中,他孝悌两全,对家人都是一片赤诚。慕容儁死后,本来他是最有资格和机会登上皇位的,但是放弃了,而是全心全意辅佐年幼的侄儿慕容暐。对自己的五弟慕容垂更是亦父亦兄地对待着。得益于慕容恪这样的擎天之柱,前燕自成立以来,一片欣欣向荣。
慕容恪是前燕最懂慕容垂的人,所以在临死前极力推荐慕容垂来接替自己的辅政地位,他对侄儿慕容暐说的原话是“臣死之后,愿陛下举国以听吴王”这个吴王就是慕容垂。
但正确的意见就一定有人会听吗?历史和生活显然都没有这么简单!前燕皇帝慕容儁在世的时候就一直对弟弟慕容垂比较忌惮,慕容垂之所以一直没有受到迫害,全靠二哥慕容恪的呵护。现在慕容恪走了,还力荐慕容垂辅政,慕容儁的儿子和家人会怎么想?所以慕容垂虽然惊才绝艳,但一直就没有什么实权。甚至荒谬到前燕上下都十分仰慕慕容垂,甚至搞外交的时候都把慕容垂抬出来当招牌,但慕容垂却只能在前燕夹着尾巴做人。
当时前燕的实权都掌握在太傅慕容评和太后可足浑氏手里,目的就是压制慕容垂,以免慕容垂有什么异心而无人可制。
但是这些权谋之术很多时候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慕容恪去世不久,南方枭雄桓温觉得慕容恪去世了,攻打前燕便阻力大减,于是举兵北伐了。一路上,桓温擒慕容忠、大败慕容厉、再败慕容臧,把战线推至枋头,并作出随时北上的军事态势。
这个时候前燕的朝廷坐不住了,慕容暐和慕容评一方面向秦求救,一方面准备放弃都城北撤,前燕境内的一些州郡甚至已经开始叛变了。关键时候,还得是慕容垂出来力挽狂澜,他让前燕朝廷给他一次机会,他想试试。前燕朝廷打仗不行,但是小心思还挺多,试试就试试,试成了,我们的大问题解决了;试不成,就麻烦先背之一口锅再说。
于是,慕容垂和桓温两大高手在枋头针尖对麦芒了,最终以慕容垂大获全胜而结束了。
可问题又来了,本来你慕容垂在前燕的能力和声望就无人可制,现在又立了这么一件“挽大厦于将倾”的大功,前燕还容得下你吗?慕容垂回国后,遭受了多次陷害和暗杀,所幸慕容垂堪堪躲过去了,但遗憾的是,慕容垂最宠爱的一个妃子却死在了这场内部政治斗争之中。
宠妃被害后,心灰意冷的慕容垂不得不拖家带口离开了前燕,来到了前秦谋生。
像慕容垂这样的大才前来投靠,这对前秦来说究竟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呢?这还真得视情况而论,有可能是如虎添翼,也有可能是引狼入室。当时前秦的皇帝苻坚认为是如虎添翼,但前秦的治国大臣王猛却认为这是引火烧身。于是,王猛就多次劝说苻坚杀了慕容垂以绝后患,原因很简单,慕容垂这样的人物是不可能一直屈居于他人之下的。但苻坚却得了一种“爱才如命”的病,说啥都不同意。理由也很简单,我苻坚是求贤若渴的仁君,只要咱虚怀若谷,他们必定肝胆相照。
王猛气得都要口吐芬芳了,但苻坚毕竟是他的老板,有些话还真不能说太直接了。所以,内心一声叹息,看来只能靠自己另外想办法了,食君之禄,为君分忧,总不能看着苻老大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不管吧!
