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让诸葛亮痛心疾首的汉灵帝,有多荒唐?皇帝做生意,他是之一人

中国历史2年前 (2023-05-10)640

公元185年3月某日,洛阳,司徒(第二宰相)崔烈的就职典礼。

汉灵帝亲自主持,文武百官全部参加,崔烈拜谢天恩并表示为国为民、死而后已。

场面,那是相当地盛大、隆重、感人。

突然,汉灵帝回头对亲信说:这单亏大发了,应该让老崔掏1000万!

悔不少靳,可至千万!

对,你没听错。

崔烈的宰相,是掏钱买的。卖官的,就是汉灵帝本人。

汉灵帝是个非常有天赋的生意人。他老人家卖官,那真是公开、公正、公平。

先说公开。

公元178年,汉灵帝设置专门机构(西邸),公开卖官,而且,明码标价、童叟无欺。比如,两千石(比如郡守),两千万;四百石(比如县令),四百万。史称“西邸卖官”。

再说公正。

不论出身,不看学历,只要你掏得起钱,官职随便挑。当然,好位置,价格高;差位置,价格低(随县好丑,丰约有价)。

就算你再优秀,对国家贡献再大,再想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不起,先付款。

算了,老子这个官不当了,回家种地去!

不行!该当的官,你必须当;该掏的钱,你必须掏。否则,就是抗旨欺君(其守清者乞不之官,皆迫遣之)!

总而言之一句话,当官或者升官,必须掏钱。

再说公平。

当然,汉灵帝也会充分考虑特殊人群、特殊情况和特殊需求。

比如,三公(宰相)的价格(1000万)比两千石的(2000万)便宜。

这是为毛?当然是因为三公的消费者(郡守等)比两千石的消费者(县令等)资格老、工龄长、贡献大,当然要优惠了。

再如,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或大名士,买官有折扣(五到七折)。

再如,清官或穷人,可以先消费(当官)后付款。当然,价格嘛,就得翻番了(贫者到官然后倍输)。

牛吧?

就是因为太公开公正公平了,汉灵帝有时候难免会肉疼、后悔。

毕竟,咱这是垄断资源、天字一号的买卖,干嘛搞得那么科学合理人性化有担当?

所以,看着只掏了500万的崔烈当宰相,汉灵帝觉得太亏了,才忍不住抱怨:应该要他1000万。

汉灵帝刚说完,他的奶妈程夫人就不干了,因为这单是她搞定的。

程夫人说:您就知足吧。崔烈这样的大名士,要不是我辛辛苦苦做工作,他能掏钱买官?

(崔公,冀州名士,岂肯买官!赖我得是,反不知姝邪!)

崔烈,大名士,名门之后,家里世代大儒,当官以来,德才兼备,被朝野寄予厚望。

现在,掏500万买了个宰相,崔烈的人设直接崩了(烈由是声誉顿衰)。当然,没人敢当面、公开鄙视他。

崔烈自己也觉得别扭、丢人。

有一天,他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问儿子崔钧:我当宰相以来,同志们是怎么评价的呀?

崔钧说:真是奇了怪了。您从小就名扬天下,所有人都认为您是国之栋梁,当仁不让的宰相人选。但是,自从您当了宰相,天下人反而大失所望(而今登其位,天下失望)。

崔烈问:这是为什么呢?

崔钧说:嫌您这个宰相铜臭味太大(嫌其铜臭)。

崔烈气得举起拐杖就打:你个兔崽子、不孝子!

崔钧起来就跑:我就是太孝顺了,才这么说。

崔烈羞愧地低头不语(烈惭而止)。

崔钧,字州平,后来官至西河郡(今山西、陕西、内蒙交界处)太守。董卓祸乱汉室时,崔钧隐居荆州,和诸葛亮、徐庶等人是好朋友。《三国演义》里称他为崔州平。

崔烈只是惭愧,司马直是绝望。

河内郡(今河南焦作一带)名士司马直,被朝廷任命为巨鹿郡(今河北邢台一带)太守。因为他是大名士,又很清廉,汉灵帝很体贴:原价2000万,给你个超级优惠价,300万(減责三百万)。

300万,司马直没有,也不想掏。

按照惯例,司马直可以先上任,搜刮搜刮老百姓,再交钱。

司马直长叹一声:当父母官的去祸害老百姓,这种断子绝孙的事, *** 不出来。

(为民父母而反割剥百姓以称时求,吾不忍也。)

于是,称病辞官。

但是,辞职信被领导拒了。

开玩笑!你写几行字,我少赚300万?脑子进水了吧。

宦官们不断逼迫司马直赶紧就职。

司马直无奈,只好离京赴任。走到半路,留下遗书,痛斥昏君恶政,然后服毒自杀。

两次党锢之祸,伤了天下读书人的心。西邸卖官,直接让他们心死。

这些有良知的官员和读书人,和汉灵帝的大汉朝离心离德,绝望至极。

当然,没良知但有钱的,就很开心。

比如曹操的父亲曹嵩。曹嵩是大太监曹腾的养子,超级有钱,直接掏了一亿万(史书原文),买了个太尉(之一宰相)当当。

汉灵帝彻底发了,成了大汉王朝的首富。

他开心地盖了一座万金堂,把自己的金银财宝全放在里面,天天数钱玩儿。他甚至给自己的爱犬穿上官服,高兴地一起玩耍(于西园弄狗,著进贤冠,带绶)。据说,这就是“狗官”一词的来源。

