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历史上名声更好的太监,死后百官扶棺下葬,至今仍有人祭拜他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4-24)610

说起太监,人们往往会嗤之以鼻,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影视剧中那丑恶的嘴脸,贪婪的形象。

而历朝历代的太监也确实大多都是宦官奸臣之流,他们残害忠良、构陷大臣,为了一己私利,将朝堂搞得乌烟瘴气。

有些甚至还勾结后宫,形成了宦官当道,凌驾了皇权,对朝政造成了极大影响。

但是历史上就有这样一位太监。不仅达到了权力的巅峰,还持身公正,深受皇帝信任,大臣的敬仰,死后被授予“清忠”的名号。

他就是明神宗年间礼监掌印太监兼任东厂提督——陈矩。

今天就来说说他的故事吧。

中国太监的前世今生

太监的由来最初并不是为了服侍,早在古罗马时期,他们是用来宗教的祭祀,甚至还颇具地位。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封建王朝的建立,皇权集中,男性地位的提高开始出现了男尊女卑。

而皇帝皇室成员众多,就需要大量的服侍人员。宫女大多十岁出头就被选到宫中,做起了丫鬟、宫女,贴身服务皇帝,妃子。

但是宫廷事物众多,难免也需要一些男子来干体力活,但是又害怕和后宫妃子有染, *** 后宫,破坏皇家血脉。

因此太监就登上历史舞台,在影视剧《中国最后一位太监》,可以看到这些太监大多也都出生于贫寒人家,父母无力抚养。

而且当时将孩子送进宫当太监,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出路。最起码可以保孩子此生衣食无忧,不用过着出体力劳动的辛苦生活,朝不保夕。

甚至有些还将它作为了晋升之道。在宫里边儿混的好,也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唯一的缺陷就是成为一名不完整的男人,断了自家香火,此生都无法绵延子嗣。

这是封建王朝的产物,也是时代落后的一种职业,随着清朝的灭亡,太监这一角色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历史上太监身份的名人也比比皆是,大多是开头所说那般奸臣之辈,如秦朝的赵高、明朝的魏忠贤、清朝的李莲英....

这些人都是从更底层的小太监。凭借着机灵聪明,擅长人心,一步一步上位,成为皇上或太后最信任的人,甚至手握大权,能够左右统治者的意念。

而在掌握这样的权利之后,生理上的残缺导致心理的扭曲,开始危害朝政,贪图富贵、穷奢极欲,在皇上面前乖巧顺从,背地里专横跋扈他们不容小视,有些甚至影响了历史的进程,加速了王朝的灭亡。

很多仁人志士也残死他们之手。但是,难道所有的太监都是如此?

其实不然,也不乏名臣太监,有的甚至彪炳史册,比如“七下西洋”的三宝大太监,郑和;为李白脱靴的高力士;这些人不仅颇具才华,知书达理,甚至能够积极为皇上谏言,规劝他们的行为。

所以对于太监这样的角色,不能一概而论,他们首先是人,是人就有好有坏,有善有恶。

行善还是作恶,是不同人的不同选择,太监们深藏深宫大院,习惯了有皇帝为中心,似乎没有自己的世界。

但其实这样的角色能做的有很多,可以尽忠职守,作为皇帝的亲密人物,有机会参与国家治理,成为一代名臣,打破千百年来人们对于太监的刻板印象。

名臣太监的崛起之路

太监陈矩又因家中贫寒被送入宫中,明朝年间,此时的太监管理已经非常完整,制度森严,有司礼监,掌印监,内务等等部门。

陈矩还算幸运被分到了大名鼎鼎的司礼监。但陈矩也是聪明机灵的。在一堆小太监里他被当时的大太监高忠注意到,并被收入门下。

要知道这个高忠可正是当红的太监,司礼监秉笔太监这个职位可不是谁都能做的,需要有足够多的学识。

他们从小和皇帝一起学习,相当于伴读。因为只有有足够多的知识,写的一首好字,才能替皇上拟制圣旨,掌握重要的文书工作,在宫中也颇具地位。

不仅如此,高忠曾经以太监的身份上马作战,抵抗北方鞑靼,当时敌军逼近京师,情况危急,太监高忠全副武装参与战斗,立下功劳。

陈矩得知师傅的事迹,深受感化,以师傅为榜样,立志要报效朝廷,匡扶社稷,从此学习政治、经济学问。

所谓名师出高徒,陈矩在高忠的教导之下成长的很快,随着高忠的年纪渐长,陈矩逐渐参与更多的核心工作。

而他的机灵和正直也被当时的明神宗也就是万历皇帝注意到,但他为人谦虚低调,并不是争权,迟迟没能接替师傅的位置。

但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万历26年,陈矩正式担任司礼监秉笔太监,深受皇帝信赖还同时监管东厂,可以说一时间风头无两。