恰在此时,苻坚准备进攻前燕,一来可以吞并前燕的势力,二来可以给亲爱的慕容老弟出一口恶气。这次军事行动中,王猛被任命为大将军,慕容垂为副将,新欢旧爱都被委以重任,但苻坚对王猛还是一直爱得比较深沉,没有因为慕容垂的到来就冷淡王猛。
王猛的小脑袋瓜子开始迅速地进行头脑风暴,他觉得这是一个除掉慕容垂的好机会,于是便借口需要行军向导,把慕容垂最得意、最能干的儿子慕容令调到前军当参军。有毛病吗?给你们慕容垂出气,你慕容家不应该出力吗?你们是前燕的人,谁比你们更熟悉前燕的情况,让你慕容家的人来当参谋不合适吗?
把慕容垂父子分开之后,王猛便开始各个击破了。他先是主动拜访了慕容垂,跟慕容垂一顿推心置腹的灵魂交流,大有惺惺相惜、相见恨晚的架势,最后掏出早已准备好了的心爱的砚台给慕容垂,要交换礼物互为纪念。
慕容垂还是没有还手之力,即便他也早已看出王猛对他没有那么友好,但那又如何?人家是前秦的二把手,自己是来前秦讨生活的外国人,人家主动来拜访你,提出要与你结交,你还真能给脸不要脸?人家率先赠送礼物并提出要带走纪念品,你还好意思拒绝?江湖全是人情世故,赶紧滴。
也不知是慕容垂是过于慎重还是过于大意,便将家传的金刀作为礼物送给了王猛。
拿到慕容垂的随身信物之后,他又收买了慕容家的亲信金煕,让其带着金刀作为信物找到慕容令,说慕容垂已经发现王猛一心要置之于死地、前秦非久居之地,要慕容令赶紧潜逃,他那边也已经做好撤退的准备了。
慕容令能怎么办?父亲的亲信拿着父亲的信物跟自己说这么有板有眼,听起来没有任何毛病的话,他能不信吗?他敢不信吗?于是,按照父亲的“指示”,趁着夜色跑路回到了前燕。
慕容令叛逃成了既定事实之后,剩下的事情对于王猛来说,就是顺水推舟了。王猛迅速地将“慕容令叛逃”的消息在京城内广泛发布。
慕容垂听到消息后,还能怎么办?慕容令确实是逃跑了呀!你一个外国人怎么跟前秦的人去解释?说儿子不是人,但你是一个知恩图报的好人?于是,心虚的慕容垂也跑了。
但在这样一个精心安排的圈套里,慕容垂跑得掉吗?所以慕容垂很快就捉拿归案了。
叛将叛逃,这放在大多数时候,都是必死无疑的,但慕容垂是真幸运,他遇到的苻坚苻大哥真不是一般人,他居然以“儿子是儿子,老子是老子”为由而放过了慕容垂。
这就是“金刀计”的始末。大致的内容就是苻坚想要保全慕容垂,而王猛却想方设法要除掉慕容垂,结果就是王猛机关算尽却并没有得偿所愿。
那既然没有成功,金刀计为何又被称为“天下之一毒计”、“天下之一反间计”呢?原因就在于它在逻辑上环环相扣、招招致命,且后遗症(慢发毒性)十分强烈。
金刀计的连锁反应
“金刀计”之毒,和当年贾诩“驱狼逐虎”怂恿李傕、郭汜反攻长安一样,并不体现在事情的直接结果上,而是体现在它的连锁反应上。金刀计虽然没有直接要了慕容垂的性命,但却在无声无息之间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甚至历史的走向。
首先说说更大的直接受害者慕容令吧。这孩子前面已经说了,是慕容垂更优秀的儿子,有乃父之风。更优秀的孩子对于一个家庭、一个政权来说意味着什么?是希望和保障。可惜的是,这么优秀的孩子被王猛坑死了。
话说慕容令逃回前燕后,盼星星盼月亮就是盼不回爸爸。爸爸去哪儿了呢?那一段时间,慕容令比留守儿童还留守儿童。
在经历无数个失望的白天黑夜后,慕容令只能先行和前燕 *** 报告:我游子归来了,咱前燕、咱慕容家一切尚好吗?