当然,像他这样有天赋的生意人,风险意识和风控能力自然很强。怎么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没多久,他就把巨额财产拿出一部分,藏在亲爱的太监们家中(复藏寄小黃门、常侍家钱各数千万)。

他的投资理财意识也很强,知道钱生钱才是王道。所以,他又在老家河间买地买房盖豪宅(又于河间买田宅,起第观)。

汉灵帝:嗯,我这份家产,终于万无一失了,哪怕天灾人祸!

张角:那就改朝换代吧。

参考文献:

[1] 司马光:《资治通鉴》

[2] 范 晔:《后汉书》

[3] 王夫之:《读通鉴论》

[4] 钱 穆:《国史大纲》

[5] 吕宗力:《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修订版)》

[6] 罗 琨:《中国军事通史》

[7]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8] 王 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9] 周 强:《中国古都城地图》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5/503758.html

“让诸葛亮痛心疾首的汉灵帝,有多荒唐?皇帝做生意,他是之一人” 的相关文章

乾隆下令禁捐后,为何没多久又准许开捐?

乾隆下令禁捐后,为何没多久又准许开捐?

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在位六十年,年号“乾隆”。乾隆皇帝在位时,虽然搞出个所谓的“十全武功”,其执政期也包括在所谓的“康乾盛世”内,但这是耗费光了雍正皇帝存下来的银子造成的,乾隆自己只会花钱,不会挣钱,晚年国库几近空虚,所以“败家”。虽然本人也不太喜欢乾隆皇帝,他执政的晚期,也确实让清朝由盛而衰,但...

刘元进: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刘元进: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刘元进 (?―613年),余杭人,隋末江南农民起义领袖。刘元进少年时就仗义行侠,为乡里所尊崇。双手各长一尺多,两臂下垂过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大业九年(613年),杨玄感起兵于黎阳,刘元进知天下思乱,于是举兵响应。同年八月,朱燮、管崇也举兵造反,拥兵十万,共迎刘元进,...

袁尚死后,田畴为何敢前去吊唁?他不怕曹操吗

袁尚死后,田畴为何敢前去吊唁?他不怕曹操吗

田畴是三国时代的一位奇人,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官渡之战,袁绍被曹操击败,曹操以少胜多,袁绍感觉很窝囊,吐血而死,袁绍死后,曹操还要赶尽杀绝,继续追杀袁绍的儿子袁谭、袁熙和袁尚,最终统一北方。袁尚被杀时,曹操下令,谁敢哭就杀谁,可是,在这种情况下,居然还有一个人敢去吊祭,这个人是...

陆抗在东吴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陆抗在东吴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公元263年魏灭蜀,公元265年晋代魏,公元280年晋灭吴。称帝建国最晚的吴国,居然是三国之中最晚消亡的一个,也是非常有意思。除了长江天险,各种客观因素之外,人力的因素也不可忽视。今天我们来聊聊东吴最后一位名将——陆抗。出身大...

刘敏: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曾协助王平守卫汉中

刘敏: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曾协助王平守卫汉中

刘敏(生卒年不详),荆州零陵郡泉陵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官至左护军、扬威将军。曾协助王平守卫汉中抵御了魏国十万大军的进攻,后以功封为云亭侯。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人物生平年少知名刘敏是荆州零陵郡泉陵县人,弱冠时便与表兄蒋琬因才学而知名当时。...

陈宫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陈宫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陈宫是东汉末年的名士,曾在曹操与吕布手下效力,先后助二人各自夺取兖州。但由于吕布不听陈宫的建议,导致二人最终为曹操所擒。曹操曾力劝陈宫投降,要留他一命,但陈宫不为所动,执意赴死。为何陈宫宁死不降呢一,投靠曹操陈宫为人刚...

后世是如何评价姜维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姜维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姜维(202年~264年3月3日),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天水功曹姜冏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其原为曹魏天水郡中郎将,后降蜀汉,深受诸葛亮器重。费祎死后,姜维总领蜀汉军权,并先后11次伐魏。其后刘禅降魏,蜀汉灭亡。姜维打算利用钟会野心复国,...

张绣和曹操是死对头 官渡之战时张绣为何投降曹操

张绣和曹操是死对头 官渡之战时张绣为何投降曹操

张绣和曹操是一对死对头,为何官渡之战时不计前嫌,投降了曹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曹操一生所打的败仗中,最刻骨铭心的就是宛城之败。在这一战中,曹操被张绣偷袭,险些丧失了生命。虽然他历经艰险逃脱了性命,但是他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爱将典韦都在这...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