东厂作为重要的监督大臣的秘密机构,甚至手握生杀之权。但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权势滔天而肆意妄为,反而更加的严谨,低调。

那么他都做了哪些好事?值得如此高的评价。

“清忠”太监的政治智慧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陈矩押送罪犯,事情办完以后,路过家乡时,准备回乡祭祖,此时的陈矩已经位极人臣,算是完成了父亲的嘱托和期望,出人头地了。

当时很多宦官外出办事,都是敲锣打鼓的高头大马,耀武扬威,陈矩反而是轻车简从,一路上并不声张,回到家乡,完成祭祀。又悄悄地返回了京城,一路上没有惊动任何官员和当地百姓。

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是更具权势的太监,所以他这一行为也得到了朝中大臣的赞赏,民间有人称他为“佛”。

他并不是那种争权夺利的奸佞之辈,很多忠臣之士也愿意与其私交,但是陈矩从来不拉帮结派。

他清楚的知道伴君如伴虎,而万历皇帝是猜忌多疑之人,很多清白无辜的大臣因为党争或者案件的牵连入狱,陈矩念对方是能臣,是国之栋梁。

不忍心他们就此丧命,会私下里托关系刑部加以优待,甚至会亲自为这些人求情,救出这些无辜的良臣,这样一来,他的威望在朝中更深,但他始终秉持内心的正义和公道。

不仅如此,陈矩还具有超高的情商和处理事情的周全能力,当朝驸马和公主吵架,竟然不见踪影。

万历非常生气,下令陈矩查办相关人员,陈矩却认为这是夫妻之间的私事,不该惊动皇上,更不应该宣扬出去,有伤皇家颜面,于是直言相谏。

拟旨告诉大臣,统一口径,就说驸马因为个人事情,到固安县去了。皇帝欣然同意,随后召驸马回来,简单的惩罚他学习礼仪,最终大事化小,用自己的智慧化解了这场闹剧。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当时矿税对百姓的压力很大,民不聊生,

许多大臣先后上谏,皇帝都重罚他们。

当大学士进谏时,陈矩支持他,也积极进言,最终矿税很快叫停。其中,参政大臣因为上疏触怒了万历,要杖罚他。

陈矩曾经极力劝阻皇上廷杖朝臣,如今这件事再次发生,自己不能忘记初心,于是他再次劝谏,阻住了再次廷杖大臣。

万历三十四年,也是因为矿税,云南发生民变,杀了当地的贪官,皇帝震怒,将要彻查,并准备将相关人员下牢狱,陈矩得知后,认为不妥,便向皇帝奏言,说这些官员有可能是无辜的,他们对朝廷的法度一定是遵守的,但他们的手下人有可能仗势欺人,无知惹事。

如果是这样派东厂去逮捕他们,在京城审问,只怕会闹的沸沸扬扬,满城风雨,造成动荡,反而不妥,还是在当地调查清楚,从宽处理为好,这样既能查 *** 相,也能安抚边远地区。

皇帝听他说得恳切有理,便采纳了意见,原本一场腥风血雨就这样被他巧妙化解了。

万历31年,发生了这样一桩怪事,史称“妖书案”。

一天早上,很多王公大臣门口收到一封书信,文中内容,直言当朝宠妃郑贵妃联合大臣密谋更换太子。

一时间震惊朝野,万历皇帝得知后,十分震怒,下令彻查。敕令陈矩和锦衣卫进行大搜查,一时间风声鹤唳,铁骑遍布京城,弄得人心惶惶。

其实这是一桩阴谋,是有些人想以此为由发起党争内斗,铲除异己,而陈矩负责调查此案。

很多大臣担心被牵连,他们都使人嘱托陈矩帮忙,陈矩正言厉色地拒绝了他们。

陈矩始终能够秉持公正,以清晰的思维和旁观来看待案件,经过他紧密的分析,不仅迅速解决此案彻查凶手,也从中抽丝剥茧,尽全力减少牵连,减少对朝野的震动。

这件案子也让他收获更多大臣的敬佩与感激。社会秩序亦得以恢复平静,此后,许多和他并不相识的官员,想和他结交,但陈矩只是友好地一揖,不过多的拉扯关系。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万历年间著名的首辅张居正和陈矩,可以说是互为欣赏。

二人一内一外,虽说皇帝二十几年不上朝,但是仍能造就万历中兴的局面,与二人有着极大的关系。

外有张居正改革,内有陈矩建言辅佐,虽说张居正被蒙难冤枉,但直到张居正死后,很多的改革措施仍然实施,这与陈矩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他敬佩张居正,但也对皇上足够了解,清楚朝堂局势,顺势而为,保存实力,让明朝这个大厦不至于全盘倾倒。

