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万奴隶起义大军,斯巴达克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最后为何失败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古罗马奴来时代,斯巴达克领导的奴隶起义声势浩大,数次粉碎罗马军团的围剿,然而,就在他一路北上即将返回自由家园的时候,却突然命令部队南下,最后招致整个起义军的覆灭。人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
英勇的角斗士
掠夺外族奴隶,是罗马军团对外侵略的主要目的之一。到公元前1世纪,罗马城有 150 万人口,奴隶就占了 90 万。
奴隶主过着奢侈无度的生活,而奴隶们却不被当做人看,只能算是“会说话的工具”。大型的角斗场,是建来让角斗士们自相残杀以专供罗马市民取乐的。
古罗马斗兽场
军士出身的斯巴达克不幸就是角斗士中的一员。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斯巴达克向他的伙伴们愤言:“宁为自由战死沙场,也不为贵族老爷们取乐而死于角斗场。”
此语得到了其他角斗士的赞同。公元前 73 年夏初,斯巴达克带领70余名角斗士逃到维苏威火山上,树起了奴隶起义军的大旗。
一时,逃亡奴隶和破产农民们纷纷响应,起义风起云涌,使罗马奴隶主统治阶级万分害怕。
元老院派出执政官克劳狄鸟斯率罗马军团前往围剿,被斯巴达克的起义军打得大败而归。之后,斯巴达克制订了一个北上的计划,即全军向阿尔卑斯山前进,越过高山,北上出境,返回故士。一部分人回色雷斯,一部分人回高庐。
斯巴达克模型
然而,这个计划一经提出,就遭到副将克里克苏的坚决反对,克里克苏率领2万人出走,不幸被罗马官军消灭。
斯巴达克率军继续北上,一路挫败楞图鲁斯和盖利乌斯的前堵后追,一直打到阿尔卑斯山脚下的穆提那城。此时,起义军已经集结了12万人,北上出境的计划只要一声令下就可完成。
但就在这个时候,斯巴达克突然放弃原来的计划,下令全军调头南下!这真是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决定。这个决定招致了起义军最后的失败。
斯巴达克失败之谜
由于担心起义军攻打罗马城,元老院急派独裁官克拉苏带领8个军团前往镇压奴隶起义。
起义军在意大利南部陷入了困境,与此同时,更强大的鲁库鲁斯、庞培加入了克拉苏的围剿阵营,关键时刻,斯巴达克军队内部再次出现分裂。
牧民出身的康格尼斯因反对撤离意大利半岛而带领1.2万起义军离开队伍,结果很快被克拉苏所消灭。
公元前71年春,起义军与罗马军团在阿普里亚境内展开激烈的决战,斯巴达克英勇战死,6万名部下牺牲,被俘的 6000人全部被钉死在罗马大道两边的十字架上。
斯巴达克战败
在过去的2000 多年里,人们一直对斯巴达克中止北上计划突然南下而感到不解,即便有解也是各说不一。
他为什么突然放弃北上计划呢?
有研究者认为这与起义军内部人员来源有关。在起义军中有异族人,也有罗马的破产农民,不同的意见使他们在去与留的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始终不能团结御敌。
另有人认为,斯巴达克在节节胜利之后变得过于自信,认为起义军力量足够强大,可以留在罗马与军团一搏。又有人认为,阿尔卑斯山上的恶劣气候条件令斯巴达克改变了北上计划。
阿尔卑斯山上
当12万起义将士到达阿尔卑斯山脚下时,身上的单衣无法御寒,再加上给养不足,只好取消了北上计划。改变计划的原因可以有许多种,然而起义大军终究是失败了。至于真正的原因且待后人去揭开。
无论如何,斯巴达克的奴隶起义确实沉重打击了罗马统治者,为争取奴隶解放谱写了一曲英勇悲壮的赞歌。
十一抽杀律
十一抽杀律最早施行于公元前471年的罗马共和国与洪尔斯奇人的战争中。当时,统治者为了消除士兵的恐慌与怯战心理,坚定作战的决心而制定了十一抽杀律。凡叛乱哗变者、临阵脱逃者、丢失军旗者都会受此惩罚。
要被处以十一抽杀律的部队将以每十人一组进行抽签,被抽中者将被处死,通常是用石头砸死或者用棍棒打死。其中关键的是,执行十一抽杀律时,被处罚者所在编队的全体成员都要参与抽签,即无论他们是否参与了叛乱或者从战场上逃脱,都有可能被选中而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