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鸿门宴中项伯帮刘邦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5-01)230

谈到项伯,大家多半不会觉得陌生,鸿门宴中,谋士范增劝项羽杀掉刘邦,以绝后患,才有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之举,可是叫人纳闷的是,为何项羽的叔叔项伯要插手其中,难道真的只是因为前天晚上刘邦告诉项伯,自己要跟他做儿女亲家这么简单吗?不如翻开《史记》,重读这段历史。

故事的主人公项羽和刘邦分别出身于两个不同的阶级,项羽的祖上是楚将项燕,刘邦的祖上是无名氏,他俩一个是贵族,一个是平民,出身的差异决定着两人看待世界的角度不同。

在造反之前,项羽和刘邦分别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

项羽的叔叔项梁虽然犯了杀人罪,逃到吴中,但因为是名门之后,吴中地区的士大夫多出于项燕门下,因而杀人犯项梁摇身一变,在吴中成为了当地领导。

“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而刘邦呢?即便《史记》为他编造了一个污得没眼看的身世:“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翻译出来就是,太公亲眼看到一头巨龙给自己戴了绿帽,后来生出了刘邦,实际上刘邦就是个混社会的无赖,生活在底层的人往往比上层的人,更不惮以最恶的想法揣度人心。这也就能解释,同样底层出身的刘邦和朱元璋,是历史上诛杀功臣最厉害的两个皇帝。

项羽从小熟读兵法,在鸿门宴时,他不可能不了解自己面对的天下形势。项羽虽然号称有四十万大军,但从一开始他的叔父项梁起义只带了江东八千精兵,一路西进,到下邳时总兵力不过六七万人,那这四十万大军怎么来的呢?是项羽杀了宋义,自立为假上将军之后,巨鹿之战大破秦军,汇集了各路诸侯势力而成的,军心并不稳定。反观刘邦从沛县起义,所过之处收买人心,一路收拢谋士、大将,十万人的军队都听命于刘邦,军心稳定。

在民心方面,项羽在新安城南坑杀了二十万秦军,暴虐残忍,而刘邦入咸阳,军纪严明,秋毫无犯,这时候即便谋士范增看出刘邦志不在小,如果此时动兵,远路而来的楚军真的占有绝对优势吗?

未必吧,因而眼下震慑住刘邦的反心是之一要紧的事,由此看来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很可能只是他自己设计安排好的戏,为的是刺探刘邦的反心,而刘邦低声下气的表现自然骗住了贵族出身的项伯,而刘邦主动约为儿女亲家,更让项伯的好感度骤升,因而于公于私,项伯选择帮助刘邦都有着自己的道理。

第二个让人诟病项伯的便是他接受了张良的贿赂,将肥沃的汉中之地划分给了刘邦。

然而戏下分封中,项羽可不笨,按照楚怀王的约定,刘邦是可以当关中王的,但是项羽想当,可是又不能摆明了背信弃义,于是项羽决定让所有人都当王,分封完六国的 土地后,大手一挥,秦人的土地应该由秦人治理,那么刘邦也不好说什么了,最后只拿到了零头巴脑的巴蜀之地,张良贿赂项伯说情拿到了汉中之地。

或许在后人看来,汉中“据有形胜,进可攻退可守,秦以之有天下”,但是项伯虽然是项燕的后人,但此时他大概并不会有这样的怀疑。

一是项羽将关中地区分为三部,封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分别为雍王、塞王、翟王,变相将刘邦锁在了巴蜀;

二是刘邦由关中王变成汉王,地位已经大大下降,他是这次分封的更大输家,项伯自然放心;

三是刘邦和自己有儿女姻亲的关系,谁能不想着提携一下自己的亲家呢?

因而这次项伯出卖项羽是不经意的,毕竟他没有机会做事后诸葛亮。

而第三次,楚国盟友九江王英布被刘邦策反,项伯到九江杀死了英布的妻儿,将英布直接推向了刘邦的怀抱,但如果说项伯是故意背叛项羽,这似乎说不过去,因为天下未定,鹿死谁手还不一定,作为项家人,自然更愿意看着侄子登上皇位。项伯这样做与其说是把英布推向刘邦的怀抱,不如说是给楚国的盟友一个教训:如果敢叛楚降汉,下场就像英布这样!

