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诸葛亮痛心疾首的汉灵帝,有多荒唐?皇帝做生意,他是之一人
公元185年3月某日,洛阳,司徒(第二宰相)崔烈的就职典礼。
汉灵帝亲自主持,文武百官全部参加,崔烈拜谢天恩并表示为国为民、死而后已。
场面,那是相当地盛大、隆重、感人。
突然,汉灵帝回头对亲信说:这单亏大发了,应该让老崔掏1000万!
悔不少靳,可至千万!
对,你没听错。
崔烈的宰相,是掏钱买的。卖官的,就是汉灵帝本人。
汉灵帝是个非常有天赋的生意人。他老人家卖官,那真是公开、公正、公平。
先说公开。
公元178年,汉灵帝设置专门机构(西邸),公开卖官,而且,明码标价、童叟无欺。比如,两千石(比如郡守),两千万;四百石(比如县令),四百万。史称“西邸卖官”。
再说公正。
不论出身,不看学历,只要你掏得起钱,官职随便挑。当然,好位置,价格高;差位置,价格低(随县好丑,丰约有价)。
就算你再优秀,对国家贡献再大,再想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不起,先付款。
算了,老子这个官不当了,回家种地去!
不行!该当的官,你必须当;该掏的钱,你必须掏。否则,就是抗旨欺君(其守清者乞不之官,皆迫遣之)!
总而言之一句话,当官或者升官,必须掏钱。
再说公平。
当然,汉灵帝也会充分考虑特殊人群、特殊情况和特殊需求。
比如,三公(宰相)的价格(1000万)比两千石的(2000万)便宜。
这是为毛?当然是因为三公的消费者(郡守等)比两千石的消费者(县令等)资格老、工龄长、贡献大,当然要优惠了。
再如,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或大名士,买官有折扣(五到七折)。
再如,清官或穷人,可以先消费(当官)后付款。当然,价格嘛,就得翻番了(贫者到官然后倍输)。
牛吧?
就是因为太公开公正公平了,汉灵帝有时候难免会肉疼、后悔。
毕竟,咱这是垄断资源、天字一号的买卖,干嘛搞得那么科学合理人性化有担当?
所以,看着只掏了500万的崔烈当宰相,汉灵帝觉得太亏了,才忍不住抱怨:应该要他1000万。
汉灵帝刚说完,他的奶妈程夫人就不干了,因为这单是她搞定的。
程夫人说:您就知足吧。崔烈这样的大名士,要不是我辛辛苦苦做工作,他能掏钱买官?
(崔公,冀州名士,岂肯买官!赖我得是,反不知姝邪!)
崔烈,大名士,名门之后,家里世代大儒,当官以来,德才兼备,被朝野寄予厚望。
现在,掏500万买了个宰相,崔烈的人设直接崩了(烈由是声誉顿衰)。当然,没人敢当面、公开鄙视他。
崔烈自己也觉得别扭、丢人。
有一天,他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问儿子崔钧:我当宰相以来,同志们是怎么评价的呀?
崔钧说:真是奇了怪了。您从小就名扬天下,所有人都认为您是国之栋梁,当仁不让的宰相人选。但是,自从您当了宰相,天下人反而大失所望(而今登其位,天下失望)。
崔烈问:这是为什么呢?
崔钧说:嫌您这个宰相铜臭味太大(嫌其铜臭)。
崔烈气得举起拐杖就打:你个兔崽子、不孝子!
崔钧起来就跑:我就是太孝顺了,才这么说。
崔烈羞愧地低头不语(烈惭而止)。
崔钧,字州平,后来官至西河郡(今山西、陕西、内蒙交界处)太守。董卓祸乱汉室时,崔钧隐居荆州,和诸葛亮、徐庶等人是好朋友。《三国演义》里称他为崔州平。
崔烈只是惭愧,司马直是绝望。
河内郡(今河南焦作一带)名士司马直,被朝廷任命为巨鹿郡(今河北邢台一带)太守。因为他是大名士,又很清廉,汉灵帝很体贴:原价2000万,给你个超级优惠价,300万(減责三百万)。
300万,司马直没有,也不想掏。
按照惯例,司马直可以先上任,搜刮搜刮老百姓,再交钱。
司马直长叹一声:当父母官的去祸害老百姓,这种断子绝孙的事, *** 不出来。
(为民父母而反割剥百姓以称时求,吾不忍也。)
于是,称病辞官。
但是,辞职信被领导拒了。
开玩笑!你写几行字,我少赚300万?脑子进水了吧。
宦官们不断逼迫司马直赶紧就职。
司马直无奈,只好离京赴任。走到半路,留下遗书,痛斥昏君恶政,然后服毒自杀。
两次党锢之祸,伤了天下读书人的心。西邸卖官,直接让他们心死。
这些有良知的官员和读书人,和汉灵帝的大汉朝离心离德,绝望至极。
当然,没良知但有钱的,就很开心。
比如曹操的父亲曹嵩。曹嵩是大太监曹腾的养子,超级有钱,直接掏了一亿万(史书原文),买了个太尉(之一宰相)当当。
汉灵帝彻底发了,成了大汉王朝的首富。
他开心地盖了一座万金堂,把自己的金银财宝全放在里面,天天数钱玩儿。他甚至给自己的爱犬穿上官服,高兴地一起玩耍(于西园弄狗,著进贤冠,带绶)。据说,这就是“狗官”一词的来源。
当然,像他这样有天赋的生意人,风险意识和风控能力自然很强。怎么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没多久,他就把巨额财产拿出一部分,藏在亲爱的太监们家中(复藏寄小黃门、常侍家钱各数千万)。
他的投资理财意识也很强,知道钱生钱才是王道。所以,他又在老家河间买地买房盖豪宅(又于河间买田宅,起第观)。
汉灵帝:嗯,我这份家产,终于万无一失了,哪怕天灾人祸!
张角:那就改朝换代吧。
参考文献:
[1] 司马光:《资治通鉴》
[2] 范 晔:《后汉书》
[3] 王夫之:《读通鉴论》
[4] 钱 穆:《国史大纲》
[5] 吕宗力:《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修订版)》
[6] 罗 琨:《中国军事通史》
[7]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8] 王 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9] 周 强:《中国古都城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