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魏惠王不用商鞅,为何不听公叔痤建议除掉商鞅

中国历史2年前 (2023-05-02)330

我们都知道,商鞅变法彻底改变了秦国命运,给此后秦国的强盛打下坚实基础。不过商鞅并非是秦国本地人,他生于卫国,为何最后会选择到秦国来帮助秦孝公实现自己的抱负呢?商鞅早年寻找明公也并非一帆风顺,公叔痤曾把商鞅推荐给魏惠王,不过魏惠王并没有重用商鞅。公叔痤算是有先见之名,既然魏惠王不肯重用,那他就建议除掉商鞅,防止他国得利,但魏惠王还是拒绝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商鞅怀才不遇 屡次“换岗”

虽然卫鞅身世卫国贵族,但家境到了他那里,自己所属的这一支系早已经被公室所疏远了,好像后来的汉室后裔刘备兄弟相同,根本就没有了什么位置。而且,当时卫国的国君十分的昏庸,国家也相对微小、混乱,根本就没有给他展示自己才调的机会和舞台。

所以,带着对自己美好未来的无限神往,卫鞅离开了自己的祖国,来到了紧邻的魏国。很快,卫鞅便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赢得了魏国相国公叔痤的赏识。

所以,卫鞅便拜在公叔座门下,成了相国公叔痤智囊团中的一员。

随接不断地接触和沟通,公叔痤逐渐地了解到了卫鞅的许多状况,并对他的学问大加赞赏。自此以后,凡是公叔痤遇到不好处理的作业,他都会立马让人叫来卫鞅前来协商,而卫鞅总能给他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所以,公叔痤心中慢慢地对这个年青人有了敬佩之意——这个小伙子精通政治、法令、军事、农业,是个难得的人才。他想先让这个年青人在基层充分的历练一下,然后再把他引荐给魏王。假如将来由他来辅佐魏王的话,那么魏国即使不能够称雄天下,至少也能够免受他人的欺压。

假如作业的开展果然好像公叔痤所设想的那样,那么关于魏国来说将会是一个不错的结局。可是,上天总会让那些名人经受到必定的苦难,如不这样,它总觉得没有什么意思。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没过多久,想要重点培养卫鞅的公叔座,出其不意的病倒了。他要是头疼脑热的小病也倒好说了,偏偏他得的仍是大病、而且仍是那种一病就永远不太可能起来的大病。

相国病了,病得那么厉害,作为一国之君的魏惠王,总得前去看望一下。否则的话,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所以,魏惠王来到公叔痤的床头,看到了已经病入膏肓的公叔座。此时此刻,魏惠王在简略的慰问和安抚之后,不得不提起了一个不能让人回避的论题——“先生如有不测,那谁能够来辅佐我呢?”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公叔痤心中早就已经有了答案。没错,正如许多人所想的那样,此人非卫鞅莫属。

公叔痤劝魏惠王除掉卫鞅

所以,公叔痤就把卫鞅引荐给了魏惠王。但是,魏惠王在向公叔痤询问了有关卫鞅的年纪、身世以及他现在在相府所任的官职的状况后,他的面孔却不由而然地紧绷了起来。

魏惠王的这一表现,让公叔座有点忧虑,他担心魏惠王会瞧不上卫鞅,不会采用自己的主张。

所以,公叔痤打听地问了一下魏惠王对卫鞅的感觉怎么。但是,魏惠王并没有从正面答复他,而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深深的一口气,就表明晰魏惠王的意思——我对这人并不认可!

由于在国君魏惠王看来,这公叔痤老先生莫非是病糊涂了,怎么什么人都给我引荐呢!一个衰败贵族的公子哥、一个没有经历过世事、没有承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人,他能为我大魏国做些什么呢?真是可笑,相国居然还让我以举国之力听从这个小青年的。什么年少有为、负有奇材,在我看来,他也只不过是耍些小聪明而已,看来相国真是又老又病,完全糊涂了!想到这儿,魏惠王不由地笑着摇了摇头,关于卫鞅的作业也就此一笑而过。

已然魏王不肯用卫鞅,而卫鞅心中又有许多让人捉摸不透的智谋,所以公叔痤又劝谏魏惠王杀掉卫鞅。

或许这一点让我们很难了解,怎么方才还在引荐人家,翻过身来却又要杀掉人家呢,这人不是太翻云覆雨了么?其实否则,公叔痤一切的行动都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考虑。假如举荐卫鞅成功,自己的国家就得到了一个世所稀有的奇才,国家就会在他的治理下快速强大起来;但假如国王不必此人,万一此人跑到其他诸侯国,为他国所用,那么往后受到威胁的不仍是我魏国么!