前燕 *** 一看这个“叛徒”就气不打一处来,你归来个屁,你不是出逃吗?不是要帮助前秦来攻打我们吗?你还游子归来,你就是我们慕容家的孽子,如果不是担心你爹确实太牛逼了,你就赶紧给我去死吧!于是,慕容令被发配到了遥远的沙城,被全世界抛弃了的慕容令只能自生自灭了。
前面说了,慕容令也算是难得一见的大才,人家即便是被发配边疆,也能够在极短时间内拉起一支几千人的队伍举旗造反,牛逼吧?
但是在绝对实力面前,个人的优秀往往并不能改变什么,慕容令最终因为势单力薄被前燕 *** 给剿灭了。
慕容令的死有什么影响呢?这才是真正斩草除根的毒辣。
之一这是杀人诛心,坑死慕容垂最钟意的儿子,在某种程度上比直接弄死慕容垂更让他难受,这种情绪很多为人父母者或大多数成年人都能理解,哀莫大于心死,人更大的悲哀莫过于希望的破灭。这一点大家参考一下后世朱标去世时朱元璋的反应,就能明白了。
第二这是釜底抽薪,慕容令一死,你慕容垂再厉害也不可怕了,因为你再厉害又能厉害多少年,只要你后继无人,你慕容家注定是白忙活一场。大家看看后来慕容垂打下后燕一片大大的江山又如何?不还是因为太子慕容宝无能,年近七旬还要御驾亲征,最后在参合陂望景生情而被气死?如果慕容令在世,这一幕或许就不会发生。
第三这是破镜难重圆,不管怎么说,慕容令之死跟前秦有关,跟前秦有杀子之恨的慕容垂是很难再心如止水地呆在前秦了。我们很难说慕容垂后来在苻坚淝水大败之后,就撤机迅速叛离了前秦,是完全因为慕容令之死,但多多少少与之有关吧!
那“金刀计”对慕容垂本人有什么影响呢?那就是彻底排除了他心安理得地呆在前秦、死心塌地为前秦效命的可能性了。因为“幼年丧父、中年丧偶、老年丧子”这是人生的三大痛,尤其是对于慕容垂这样的枭雄来说,何况牺牲的还是他更优秀的儿子。
“金刀计”对前秦和苻坚来说又有什么影响呢?简而言之,就是一切如王猛所料,留下慕容垂就是给前秦埋下了一颗雷。公元375年,王猛去世前反复叮嘱苻坚在有生之年不要去进攻东晋,除了希望苻坚和前秦能够稳打稳扎外,何尝没有防范慕容垂趁乱掌握兵权而崛起的意思在里面?
虽然历史不容假设,但我们依然可以大胆假设一下:
假如没有“金刀计”,慕容垂有没有可能真心为前秦效力?个人觉得还是有可能的。因为人心都是肉长的,慕容垂虽然有枭雄之志,但毕竟已经年迈了,英雄迟暮之时也会考虑安享晚年的。有些事情留给下一代去做,也是不错的选择,可惜最有希望的慕容令死了;
假如慕容垂能够真心归附前秦,按照前秦当时的阵容,天下谁是敌手?即便慕容垂不愿意上战场为苻坚卖命,哪怕在淝水之战前劝阻一下苻坚,前秦不经历淝水之战一败,是不会倒得那么快的。淝水之战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劝得动苻坚的王猛和慕容垂,一个死了,一个不愿劝。又或者,慕容垂为报恩苻坚,卖心卖力要帮苻坚打赢淝水之战呢?淝水之战的局面会是前秦兵败如山倒吗?要知道在淝水之战中,慕容垂所率领的队伍是毫发无伤的哦。
假如苻坚和他强大的前秦没有倒在淝水之战,慕容垂有机会脱离前秦去建立后燕吗?即便他建立了后燕,他能击败强大的前秦吗?