最后一次,人们认为项伯背叛项羽,倒向刘邦,是他阻止项羽杀掉刘邦的父亲,然而战事陷入僵局,项伯不愿意跟刘邦之间再结一道新仇,不是不能理解的,这也不能算是背叛。

因而一直以来认为项伯背叛项羽,倒向刘邦的说法是靠不住的,我们之所以误解项伯是因为我们已经看到了战争的结果,而项伯是戏中人,他每一步的行动只是基于他自己对局势的判断分析罢了,或许他因为那句结为姻亲藏了一点私心,但他并未故意背叛项羽。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5/502255.html

“鸿门宴中项伯帮刘邦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康熙和乾隆孩子都那么多 最后三代皇帝为何没有子嗣

康熙和乾隆孩子都那么多 最后三代皇帝为何没有子嗣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康熙乾隆那么能生,同治、光绪、宣统都没有后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距离我们年代最近的一个王朝,清朝的历史一直为大家所熟知。对于清朝的皇帝大家也很了解,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这祖孙三代。这三代皇帝的治国能力是非常...

有哪些与张飞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张飞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张飞(?-221年),字益德(一作翼德),幽州涿郡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并称为“万人敌”。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黄巾起义爆发后,张飞与关羽加入刘备的义勇军辗转各地。三人同吃同睡情同手足。刘备于长坂坡败退时,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曹操惧其勇...

秦宓: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学者,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秦宓: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学者,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秦宓(mì)(?-226年),字子敕。广汉郡绵竹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学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宓善舌辩。早年仕于益州牧刘璋麾下,后降刘备。刘备伐吴时,秦宓劝阻,刘备大怒,欲杀秦宓。因诸葛亮及时求情,才保住性命,仅被下狱,后被释放,拜左中郎将、长水校尉。吴蜀同盟后,...

孙邻: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孙邻: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孙邻(~249年),字公达,吴郡富春人,孙坚长兄孙羌之孙,豫章太守、都亭侯孙贲长子,孙策和孙权的堂侄,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贲去世,孙邻继承其爵位。孙邻九岁时,代理豫章太守,进封都乡侯。后升任夏口、沔中督,威远将...

黄盖: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

黄盖: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

黄盖(生卒年不详),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每每征讨,他的部队皆勇猛善战。早年为郡吏,后追随孙坚走南闯北。孙坚遇难后,黄盖跟随孙策、孙权“擐甲周旋,蹈刃屠城”。诸山越不宾,黄盖活跃在镇抚...

曹丕篡汉之后 曹植为何披麻戴孝为大汉痛哭

曹丕篡汉之后 曹植为何披麻戴孝为大汉痛哭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丕篡汉,为什么曹植却披麻戴孝痛哭大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时期,虽然是一个民不聊生的乱世,但是乱世之中,亦有真情,在那个时代,有很多令后人感慨不已的兄弟情义。例如江东孙策,在临终之前,明明有儿子可以继位,却将江东之地,托付给了弟弟孙权,并嘱...

朱元璋真的大肆屠杀功臣了吗?真相是什么?

朱元璋真的大肆屠杀功臣了吗?真相是什么?

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汉族,原名重八。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从历史记载看,明太祖朱元璋可以算得上是开国皇帝中屠戮功臣最狠的帝王。特别是在并称为“胡蓝之狱”的“胡惟庸案”和“蓝玉案”中,开国功勋们遭到了绝望般的大清洗,牵连人数都是数以万计。由此,朱元...

雍正和乾隆相比 两人谁的成就更大

雍正和乾隆相比 两人谁的成就更大

还不知道:雍正和乾隆,哪一个更优秀,所获得的成就更大?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近些年网络上出现了一股批判乾隆,赞扬雍正的风气,包括笔者自己也写过类似的文章。在众多的评价之中说雍正勤政务实,乾隆富二代挥霍无度几乎占了主流,虽然这样的观点不无道理,但是作为一个帝王,仅从...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