关于公叔痤的这个提议,魏惠王相同用自己独特的浅笑来答复——也没有赞同。

魏惠王走后,公叔痤叫来了卫鞅。他把自己方才向魏惠王引荐的他,以及后来魏惠王不赞同之后又怎么劝魏王杀掉他的作业,都毫无保留的的告诉了卫鞅。

让公叔痤没有想到的是,卫鞅听到此话后并没有一点点的愤恨和紧张。由于他对魏惠王的为人多少仍是了解的,此人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是个名符其实的守成之君。他已然不赞同用自己,那肯定也不会杀戮自己。他在谢过公叔座之后,并没有马上离开魏国,而是继续留在相国府为公叔座服务。

就在此次对话之后没多久,公叔座便病逝离去。所以,作为公叔痤的门下客,卫鞅也就此失业。他在卫国停留了数日,可是并没有找到适宜的作业,所以便有了离开此地的主意。

前史又告诉我们,天才是不会放过任何机会的。正当卫鞅束手无策的时分,西方秦国的秦孝公举起招贤纳才的大旗消息便传到了卫鞅的耳朵里。

自认为真是天无绝人之路的卫鞅,决定凭借着自己的聪明和才调,去秦孝公手下去混碗饭吃。所以,卫鞅在拾掇好行李之后,毅但是然地踏上了前往秦国的道路,这才引发了以后卫鞅在秦国的变法故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05/502356.html

“魏惠王不用商鞅,为何不听公叔痤建议除掉商鞅” 的相关文章

高滔滔是什么人?宋哲宗是如何评价她的?

高滔滔是什么人?宋哲宗是如何评价她的?

高滔滔,宋英宗皇后,后人誉为女中尧舜。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历史上的北宋时期,曾有两位著名的“临朝称制”的皇太后,一位是“章献明肃”皇后刘娥,一位是“宣仁圣烈”皇后高滔滔。刘娥辅佐儿子(非亲生)宋仁宗,高滔滔辅佐孙子宋哲宗。她们两位都曾在皇帝到了亲政年纪后,不愿意还政,继...

叔梁纥是什么人?孔子与他之间是什么关系?

叔梁纥是什么人?孔子与他之间是什么关系?

叔梁纥,陬邑大夫,宋国君主的后代,孔子的父亲。“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叔梁纥祖上为宋国贵族,传到他这一代时,家道中落,成为了一个小奴隶主。为躲避宋国的战乱,叔梁纥带着全家人流亡到了鲁国陬邑。《左传》记载,叔梁纥在鲁国时立过两次战功,被鲁国贤臣孟献子赞为“所谓有...

正史中怒鞭督邮的人真的是张飞吗?

正史中怒鞭督邮的人真的是张飞吗?

刘备,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读过《三国演义》的都大约记得第二回里边有个情节——张翼德怒鞭督邮。刘备因为讨黄巾有功,被任命为安喜县尉。但是,有个督邮看不起刘备且索要贿赂无果,按照朝廷命令要把刘备的县尉官职免去,刘备处处忍让...

曹魏五子良将中,下场是最惨的人是谁?

曹魏五子良将中,下场是最惨的人是谁?

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曹操手下有五位统兵打仗很厉害的将领,被称为五子良将,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和徐晃,在演义中,这五人当中,有四位死于箭下,只有一位在战场上活了下来。那么,这四位死于箭下的将领,都是怎么死的呢?五人中,谁死的最悲惨?先说...

魏延: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作战勇猛,性格孤傲

魏延: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作战勇猛,性格孤傲

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刘备器重。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备入川时,魏延因数有战功,升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拔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镇守汉中十余年。刘备即位后,拜镇北将军。随同诸葛亮北伐,拜凉州刺史,封都亭侯,...

刘知几:唐朝大臣、史学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刘知几:唐朝大臣、史学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刘知几(661~721年),字子玄,徐州彭城人。唐朝大臣、史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彭城刘氏。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进士及第,授获嘉主簿,迁定王府仓曹参军。长安二年(702年),修撰起居注,成为史官,历任著作佐郎、著作郎、秘书少监、太子左庶子、左散...

乾隆在位时期和珅作为一个贪官 乾隆为什么不杀他

乾隆在位时期和珅作为一个贪官 乾隆为什么不杀他

还不知道:乾隆死前不杀和珅有哪些因素?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到贪官,无可避免的会提到和珅,这个清朝巨富,一个人的资产抵得上清政府十五年的收入总和,这可是真正意义上的富可敌国,那么千古一帝乾隆为何不杀和珅,而且对其贪污腐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首先,和珅能成为乾隆身...

吴起变法后楚国经历十代君主 他们都有什么作为

吴起变法后楚国经历十代君主 他们都有什么作为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吴起变法后,楚国历经10位君主,他们分别有什么作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众所周知,在战国时期,变法成为大国崛起的必经之路。特别是大家熟悉的秦国,因为商鞅变法而走向强大。公元前221年,正是因为商鞅变法后,六位秦国君主打下的基础,秦始皇嬴政得以奋六...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