历史,总是这么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才不容假设,我们大胆假设,只是为了更立体、更全面地去论证分析。
金刀计的逻辑分析
一幕好戏,其实是很难说清楚,究竟是剧本成就演员还是演员成就了剧本的。“金刀计”之所以这么精彩绝伦,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是高手之间的过招,王猛、苻坚、慕容垂无不是青史留名的绝代枭雄,他们之间的过招就好比“华山论剑”一样,水准低不到哪里去。
咱先来分析一下三位主角的心理逻辑:
先说总策划王猛这个威猛先生,这位同志被誉为另类版的“诸葛孔明”不是没有道理的,他对苻坚的知遇之恩真的是肝脑涂地予以回报着,并且效果非常明显,前秦一度成为北方霸主,他是功不可没的。
那他为什么非要对走投无路的慕容垂赶尽杀绝呢?帮老板苻坚笼络这位盖世枭雄不更好吗?凡是持这种想法的同志都不是好军事、好参谋、好经理!因为像王猛这种位置的人,他要考虑的问题是因时而变的。老板事业刚起步时,他确实要想办法让整个团队更激进一点;但是,在老板事业登峰造极并渐趋稳定的时候,他其实最应该做的是帮老板排除风险。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明朝的大太监王振怂恿明英宗御驾亲征是其心可诛?
王猛设计“金刀计”是其尽忠职守的体现。身处职场的朋友要记住一点,什么时候要帮老板养狗,什么时候要帮老板养狼,这是非常有讲究的。
再来说说冤大头慕容垂,他是一心要叛离前燕吗?是铁心要追随前秦吗?是提前潜伏要反叛前秦吗?其实都不是!这位鲜卑族历史大咖真的是命运多舛,他的人生一直都是身不由己,命运那双无形的手,把他拿捏得死死的。
慕容垂有罪吗?有错吗?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他错就错在他太优秀了。一个人的优秀一旦散发出对别人的威胁感,那就无所谓对错了,存在即是合理,存在有时候也就是伤害。
而且慕容垂即便知道自己被王猛算计,他还只能无可奈何。王猛安排他们父子出征,他敢不从?王猛来府上找他聊天,他敢不见?王猛问他要纪念品,他敢不给?得知儿子已经叛逃后,他敢心安理得?
选择的主动权,往往只掌握在强者手里,这是历史给我们的经验教训,大家一定要学会适当的忍让和谦虚,不是要大家卑微到尘埃里,而是希望大家能有效地奋斗、抗争、努力。
最后来说说背景帝苻坚同志,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因为“金刀计”没少被人揶揄,很多人都调戏地给他发好人卡,说他是好好先生。
但大家仔细想一想,苻坚坚持不杀慕容垂真的只是因为他迂腐或者仁慈吗?先看看他拒绝王猛的理由——“我现在正在收揽英雄以清四海,怎么能做这样的事呢,我既然已经推诚接纳,就不能再做出尔反尔的事!”
现在大家知道苻坚真实的诉求了吗?没错,他就是想打造自己兼容并蓄的政治形象,慕容垂这样的枭雄我都能诚心接纳,你们其他人还担心啥?快来拥抱我们前秦吧,这里有其乐融融的“企业文化”。
这玩意就跟刘备败走新野时一定要携带数以万计的百姓南迁,是一个道理。刘备难道不知道那样会大大放缓行军速度,有可能会被追兵赶上来再揍一顿?但他有选择吗?因为你刘备就是靠“仁义”这块招牌行走江湖,你能扔下老百姓不管?能亲手砸了自己招牌?
而且,大家也可以看到,其实苻坚还是很有分寸的,一直都只是给慕容垂虚名,而没怎么给实权,这何尝不是防范慕容垂?比如他给慕容垂封的爵位就叫“宾徒侯”,啥意思?就是提醒慕容垂,我再厚待你,你也要意识到,你是一个“宾客”的身份,不该想的事情别瞎想。
苻坚最后虽然因为没杀慕容垂而吃了大亏,但我们也不能简单地说人家就是一个糊涂虫,一个糊涂虫是干不出那么大的成绩的,他其实主要是学汉文化没有学透而已。很多时候,我们对同一人和物的看法不同,只是因为我们都没有走出“本位主义”的限制。
回到“金刀计”的本身逻辑上来吧,看看它究竟因为而无懈可击?先从头到尾地思考几个问题:
1、王猛要杀慕容垂真的只是因为他一个人太优秀了吗?其实不全是,你慕容垂一个人太优秀,熬死你、屏蔽你、孤立你,都是可以的,并不一定非要杀死你,因为只要你后继无人,就不可怕。关键是你慕容垂的儿子慕容令也是人中龙凤,这就相当可怕,能熬过你一代人,但能熬过你两代人吗?