也正是因为陈矩不菲的功绩,朝臣的敬仰,万历皇帝对这位太监也给了极高的殊荣。

御赐九坛,并为设置祠堂,亲自提笔“清忠”。下葬时,文武百官纷纷到场,为他扶棺下葬,而他的遗像也被供奉,在德胜门中的祠堂。

时至今日仍有人祭拜,来访者络绎不绝,陈矩始终相信三尺头上有神明,头上三尺有神明。他要做不一样的太监,极力维护朝堂稳定,陈矩的一生足以让他成为后世太监学习的楷模。

在太监这个行业里称之为标杆也毫不为过。“祖宗法度,圣贤道理”是他一生信奉的原则。

他一次又一次的化解危机,在明朝这个动荡的朝代,党政伐异,残害同僚的事情比比皆是。

也产生了不少的祸国殃民的大反派太监。但是陈矩能在这样的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依然秉持公心,一心为国,可以算得上是明朝之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4/500976.html

“历史上名声更好的太监,死后百官扶棺下葬,至今仍有人祭拜他” 的相关文章

汉武帝后宫有多少位皇后 她们的结局是什么

汉武帝后宫有多少位皇后 她们的结局是什么

对汉武帝刘彻一生有多少位皇后?都是怎样的结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太子拒婚陈阿娇,真傻。如果我儿子娶了她,皇帝的位子就轮到我儿子坐了。”王娡想着,马上动身去找馆陶公主,为四岁的儿子刘彻求娶她的女儿陈阿娇。馆陶公主正在生气呢,她前几天不顾脸面,去找弟弟汉景帝刘启的宠...

程普、韩当是什么来历?他们选择跟随孙坚的原因是什么?

程普、韩当是什么来历?他们选择跟随孙坚的原因是什么?

孙坚,东吴政权的奠基人之一,东汉末年将领、军阀。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据《三国志》,程普,字德谋,右北平郡土垠(yin)县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银城铺镇人;韩当,字义公。辽西郡令支县人,今天的河北迁安人。右北平郡、辽西郡两个郡在两汉属于幽州,两...

九子夺嫡允禩为何会败给四阿哥?原因是什么

九子夺嫡允禩为何会败给四阿哥?原因是什么

九子夺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老八生在那个时代只能说是他的悲哀。老八允禩人称“八贤王”,正史记载老八允禩在雍正四年就被以“阿其那”“塞思黑”就是猪狗不如的称号,就被雍正搞垮了,而并非像《雍正王朝》电视剧中描述的那样,在雍正临死前才摆平老...

张廷玉的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张廷玉的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说起张廷玉这个人,可能大家不是太熟悉,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张廷玉深受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礼遇,而且是大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文臣,可见其在天子心目中的地位。但晚年的张廷玉却因为自己的小小“瑕疵”而酿成大错。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君要...

裴炎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他犯了什么错

裴炎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他犯了什么错

裴炎,字子隆,绛州闻喜人。唐朝宰相,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裴炎是唐朝宰相,在帮助武则天掌权的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但最后却被武则天以谋反的罪名杀死。那裴炎到底与武则天发生了什么矛盾,导致自己身首异处呢一,出身名门裴炎出身河东裴氏,为当世有名的世家大族,因此自幼受到良好...

曹丕作为曹操的儿子又是继承人 曹操为何如此厌恶这个儿子

曹丕作为曹操的儿子又是继承人 曹操为何如此厌恶这个儿子

还不知道:曹操为何那么厌恶曹丕?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曹操厌恶曹丕其实,曹操在54岁那年,也就是公元208年兵败赤壁之后,那个“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曹操,便相当于“死”了。不再以“一统天下”为人生奋斗目标,转而开始眼睛向内,努力经营曹魏那一亩三分地了。比如发...

张公谨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公谨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唐太宗为了纪念一同打天下的功臣而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的二十四位功臣画像。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张公谨是唐朝名将,在玄武门之变与平定东突厥时立了大功,深受李世民重用与信任,得以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张公谨原本是王世充旧部,为何能获得李世民的大力信任一,投靠唐...

向敏中:北宋初年名相,以勤于政事、老成持重而闻名

向敏中:北宋初年名相,以勤于政事、老成持重而闻名

向敏中(949年-1020年4月23日),字常之。开封府人,北宋初年名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向敏中进士及第,历任工部郎中、给事中等职。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升任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正式拜相。受任后,向敏中谢绝宾客,门庭寂...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