2、王猛设计“金刀计”无形之中利用的什么优势?身份和地位优势,也就是权力和信息优势,俗称降维打击。让慕容令做参军、和慕容垂交换礼物,慕容垂父子拒绝得了吗?
3、王猛收买慕容垂的亲信去坑慕容令,慕容令有求证的机会吗?父亲的亲信传话、父亲的信物为证,你不信也得信,就算慕容令真就一根筋,要亲口听到他父亲的言语才愿意相信,那也晚了,因为大军已经出发,他已经没有机会跟父亲求证了。王猛有的是理由和借口除掉慕容令,然后坐实他叛逃的罪名。
4、慕容令逃走后,王猛为什么选择在京城公开传播消息,而不是秘密向苻坚汇报,然后出其不意地逮捕慕容垂?因为王猛了解苻坚可能会包庇宽恕慕容垂,所以他要借助舆论把事情更加扩大化,你慕容垂顶不住压力也逃走了,那就更好了。慕容垂呢?儿子都逃走了,他能不逃吗?他敢赌苻坚对他的真爱超过儿子叛逃的恶劣影响吗?
5、王猛既然一心想要杀死慕容垂,为什么不借慕容令叛逃的罪名快刀斩乱麻,把慕容垂给咔嚓了?因为他早已胸有成竹,慕容垂怎么选择都逃不出他的手掌心的,早已布好天罗地网在等你,看你往哪里逃?
综上所述,“金刀计”在逻辑上是严丝合缝的,一环扣一环,出错率都极低!慕容垂父子怎么选择都大概率是个死,这才是它被称为史上最无解、最毒辣的反间计的根本原因。当然,王猛低估了苻坚那颗“仁慈之心”,这只是一个意外,在此就不做过多讨论了。
一点点现实总结
以史为鉴,我们要在历史之中发现问题,更要学会去解决问题。
很多聪明的读者说,但凡慕容垂父子有个手机,“金刀计”就根本不可能发挥作用的。所以,“金刀计”在当下是没有用的。
这些朋友确实看到了“金刀计”的一些本质问题了,但也确实不够深刻和全面。咱们有时候要对历史保持敬畏,“金刀计”既然能被称为千古阳谋,自然不是这么好破解的。“金刀计”的核心逻辑是利用信息差没错,但不全是这一点,还有比如还有话语权等等。
其实,在我们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类似于“金刀计”的事情比比皆是,咱不忍心撕开太多的遮羞布,所以就举两个例子,比如你的领导要坑你,然后找你过来给你布置一个工作,说是某个更高的领导特意交代的,或者说是要重点培养你,你拒绝得了吗?你能拿起手机找大领导去确认吗?这件事本身就是真的,只不过是你的领导跟隐藏了某个关键信息呢?比如很多一心想钓金龟婿的女孩子,却被假富豪给骗了,这是不是类似于“金刀计”?因为你看到人家一身装扮和谈吐举止,不自觉就相信他是富家公子了。
咱还是保持咱一直的历史观,只引导大家去辨别善恶,而不建议大家去利用善恶。所以,不多说“金刀计”的现实应用了,只希望大家记住,“金刀计”实际上是一种降维打击,打的就是信息和认知差,是很难防的,否则它就不是千古阳谋了。它生效是需要具体的环境的,比如你在沙漠之中快要渴死了,给你一瓶你明知不干净甚至有毒的水,你喝不喝?要真正躲开它的制裁,就只有一个办法——不进入它的生效范围。换句话说就是让自己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力和空间,否则都是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